当前位置: 小学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部编版2021-2022学年四年级上学期语文日积月累与古诗专...

更新时间:2021-12-01 浏览次数:161 类型:复习试卷
一、默写
二、翻译
  • 9.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1. (1) 解释词语:但使:。  教:。 度:
    2. (2) 这句诗的意思:
  • 10.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1. (1) 解释词语:卧:。  莫:
    2. (2) 这句诗的意思:
  • 11.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1. (1) 解释词语:人杰:。  亦:。  鬼雄:
    2. (2) 这句诗的意思:
  • 12. 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1. (1) 可怜九月初三夜。可怜:
    2. (2) 西林壁。题:
    3. (3) 不庐山真面目。识:
    4. (4) 梅雪争春未肯。降:
  • 13. 解释下面诗句中划线字的意思,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1. (1)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身在此山中。

      缘:诗句的意思:

    2. (2) 山重水复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疑:诗句的意思:

  • 14. 解释画线的字。

    骚人搁笔费评章。骚人:。    阁:。    评章:

    梅须雪三分白。    逊:

三、理解运用
  • 15. 日积月累。
    1. (1) 《出塞》中表达人们希望早日平定边塞战争,过上安定生活的美好心愿的诗句是:
    2. (2) 《凉州词》中,表达戍边将士豪放诙谐、视死如归的旷达和厌恶战争的情怀的诗句是:
    3. (3) 生当作人杰,
    4. (4) 《别董大》中表达出诗人对友人的劝慰的诗句是:
  • 16. (2019四上·莲都期末) 运用诗句、谚语填空。
    1. (1) 看到晶莹的露珠及一弯新月,我会想到诗句“;当我不能全面地认识到事物的本来面目时,我会想到诗句“”。
    2. (2) “”这句气象谚语表示,每下一场秋雨就会带来阵秋风,造成一次降温。
  • 17. (2020四上·期末) 根据所学知识填空。
    1. (1) “,雁儿脚上带霜来”告诉我们大雁南迁,天气已经转凉了。
    2. (2) 唐代的王昌龄与宋代的李清照是不同时代的人,但却有着相同的风骨志气、家国情怀,从他们的名句“但使”“生”中就能感受两位诗人的慷慨志向。
  • 18. 古诗我会用。
    1. (1) 初月升起,凉露下降的时候,眼前呈现出一片更为美好的境界:江边的草地上挂满了晶莹的露珠。这绿草上的滴滴清露,很像是镶嵌在上面的粒粒珍珠。此景象真可谓“ 。”
    2. (2) 老师用韩愈的名言“ 。”来鼓励我们要多问问题。
    3. (3) 和“当局者迷”有相似之处的一句古诗是“。”
    4. (4) 我们告诉别人要有自知之明,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时,可以说“。”
    5. (5) 嫦娥应悔偷灵药,
  • 19. (2019四上·江干期末) 在横线上填写合适的名句或诗句。
    1. (1) 人不是生下来就懂得道理的,正如韩愈的《师说》中所说:“?”
    2. (2) “。”这两句诗选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暮江吟》,描写了傍晚夕阳斜射下的江面上呈现岀的两种不同的颜色,表现出江面微波粼粼、光色瞬息变化的绚烂景象。
    3. (3) 苏轼用“”这两句诗来表现庐山雄奇壮观、千姿百态的特点。
    4. (4) 唐朝诗人高适的《别董大》是一首送别诗,诗中“”这两句诗是对好友董大的劝慰,激励他抖擞精神去奋斗,去拼搏。
    5. (5) 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夏日绝句》中用“”的铿锵之句来歌颂西楚霸王项羽。
  • 20. (2020四上·义乌期中) 根据所学知识填空。
    1. (1) 每一首诗既是一首深情的吟唱,也是一幅美丽的图画。从“可怜九月初三夜,”中,我看到了秋夜新月初升的美景;从“,碧海青天夜夜心”中,我读懂了李商隐的悲凉孤寂。
    2. (2) 我们学习了有关于天气的谚语:“,十月还有小阳春。”还有关于学习的名句:“之,之,之,之,笃行之。”
    3. (3) 我们在课文中认识了开天辟地的,勇于填平东海的,为人类“盗”取火种的,炼石补天的,他们都有无私无畏、不怕困难的精神。
  • 21. 用诗句回答问题。
    1. (1) “不识庐山真面目”的原因是:
    2. (2) 《暮江吟》一诗中含有比喻的诗句是:
    3. (3) 《雪梅》一诗中“雪”和“梅”对比的诗句是: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