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稀HCl B.稀硫酸 C.CaCl2溶液 D.Ca(OH)2溶液
以上混合物静置后再通过(操作名称),即可达到实验目的,写出除杂的化学方程式。
①蒸馏法是常用的海水淡化方法,该方法是利用混合体系中各物质的不同,将物质进行分离。
②下图所示为膜分离法淡化海水,水分子可以通过淡化膜(海水中体积较大的盐的离子和其他分子不能通过)进入左侧的淡水池,从而得到淡水。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填字母序号)。
A.膜分离法的原理与滤纸过滤原理类似
B.膜分离法还可以浓缩海水中的盐类物质
C.该膜分离法的目的是除去海水中的不溶物
①利用盐田法晒盐,盐田通常分为蒸发池和结晶池两部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字母序号)。
A.在蒸发池中水蒸发所需能量主要为太阳能和风能
B.在结晶池中主要通过降温结晶使氯化钠析出
C.当氯化钠晶体析出时,结晶池中的溶液为氯化钠的饱和溶液
②粗盐中常含有泥沙等难溶性杂质。在实验室中除去粗盐中的难溶性杂质,可依次通过、过滤、蒸发结晶等操作。蒸发结晶操作中要用到玻璃棒,其作用是。
③通过步骤④除去粗盐溶液中含有的MgCl2、Na2SO4、CaCl2等可溶性杂质,需要依次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过量的Na2CO3溶液、过量的NaOH溶液,然后过滤,在滤液中加入适量的稀盐酸。其中加入过量的Na2CO3溶液的目的是。
在实验中要改变的因素是。
要保持不变的因素是、、溶质的质量。
操作步骤:在常温下,用量筒各量取5mL蒸馏水,分别加入①、②、③三支试管中,再分别加入氯化钠、硝酸钾、氢氧化钙各2g,振荡,观察各物质的溶解情况。
实验现象:试管①中有少量氯化钠未溶,试管②中硝酸钾全部溶解,试管③中有多量氢氧化钙未溶。
实验结论:相同温度,相同溶剂的条件下, 。
在实验中要改变的因素是;要保持不变的因素是溶质的种类(硝酸钾)和质量、。
操作步骤:用量筒各量取5mL蒸馏水,分别加入①、②、③三支试管中,再分别加入5g硝酸钾晶体,将试管①保持在常温下,将试管②加热并保持在40℃,将试管③加热并保持在60℃,振荡,观察各试管中硝酸钾的溶解情况。
实验现象:试管①中有多量硝酸钾未溶,试管②中有少量硝酸钾未溶,试管③中硝酸钾全部溶解。
实验结论:。
查阅资料:
图一实验中滴加稀盐酸后发生的现象。由实验现象和曲线变化情况分析可知,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了反应并(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思路一:验证。
思路二:验证反应物减少或消失。
(猜想与假设)猜想一:NaCl;猜想二:NaCl、NaOH;猜想三:。
步骤 |
现象 |
结论 |
步骤Ⅰ:取烧杯中的溶液少许于试管中,滴入氯化铜溶液 |
|
猜想二成立 |
步骤Ⅱ:另取烧杯中的溶液少许于试管中,滴入硝酸银溶液 |
出现白色沉淀 |
猜想三成立 |
(评价与反思)
Ⅰ.有同学认为,仅通过步骤Ⅱ中出现白色沉淀,就得出“猜想三成立”证据不足,理由是。
Ⅱ.在对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溶质成分进行猜想时,除了考虑生成物外还要考虑的是。
实验次数 |
第1次 |
第2次 |
第3次 |
第4次 |
加入稀盐酸的质量(g) |
20 |
20 |
20 |
20 |
烧杯中剩余物质的质量(g) |
38.2 |
56.4 |
75.6 |
95.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