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小学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温州市永嘉县2019-2020学年六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

更新时间:2021-12-09 浏览次数:152 类型:期末考试
一、基础知识(本大题共7小题,共27分)
  • 1. 把鲁迅的名言补充完整,要求书写规范、正确。

    无情未必真豪杰,

  • 2. 根据拼音和语境,在横线上写出正确的词语。

    踏入田野,感受土地的jìng  mì,跑向大海,陶醉波涛的qì  gài ,走进大山,享受清风的ài  fǔ,我深深juàn  liàn我的家乡,我要为它pǔ xiě一曲赞歌。

  • 3. 下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 入场券(juàn)     抽屉(tì)     千钧(qūn)一发 B . 劲(jìng)敌     记载(zǎi)     津(jīn)津有味 C . 歼(qiān)敌    培(péi)养     五行(xíng)缺土
  • 4. 下列词语字形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 . 再接再厉    小心翼翼    沧海一粟 B . 忐忑不安    妙笔生花    诩诩如生 C . 别出心栽    波涛汹涌    悬崖峭壁
  • 5. 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 . 《盼》的作者是铁凝,中国当代著名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主席。 B . 《童年》是俄国作家高尔基的小说,以孩子的视角来讲述故事。 C . 王安石、辛弃疾、苏轼、朱熹都是宋代诗人,其中苏轼、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为“苏辛”。
  • 6. 读下面这段话,完成练习。
    1. (1) 毒品危害人们的身心健康,大家必须对待。为了打击贩毒分子,缉毒队员无论严寒还是酷暑,经受一次次的考验,严密监视嫌疑人的行踪。用生命保卫人民的健康安全。

      根据语境选择合适词语,把序号填写在语段中的横线上。

      ①严厉   ②严肃   ③严峻   ④严重

    2. (2) “严”字一般有三种意义:①紧密,周到。②严厉、严格。③程度深,厉害。请给下列词语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

      严寒     严密

  • 7. 默写。
    1. (1) 古语有云:“耕当,织当。”不可改也。这句古语告诉我们
    2. (2) 雨雪本无意,观者却有情。如苏轼写道:“,白雨跳珠乱入船。”辛弃疾写道:“七八个星天外,。”《七律·长征》中写道:“更喜岷山千里雪,。”
    3. (3) 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巍巍乎!”句中的“巍巍”的意思是:;我还发现“哉”和“乎”都是
二、阅读(本大题共3小题,共40分)
  • 8. 课内阅读

        穷人桑娜脸色苍白,神情激动。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

        渔夫(zòu  zhòu)起眉,他的脸变得严肃、忧虑。“嗯,是个问题!”他搔搔后脑勺说,“嗯,你看怎么办?(děi  dé)把他们抱来,同死人待在一起怎么行!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快去!别等他们醒来。”

        但桑娜坐着一动不动。

        “你怎么啦?不愿意吗?你怎么啦,桑娜?”

        “你瞧,他们在这里啦。”桑娜拉开了帐子。

    1. (1) 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2. (2) 根据原文的意思,给下列词语换个意思相近的词。

      严肃——    忧虑——    一动不动——

    3. (3) 通过第一段文字中桑娜的描写,我们可以感受到
    4. (4) 从上面两段文字中我们可以看出桑娜和渔夫是怎样的人?
    5. (5) 读了这篇文章,你会对桑娜夫妇说些什么呢?
  • 9.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1)王奶奶和李翔是瓯北五中附近的居民,经常从瓯北五中站台出发,经过这一站的公交车有__________、__________,50路首班车__________点__________分从__________出发。

    1. (1) 王奶奶和李翔是瓯北五中附近的居民,经常从瓯北五中站台出发,经过这一站的公交车有,50路首班车分从出发。
    2. (2) 王奶奶想到永嘉中医院,她选择路公交车,票价是
    3. (3) 李翔想到温州中学,他选择70路公交车,从瓯北五中出发能到达吗?为什么?
  • 10. 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植物的“五官”

        ①植物像其他动物一样,有功能各异的“五官”。加拿大渥太华大学生物学博士瓦因勃格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他每天对莴苣做10分钟超声波处理,结果其长势远比没受处理的莴苣要好。之后,美国的一个学者对大豆播放《蓝色狂想曲》音乐,20天后,听音乐的大豆苗重量竟然高出未听音乐的四分之一。这些实验说明,植物虽然没有具体形态的耳朵,但它们的听觉能力却非同寻常,而且不同植物对不同的噪声敏感程度也是不一样的。

        ②许多植物具有“慧眼”识光的能力,它们自知日出东山,夕阳西下,从而把握了自己开花和落叶的时间。植物不仅能“看见”光还能感觉出光照的“数量”和质量,某些北方良种引种到南方,颗粒不收,就是因为植物的“眼睛”对异地的光线不习惯。植物的“眼睛”对光色也非常敏感,不同植物可识别不同光线,以促进自身的生长与发育。植物的“眼睛”原来是存在于细胞中的一种专门色素——视觉色素,植物凭借这种“眼睛”,从根到叶尖形成完整而灵敏的感光系统,对光产生既定反应,如花开、花合、叶子向左向右、变换根的生长方向等。

        ③植物界中不仅有靠根吃“素”的植物,而且还有靠“口”吃“荤”的植物,它们的叶子形成各种形状的“口”,能分泌消化昆虫的黏液,还能分泌香味,许多昆虫因为闻到香味,而跌入了陷阱之中!这些植物分布于世界各地,有500多种,最著名的有瓶子草、猪笼草、狸藻等。

        ④真是奇怪,植物还有嗅觉灵敏的特殊“鼻子”。例如,当柳树受到毛虫咬食时,会产生抵抗物质,3米以外没有挨咬的柳树居然也产生出抵抗物质,这是为什么?原来,植物有特殊的“鼻子”——感觉神经,当被咬的树产生挥发性抗虫化学物质后,邻树的“鼻子”能及时“嗅”到“防虫警报”,知道害虫的侵袭将要来临,于是就调整自身体内的化学反应,合成一些对自己无害,却使害虫望而生畏的化学物质,达到“自卫”的目的。

    ⑤更为惊奇的是,植物还具有相当特殊的“舌”的功能,它能“尝”到土壤中各种矿物营养的味道,于是使植物“拒食”或“少食”自身不喜欢的矿物质,多“吃”有用的营养元素。如海带就有富集海水中碘元素的能力。植物的“舌”功能选择性非常强,如果吃了自己不喜欢吃的矿物就会长成奇形怪状。例如蒿在一般土壤中长得相当高大,但如果“吃”了土壤中的硼就会变成“矮老头”。植物将土壤中的矿物元素或微量物质聚集到体内的现象称为“生物富集”。人们通过生物富集现象可以找到相应的地下矿藏,也就是植物探矿。如今,植物探矿已成为寻找地下矿藏的重要手段之一。

    1. (1) 短文②~⑤段依次介绍了植物的哪些功能?请用小标题的形式把内容填写完整。

      、用舌择食

    2. (2) 短文中植物的“眼睛”就是,植物的“鼻子”就是

      A.感觉神经     B.嗅觉色素     C.触觉神经     D.视觉色素

    3. (3) 下列说法与短文表述的意思不相符合的是(    )
      A . 所有北方良种引种到南方颗粒不收是因为植物的“眼睛”对异地的光线不习惯。 B . 人们通过生物富集现象找到相应的矿藏是利用植物以“舌”择食的特殊功能。 C . 当柳树受到毛虫咬食时,3米以外没有挨咬的柳树居然也产生出抵抗物质。这全都是因为植物有嗅觉灵敏的特殊“鼻子”。
    4. (4) 读短文第①段,我会猜测:科学家利用“”这一特点发明“噪声除草器”;读短文第②段,我会想象:科学家利用“植物的‘眼睛’对光色非常敏感,不同植物可识别不同光线”这一特点发明
    5. (5) 第⑤段画线句运用了的说明方法,其作用是
    6. (6) 文章围绕哪句话写的?找出来。文章缺个结尾,请把它补充完整,做到文章首尾呼应。
三、作文(本大题共1小题,共30分)
  • 11. 按要求写作。

    课堂是一方小天地,又是一番大世界。课堂上有笑有泪,有喜有忧,有辛酸有乐趣。不同的课堂就有不同的见闻、体验和收获。请写写课堂上那些让你印象特别深刻的故事吧,可以是趣事,伤心事,囧事……题目自拟,注意选材与立意要新颖,主题突出,语言生动,能正确使用标点,表达真情实感,不少于4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