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高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四川省绵阳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文科综合历史第一次诊断性考试...

更新时间:2021-12-26 浏览次数:126 类型:高考模拟
一、选择题:本卷共3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 1. (2021·绵阳模拟) 老子认为“民之饥,以其上取食税之多”;孔子叹“苛政猛于虎”;孟子斥责梁惠王之流“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是“率兽而食人”;庄子则揭露国君们“轻用民死”。这反映出,当时他们(   )
    A . 吸收各家学说走向融合 B . 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C . 得到统治者的积极支持 D . 迎合地主阶级政治诉求
  • 2. (2021·绵阳模拟) 学者研究发现,秦末“有叛人而无叛吏”。反秦的人都是下层来的,少有中层来的,从民间钻出来的下层人士,吸收了中层里散乱的成员,构成了反秦队伍。秦代的缺失是中层与下层的疏离。其意在强调秦朝(   )
    A . 郡县制的成效有限 B . 中央权力尚未集中 C . 基层管理制度欠缺 D . 官吏集团效率低下
  • 3. (2021·绵阳模拟) 图5为莫高窟第285窟北壁的《释迦、多宝二佛说法图》(西魏时期)。图中释迦、多宝二佛褒衣博带、秀骨清像,展现出一副智慧超脱和风骨美伦的汉人风流名士形象。作品体现了(   )

    A . 民族融合的时代印记 B . 人物画成为绘画主流 C . 儒释道融合发展趋势 D . 艺术作品的教化功能
  • 4. (2021·绵阳模拟) 下面是某学者统计的唐宋税收和货币情况比较表。据此可知,宋代(   )
     

    户数(万户)

    平均亩数(亿亩)

    岁入粟

    岁入布帛棉

    税钱(万贯)

    间接税(万贯)

    估算总计(万贯)

         

    实物(万石)

    折算额(万贯)

    实物(万匹)

    折算额(万贯)

         

    天宝年间

    890

    6.14

    2500

    800

    2700

    1350

    20

    0

    2170

    熙宁十年(1077年)

    1424.5

    4.62-6.66

    1788.7

    1252.1

    267

    133.6

    564.6

    4248.4

    6198.7

    (注:间接税指消费税、关税等)

    A . 农民的赋税负担大幅度减轻 B . 商业税成为税收的主要来源 C . 王安石变法实现了强国目标 D . 赋税征收市场化的倾向明显
  • 5. (2021·绵阳模拟) 《史记伯夷列传》为正史列传之首。司马迁以来,从伯夷、叔齐、严光、梁鸿到顾炎武、王夫之,历代史书给避世者和失败者以极高的历史地位,成为表彰匹夫之志的“中国史的诗意”。中国史学的“隐逸”书写(   )
    A . 彰显了历史惩戒价值 B . 承担了道义传承功能 C . 批评了儒家伦理道德 D . 突出了修史的政治性
  • 6. (2022高二上·泸州期中) 下列是中日甲午战争前外国在华资本直接投资行业构成表。这反映了甲午战争前(   )

    估计投资额(美元)

    占合计百分比

    贸易业

    41 949 911

    38.47

    银行业

    28 094 940

    25.76

    保险业

    5 992 800

    5.50

    航运业

    13 342 549

    12.23

    工业

    14 245 128

    13.06

    其他商业

    5 428 016

    4.98

    总计

    109 053 340

    100.00

    A . 列强对华商品侵略的特点 B . 民族资本在工业领域占优势 C . 航海业成为中外争夺重点 D . 资本输出成为列强侵华主流
  • 7. (2021·绵阳模拟) 据记载,1862年清军占领苏州后,江苏巡抚李鸿章对阊门外所建题为“民不能忘”的汉白玉牌坊耿耿于怀,责问:“阊门外白石牌坊何以建于伪忠王耶?”他得到的答复是:建牌坊乃是因为太平天国的“减粮”政策。这反映出太平天国(   )
    A . 实现了“有田同耕”的理想 B . 否定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 C . 依靠政权进行反封建斗争 D . 顺应世界资本主义的潮流
  • 8. (2021·绵阳模拟) 清末之际,时人评论“今学堂学生,近城镇者入之,僻远不入;有势力者入之,寒微不与”。更有论者指出“长此不改,一二年后”,乡间恐怕“除百一绅富家外,大多数学龄童子皆将不识一丁”。作为直接证据,这可以用来说明(   )
    A . 科举改革阻碍思想解放 B . 国人接受西学历史进程 C . 士绅阶层影响乡村秩序 D . 近代教育转型的复杂性
  • 9. (2022高二上·泸州期中) 下面是对近代某一时期的知识归纳,该内容主题应是(   )

    A . 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 B . 民族危机的逐渐加深 C . 寻求国家出路的探索 D . 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
  • 10. (2022高二下·崇州月考) 在古代雅典,公民大会可以通过公开检举制度、违法议案起诉制度、陶片放逐制度完整地行使司法权;陪审法庭可以通过违法议案诉讼程序推翻公民大会的决定,还可以通过检举案件的审理、公职资格审查、官员离任审核等公共程序行使部分行政管理权。这表明,古代雅典(   )
    A . 分权制衡机制健全 B . 权力交叉现象明显 C . 民主政治趋于理性 D . 高度重视司法独立
  • 11. (2021·绵阳模拟) 革命之初,法国人对宪法的向往几达狂热程度。“无宪法、毋宁死”的标语挂满了巴黎的大街小巷。可是在还未得到一部宪法之前,他们就已莫名奇妙地对这种宪法的功能表现出了一种隐隐约约的不信任感。他们的心灵深处最看重的,毋宁说还是某种专制权威。这说明,近代法国宪政受困于(   )
    A . 公意至上的理念构想 B . 立宪程序的简单随意 C . 重法轻权的历史传统 D . 外来势力的严重干涉
  • 12. (2021·绵阳模拟) 长期以来,哭泣是英国人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但到了19世纪,维多利亚时期的“宗教、军事和科学力量将不哭的英国人和下等人区别开来”,泪不轻弹也成为英国国民形象的核心特征。据此可知,近代英国国民形象的变迁得益于(   )
    A . 人文精神的衰落 B . 宗教改革的彻底 C . 科学理性的增强 D . 国家实力的提升
二、非选择题: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共160分。第36~42题为必考题,第43~46题为选考题。
  • 13. (2021高三上·喀什月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第二次鸦片战争不久,海军建设成为清廷的重要议题。其间清廷有过购船的尝试,但由于不尽如意,于是决定自造轮船,自建海军。从1868年到1874年,江南制造总局和福州船政局相继制造了48艘轮船。1874年日本侵犯台湾事件是转折性事件。事件发生后,清廷在朝廷督抚中立即开展了一场海防大讨论,最后决定立即筹办北洋、东洋和南洋三支海军。海防大讨论的决心虽然很大,但受制于海塞防之争、满州集团与淮系集团之争等因素,到1884年中法战争爆发时,只初步建成了5支各自为政、残缺不全的舰队,海军建设并没有取得理想的结果。1895年,甲午战争中北洋舰队的覆灭,标志清朝海军建设的失败。

    ——摘编自张海鹏《中国近代通史》

    材料二:19世纪80年代,伴随西进运动美国完成了在北美的扩张,海军成为限制美国扩张的重大问题。当时美国海军速度很慢、攻击能力极差,甚至没有一艘铁甲舰。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建设现代海军,整个80年代美国统治集团内部展开了热烈讨论。其中影响最大的是美国“现代海军之父”的马汉。他认为制海权是国家繁荣和富强的首要因素。只有强大海军才能重创敌人,促进美国对外贸易的迅速发展。此后美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促进海军发展。1883年,美国国会通过拨款建设4艘现代铁甲舰。1885年,海军决定举办海战学院。1890年-1900年,美国共建造了15艘一流战列舰和5艘装甲巡洋舰。美国海军实力从世界第12位迅速提升到第3位。1898年的美西战争,美国就靠这支刚刚建立起来的新海军打败了西班牙。

    ——摘编自刘绪贻主编《美国通史》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19世纪中后期中国海防大讨论的背景及历史意义。
    2. (2)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近代中国相比,19世纪末美国发展海军的优势所在。
    3. (3) 综合上述材料,谈谈近代中美海军的不同命运对海防建设的启示。
  • 14. (2021·绵阳模拟)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大一统”是贯穿中国历史政治格局和思想文化的一条主线,是造就中国这个超大规模文明型国家的内在动力,更是维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纽带。下列是某学者的著作目录:

    ——据李勇刚《天下归心:大一统国家的历史脉络》

    从目录中任选一个章节,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运用具体史实予以阐述。(要求:明确指出章节,史实准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 15. (2021·绵阳模拟)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对不同程度的贫困者给予不同的救济扶助,如明代林希元《荒政丛言》提出“极贫之民便赈米,次贫之民便赈钱,稍贫之民便转贷”……代以前,救助贫困人口一般以政府为主,如汉律规定国家需向“贫不能自存者”提供救助。到了宋代,国家开始注重采用经济手段、调动民间力量参与扶贫救助,如采用招商赈济、以工代赈等方式。除此之外,宋代还鼓励民间互助,动员富户救助贫户,并设立“纳粟补官”制度,对参与扶贫的富户奖以荣誉称号……宋代政府除了在自然灾害之后开展临时性救助,还从百姓日常生产生活实际出发,制定系统性扶持办法,从财政、民政乃至军政多个层面对贫困人口进行帮扶。

    ——摘编自孙竞、张文《中国古代扶贫实践及其当代价值》

    1.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扶贫政策的特点。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宋代扶贫政策的影响
  • 16. (2021·绵阳模拟)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船山(王夫之)生当明清鼎革之际,试图对引起当时社会变故、民族危机的内在因由予以学术文化史的全面考察和系统总结,以其为锻铸未来寻找新希望的种子。从对中华民族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的维系与发展的角度,认为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学说,在宋代的承继者为张载,此即是中华正学的集中表现。侯外庐在《船山学案》中指出:“夫之先生的学术,比清初的诸大儒都要丰富多面……夫之先生的学术是清以前中国思想的重温与发展,他不但把六经别开生面地重新解说,而且从孟子以后的中国哲人多在他的理性主义批判之下翻案估定,所以他的思想涵盖了中国学术史的全部传统……”。

    ——摘编自王泽应《船山学的学术基质》

    1.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王夫之思想的特点。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王夫之思想产生的条件。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