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在中国传统哲学中,“天”和“人”可以说是两个最基本、最重要的概念,“天人关系”问题则是历史上我国哲学讨论的最重要的问题。司马迁说他的《史记》是一部“究天人之际”的书,宋朝的思想家邵雍说得很明白,“学不究天人,不足以谓之学”。
在中国传统哲学中,对天人关系问题的认识有种种不同的理论,例如荀子提出“明天人之分”,道教提出“我命在我不在天”等等。这些学说,在中国历史上虽有一定影响,但唯有“天人合一”学说影响最大,它不仅是一个根本性的哲学命题,而且构成了中国哲学的一种思维模式。
在中国哲学史上,讲“天人合一”的哲学家很多。也许成书于公元前三百年前的《郭店楚简·语丛一》中的“易,所以会天道、人道也”,是关于“天人合一”思想最早最明确的表述。它的意思是说,《易经》是一部讲会通“天道”和“人道”的关系(即“天人合一”)的书。由《易经》开始提出的“天人合一”思想,作为一种哲学的思考、一种思维模式,或可对我们解决当前生态问题有所启发。
我们不能把“人”和“天”看成是对立的,这是由于“人”是“天”的一部分,“人之始生,得之于天”。“人”不仅应“知天”,而且应该“畏天”。现在人们强调“知天”,只是一味用“知识”来利用自然,以至于无序地破坏自然,把“天”看作是征服的对象,而不知对“天”应有所敬畏,这无疑是“科学主义”极端发展的表现。“知天”和“畏天”是统一的,这种统一表现着“人”对“天”的一种内在的责任。
我们不能把“天”和“人”的关系看成是一种外在关系,这是因为“天即人,人即天”,“天”和“人”是相即不离的。“人”离不开“天”,离开“天”则“人”无法生存;“天”离不开“人”,离开“人”则“天”的活泼的气象无以彰显。这种存在于“天”和“人”之间的内在关系正是中国哲学的特点。如果“人”与“天”是一种外在关系(即它们是相离且不相干的),那么“人”就可以向“天”无限制地索取,而把“天”看成敌对的力量,最终人将自取灭亡。所以“天”和“人”不仅不是对立的,而且存在着内在的相即不离的关系。不了解一方,就不能了解另一方;不把握一方,就不能把握另外一方。所以说,“为天地立心”就是“为生民立命”,不可分为两截。
“天”和“人”之所以有着相即不离的内在关系,皆因“天”和“人”皆以“仁”为性。“天”有生长养育万物的功能,这是“天”的“仁”的表现。“人”既为“天”所生,又与“天”有着相即不离的内在关系,那么“人”之本性就不能不“仁”,故有“爱人利物之心”。如果“天”无生长养育万物的功能,“人”如何生存,又如何发展?如果“人”无“爱人利物之心”,无情地破坏着“天”的“生物之心”,同样“人”又如何生存?因此,中国哲学认为,不能把“天”和“人”看成是不相干的两截,不能“研究其中之一能够不牵涉另一个”。
“天人合一”这一哲学命题体现着“天”与“人”之间的复杂关系,它不仅包含着“人”应如何认识“天”的方面,同样也包含“人”应该尊敬“天”的方面,因为“天”有其神圣性(神性)。故而,虽然中国哲学(主要是儒家哲学)不是纯粹意义上的宗教(如基督教、佛教),但它却有强烈的宗教性,可以起着某种宗教的功能。中国哲学(主要是儒家哲学)强调“天”和“人”存在着一种内在相即不离的有机联系,“天人合一”不仅意味着“人”对“天”的认知,还强调“人”应在实现“天人合一”的境界过程中达到“人”的自我超越。无论如何,这样一种思维路径对我们走出“天人二分”(或“天人对立”)的困境是十分有意义的。
从上述四点中,我们可以看出,“天人合一”作为一种思维模式,对解决“天人关系”无疑有其正面意义,更为重要的是,它赋予了“人”一种不可推卸的责任,即“人”必须在追求“同于天”的过程中,实现“人”的自身超越,达到理想的“天人合一”的境界。
当然,儒家的“天人合一”思想不可能直接解决当前人类社会存在的生态问题。“天人合一”作为一个哲学命题、一种思维模式,无疑会从哲学思想上为人们解决“天人关系”问题以及当前存在的严重生态问题提供一种有积极意义的合理思路。
(摘编自汤一介《论“天人合一”》,有删改)
材料二:
“天人合一”,语出张载《正蒙·乾称》。作为一种表达天人之间关系的特殊思想,它成熟甚早,至少在春秋战国时代,就已经是儒家等学派所阐发的宇宙观之核心理念之一。从儒家的“四书”、《易传》,到道家的《老》《庄》等,无不以天人相和谐为其思想旨归。但何为天?何为人?又如何相合?则各呈异说、内涵丰富,构成了先秦诸子学说的一个重要内容。
“天人合一”的思想,历经秦汉、隋唐、宋明,下至晚清,经历了极为复杂的演变和发展过程,就儒学之主流而言,大致有汉儒的天人感应说、汉唐间的自然论、宋明时期的“天理”以及性即理、心即理等,一直到近代西学传人,又有了科学诸解释。在现代学术研究的方式和视野之下,“天人合一”观念成为历史叙述的内容,同时也作为传统文化向现代转化的重要资源之一被重新加以理解和阐释。总的说来,在科学宇宙观和自然进化论已经成为常识,并为一般大众所理解和接受的情形下,再来谈所谓“天人合一”,其论说的前提必然包含了对科学知识的承认,也预设了现代性批判的眼光,即对迷信观念的鄙夷和对宗教信仰的排斥,以及知识的分类意识和科学研究方法的运用等等。
在此背景之下,对“天人合一”的阐释,一般是用中西文化比较的方式来进行的,有意模糊了传统儒、释、道的思想界线,从中国文化之总体特性来确立其现代意义。其现代诠释,大略可概括为三种模式:一是科学的理解;二是历史的解释;三是哲学的阐发。
(摘编自景海峰《“天人合一”观念的三种诠释》,有删改)
重庆的懒腰
李海洲
在食客的世界里,江湖和武侠、码头、恩怨无关;一口锅里的江湖,只和民间、游鱼、美食、老饕有关,只和厨中的人、盘里的芬芳、月亮下各种颜色的空酒瓶有关。
那么,江湖里的一尾游鱼究竟有多少种吃法?我所居住的山城重庆,江河纵横,水源肥美,烹鱼的手段各有短长,生煎、红烧、炭烤、水煮……运刀的人出手如风,一尾鱼被完美解开的过程,就像生活被晨光丝丝照亮。一盆热气奔腾的鱼,加上半壶人约黄昏的酒,鱼汤泡饭,鱼肉佐酒,即使是冷雨萧索的冬日江湖夜,整个人也会快活得荡气回肠。
有多少挑剔的食客,就有多少讲究的哈姆雷特。在我看来,所谓八大菜系,也就是山野江湖和田间地头那些原初的味道,随着时光的流逝最终登堂入室。很多年过去,岁月已老,那味道仿佛还在,形式上却难免有些沧海桑田,无论是氛围营造、雕花摆盘,还是旗袍浮动、莺声引路,时间送给古老美食的,是一个漫长的粉饰过程。明白这个道理的人开始从雕梁画栋的酒店撤出来,重新回到民间和江湖的味道里,去热爱那些粗糙、简单、麻辣,甚至狂野、火爆的美食。
多年来,重庆的餐饮大亨曾清华,最喜欢干的事情就是拉着我和诗人梁平,呼啸在各种街头巷尾,去海吃琳琅爽口的民间美食。我们曾经为一盆鸡杂在中午驱车奔袭三小时,尽管用餐时间不到二十分钟……在性格耿直的山水重庆,小店老板们的脾气和生意同样火爆,他们根本不认识业界大腕。有一次,在某个喜欢把回锅肉切得手掌那么大的排档,曾清华儒雅地小声质疑:这道菜是不是盐下多了有点咸?老板居然听见了:咸就不要吃,你不用埋单,马上离开。曾清华一改在数百员工面前讲话的威严,讨好地说:兄弟脾气不要太大,我问一下都不行吗?那边冷漠地回答:不行。我和梁平在旁边直接笑出一嘴的肝腰合炒。
重庆的民间菜馆有傲骨,特立独行,装修和服务简陋到没有,味道却让人一日三秋地相思。已故著名出版人吴鸿提出过一个有趣的问题,他说这些菜很奇怪,在鸡毛店怎么做怎么好吃,搬到连锁大酒店,味道立马就会变,总感觉缺了些什么。
其实吴鸿的这个问题我和梁平、曾清华都有过,但答案到底在哪一阵风里飘呢?
73岁的川菜大师张正雄胖得恰到好处,老爷子和蔼、稳健,有开山立派的宗师风度。我几乎是在少年时代的尾巴上和他相识。那时候我除了薄有一点诗名,最喜欢的事情就是下厨。我认为写诗和做菜都有创造性,一粒辣椒就像一枚汉字那样有使命感和位置感,值得一生相拥。那些年的重庆温情脉脉,民间菜馆像春天拔尖的苔。年少的我和张正雄、曾清华等厨界名流啸聚,每当酒过三巡,老爷子就要口吐莲花布道讲厨经。有一回讲“三蒸九扣八大碗”怎样清蒸烧烩,怎样荤素肥美,怎样香气滂沱绕梁三日……所有人听得拍案叫绝。
世纪之交的某个春日下午,张正雄居然跟我和曾清华在大江东去的朝天门擎香伫立,歃龟血为盟,结为桃园兄弟。年龄相差30岁的大厨和诗歌少年的结拜,绝对有惊世骇俗的老顽童老先锋派行径。只是后来我有些恍惚,因为那之后走到很多酒楼,就会有厨师谦恭地过来,对我口称师爷纳头便拜。
在重庆厨界,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古训天经地义,而人菜合一就是终极境界。从味的咸淡到人品的高下,师父高谈阔论,弟子束手而立,场面古意盎然。张正雄每年的生日宴,徒子徒孙按礼仪都会到场雅集,当时由于年少,两杯酒一喝就喜欢拍着张门弟子的肩高喊兄弟,那边大惊:李师爷,辈分不能乱,这开不得玩笑。
重庆城山水高远,店招灿若星辰。很多年来,无论是以爆辣爆麻为主的庖厨精神,还是将飞禽走兽混煮一锅的生活哲学,最终产生出的各路美食,统一被本地人叫作江湖菜。这些菜全都味道重、分量足,形式上夸张大胆,手法上洒脱不群,而菜的内容也具有想象力和创造性:麻丸可以炸成篮球一样大,烧白有筷子那么长,回锅肉和手掌一样宽……这些店的老板们大多是厨中高手,尽管有的人性格孤傲如同江湖里的隐者,有的人性格灿烂如同街巷边的邻居,但统一都在暗自琢磨新的刀法、菜品,稍微一个不注意,江湖上就会流传出一个全新的传奇。
去年深秋,我有幸经历过一场真正的江湖盛宴。那是一个伟大的夜晚,也是餐饮江湖前所未有的夜晚,重庆城所有的江湖菜居然集合在了一起,大厨们眼花缭乱地烹煮煎炸、高火爆炒,各种飞禽走兽配合着众多神奇器皿,每一道菜都让我们咬牙切齿:砂姜抄手、如意瓜丝、丰都麻辣鸡块、旱蒸牛肉、火锅鱼、大刀烧白、冰汤圆、歌乐山辣子鸡、黔江鸡杂、爆炒田螺……
那个深秋的夜晚,我吃遍每一道菜,就像一个文艺青年一夜读完了唐诗三百首。那些来自民间的奇思妙想,那些舌尖上的化学反应,那些江湖的游鱼、厨间的梦,非常自然也非常深刻地打动了我。
(选自2020年第6期《红岩》,有删改)
那个深秋的夜晚,我吃遍每一道菜,就像一个文艺青年一夜读完了唐诗三百首。
齐武帝永明十一年,魏主以平城地寒,六月雨雪,风沙常起,将迁都洛阳。恐群臣不从,乃议大举伐齐,欲以胁众。斋于明堂左阁,使太常卿王谌筮之,遇《革》,帝曰:“‘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吉孰大焉。”群臣莫敢言。尚书任城王澄曰:“今出师以征未服,而得汤武革命之象,未为全吉也。”帝厉声曰:“ 繇云‘大人虎变’,何言不吉?”澄曰:“陛下龙兴已久,何得今乃虎变?”帝作色曰:“社稷我之社稷,任城欲沮众邪?”澄曰:“社稷虽为陛下之有,臣为社稷之臣,安可知危而不言。”帝久之乃解,曰:“各言其志,夫亦何伤。”既还宫,召澄入见,逆谓之曰:“向者 《革》卦今当更与卿论之。明堂之忿,恐人人竞言,沮我大计,故以声色怖文武耳,想识朕意。”因屏人谓澄曰:“今日之举诚为不易但国家兴自朔土徙居平城此乃用武之地非可文治今将移风易俗其道诚难。朕欲因此迁宅中原,卿以为何如?”澄曰:“陛下欲卜宅中土,以经略四海,此周、汉之所以兴隆也。”帝曰:“北人习常恋故,必将惊扰,奈何?”澄曰: “非常之事,故非常之人所及。陛下断自圣心,彼亦何所能为?”帝曰:“任城,吾之子房也。”魏主自发平城至洛阳,霖雨不止。帝戎服,执鞭乘马而出,群臣稽颡于马前。尚书李冲等曰:“今者之举 ,天下所不愿,唯陛下欲之。”帝大怒曰:
“吾方经营天下,期于混壹,而卿等儒生 , 屡疑大计。斧钺有常,卿勿复言。”乃谕群臣曰:“今者兴发不小,动而无成,何以示后?朕世居幽朔,欲南迁中土。苟不南伐,当迁都于此,王公以为何如?欲迁者左,不欲者右。”南安王桢进曰:“今陛下苟辍南伐之谋,迁都洛阳,此苍生之幸也。”时旧人虽不愿内徙,而惮于南伐,无敢言者。遂定迁都之计。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魏迁洛阳》卷二十)
①陛下欲卜宅中土,以经略四海,此周、汉之所以兴隆也。
②帝戎服,执鞭乘马而出,群臣稽颡于马前。
卢溪别人
王昌龄
武陵溪口驻扁舟,溪水随君向北流。
行到荆门上三峡,莫将孤月对猿愁。
送李判官之润州行营
刘长卿
万里辞家事鼓鼙,金陵[注]驿路楚云西。
江春不肯留行客,草色青青送马蹄。
[注]金陵:唐代称润州为金陵。
长期以来,由于缺乏文献记载,我们对古蜀国 。自“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三星堆遗址挖掘以来,古蜀国的神秘面纱逐渐被 。
从35年前的那次发掘中获得的一些造型 的珍贵文物,带给世人无尽的遐想。硕大的耳朵、前凸的双眼、三角鼻梁……拥有这些夸张特征的青铜大面具、青铜立人像等文物,与传统的中原文物差别巨大,给人以神秘感。【甲】因此,有人猜测三星堆文明是域外文明,有人甚至产生了“三星堆是外星人遗迹。”的狂想。
而已经开始的新一轮考古发掘工作,正在逐步解开和三星堆、古蜀国有关的各种疑团。最新考古成果表明,三星堆文化并不孤立。【乙】此次发现的铜尊、铜罍、玉琮以及铜器纹饰等,都能够在中原地区出土的一系列器物中找到祖型。 三星堆属于古蜀文化遗迹,据测定结果显示,它的年代距今3200年至4000年。新一轮考古成果表明,在这一时期,古蜀文明与中原地区交流频繁。三星堆遗址 了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一样,同属中华文明的母体,证明了中华文明起源的多样性。
通过考古能够展示鲜活的中华民族历史,因此,三星堆遗址考古发掘工作意义重大、成果重要。【丙】可以说,35年前那次对三星堆遗址祭祀坑的发掘,是在特殊背景下进行的抢救性考古发掘;今天的考古发掘,则是一次集结各方力量的主动性科学行动。
生物多样性关系人类福祉,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的健康稳定息息相关,不仅影响当下,。
中国幅员辽阔,地貌和气候复杂多样,孕育了丰富而又独特的生态系统、物种和遗传多样性,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现在,中国坚持、在保护中发展,提出并实施国家公园体制建设和生态保护红线划定等重要举措,不断强化就地与迁地保护,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协同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生物多样性保护取得显著成效,生物多样性治理能力也得到不断提升。
,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受益者,也应当都是参与者。我们不仅要支持打击野生动植物非法贸易,也要从日常小事做起,不断增强生态文明意识,善待自然环境,为保护生物多样性作出努力。
根据近日发表在《生态与进化趋势》杂志上的研究综述,科学家们发现,一些温血动物的体型正在发生变化,这可能是对气候变化的反应。随着地球变暖,动物的喙、腿和耳朵越来越大,这让它们能够更好地调节体温,其中鸟类受到的影响尤为严重。随着气候变暖,红冠凤头鹦鹉的喙越来越大。该研究论文作者说:“我们也不知道动物的变形是否真的有助于生存,但这种变形现象不应被视为是积极的变化。令人震惊的是,是气候变化推动动物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进化成这样。”虽然科学家们表示很难将气候变化确定为动物变形的唯一原因,但气候变化是所研究的动物在不同地理区域、不同物种间的共同点。
近几年,国内甚至世界顶尖高校的硕士、博士毕业生涌入发达地区中小学教师队伍,引发了多方热议。有人认为这是一种人才浪费,有人认为这是“学历贬值”和“就业内卷”,有人担忧这会影响地区教育公平,也有人认为这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北京大学博士毕业、现任某知名中学物理竞赛教练的卓老师说,自己的职业选择被许多人误解,父母认为没出息,一部分朋友认为我是“冲着好待遇来的”,其实自己就是喜欢物理竞赛,更喜欢同有奇思妙想的高中生在一起。
以上材料关涉人才、择业和教育等诸多方面,你读后有什么想法和认识?请综合材料内容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