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生物学 /高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备考2022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13 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

更新时间:2021-12-27 浏览次数:70 类型:二轮复习
一、单选题
  • 1. 碳中和是指减少含碳温室气体的排放,采用合适的措施固碳,最终达到碳平衡。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碳在生物群落中沿着食物链(网)循环流动 B . 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打破了碳循环的平衡 C . 碳在无机环境中主要以CO2和碳酸盐形式存在 D . 大力植树造林、使用清洁能源有利于实现碳中和.
  • 2. (2024高一上·广东月考) “葛(葛藤)之覃兮,施与中谷(山谷),维叶萋萋。黄鸟于飞,集于灌木,其鸣喈喈”(节选自《诗经·葛覃》)。诗句中描写的美丽景象构成了一个(   )
    A . 黄鸟种群 B . 生物群落 C . 自然生态系统 D . 农业生态系统
  • 3. 某生态系统主要物种之间的食物关系如图甲而图乙表示该生态系统中三个物种1、2、3的环境容纳量和某时刻种群实际大小。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图甲的食物网中E共占据两个营养级 B . 从图乙中可知,物种2的种内斗争最剧烈 C . 若生物A从B处直接获得的食物占其食物总量的60%,则A增加10kg,至少需要B130kg D . 图甲所示的全部成分可以构成一个群落
  • 4. (2021·枣庄模拟) 集团内捕食是指不同天敌共享同一猎物,其中一种天敌还捕食另一种天敌。某生态系统中瓢虫与短翅蚜小蜂、蚜虫三者之间存在集团内捕食现象,其中短翅蚜小蜂既是猎物又是食者。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 . 可采用样方法调查集团内蚜虫的种群密度 B . 瓢虫在该生态系统中占据第二、第三营养级 C . 若移走短翅蚜小蜂,瓢虫获得的能量可能会增加 D . 瓢虫、短翅蚜小蜂和蚜虫之间的信息传递是双向的
  • 5. (2021·大连模拟)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以及食物链和食物网 B . 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全是自养生物,但不一定都是绿色植物 C . 在一个食物网中,以植食动物为食的肉食动物属于第三营养级、次级消费者 D . 尽管生态系统多种多样,但可用同一结构模型表示它们在结构上具有的共同点
  • 6. 下图表示某长期稳定的森林生态系统中植物光合作用积累的有机物被植食性动物利用的过程(图中字母表示所含的能量)。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流经该森林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大于a B . 植物光合作用积累的能量可表示为c+e+g+h+i C . 能量在植物和植食性动物之间的传递效率可表示为(h/a)×100% D . 植食性动物用于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为d-g-i
  • 7. (2019高二上·大庆期末) 如果一个人食物有1/2来自绿色植物,1/4来自小型肉食动物,1/4来自羊肉,若能量传递效率为10%,那么该人每增加1千克体重,约消耗植物( )
    A . 10千克 B . 28千克 C . 185千克 D . 280千克
  • 8.

    下图I表示某生态系统的能量锥体图,图Ⅱ是将图I中的各营养级所含有的能量进行分类剖析,图中a、a1、a2表示上一年留下来的能量(假设它不被下一营养级利用),e、e1、e2表示呼吸消耗量。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 每年流入这个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a+b+c+d+e B . 该生态系统的净初级生产量等于b1+c1+d1+e1 C . 若P和Q,同化作用固定能量分别为480 J/(cm2·a)和72 J/(cm2·a);生物体内贮存的能量分别为200 J/(cm2·a)和24 J/(cm2·a),则从P传递到Q1的效率为15% D . 图Ⅱ中Q2的b2和d2分别表示未被Q2利用的能量和流入分解者的能量
  • 9. (2021·浙江) 下列关于生态金字塔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生态金字塔显示了各营养级之间的数量关系 B . 生态金字塔中每个营养级的生物均属于同一食物链 C . 生态金字塔中的营养级均按其所占的数值大小依次排列 D . 生态金字塔可分别以个体数量、生产量和能量为指标绘制
  • 10. (2021·深圳模拟) 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是生态系统的两大功能,两者同时进行,密不可分。下列有关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植物利用太阳能的过程伴随着无机物向有机物的转变 B . 由能量传递效率为10%-20%可知,约有数量占10%-20%的生产者会被初级消费者捕食 C . 人工生态系统中的总能量可能大于该系统中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 D . 若某生态系统中输入的能量大于该系统散失的能量,则该系统的有机物总量增加
  • 11. 某弃耕地的主要食物链由植物→田鼠→鼬构成。生态学家对此食物链能量流动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表,单位是J/(hm2·a)。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植物

    田  鼠

    固定的太阳能

    摄入量

    同化量

    呼吸量

    摄入量

    同化量

    呼吸量

    2.45×1011

    1.05×109

    7.50×108

    7.15×108

    2.44×107

    2.25×107

    2.18×107

    A . 植物固定的太阳能是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B . 能量从田鼠传递到鼬的效率是3%,不符合能量沿食物链的传递效率 C . 田鼠和鼬都是恒温动物,同化的能量只有3%~5%用于自身的生长、发育和繁殖,其余在呼吸作用中以热能的形式散失 D . 鼬依据田鼠留下的气味猎捕后者,田鼠依据鼬的气味或行为躲避猎捕,由此可得出,信息能够调节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 12. (2018高三上·大连期末) 在某牧场生态系统(假设食物链为:草→羊→狼)能量流动过程中,羊摄入体内的能量为a,羊粪便中的能量为28%a,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为46%a,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羊同化的能量为72%a B . 贮存在羊体内的能量为26%a C . 羊流向分解者的能量为28% D . 若草固定太阳能为X,则从草到羊的传递效率为(18a)/(25x)
  • 13. (2021·梅州模拟)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这是诗圣杜面描绘百姓人家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场景。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花的颜色、大小,黄莺的鸣叫均属于物理信息 B . 可以使用样方法调查花丛中蝴蝶的种群密度 C . 日照时间的长短决定植物开花期体现了生物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传递 D . 利用昆虫信息素诱捕或警示有害动物,降低害虫种群密度,属于生物防治
  • 14. 黑光灯是一种特制的气体放电灯,它发出的365 nm左右的紫外光波是人类不敏感的光,所以叫作黑光灯。大多数趋光性昆虫的视网膜上存在一种色素,对这一波段的光很敏感。色素吸收光之后,刺激视觉神经,最终引发昆虫的趋向光源飞行。一盏20 W的黑光灯可管理50亩(1亩≈666.7 m2)农作物,一夜的诱杀虫总重数高达4~5 kg。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 黑光灯诱捕的方法可用于探究农田里趋光性昆虫的种群密度 B . 昆虫的趋光性导致了昆虫被诱杀,说明了自然界中趋光性是一种不利的变异 C . 用黑光灯诱杀昆虫改变了种群的性别比例,从而降低了害虫种群密度 D . 用黑光灯诱杀昆虫使用方便、效率高、无污染,是一种有效的化学防治方法
  • 15. (2021·河北模拟) 科学家研究发现某种烟草叶片受到甲种蛾幼虫的采食刺激后,会释放出一种挥发性的化学物质。这种化学物质白天会吸引甲种蛾幼虫的天敌,夜间会驱赶乙种蛾,使其不能在烟草叶片上产卵(乙种蛾幼虫也采食烟草叶片)。如果我们利用植物的组织培养技术大量生产相关的化学物质,就可以广泛用于植物的抗虫。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烟草被甲种蛾幼虫采食后释放的化学物质是烟草与甲种蛾在相互斗争中共同进化的结果 B . 利用该种化学物质进行害虫防治属于化学防治 C . 甲种蛾的幼虫与天敌之间最可能是捕食关系,也可能是寄生关系 D . 信息传递对于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的稳定都具有重要作用
  • 16. (2019·乐都模拟)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生产量和生物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生物量高的生态系统,其净初级生产量也高 B . 影响次级生产量的主要因素是初级生产量 C . 生物量约等于总初级生产量减去所有生物的呼吸消耗 D . 与海洋生态系统相比,陆地生态系统的次级生产量更高
  • 17. (2017高三上·河北月考) 下列有关生态系统功能及稳定性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 利用寄生细菌杀死草原兔,可提升能量的利用效率和传递效率 B . 农业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可自我循环,能量需系统外提供 C . 动物尿液中所含能量不属于该动物的同化量 D . 若一个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高,则其营养结构相对较复杂
  • 18. (2021高三下·湖北月考) 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稳定性及生物多样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负反馈调节是所有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 B . 人工建造的“生态屏障”三北防护林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潜在价值 C . 热带雨林的抵抗力稳定性大于红松林的主要原因是物种丰富且食物网更复杂 D . 若要使单一作物的农田生态系统保持稳定,需不断施肥、灌溉以及控制病虫害
  • 19. (2021·山东模拟) 菌根是由菌根真菌与植物根系形成的联合体,在菌根形成率低的某高寒草甸实验区进行菌根真菌接种,可提高部分牧草的菌根的形成率,下图为接种菌根真菌后实验区内两种主要牧草种群密度和群落物种丰富度的变化结果。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 图中种群密度的数据应采用各样方调查结果的平均值 B . 据图推测,两种牧草中菌根依赖程度更高的是优质牧草 A C . 接种菌种后,劣质牧草 B 减少,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降低 D . 优质牧草 A 和劣质牧草 B 之间存在竞争关系
  • 20. (2021高三上·静海期末) 生态系统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其常常趋向于稳态。图甲表示载畜量对草原中生产者净生产量的影响(净生产量即生产者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总量与自身呼吸消耗量的差值)。图乙表示出生或死亡数量与种群数量的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由图甲可知,C点以后生态系统的稳态将受到破坏 B . 由图甲可知,适量的放牧不会破坏草原生态系统的稳态 C . 由图乙可知,F点时种群的年龄组成为衰退型 D . 由图乙可知,F点表示该环境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
  • 21. (2021·河南模拟) 某沿海度假村内经规划分为不同区域:有粉黛乱子草花海、锦鲤池塘、长腿动物区等,这些区域景色各异、妙趣横生,吸引了大量游客前往观光旅游。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该度假村吸引游客前往观光旅游,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B . 施入花海的农家肥中的有机物,需土壤中分解者分解后才能被植物利用 C . 长腿动物区中火烈鸟排出的粪便属于其自身同化能量中“未利用”的部分 D . 向锦鲤池塘投入一定的饵料,才能维持该池塘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相对稳定
二、多选题
  • 22. 人工养鱼是池塘生态系统的一种常见的应用方式,下列关于该人工池塘生态系统物质和能量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碳元素能够在该池塘生态系统内反复循环利用 B . 该池塘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有多种来源途径 C . 若该池塘中水体富营养化引起水华,可以说明能量流动的特点 D . 该池塘中能量在食物链的各营养级中传递效率均为10%~20%
  • 23. (2020·济宁模拟) 在丝瓜地生态系统中,丝瓜、昆虫甲、昆虫乙存在捕食关系。如图为某年度调查甲、乙两种昆虫种群数量变化的结果。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该丝瓜地的碳循环在丝瓜、昆虫与其生活的环境之间完成 B . 短时间内,乙数量增加对提高丝瓜产量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C . 昆虫甲、乙间的种间关系为捕食,甲为被捕食者 D . 当甲、乙与丝瓜间的能量传递效率维持在10%时,该生态系统不一定达到稳态
  • 24. (2020·蚌埠模拟) 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功能说法正确的是(  )
    A . 组成生物体的C,H,O等元素可在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反复循环流动 B . 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是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C . 生态系统通过信息传递把各组分密切联系起来,在维持生态系统稳定中有重要的作用 D . 生态系统的各成分中生物种类越多,人们可利用的物质和能量就越多
  • 25. (2019高三上·苏州开学考) 下图是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图解,N1〜N6表示能量数值。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 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N2 , 由初级消费者流向蜣螂的能量为N6 B . 能量由第一营养级传递给第二营养级的传递效率为N5/N2×100% C . N5将有两个去向,其中之一是用于初级消费者的生长、发育和繁殖 D . 能量在各营养级的流动离不开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信息交流
  • 26. (2020·南通模拟) 下列有关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生态系统的信息类型有物理信息、化学信息和行为信息等 B . 信息传递可以发生在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 C . 生态系统信息通过食物链(网)传递,具有单向循环的特点 D . 信息传递可以维持种群繁衍、调节种间关系,维持生态平衡
  • 27. 下列有关生命系统不同结构层次内信息传递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细胞间信息交流都离不开信息分子和细胞膜上的糖蛋白 B . 人体的神经调节离不开信息分子和细胞膜上的糖蛋白 C . 动物的体液调节都离不开细胞外液传送的信息分子 D . 生态系统的各种信息传递离不开信息分子
三、综合题
  • 28. (2021·惠州模拟) 为保护动物Y及其栖息地,国家在当地建立了自然保护区。研究人员对该地区的鸟类进行了调查,获取了某些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 (1) 建立自然保护区后,该地生态系统稳定性不断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包括
    2. (2) 该生态系统中,动物P能依据动物Q留下的气味猎捕动物Q,动物Q也同样能够依据动物P的气味或行为特征躲避其猎捕,说明信息传递在P与Q之间的方向是的。
    3. (3) 对该自然保护区鸟类丰富度的调查结果显示,主要在森林中生活的鸟类有73种,主要在灌木中生活的鸟类有42种,主要在草原中生活的鸟类有24种。主要在森林中生活的鸟类种数远多于主要在灌木和草原中生活的鸟类种数,原因是
    4. (4) 保护区内动物Y种群(假设该食物链中每个营养级只有一种生物)的能量流动如表所示。

      摄食量

      粪便量

      呼吸散失

      流向下一个营养级

      a

      b

      c

      d

      动物Y种群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为(用表中字母和计算符号表示)。一个生态系统中,食物链越长,最高营养级个体数量则一般较少。从能量流动方面分析,原因是能量沿食物链流动具有的特点。

  • 29. (2022高二下·云县月考)  2010 年 7、8 月份,全球气候变化引发的极端灾害天气使我国农业生产不稳定性增加, 专家预测如不采取对应措施,到 2030 年我国种植业产量可能减少 5%~10%。有关专家认为,低碳农业是应对气候变化的有效途径。低碳农业是一种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农业经济模式。下图为某地建立的低碳农业生态系统模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 (1) 该生态系统中的主要成分是,鸭与害虫之间的关系是
    2. (2) 若鸭从植物中获得的能量为 4/5,从害虫中获得的能量为 1/5,则鸭每增加 1 kg 体重,最少需植物(水稻、杂草)供给。养鸭户很注意控制鸭群的数量,主要受稻田养鸭场限制。
    3. (3) 乙醇作为燃料,是一种“绿色能源”,可减少对石油资源的依赖。利用植物秸秆生产乙醇时,植物秸秆经处理后,被微生物 A 所产生的酶水解,转化成葡萄糖。微生物B 所发生的反应式为
    4. (4) 与森林生态系统相比,该农田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其原因是
  • 30. (2017·衡阳模拟) 甘市天水市“花牛”苹果曾与美国蛇果竞争取胜以来,屡获殊荣。已成为全国最大的元帅系红苹果生产基地。回答下列有关“花牛”苹果果园生态系统的问题:

    1. (1) “花牛”苹果果园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

    2. (2) 从生态系统的成分角度看,该果园土壤中的蚯蚓属于,从生态系统的功能角度看,蚯蚓的行为促进了

    3. (3) 某”花牛”苹果果园中,有一条食物链为:苹果(W1)→ >蚜虫(W2)→ 七星瓢虫(W3),括号内为该生物每年的同化量。正常情况下测算,发现W2远小于  W1 , 其原因是

    4. (4) 某“花牛”苹果果园发生了虫害,该虫害是由A引起的。A招来了B和C,B把卵产入A体内,孵出的B的幼虫吃空虫体后羽化飞出,再攻击A的其他个体。C特别喜欢食A,也捕食B。在体内有B幼虫的A中,有些个体疯狂的摇摆身体,因而容易被C发现而被捕食。

      ①B和C的种间关系是

      ②C捕食疯狂摇摆的A,对A种群的生存(填“有利”、“不利”或“无影响”),理由是

      ③体内有B幼虫的A摇摆身体为C提供了一定的信息。在该生态系统中,信息对种间关系有作用,有利于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 31. (2018·江苏模拟) 下图l表示某种群数量变化可能的四种情况(“J”型、Ⅰ、Ⅱ、Ⅲ),其中a点后表示有外界因素引起的变化。图2是某生态系统能量流动部分图解(其中W1为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请据图回答:

    1. (1) 图1中曲线Ⅲ种群数量增长速率最快时,对应的种群数量为
    2. (2) 若图1种群为长江流域生态系统中的白鳍豚,从种群特征上分析:种群数量在a点以后发生曲线Ⅲ变化的直接原因是,且种群数量为K3时,对白鳍豚种群保护的最有效措施是,对白鳍豚的科学研究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3. (3) 若图1种群为东亚飞蝗,干旱能抑制一种丝状菌(该菌造成蝗虫患病)的生长,a点若遇干旱,则a点后东亚飞蝗种群数量变化曲线可能为(用图中标号表示)。
    4. (4) 图2中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能量的传递效率是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倍(用图中字母表示),生产者中用于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可表示为
    5. (5) 图3表示该生态系统中三个物种1、2、3的环境容纳量和某时刻的种群实际大小。由图可知,物种的种内斗争最剧烈。
  • 32. 为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保护好湿地生态系统,科研人员对某湿地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进行调查,调查结果如下表所示(单位:×103kJ)。回答下列问题:

    植物

    植食性动物

    肉食性动物

    同化量(103kJ)

    465

    X

    Y

    呼吸消耗量(103kJ)

    96

    22.8

    3.8

    未被利用(103kJ)

    290

    33.5

    2.6

    分解者分解(103kJ)

    14

    2.2

    微量

    1. (1) 该湿地生态系统食物网中的所有生物(填“能”或“不能”)构成一个群落,原因是
    2. (2) 调查该生态系统中野鸭的种群密度,常用的方法是。将不同季节的调查结果转换成坐标曲线,这种曲线模型可以直观地反映出种群数量的
    3. (3) 该生态系统中第二营养级又叫。由上表数据可知,第二营养级与第三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是
    4. (4) 该湿地生态系统中的野生鲻鱼蛋白质含量丰富且味道鲜美,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欲在该湿地生态系统中某区域进行人工养殖,还需定期投放饵料。此时,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指
    5. (5) 该湿地生态系统经过多年科学有序的综合治理,已成为该地区湿地文化和生态文明建设一颗璀璨明珠。河面水鸟嬉戏交颈,使人联想起“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诗句。诗中“关关”属于生态系统中的信息,该信息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