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项 |
史实 |
结论 |
A |
《南京条约》签订 |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B |
洪仁二干写成《资政新篇》 |
太平天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
C |
北洋舰队建成 |
中国海防近代化逐渐发展起来 |
D |
梁启超发表《变法通议》 |
揭开了维新运动的序幕 |
时人眼中的义和团
记载 |
作者 |
(义和团)均自备口粮,毫无滋扰 |
信奉义和团的刘以桐 |
其党焚杀劫掠,无所不至 |
力主剿灭义和团的劳乃宣 |
(义和团)劫掠焚杀,逾土匪 |
西什库天,主教堂的樊国果 |
拳民出死力为国宣难,入京以来,秋毫无犯 |
企图利用义和团的清朝大臣刚毅 |
材料一:津通商后不出十年,租界里中国人的时髦打扮已变成“短衫窄裤,头戴小草帽,口衔烟卷,时辰表链,特挂胸前”。甲午战争前,即便是内地甚至某些乡村,日用洋货也有所流行,洋货成为某些人生活的必需品。
——摘编自孙燕京《晚清社会风尚研究》
材料二:曾国藩,湖南湘乡人(今双峰县人),晚清重臣。故居内有如下事迹记载:
1851年,洪秀全发动起义,太平天国运动爆发
1853年,奉旨办湖南团练,创建湘军
1856年,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
1861年,创办安庆内军械所
1865年,与李鸿章在上海创办江南制造总局
材料三:李鸿章在给曾国藩的信中写道:“惟中国政体,官与民、内与外均难合一。”后来,曾为洋务运动旗帜的江南制造总局,被日军侵占,更名为“三菱重工株式会社江南造船所”。
——张明林《换一只眼睛看历史:外国人评点李鸿章》
材料四:从1872年到1875年,大清王朝先后派出120名官费留学生,踏上美国的土地。耶鲁大学校长波特致清廷的亲笔信中称:“贵国派遣的青年学生,各门学科都有极佳的成绩……他们的道德,也无不优美高尚,足以为贵国增光。他们虽然年少,却都知道自己的一举一动关系祖国荣誉,因此谨言慎行。”
——钱钢、胡劲草《大清留美幼童记》
材料一:中国的传统文化自汉以来,一直被我们认为是世界上最好的文化,但是到了晚清出现千年未有之文化危机……从晚清开始,中国社会就是一个不断重建文化自信心的过程,这种文化自信心的建设包括物质层面、制度层面和精神层面。
——廖保平《铁屋里的大国突围》
材料二:20世纪前后中国翻译书籍简表(部分)
时间 |
翻译书籍类型 |
书量和所占比例 |
20世纪以前 |
自然科学 |
437部,占75.3% |
社会科学 |
80部,占13.9% |
|
20世纪初 |
自然科学 |
164部,占19.6% |
社会科学 |
327部,占60.9% |
——据张岱年《中国文化概论》整理
材料三:鸦片战争以来,先进的中国人倡言学习西方,主张转变思想,更新观念,实现政治民主化和法制化,并为此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努力。——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