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佛山市第四中学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1...

更新时间:2022-01-12 浏览次数:79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
  • 1. (2021八上·佛山月考) “每一一县或一州,农之食烟者十之二,工之食烟者十之三,贾之食烟者十之六,兵之食烟者十之八,仕之食烟者过半。”“十室之邑,必有烟馆。”这说明清朝( )
    A . 吸食鸦片现象普遍 B . 军民体质下降 C . 林则徐禁烟无成效 D . 白银大量外流
  • 2. (2021八上·佛山月考) “1840年,在炮口的逼迫下,中国蹒跚地走入近代。随后的一百余年里,外国人通过条约管束控制中国政府,合法地剥夺榨取中国人民。不仅使中国人民从此陷入苦难的历程,也促进中国人民觉醒和奋起。”材料表明近代中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 )
    A . 改革政治体制 B . 发展民族工业 C . 反侵略反封建 D . 推翻军阀统治
  • 3. (2022八上·平南期中) “农民阶级消极方面的狭隘性,保守性,私有性……正是这些特性的反映,也决定了太平天国的必然崩溃。”材料分析的是太平天国运动的( )
    A . 爆发背景 B . 运动过程 C . 失败原因 D . 历史影响
  • 4. (2021八上·佛山月考) 史料的类型多种多样,价值各有不同。在下列探究甲午中日战争中黄海大战的史料中,可信度最高的是( )
    A . 小说《黄海大战》 B . 电影《甲午中日战争》 C . 民间留传下来的对黄海大战的描述 D . 日本人拍摄的黄海战役时的照片
  • 5. (2021八上·佛山月考) 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和《马关条约》的签订以及此后系列的巨大屈辱与挫折,使得“亡国灭种”成为当时的核心话题之一。清末民初的历史教科书中,“国耻”和“亡国”话语是其中的主导性话语之一。据此可知( )
    A . 唯物主义史学家成为史学界主角 B . 历史教材具有鲜明的时代色彩 C . 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D . 历史教材深受马克思主义影响
  • 6. (2022八上·朝阳期中) 蒋廷黻在其著作《中国近代史》中谈到《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这两个不平等条约时明确说:“ 条约虽很多,主要是北京驻使和长江通商。历史上的意义不外从此中国与西洋的关系更要密切了,这种关系固可为祸,亦可以为福,看我们振作与否。”该言论表明他认为两项条约的签订( )
    A . 使中国丧失了更多的主权 B . 客观上使中国融入世界发展进程 C . 沉重地打击了清朝的统治 D . 使得中国的自然经济进一步瓦解
  • 7. (2021八上·佛山月考) “道光后期以来,满清王朝曾在抵御外侮的旗帜下领导过多次民族战争。……这是一个转折点,在西太后身上,民族战争失败的同时又意味着民族抵抗意识的全部丧失。”下列选项最能体现该材料观点的是( )
    A . 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 B . 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外国军队驻扎在从北京到山海关的铁路沿线要地 C . 划定北京东郊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驻守,不准中国人居住 D . 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
  • 8. (2023八上·潜江月考) 1871年曾国藩《拟选子弟出洋学艺折》中“拟选聪颖幼童,送赴泰西各国书院,学习军政、船政、步算、制造诸书,约计十余年,业成而归,使西人擅长之技中国皆能谙悉,然后可以渐图自强。”可见,清政府派遣留学生的主要目的是(  )
    A .   游历西洋 B . 兴办洋务 C . 学习科技 D . 富国强兵
  • 9. (2021八上·佛山月考) “一分材料说一分话”是历史研究的基本思想。 下列史实与结论逻辑正确的是( )

    选项

    史实

    结论

    A

    《南京条约》签订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

    洪仁二干写成《资政新篇》

    太平天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C

    北洋舰队建成

    中国海防近代化逐渐发展起来

    D

    梁启超发表《变法通议》

    揭开了维新运动的序幕

    A . A B . B C . C D . D
  • 10. (2021八上·佛山月考) “到1900年庚子国变前夕,大清朝的国民生产总值占全世界的6.8%,先辈们用短短三十年的时间走完资本主义国家一百多年才走完的路,这是一个令世人感叹、世界瞩目的成就。”材料表明( )
    A . 洋务运动对经济的客观作用 B . 《马关条约》签订后的资本输入 C .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短暂的春天” D . 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解体较快
  • 11. (2021八上·佛山月考) 近代中国有人指出:“(土耳其)不变旧法,遂为六大国割地废君,而柄其政。日本一小岛夷耳,能变旧法,乃能灭我琉球,侵我大国。前车之撤,可以为鉴。”“伏惟皇上……破除旧习,更新大政”。由此可知他主张( )
    A . 学习西方、发展科技 B . 变法维新、救亡图存 C . 解放思想、宣扬民主 D . 发动民众、进行革命
  • 12. (2023·阿荣旗一模) 下图反映了中国人创办报刊数量的变化。材料可用于研究( )

    A . 外国书报的翻译和传入 B . 《资政新篇》的发表 C . 维新变法思想的宣传 D . 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
  • 13. (2024九下·银川模拟) 1912年,美国学者百森评论中国某一事件时说:“中国目前的局势正以一种系统、科学的方式向前发展,出现了一种带有西方理想的政治模式。”他评论的这一事件(  )
    A . 彻底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B . 是共和制度在中国的实践 C . 实现了平均地权的革命纲领 D . 高举着民主与科学的大旗
  • 14. (2021八上·佛山月考) 如下表,关于义和团运动,亲历义和团运动的人们有不同的记载。这反映出( )

    时人眼中的义和团

    记载

    作者

    (义和团)均自备口粮,毫无滋扰

    信奉义和团的刘以桐

    其党焚杀劫掠,无所不至

    力主剿灭义和团的劳乃宣

    (义和团)劫掠焚杀,逾土匪

    西什库天,主教堂的樊国果

    拳民出死力为国宣难,入京以来,秋毫无犯

    企图利用义和团的清朝大臣刚毅

    A . 由于作者立场不同对同一历史事实会有不同的记载 B . 综合多个历史记载即可得出历史事实 C . 一手史料比二手史料可信度更高 D . 历史记载都是客观真实的
  • 15. (2021八上·佛山月考) 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之一,讲究对仗工整,但1916年北京街头却出现了这样一副不对仗的对联,上联是“中华民国”,下联是“袁世凯”,以此来讽喻袁世凯对不齐(起)中华民国。这副对联是针对袁世凯( )
    A . 下令解散国会 B . 篡夺革命果实 C . 镇压二次革命 D . 公然复辟称帝
  • 16. (2023·广州模拟) 下图可以看出1916年胡适提倡( )

    A . 民主 B . 科学 C . 新文学 D . 新道德
  • 17. (2021八上·佛山月考) 1919-1926年,在蒋介石的日记中不断出现这样的记载:“1919年12月5曰:上午看《新青年》。下午看《新青年》……1920年24月9曰:在船中看《新青年》杂志。1926 年4月22曰:上午看《新青年》。1926年5月5曰:下午看《新青年》杂志。”这说明( )
    A . 当时报纸杂志种类稀少 B . 《新青年》对时人的影响极大 C . 蒋介石背弃了三民主义 D . 蒋介石创办了《新青年》杂志
  • 18. (2021八上·佛山月考)  1924年1月孙中山写到:“这十三年来,政治上、社会上种种黑暗腐败,比情更甚,人民困苦,日甚一日……俄国虽迟我革命,而已成功;我虽早六年革命,而仍失败。”,为此孙中山所采取的举措是(    )
    A . 创建了同盟会 B . 领导辛亥革命 C . 进行国共合作 D . 进行二次革命
  • 19. (2021八上·佛山月考) 下图是一枚“中华民国十八年”发行的银元,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判断,这枚银元发行于公元( )

    A . 1918年 B . 1928年 C . 1929年 D . 1930年
  • 20. (2021八上·佛山月考) “五四运动改变了以往只有觉悟的革命者而缺少觉醒的人民大众的状况,实现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自鸦片战争以来第一次全面觉醒。”这一论断揭示五四运动( )
    A . 显示了无产阶级的力量 B . 促进了民众的思想启蒙 C . 拯救了中华民族的危亡 D . 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 21. (2021八上·佛山月考) “他们从这些新的事实中逐渐认识到:不能只关注上层政坛的那些活动,还要把眼光转向处于社会底层的劳苦大众那里去。1919年,李大钊发表《劳动教育问题》,北京大学成立平民教育讲演团。”这些史实都( )
    A . 推动了民主科学思想的广泛传播 B . 揭开了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 C . 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 D . 加快了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的结合
  • 22. (2021八上·佛山月考) 在江西战场上,人民群众处处与孙传芳的军队为难,如造成其粮食运输困难等,但却给予国民革命军种种便利,包括引路、打探军情等。这表明( )
    A . 国共两党合作破裂 B . 国共两党重视农民运动 C . 江西是北伐的主战场 D . 北伐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
  • 23. (2021八上·佛山月考) 1924年黄埔军校成立,在课程设置上,蒋介石提出,除了要学战术学、军制学、兵器学,中国国民党史、帝国主义侵略史、世界革命史等,相关的政治性科目也必不可少。材料反映了黄埔军校( )
    A . 与民众生活有机结合 B . 有着严格的校规校纪 C . 推动了国民革命的兴起 D . 军事教育与政治教育并重
  • 24. (2021八上·佛山月考) 如果把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北伐战争、南昌起义列为一个专题,题目最好是(    )
    A .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 B . 近代化的探索 C . 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 D . 解放战争
  • 25. (2021八上·佛山月考) 1922年以后,日、美、英等国加紧向中国倾销商品和输入资本,利用我国丰富的资源和廉价劳动力开办工厂,占领市场,使大生纱厂等企业收到严重打击。材料反映出阻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因素是( )
    A . 官僚资本的摧残 B . 列强的经济侵略 C . 封建主义的阻挠 D . 落后的生产技术
  • 26. (2021八上·佛山月考) 1930年,鄂豫皖革命根据地英山县水稻单位面积产量增加二三成,有的甚至达到五成,出现“赤色区米价一元一斗,白色区一元只能买四五升”的情况。这主要是因为根据地( )
    A . 开展土地革命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B . 红军英勇奋战保卫农民生产 C . 政府主要精力用于增产 D . 人民打破国民党的经济封锁
  • 27. (2022八下·乌鲁木齐开学考) 某著名学者指出:假如没有遵义会议,不要说当时当境的党、红军与中国革命是否会有后来的发展,就连当时已经陷入危厄的红军这革命火种的最早产生与继续存活都是问号。这名学者强调了遵义会议(   )
    A . 确立了党对红军的绝对领导 B . 确立了毛泽东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 C . 挽救了党、红军和中国革命 D . 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
  • 28. (2022·广东模拟) “三五年十月, 新旅团旗扬,十二个小儿童,勇赴国难,离别爹......”。这曲《新旅赞歌》讴歌了淮安的一群小学生于1935年奔赴全国进行爱国救亡宣传的感人事迹。这群小学生“离别爹娘”的时代背景是( )
    A .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 . 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C . 日本侵略不断加剧,民族危机严重 D . 大小军阀混战,割据纷争
  • 29. (2023八上·莲池期末) 有学者认为,西安事变后,张学良、杨虎城竭尽所能使事态向和平方向发展,中共也希望能够和平解决,国民党中央和地方势力没有贸然采取军事行动,蒋介石也作了一定的调整改变,事变最终以和平的方式结束。此学者认为西安事变的解决(   )
    A . 是多方力量共同努力的结果 B . 主要因为中日民族矛盾激化 C . 使中国内战的局面彻底终结 D . 是中国共产党全力调解结果
  • 30. (2021八上·佛山月考) 1935 年,由共产党员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义勇军进行曲》问世,国民党禁止歌曲公开发行。1937年后,《义勇军进行曲》在各种公开场合频繁出现,成为国共军队中的流行歌曲。出现上述变化的原因是( )
    A . 共产党领导下革命根据地相继建立 B . 九一八事变揭开了中国抗日战争序幕 C . 全民族抗战背景下国共合作的确立 D .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二、综合题(共40分)
  • 31. (2021八上·佛山月考)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津通商后不出十年,租界里中国人的时髦打扮已变成“短衫窄裤,头戴小草帽,口衔烟卷,时辰表链,特挂胸前”。甲午战争前,即便是内地甚至某些乡村,日用洋货也有所流行,洋货成为某些人生活的必需品。

    ——摘编自孙燕京《晚清社会风尚研究》

    材料二:曾国藩,湖南湘乡人(今双峰县人),晚清重臣。故居内有如下事迹记载:

    1851年,洪秀全发动起义,太平天国运动爆发

    1853年,奉旨办湖南团练,创建湘军

    1856年,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

    1861年,创办安庆内军械所

    1865年,与李鸿章在上海创办江南制造总局

    材料三:李鸿章在给曾国藩的信中写道:“惟中国政体,官与民、内与外均难合一。”后来,曾为洋务运动旗帜的江南制造总局,被日军侵占,更名为“三菱重工株式会社江南造船所”。

    ——张明林《换一只眼睛看历史:外国人评点李鸿章》

    材料四:从1872年到1875年,大清王朝先后派出120名官费留学生,踏上美国的土地。耶鲁大学校长波特致清廷的亲笔信中称:“贵国派遣的青年学生,各门学科都有极佳的成绩……他们的道德,也无不优美高尚,足以为贵国增光。他们虽然年少,却都知道自己的一举一动关系祖国荣誉,因此谨言慎行。”

    ——钱钢、胡劲草《大清留美幼童记》

    1. (1) 根据材料一,概括列强的侵略给近代中国带来哪些变化?
    2. (2) 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曾国藩创办洋务企业的历史背景。
    3. (3) 根据材料三,指出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向富强的原因。
    4. (4) 根据材料四,概括波特校长赞赏中国留学生的理由。
  • 32. (2021八上·佛山月考)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的传统文化自汉以来,一直被我们认为是世界上最好的文化,但是到了晚清出现千年未有之文化危机……从晚清开始,中国社会就是一个不断重建文化自信心的过程,这种文化自信心的建设包括物质层面、制度层面和精神层面。

    ——廖保平《铁屋里的大国突围》

    材料二:20世纪前后中国翻译书籍简表(部分)

    时间

    翻译书籍类型

    书量和所占比例

    20世纪以前

    自然科学

    437部,占75.3%

    社会科学

    80部,占13.9%

    20世纪初

    自然科学

    164部,占19.6%

    社会科学

    327部,占60.9%

    ——据张岱年《中国文化概论》整理

    材料三:鸦片战争以来,先进的中国人倡言学习西方,主张转变思想,更新观念,实现政治民主化和法制化,并为此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努力。——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1. (1) 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近代中国社会是如何从物质方面、制度方面、精神方面来“重建文化自信心?
    2. (2) 根据材料二,概括20世纪前后中国翻译书籍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产生变化的原因。
    3. (3) 材料三中为“转变思想,更新观念”,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在思想文化领域掀起了一场什么运动?运动中所标举的两大口号是什么?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