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生物学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西中考生物三年真题汇编06 生物圈中的微生物

更新时间:2022-01-13 浏览次数:70 类型:二轮复习
一、单选题
二、综合题
  • 21. (2021·北部湾) “健康丝绸之路”是我国“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染病联合防控是其中一项内容。目前新型冠状肺炎仍在全球流行,加快接种新冠疫苗是我国最紧迫的防疫工作。请分析回答问题:
    1. (1) 新型冠状肺炎的病原体是新型冠状病毒,与动植物细胞相比,新型冠状病毒的结构特点是
    2. (2) 疫情期间,我国加大对来自疫区人员的检查力度,对发现携带病原体的患者进行隔离治疗,以防止疾病传入我国,这在传染病预防措施上属于 。据媒体报道,我国生产的中成药连花清瘟胶囊对新型冠状肺炎有一定的预防作用,需要者可以在药店自行购买,它属于 (填“处方药”或“非处方药”)。
    3. (3) 当前我国正有计划地开展新冠疫苗接种工作,截至2021年6月9日,我国新冠疫苗接种超8亿剂次,接种新冠疫苗对人体的意义是:,从而获得免疫功能。如图是人体免疫示意图,接种过新冠疫苗的人对新冠肺炎的预防与图 的免疫类型相同。

    4. (4) 如果在疫情高风险地区有发热、乏力、干咳并伴有鼻塞、流涕、咽痛和腹泻等症状的病人需要帮助时,最恰当的做法是拨打          (填字母)。
      A . 120 B . 122 C . 114 D . 119
  • 22. (2020·贵港) 今年同学们度过了一个特别长的寒假,这是因为新冠肺炎(COVID-19)在全世界大流行。新冠肺炎是由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引起的。疫情发生后,我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很快控制住疫情并逐渐复工复产复学,生活秩序逐渐恢复正常。
    1. (1) 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只能寄生在细胞中。
    2. (2) 从传染病的角度看,健康人属于新冠肺炎的
    3. (3) 现阶段我国研发的疫苗已经临床试验成功。注射疫苗后,人体淋巴细胞会产生(填“抗原”或“抗体”),从而获得特异性免疫。
  • 23. (2019·玉林) 七年级二班学生在老师指导下使用显微镜观察池塘水中的藻类植物,请根据实验过程回答问题。

    1. (1) 图1是显微镜使用的几个步骤,请你根据显微镜使用的规范操作,选出正确的选项(    )
      A . ①→②→③→④ B . ②→①→③→④ C . ②→①→④→③ D . ①→③→②→④
    2. (2) 图1中的步骤④中,要使镜筒缓缓上升,应先转动
    3. (3) 在观察池塘水中藻类植物的临时装片过程中,小明因个子矮小把显微镜镜臂倾斜后再观察,这样做可不可以?你的回答是。(选填“可以”或“不可以”)
    4. (4) 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图2中四种藻类植物,其中是衣藻。(选填字母)
    5. (5) 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衣藻是由单个细胞组成并呈现绿色,呈绿色是因为衣藻细胞内有
  • 24. (2021·绵竹模拟)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19年1月8日,中科院武汉病毒研究所因揭示了SARS冠状病毒的蝙蝠起源与生态传播链,摘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该成果证实蝙蝠是SARS冠状病毒的自然宿主,首次在我国蝙蝠体内检侧到烈性病毒尼帕病毒和埃博拉病毒抗体,为蝙蝠来源的新发传染病的预防提供了重要依据。

    1. (1) 蝙蝠是SARS冠状病毒的自然宿主,从传染病的角度分析,蝙蝠属于
    2. (2) 与细菌和真菌相比,SARS冠状病毒没有
    3. (3) 疫区的人们采取了以下措施,其中属于切断传播途径的是

      ①隔离病人②使用一次性口罩、手套和防护服③接种疫苗 ④用紫外线、福尔马林等对室内外环境进行消毒

    4. (4) SARS冠状病毒侵入人体后,会刺激淋巴细胞产生 (填“抗原”或“抗体”),从而使其失去致病 性。这种免疫类型属于
三、实验探究题
  • 25. (2022八上·平桂期末) 柳州螺蛳粉是风靡全国的网红食品,其重要配菜是酸笋。腌制酸笋时常加入食盐,为探究食盐含量对酸笋发酵和保存的影响,设计并进行了以下实验:

    第一步

    将新鲜竹笋洗净,切丝

    第二步控制食盐含量

    A组

    B组

    C组

    食盐含量1%

    食盐含量7%

    食盐含量12%

    第三步

    对发酵罐进行X处理,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

    实验结果

    第3天酸化第11天出现腐臭

    第11天酸化第30天出现腐臭

    酸化不明显第60天出现腐臭

    1. (1) 该实验的变量是
    2. (2) 在发酵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微生物是乳酸菌,因此第三步“X”表示的处理方式是(选填“密封”或“敞开”)。
    3. (3) 在实验结果中三均出现腐臭现象,主要原因是其他细菌、真菌在笋中
    4. (4) 根据实验结果分析,食盐含量会影响酸笋的发酵时间和保存期限。因此,在酸笋腌制过程中,我们可采用组中设置的食盐含量让笋迅速酸化;在酸化后可添加适量以延缓酸笋腐败。
  • 26. (2020·河池) 如表是生物兴趣小组探究温度对霉菌生长的影响实验过程及结果。请根据实验回答问题:

    甲组培养皿

    乙组培养皿

    环境条件

    常温

    低温

    实验材料

    边长2厘米的面包2片

    边长2厘米的面包2片

    处理方法

    加盖后置于25℃的室温下5天

    加盖后置于4℃的冰箱内5天

    实验现象

    2片面包都长霉

    2片面包都不长霉

    1. (1) 该实验提出的问题是
    2. (2) 实验中设置甲、乙两组的目的是形成
    3. (3) 实验变量是
    4. (4) 根据实验现象,你得出的结论是
  • 27. (2021八下·大洼开学考) 同学们发现树林里的落叶层层堆积,不同区域和深度的落叶被分解的程度各不相同。为了探究影响细菌分解落叶的条件,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

    步骤1 材料处理

    用打孔器在同种叶片取质地相同的片60片,均分为3份平铺于三个锥形瓶中,标为A、BC三组,高温蒸煮后备用

    步骤2 实验操作

    A组

    B组

    C组

    接种等量的同种细菌

    遮光处理

    遮光处理

    正常光照

    去除氧气

    通入氧气

    通入氧气

    步骤3 恒温培养足够时间

    30℃

    X℃

    30℃

    试验结果

    圆片未被分解

    圆片被完全分解

    圆片被完全分解

    请根据以上探究步骤和结果,分析回答:

    1. (1) 实验步骤1“高温蒸煮”的目的是:对实验材料进行处理。
    2. (2) 以A、B组为对照实验时,变量是(选填“氧气”或“光)。
    3. (3) 实验步骤3中“X”代表的数值是,设置此温度是为了在对照实验中确保
    4. (4) 由B、C组的实验结果可知光照条件(选填“会”或“不会”)影响该细菌对落叶的分解。
四、资料分析题
  • 28. (2024八下·遵义期中)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非洲猪瘟是由ASFV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这种传染病具有超强的传染性,致死率很高。非洲猪瘟病毒在猪的血液等组织和类便中能存活6个月,在感染的生肉、未完全煮熟的猪肉制品中能存活3个月,在冻肉中可存活数年。

    目前,这种病毒只在猪类中传染,并不会传染给其他动物,也不会直接感染人类。对于被感染的猪肉,经过70℃的高温,30分钟就可以将猪瘟病毒杀灭。人吃了这种猪肉,对人类也不会造成危害。目前全球没有预防非洲猪瘟的有效疫苗。一旦发现疫情,国际惯例均为封锁疫区,对感染的猪全部捕杀或焚毁等无害化处理。预防非洲猪瘟的关键是高温或用消毒剂杀灭病毒;其次是严格控制人员、车辆和其他动物进入养殖区域,并对进出人员、车辆进行严格消毒处理,同时尽可能封闭养猪区域,避免其与野猪、其他动物接触;此外,严禁使用餐余垃圾或水等喂养生猪。

    1. (1) 从传染病的角度看,非洲猪瘟病毒属于。(选填“抗原”或“病原体”)
    2. (2) 被感染非洲猪瘟的猪,属于传染病流行的哪个基本环节?答:属于
    3. (3) 对进出人员、车辆进行严格消毒处理、严禁使用餐厨剩余物等喂养生猪,这属于预防传染病的哪个措施?答:属于
    4. (4) 把感染死亡的猪埋在土壤深层,过些时日发现死猪不见了,只剩下些残骸。对这一现象的正确解释是(    )。
      A . 被食肉动物挖开泥土吃了 B . 被不法份子把猪肉盗走加工卖了 C . 被地下微生物分解掉了 D . 起初根本就没有埋下死猪
    5. (5) 预防非洲猪瘟从我做起,下列做法不可取的是(    )。
      A . 去防疫站举报乱扔死猪行为 B . 大力宣传不要吃猪肉 C . 不要进入封锁疫区 D . 进出养猪场的人员都要消毒
五、材料分析题
  • 29. (2021·贺州) 阅读下列资料,回答问题。

    资料一:新冠肺炎是一种由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引起,以呼吸道飞沫和接触传播为主要传播途径的传染病。目前疫情已蔓延至全球,对全球公众健康构成严重威胁。

    资料二:据国家卫生健康委通报,截至2021年6月6日,各地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7.7亿剂次。

    资料三:据2021年6月7日中央新闻联播报道,广州所有参加高考的考生及监考员均进行了核酸检测,秉着应考尽考、愿考尽考的原则,针对不同考生采取不同措施。

    1. (1) 新型冠状病毒结构简单,只能寄生在活细胞里,靠自己遗传物质中的,利用细胞内的物质,制造出新的病毒。
    2. (2) “接种新冠疫苗,构筑免疫屏障:实现全民免疫,需要你助一臂之力。”接种疫苗后,人体内的免疫细胞会产生。这种免疫类型属于免疫。
    3. (3) 核酸检测在预防新冠肺炎中起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的重要作用,它在预防传染病的措施中属于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