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统编版(部编版)(2024) /八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3*安塞腰鼓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部编版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册语文第3课《安塞腰鼓》...

更新时间:2022-01-26 浏览次数:61 类型:同步测试
一、基础知识
  • 1.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下划线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 (sài)  暗(huì)  杂(rǒng)  绊(jī) B . (shuó)  闭(sè)  礴(páng)  奋(kàng) C . 然(jiá)  静(tián)  雨(zhòu)  沉(wěn) D . (xù)  震(hàn)  淋(lí)  飞(jiàn)
  • 2. 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 狂舞 沉稳 戛然而止 B . 羁绊 辐射 惊心动魄 C . 震撼 躁热 元气淋漓 D . 磅礴 渺远 大彻大悟
  • 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奔跑吧,兄弟》综艺节目深受欢迎的主要原因是其形式新颖、内容丰富造成的。 B . 读书切忌不能偷懒,只有勤奋好学,脚踏实地,才能获取知识。 C . 经探索发现,火星上不仅有四季、大气和重力,还有水、冰、河道的痕迹。 D . 这次大赛掀起了我校同学们书写汉字,激发了他们对汉字、书法等传统文化的兴趣。
  • 4. 对《安塞腰鼓》写作特点的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
    A . 课文多用短句表现内容,简洁有力,铿锵激昂。 B . 文章以“好一个安塞腰鼓”为线索,反复咏叹,通过鼓在搏击、情在燃烧,歌颂了激荡的生命和磅礴的力量。 C . 课文自始至终,一直保持着快速的节奏。快节奏使内容表达得更热烈,更激荡,充分表现了生命和力量喷薄而出的神韵。 D . 文章采用了平实叙述的方式,没有使用修辞方法。
  • 5. 下列说法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回延安》是一首陕北信天游,以作者回延安的过程为线索,分为五个部分:到延安、忆延安、话延安、看延安、赞延安,表现了作者回延安的激动心情。 B . 《安塞腰鼓》以陕北人民的性格特点为线索,歌须了激荡的生命和磅礴的力量。 C . 《灯笼》以散文的笔法描写了灯笼的制作方法和演变过程,从不同侧面表达了灯笼对于作者乃至民族的重要意义。 D . 美国科普作家、科幻小说家阿西莫夫在《恐龙无处不有》《被压扁的沙子》两篇短文中都谈到了恐龙灭绝,所选用的材料不同,但说明的主要问题相同。
  • 6. 下列句子分别运用了哪种修辞方法?请填在括号里。
    1. (1) 黄土高原啊,你生养了这些元气淋漓的后生;也只有你,才能承受如此惊心动魄的搏击!
    2. (2) 它震撼着你,烧灼着你,威逼着你。
    3. (3) 百十个斜背响鼓的后生,如百十块被强震不断击起的石头,狂舞在你的面前。
二、阅读理解
  • 7.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每一个舞姿都充满了力量。每一个舞姿都呼呼作响。每一个舞姿都是光和影的匆匆变幻。每一个舞姿都使人颤栗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中,使人叹为现止。

        好一个痛快了山河、蓬勃了想象力的安塞腰鼓!

        愈捶愈烈!形体成了沉重而又纷飞的思绪!

        愈捶愈烈!思绪中不存任何隐秘!

        愈捶愈烈!痛苦和欢乐,生活和梦幻,摆脱和追求,都在这舞姿和鼓点中,交织!旋转!凝聚!奔突!辐射!翻飞!升华!人,成了茫茫一片;声,成了茫茫一片……

        当它戛然而止的时候,世界出奇的寂静,以致使人感到对她十分陌生了。

        简直像来到另一个星球。

        耳畔是一声渺远的鸡啼。

    1. (1) 第1—5段主要写
    2. (2) 第1段中“叹为观止”原意是 , 这里指
    3. (3) 第4段“思绪中不存任何隐秘”中的“不存任何隐秘”怎样理解?
    4. (4) 读第6—8段,哪些语句写出了“静寂”的程度?
    5. (5) “耳畔是一声渺远的鸡啼”是写静吗?为什么?
  • 8. 阅读以下文段,完成小题。
           ①好一个安塞腰鼓!
           ②后生们的胳膊、腿、全身,有力地搏击着,疾速地搏击着,大起大落地搏击着。它震撼着你,烧灼着你,威逼着你。它使你从来没有如此鲜明地感受到生命的存在、活跃和强盛。它使你惊异于那农民衣着包裹着的躯体,那消化着红豆角角老南瓜的躯体,居然可以释放出那么奇伟磅礴的能量!
            ③黄土高原啊!你生养了这些元气淋漓的后生;也只有你,才能承受如此惊心动魄的搏击!
            ④多水的江南是易碎的玻璃,在那儿,打不得这样的腰鼓。
            ⑤除了黄土高原,哪里再有这么厚这么厚的土层啊!
             ⑥好一个黄土高原!好一个安塞腰鼓!

    1. (1) “好一个安塞腰鼓”在文中反复使用,有何表达作用?

    2. (2) 好一个安塞腰鼓!”改为“安塞腰鼓好啊!”好不好?为什么?

    3. (3) 第③段中运用了两个人称代词“你”,有什么表达效果?

    4. (4) 联系上下文,说说以下句子在文中有何作用:
      多水的江南是易碎的玻璃,在那儿,打不得这样的腰鼓。

  • 9. 阅读下文,完成(1)~(4)题。

    鼓  神

             ①那一年冬天,我流落到陕西省略阳县。我流连在这里,贩点山货倒点野味,甚是凄惶可怜,甚至到了春节年关还不敢作归乡的打算。

             ②春节的气氛越来越浓,我裹掖着衣服离开县城走向一个熟悉的小山村。这里也在操练鼓锣做春节上街游行的准备。既然躲不掉就留下来听听吧。于是我就混在一帮老头婆姨姑娘小孩子中间看着坝中十来个中青年汉子把鼓锣敲得震天价响。

             ③敲打锣鼓的汉子们敦实威风,这些平时在山中辛苦刨食的人此时一个个精神抖擞,红光满面,(A)卖着狂傲,逞着威风,显得不可一世。这气氛使我这个异乡人感到更加的凄惶悲哀,孤独孑孑。我准备悄悄地离开。正在这时,敲打大鼓的壮汉把双槌一收,抹一下额上的汗水,用眼光把人群扫了一遍,最后目光定在我身边的一个瘦老头身上,说:“张伯,你来玩一把。”“别,别……”这个叫张伯的老头既瘦弱又邋遢,穿着一件破旧的黑布棉袄,双手操在袖筒中甚是羞惑地直往后退。我感到他也是像我一样的怕过年的落魄人。

             ④我真不相信这样的蔫老头能敲击出什么花样来。我等着往下看。他感到是再也推辞不掉了。布满皱纹和胡茬的脸上突然焕发出一股豪气,只见他把棉袄脱下来扔到一旁,走到大鼓前。就在他将双槌握在手中的时候,一个我不敢相信的奇迹出现了。一个在黄土中长大的像黄土一般平凡的汉子忽然间像天神似的顶天立地般站在了大家面前。他的眼睛充满光辉,脸上透出神圣,手臂像钢棍一样坚强起来,在轻轻地敲打了鼓沿几下后,双臂猛一挥,一声石破天惊的巨响倏地刺进了我的耳膜和心脏,接着小鼓铜锣一起轰鸣,一股原始混沌的神秘冲动和古老意念的混乱音符猛地从地底蹿出来通过双脚直抵进了我的心中,使我有了一种脱胎换骨般的剧痛的快感。

             ⑤我像被魔语诅咒了似的,双目紧盯着他,(B)只见他急敲慢敲,重敲轻敲,时而敲打鼓沿时而肘杵鼓面,时而跃腾猛捶,时而贴鼓轻抚,柔时如丝绸无骨,坚时像枪击钢板,乱时如乌云压顶,齐时如布兵排阵;铁马金戈乱箭飞,细雨轻风荷塘清,劈山开路是男儿,再闻堂前纺织声…… 

             ⑥我站在这群肃立的山民之间,观看眼前出现的不可思议的奇迹,大鼓在响,小鼓在响,铜锣铜钹铿铿锵锵,而指挥这支创造奇迹的鼓队的老人也已不再是一个蔫耷汉,而是一个飘逸的精灵!一串神秘的符号!一团无形的罡声!皇天在上,后土在下,人在其中。而他,这个人中的英杰此时就代表着人类在立地顶天!我惊愕了,世上竟有着这样的声音。我醒悟了,生命中原本就没有卑微和可怜。我从人群中慢慢地退了出来,充满敬意地望着他们。我想我该回家过年了。  

    (选文有改动)

    1. (1) 从“不敢作归乡的打算”,到“该回家过年”,“我”为什么改变了主意?

    2. (2) 本文在写鼓神奇迹般的表演之前做了多处铺垫。请细读原文,指出其中两处并做简要分析。

    3. (3) 本文有不少精彩的句子,请在画线的A、B两处任选一句作点评。

    4. (4) 结合全文内容说说“鼓神”“神”在哪里。

三、综合表达
  • 10. 比较下列两组句子,看每组中哪一句更好些,为什么?

    ①A.急促的雨点像骤雨一样;

    B.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

    ②A.这腰鼓,使冰冷的空气立即变得燥热了;

    B.这腰鼓,使冰冷的空气变得燥热了。

  • 11. 综合性学习。

    学习了《安塞腰鼓》,班里开展“中国鼓文化”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

    1. (1) 【语言积累】写出三个关于“鼓”的成语。

    2. (2) 【材料探究】据说,近年来许多外国人专门跑到安塞学腰鼓,想从中挖掘出奥秘来,但得其真传者无几。请根据内容和下面的资料,推测“得其真传者无几”的原因。

      资料:安塞位于陕北高原。安塞腰鼓起源于春秋以前,具有2 000年以上的历史,原有迎神驱邪之意。逐渐成为习俗,后来发展为一种独特的民间大型舞蹈艺术形式。打腰鼓主要是打情绪,打耐力。鼓手打到兴头上,往往忘其所以,便随心所欲地发挥鼓点的节奏,脚步随情绪腾空而起。展示出西北黄土高原农民朴素而豪放的性格,张扬出悍勇威猛的艺术个性。

    3. (3) 【文化探源】神州大地,古往今来,“鼓”的用场确是很宽泛,中国的鼓文化源远流长。

      ①我国最早的鼓,是进入陶器时代用陶土烧制的“土鼓”,鼓成为精神的象征。随着时代的发展,各地出现了富有地方特色的鼓,除安塞腰鼓外,你还知道哪些地方的特色鼓?

      ②请你简要谈谈鼓在古代和现代有哪些用场。

  • 12. 【写法借鉴】本文大量运用排比,语言气势磅礴,感情抒发强烈。如“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一段,气势昂扬,铿锵有力。

    【片段仿写】请你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写一段文字描摹一个场面(如扭秧歌的场面、运动会的场面等)。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