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生物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吉林省长春市农安县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

更新时间:2024-07-13 浏览次数:81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共60分)(共30小题,每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 1. (2021高二上·农安期末) 稳态是生命系统的特征,也是机体存活的条件。判断下列与人体稳态有关的表述正确是
    A . 人吃进酸性或碱性的食物会使血浆pH发生紊乱(    ) B . 有的人常吃咸鱼、咸菜,但他细胞外液的渗透压仍能保持相对稳定 C . 在正常情况下,一个人的体温是恒定不变的 D . CO2是人体细胞呼吸产生的废物,不参与维持内环境的稳态
  • 2. (2021高二上·农安期末) 从神经系统组成的角度,判断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 . 中枢神经系统由大脑和脊髓组成 B . 支配躯体运动的神经为外周神经系统 C . 自主神经系统是脊神经的一部分,包括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 D . 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通常共同调节同一内脏器官,且作用一般相反
  • 3. (2021高二上·农安期末) 反射弧是反射的结构基础。如果支配左腿的传入神经及神经中枢完整,而传出神经受损,那么该左腿(    )
    A . 能运动,针刺有感觉 B . 能运动,针刺无感觉 C . 不能运动,针刺无感觉 D . 不能运动,针刺有感觉
  • 4. (2021高二上·农安期末)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在突触处的传递特点是(    )
    A . 在两者上的传导都是双向的 B . 在两者上的传导都是单向的 C . 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在突触处的传递是单向的 D . 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单向的,在突触处的传递是双向的
  • 5. (2021高二上·农安期末) 乙酰胆碱酯酶可以水解乙酰胆碱,有机磷农药能使乙酰胆碱酯酶失活,则该药物可以
    A . 使乙酰胆碱无法发挥作用 B . 阻止乙酰胆碱与其受体结合(    ) C . 阻止乙酰胆碱从突触前膜释放 D . 使下一个神经元持续兴奋
  • 6. (2021高二上·农安期末) 成人可以有意识地控制排尿,婴儿却不能,二者控制排尿的神经中枢的功能是有所差别的。下列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 脊髓对膀胱扩大和缩小的控制是由自主神经系统支配的 B . 成年人之所以能有意识地控制排尿,是因为大脑皮层对脊髓进行着调控 C . 婴儿大脑皮层发育不完善,还不能对脊髓排尿反射中枢进行有效的控制 D . 婴儿的排尿是神经系统分级调节的表现
  • 7. (2021高二上·农安期末) 斯他林等在发现促胰液素之后,继续进行研究:把一条狗的小肠黏膜刮下来,过滤后注射给另一条狗,后者在胰液分泌明显增加的同时,血压还骤然下降。下列推测或叙述不合理的是(    )
    A . 本实验对照组应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 B . 胰液的增加是小肠分泌促胰液素的结果 C . 血压骤降可能是由滤液中其他物质引起的 D . 滤液中物质的作用效果多样说明激素不具有专一性
  • 8. (2021高二上·农安期末) 如图曲线表示某人从早餐开始到12时血糖浓度的变化情况,请识图并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分析曲线变化的具体原因(说明血糖的来源或去向,以及相关激素的作用)。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 . 早餐后,随着食物中糖类物质消化吸收进入血液,血糖浓度升高 B . 血糖浓度升高到一定程度时,刺激胰岛B细胞增强对胰岛素的分泌 C . 胰岛素促进血糖的利用和转变成糖原等物质,使血糖浓度下降 D . 胰高血糖素促进肌糖原分解和其他物质转变成葡萄糖进入血液
  • 9. (2022高二上·集贤期末) 人体在剧烈运动、大量出汗后,因口渴而大量饮水。关于此间发生的内环境变化及调节过程,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 . 饮水后血浆渗透压下降、渗透压感受器抑制、抗利尿激素增加 B . 出汗时体温增高、冷觉感受器抑制、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减少 C . 口渴时血浆渗透压增高、抗利尿激素含量增加、皮层渴觉中枢兴奋 D . 出汗后体温下降、热觉感受器兴奋、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增加
  • 10. (2021高二上·农安期末) 人在恐惧、剧痛、失血等紧急情况下,肾上腺素的分泌增多,人表现出警觉性提高、反应灵敏、物质代谢加快、呼吸频率提高和心率加速等应激反应。某同学尝试分析在这个例子中,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联系,并解释这些应激反应的意义。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 . 人体在恐惧、剧痛、失血等内外刺激下,支配内脏的副交感神经活动占据优势 B . 副交感神经一方面使心跳加快,呼吸频率提高 C . 副交感神经另一方面促进相关内分腺活动,使肾上腺素等相关激素水平上升 D . 激素调节相关内脏器官活动加强,物质代谢加快,警觉性等应激反应提高
  • 11. (2021高二上·农安期末) 垂体和下丘脑发生病变都可引起甲状腺功能异常。现有甲、乙两人都表现为甲状腺激素水平低下,通过给两人注射适量的TRH,分别测定每个人注射前30min和注射后30min的TSH浓度来鉴别病变的部位是垂体还是下丘脑。测定结果如下表。由上述结果可以推测甲、乙发生病变的部位分别是(    )

    组别

    TSH浓度(mU/L)

    注射前

    注射后

    健康人

    9

    30

    2

    29

    1

    2

    A . 下丘脑;下丘脑 B . 下丘脑;垂体 C . 垂体;下丘脑 D . 垂体;垂体
  • 12. (2021高二上·农安期末) 依据免疫系统组成和功能的知识判断下列表述不正确的(    )
    A . 细胞因子由免疫细胞合成并分泌 B . 人体内的白细胞可以抗击多种细菌,因此属于人体的第三道防线 C . 被免疫细胞识别的外来分子是抗原 D . 某患者被确诊为肿瘤,则这与该患者免疫防御功能低下有关
  • 13. (2021高二上·农安期末) 依据特异性免疫的基本过程,判断下列表述正确的(    )
    A . T细胞只参与细胞免疫,B细胞只参与体液免疫 B . B细胞只要接受了相应抗原的直接刺激就会分泌特异性抗体 C . 刚得了感冒又痊愈的人不会再患流感 D . 浆细胞分泌抗体,细胞毒性T细胞杀死受病原体感染的细胞
  • 14. (2021高二上·农安期末) 一些人对猫过敏。目前研究发现,在猫体内存在的过敏原约有10种,其中最主要的是猫唾液中的蛋白质Feld1(简称F蛋白)。请判断下列推理不合理的是(    )
    A . 对F蛋白有过敏史的人若接触猫,可能会产生强烈的免疫反应 B . 猫的舔毛行为会增加人接触过敏原F蛋白的概率 C . 若有家庭成员对猫过敏,则应尽量避免在家中养猫 D . 引起过敏反应的过敏原均为蛋白质
  • 15. (2021高二上·农安期末) 被称为“糖丸爷爷”的顾方舟“一生只做一件事情”,即研制“糖丸”——脊髓灰质炎活疫苗,为我国消灭脊髓灰质炎(俗称小儿麻痹症)作出了重要贡献,判断下列相关表述正确的是(    )
    A . 该“糖丸”是用灭活的病毒制成的 B . 该疫苗可以识别组织相容性抗原 C . 当接种该疫苗后,机体会发生非特异性免疫反应 D . 当接种该疫苗后,机体会先进行细胞免疫
  • 16. (2021高二上·农安期末) 基于对生长素的合成、分布、运输及生理作用的理解,判断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 . 单侧光会刺激胚芽鞘尖端产生生长素,并引起生长素的分布不均匀 B . 生长素在从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的极性运输过程中会消耗能量 C . 生长素对植物的根、芽、茎只有促进作用,没有抑制作用 D . 同一植物的根、芽、茎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相同
  • 17. (2022高二下·龙江开学考) 果实的生长发育和成熟,受多种激素调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细胞分裂素促进果实生长 B . 乙烯抑制果实的生长和成熟 C . 脱落酸促进细胞分裂和果实脱落 D . 生长素对果实的发育和成熟没有影响
  • 18. (2021高二上·农安期末) 一颗小小的望天树种子可以生长发育成参天大树。判断下列相关表述不正确的(    )
    A . 它的生长发育完全由植物激素控制 B . 调控它生长发育的环境因素有光照、温度、重力等 C . 它的生长发育是基因表达调控的结果 D . 光作为一种信号,影响、调控植物生长、发育的全过程
  • 19. (2021高二上·农安期末) 科技人员为了检验某新型除草剂对麦田杂草猪殃殃的防治效果,随机选3块麦田,在每块田中做对照实验,施药60天后调查猪殃殃的密度。取样方法为每个处理随机取5个样方,每个样方为1m2。调査结果为对照组411.75株/m2 , 实验组35.00株/m2。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 样方数量过少,面积适当 B . 样方面积过小,数量适当 C . 杂草株数应为整数,对照组数据有误 D . 实验组数据可信,该除草剂施用效果显著
  • 20. (2021高二上·农安期末) 在自然界,种群数量的增长既是有规律的,又是复杂多样的。判断下列相关表述正确的(    )
    A . 将一种生物引入一新环境中,在一定时期内,这个生物种群就会出现“J”形增长 B . 种群的“S”形增长只适用于草履虫等单细胞生物 C . 由于环境容纳量是有限的,种群增长到—定数量就会稳定不变 D . 对生活在冻原的旅鼠来说,不同年份的环境容纳量可能是不同的
  • 21. (2021高二上·农安期末) 20世纪初,人们将驼鹿引入一个孤岛。该种群1915-1960年的数量变化情况如下表。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年份

    1915

    1917

    1921

    1925

    1928

    1930

    1934

    1943

    1947

    1950

    1960

    驼鹿种群数量/只

    200

    300

    1000

    2000

    2500

    3000

    400

    170

    600

    500

    600

    A . 用曲线图表示时以年份为横坐标,种群数量为纵坐标 B . 1915—1930年,该种群数量不断增加是由出生率大于死亡率决定的 C . 该种群的数量后来急剧下降,可能的原因有食物匿乏;自然灾害等 D . 食物和天敌属于非密度制约因素,气候和自然灾害属于密度制约因素
  • 22. (2021高二上·农安期末) 长白山北坡从山麓到山顶依次出现针阔混交林、针叶林、岳桦林和高山冻原。针阔混交林中的乔木层有红松、红皮云杉、白桦等多种植物,在林冠层生活着小杜鹃、大杜鹃、黑枕黄鹏等鸟类。判断下列表述合理的是(    )
    A . 针阔混交林中的红松和红皮云杉存在种间竞争的关系 B . 从山麓到山顶依次出现不同的森林类型,是群落的垂直结构 C . 小杜鹃的生态位是指小杜鹃主要生活在林冠层 D . 如果要调查山顶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应选择样方法
  • 23. (2021高二上·农安期末) 演替过程中乔木逐渐取代了灌木的优势地位,其主要原因是(    )
    A . 灌木寿命较短 B . 乔木繁殖能力较强 C . 乔木较为高大,能获得更多的阳光 D . 灌木生长极为缓慢
  • 24. (2024高二上·宁乡市期末) 甲地发生森林火灾导致原有植被消失,乙地因火山喷发被火山岩全部覆盖,之后两地均发生了群落演替。关于甲、乙两地群落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甲地和乙地发生的演替类型相同 B . 若没有外力干扰,甲地可重现森林 C . 地衣会比苔藓更早地出现在乙地火山岩上 D . 甲、乙两地随着时间延长,物种丰富度逐渐增加
  • 25. (2021高二上·农安期末) 研究表明,在我国华北地区某苹果园里生活着多种昆虫,害虫主要有卷叶蛾、蚧虫、蚜虫和食心虫等;害虫的天敌(即天敌昆虫)为草蛉、异色瓢虫、螳螂等;既非害虫又非害虫天敌的中性昆虫有蚊、蝇、蚂蚁等。在果园中种草,天敌昆虫的种类和数量都有增加。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卷叶蛾、蚧虫、蚜虫等植食性动物是第一消费者 B . 卷叶蛾→螳螂→黄雀,构成一条食物链,其中螳螂位于第二营养级 C . 中性昆虫在果园生态系统中是多余的 D . 种草后,果园中的食物网更复杂,有助于果园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
  • 26. (2021高二上·农安期末) 流经神农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总能量是(     )
    A . 该保护区中生产者体内的能量 B . 照射到该保护区中的全部太阳能 C . 该保护区中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 D . 该保护区中所有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体内的能量
  • 27. (2021高二上·农安期末) 如图表示生态系统各组成成分之间的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及信息传递过程,则图甲、图乙、图丙可依次表示(    )

    A . 能量流动、碳的循环、信息传递 B . 碳的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 C . 碳的循环、信息传递、能量流动 D . 信息传递、能量流动、碳的循环
  • 28. (2021高二上·农安期末) 黄鼬(俗称“黄鼠狼”)主要捕食鼠类,它们体内有臭腺,在遇到威胁时可排出臭气麻痹敌人,鼠类闻到臭气时往往选择逃离。以下有关解释不合理的是(    )
    A . 释放的臭气是一种化学信息 B . 这种气味信息只对黄鼬有利 C . 释放臭气有利于黄鼬躲避危险 D . 臭气作为信息可调节种间关系
  • 29. (2021高二上·农安期末) 下图是一个农业生态系统模式图,关于该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沼气池中的微生物是该生态系统的分解者 B . 微生物也能利用农作物通过光合作用储存的能量 C . 沼渣、沼液作为肥料还田,使能量能够循环利用 D . 多途径利用农作物可提高该生态系统的能量利用率
  • 30. (2021高二上·农安期末) 我国云南省红河州哈尼梯田,被盛赞为“江河-森林-村寨-梯田”四位一体的人与自然高度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系统,是我国劳动人民创造的农耕文明奇观。在这里,山顶是森林,可以涵养水源;山坡上是层层梯田;半山腰上建有村寨;山脚下有江河。近些年来,哈尼梯田部分地区试行“稻-鱼-鸭”生态种养模式,将种稻、养鱼、养鸭相结合,取得显著经济效益。“稻-鱼-鸭”生态种养模式能提高经济效益的原因是(    )
    A . 当地日照充足 B . 当地土壤条件好 C . 物质分层分级利用 D . 物质和能量循环利用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 31. (2021高二上·农安期末) 翘首企盼中迎来了冬季运动会,站在略带寒意的操场,耳畔响起充满激情的《运动员进行曲》,我带着兴奋、激动心情参加3000米长跑,以下为该过程中发生的生理变化.
    1. (1) 这场速度与耐力的较量即将开始,交感神经开始兴奋,兴奋以的形式传至神经纤维的末端,借助贮存的神经递质,使肾上腺素的合成与释放增加,使我心跳加速.中的呼吸中枢不断兴奋,使我呼吸加快.
    2. (2) 随着发令枪响,真正的较量开始了,机体大量消耗血糖用于氧化分解,产生不断直接为骨骼肌细胞供能,助我一次次的超越.血糖含量降低时,胰岛A细胞变得活跃,分泌的增加,以便快速补充血糖.位于的体温调节中枢兴奋,以维持体温的相对稳定.
    3. (3) 终于在呐喊声中征服了终点.第二天,因肌肉细胞中积累过多造成肌肉酸痛.不小心感冒,让我开始了身体的第二次较量,受到抗原刺激的B细胞在辅助性T细胞产生的作用下,增殖分化为浆细胞,浆细胞产生阻止着病毒通过血液循环而播散.在调节网络的调节作用下,身体逐渐趋于野“平静”,又投入到“痛”并快乐的高三学习生活,开始了第三次较量.
  • 32. (2021高二上·农安期末) 图甲表示机体首次和再次接触抗原时,免疫系统的协调配合,请在方框中填写相应的细胞名称,使图解完整。图乙表示在某种哺乳动物体内注射m抗原和n抗原后,机体内产生的抗体水平的变化情况。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在第28天注射m抗原和n抗原之后,机体针对它们产生的抗m抗体和抗n抗体的浓度差异显著。28天前已经注射过m抗原,因此,此次注射m抗原引起的免疫反应属于二次免疫、而对n抗原的免疫反应则属于初次免疫。二次免疫相对初次免疫而言,具有的特点。
    2. (2) 如果在第56天时再同时注射m抗原和n抗原,请你预测抗m抗体和抗n抗体的产生情况,并在曲线图上画出来。
  • 33. (2021高二上·农安期末) 每年的7月至9月为某品种苹果果实的成熟期。研究人员在此期间,每隔10天,采摘果树外围的果实测定其中内源激素的含量,结果见下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分析:

      ①在7月29日至9月27日期间,果实内含量下降,可导致成熟期果肉细胞的减弱,果实体积增大减缓。

      ②在9月7日至9月17日期间,果实内的含量增加,同时测得果实中花青素和可溶性糖的含量不断增多,果实的颜色和口味(成熟度)也会发生变化。

    2. (2) 由上述实验结果可以得出,苹果果实的成熟是的结果。
  • 34. (2021高二上·农安期末) 分析碳循环示意图并回答问题。

    1. (1) 从微观上看,过程①是在细胞内中进行的;过程③主要是在细胞内中进行的。
    2. (2) 碳从无机环境进入生物群落的主要途径①是,除此之外,在某些特殊的生态系统中,碳还可通过进入生物群落;②表示的是关系,④表示
    3. (3) 从上图可知,减缓温室效应的关键措施是(至少回答两个方面)。
  • 35. (2021高二上·农安期末) 生态浮床是指将植物种植于浮于水面的床体上,充分利用各种生物有效进行水体修复的技术,目前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图为某水域中的生态浮床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生态浮床中的植物属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的,在垂直方向上,具有明显的现象。
    2. (2) 生态浮床既具有处理污水的功能,同时还可以美化环境,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3. (3) 该水域在污水流入后仍能保持动态平衡,体现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从生态系统的结构分析,影响该稳定性的内部因素是物种的丰富度和的复杂程度。
    4. (4) 若食草性鱼类摄入的藻类含480J能量,其粪便中含有240J能量,呼吸消耗的能量为180J,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为60J,要满足食草性鱼类正常生长,则至少需要藻类固定J的太阳能。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