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高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四川省2022届高考历史押题试卷

更新时间:2022-04-02 浏览次数:102 类型:高考模拟
一、选择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 1. (2022·四川模拟) 在公元前几个世纪的朝鲜墓葬和遗址中,曾多次出土我国制造的铜镜、铜剑和燕国的“明”刀币;在公元前4世纪的希腊人已称我国为“塞勒斯”(丝国)。这表明(    )
    A . 早期文明交往兴起 B . 丝绸之路得到开拓 C . 中华文化圈形成 D . 中欧实现直接交流
  • 2. (2022·四川模拟) 据史书记载,《诗经》中的《国风》是劳动人民创造的,到汉代汇编成册,主要供上层统治阶级唱诵。汉代乐府诗歌中成就最高的《孔雀东南飞》,本是无名氏的作品。据此可知汉代(    )
    A . 市民阶层迅速崛起 B . 精英文学日益大众化 C . 官民矛盾趋于缓和 D . 民间文学得到重视
  • 3. (2022·四川模拟) 下表是唐朝农田水利工程统计表。

    时期(年份)

    工程分布与数量

    前期(618—714年)

    黄河中下游有46项,南方地区有19项

    后期(821—907 年)

    北方有5项,江南道有19项

    据此可知,唐代后期(    )

    A . 南方的自然灾害严重 B . 农业生产格局发生变化 C . 北方的农耕技术领先 D . 战乱对区域经济影响有限
  • 4. (2022·四川模拟) 明代内阁大学士多数为词臣入阁,品秩较低,一般限制在正五品这一阶衔上面,而到了康熙九年,清政府把大学士的品秩由正五品升格到正二品,到雍正七年,又升格至正一品。清代内阁大学士品秩的变化(    )
    A . 反映出内阁位高权重 B . 折射出新权力机构的出现 C . 表明清代前期以文治国 D . 表明中央权力体系的完善
  • 5. (2022·四川模拟) 长期以来,人们认为海军军费不足导致甲午战败。2018年9月,考古人员在“经远舰”沉没遗址中发现53毫米格鲁森炮弹、120毫米炮弹引信等,均不见于该舰出厂档案,学者推测为海战前紧急添置。这一发现说明(    )
    A . 档案文献的可信度低 B . 新史料发现推动史学创新 C . 出土文物更真实可信 D . 历史推测易导致研究偏差
  • 6. (2022·四川模拟) 有学者研究发现,新文化运动期间,当时的人讲“科学”很少往“技术”方向走,而更注意其“精神”和“方法”,讲到西方的物质一面时也往往提高到“文明”层次。其主要原因是(    )
    A . “重道轻器”传统思想的束缚 B . 共和政体并未挽救民族危机 C . 国人科学技术素养有所提高 D . “一战”灾难给国人的警示
  • 7. (2022高一上·衡阳期末)   1940年1月11日,毛泽东说:“目前还不是全国下雨之时,在全国任务还是组织进步力量,力争中间阶层,击破大资产阶级的动摇与反动,这种可能性现在还未丧失。”这一讲话旨在(    )
    A . 宣传党的土地革命策略 B . 鼓励民主人士投身革命 C . 维护国共合作抗日局面 D . 号召工作重心向城市转移
  • 8. (2022·四川模拟)   1991—1993年台湾地区对祖国大陆投资快速增长。其主要原因是(    )

    年份

    年增长率(%)

    合同金额(亿美元)

    年增长率(%)

    1991

    57.3

    13.90

    54.6

    1992

    270.6

    55.43

    298.7

    1993

    70.2

    99.03

    79.9

    A . 港、澳回归的成功实践 B . 海峡两岸“三通”的实现 C . “一个中国”共识的达成 D . 祖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 9. (2022·四川模拟) 苏格拉底认为,城邦法律是公民与城邦的契约,体现了自然与正义;就算自己遭受不公正待遇,也要遵守法律。据此可知,苏格拉底认为(    )
    A . 法治是城邦民主的保障 B . 自然法的地位高于城邦法 C . 政治理性基于个人自由 D . 公民应无条件遵守法律约束
  • 10. (2022·四川模拟) 15世纪,美第奇家族购买一件希腊式花瓶花费4850弗洛林,教皇亚历山大六世向佛罗伦萨著名艺术家吉尔伯蒂订制的一件法冠耗资3.8万弗洛林。意大利掀起了一股艺术品投资和消费热潮。这一现象(    )
    A . 表明教会对资产阶级的扶持 B . 促进了人文思想的兴起 C . 说明意大利的消费文化多元 D . 源于社会奢侈风气盛行
  • 11. (2022·四川模拟) 第聂伯河水电站于1939年建成,该水电站由苏联和美国技术专家设计,美国通用公司承揽,借鉴了加拿大阿达姆伯克水电站与拉加贝尔水电站的建设经验。据此推断,斯大林模式(    )
    A . 吸收了新经济政策的某些做法 B . 推动了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C . 充分利用了世界先进文明成果 D . 顺应形势变化不断调整经济政策
  • 12. (2022·四川模拟) 20世纪40、50年代的英国国有化的范围,除银行外,几乎都是为私人企业提供廉价原材料和能源的基础产业,如煤炭、钢铁、煤气和电力工业,为私人企业提供廉价服务的铁路、航空、公路以及邮电等公共事业企业等。由此可见,当时英国的国有化(    )
    A . 为私人企业发展创造了条件 B . 推动着战略新兴产业的崛起 C . 减少了政府的财政赤字压力 D . 借鉴了美国反滞胀的成功经验
二、非选择题。
  • 13. (2022·四川模拟)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华民族”一辞当今成为民族精神、民族情感的凝聚和象征。芮逸夫先生指出,一个民族的构成,体质的、语言的及文化的吸引混合,虽是重要因素,但不是最重要的因素,最重要的因素乃是“愿意合在一起”。费孝通先生认为导致民族融合的具体条件,主要是处于社会和经济的需要。“如果要找一个凝聚力的来源,我认为农业经济是一个主要因素。”

    材料二:清朝前期真正开启了边疆与内地“一体化”的历史进程,消除了千百年来自“三北”(东北、北部与西北)的“边患”,变成和平的边疆;把一个横行大草原的强悍的蒙古族变为能与其他各族共处的和谐民族,把一个远离中华传统文化的藏民族拉近了距离,密切了与汉满民族的关系。清代继承和发展了秦汉以来的“大一统”思想,以新的民族“大一统’’观念为指导,较成功地解决了二千多年来困扰历代王朝的边疆“内患”问题,促进了国家的统一。空前“大一统”的多民族国家至清代最后完成,这是中国封建社会数千年发展的一个大结局。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材料三:同盟会成立后孙中山提出“以中国人治中国。中国者中国(汉族)人之中国”。孙中山强调“驱除鞑虏恢复中华”,“认为中国亡于鞑虏已二百多年”现在的国“已经不是我汉人的国了”,因此要“将满洲鞑虏从我们的国土上驱逐出去,发誓要建立一个真正汉民族的国家”。1923年后,他在宣言文章或演说中多次使用“中国各民族”、“国内之弱小民族”、“中国以内各民族”、“诸民族”等表示中国境内存在着多民族的词汇。并有“国内之弱小民族,政府当扶植之,使之能自决自治”,“以本国现有民族构成中华民族,实现民族的国家”“团结国内各民族,完成一大中华民族”等提法。

    ——据《孙中山传》等

    1. (1) 结合所学知识,对材料一中关于促进中华民族形成的因素加以阐释。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促进清朝前期“大一统”多民族国家最终形成的原因。
    3.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孙中山民族观念的变化及主要原因。
  • 14. (2022·四川模拟)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从17世纪到20世纪的欧洲,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17世纪上半叶,茶叶、咖啡等饮料进入欧美,饮荼和喝咖啡成了上层社会的时尚。18世纪,大量的热带水果和蔬菜进入欧洲市场。社会底层的人民娱乐活动主要是看斗鸡、斗牛,去小酒店喝劣质的烈性酒。上层人士的消遣有打猎、赛马,赌博是各个阶层都普遍参加的活动。19世纪,比较富裕的家庭的饮食结构逐步趋向合理。各种体育活动迅速发展起来,垒球、足球、田径运动纷纷诞生,特別是足球和田径比赛,不但吸引了许多参加者,而且吸引了更多的观众,成了各阶层人士喜爱的消遣。20世纪以后医生和律师是备受欢迎和尊重的职业。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下卷

    结合世界近现代史的所学知识,从中提取两个信息,并对所提取的信息进行简要的说明。(要求:信息明确,史实与所提取信息一致)

  • 15. (2022·四川模拟)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耶律隆绪,辽景宗长子。乾亨四年(982),景宗死,嗣位为皇帝,改元统和。时年十二岁,母承天皇太后奉遗诏摄政,任室昉、韩德让及耶律斜轸、耶律休哥等以为辅佐,和辑契丹贵族,任用汉人士大夫,积极整治弊蠹,改革法度。统和元年(983),首诏三京左右相及诸道节度使以下官吏,秉公执政,严禁非理征求,扰害于民。时枢密院请诏北府司徒颇德译南京所进律文。三年,以契丹诸役户贫乏,量加优免;六年,从乌古等部之请,把本非土产,而是靠贸易得来的贡品貂鼠皮、青鼠皮,改为只进牛马。以减轻属部的负担。八年,诏括民田,翌年通括户口,十二年均定税法。又以南京道新定税法太重而明令减少。此外,还创设义仓,豁免逋赋,安辑流亡;停止民输官俸,改由内帑支付,十三年,诏诸道民户,应历以来胁从为部曲者,仍籍州县。诏诸道水灾饥民,质男女者,自来年正月起,日计佣钱十文,价满则尽遣还其家。史称统和之政,“务在息民薄赋,以故法度修明”。

    ——据《辽史》等

    1. (1) 根据材料,概括耶律隆绪改革的措施及影响。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耶律隆绪改革成功的原因。 
  • 16. (2022·四川模拟)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瞿秋白,1899年生于江苏省常州,少年好学,才华横溢。1917年考入北京俄文专修馆学习,1920年以《晨报》特约记者身份赴苏采访,先后撰写多篇通讯,对苏俄的情况以及党的建设等做了系统阐述,并把自己的所见所闻写成书,书名定为《饿乡纪程》真实地报道了十月革命胜利之后的苏俄现实。回国后担任《新青年》等刊物主编,发表大量政论文章,论证中国革命问题,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做出开创性贡献;后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1925年在党的四大上,当选为中央委员,成为中国共产党的重妥领导人之一。1927年8月,在大革命失败的历史关头,主持召开八七会议,确立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为挽救党和革命做出重要贡献。1931年遭受王明“左”倾错误路线迫害,被解除中央领导职务,之后他到白色恐怖笼罩的上海,和鲁迅并肩战斗,一起领导左翼文化运动,留下了五百余万字的著迷。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他留在即将沦陷的瑞金坚持游击战争,任中共中央局宣传部长。1935年在福建省长汀县被捕,面对国民党员宋希濂反反复复地以师生情谊的劝降,他断然拒绝,死意坚决。1935年6月18日9时,瞿秋白唱着《国际歌》,从容就义,年仅三十六岁。

    ——据《瞿秋白传》等

    1. (1)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瞿秋白把自己在苏俄见闻写成的书名使用了“饿”字而不是“俄”字的理由。
    2. (2) 根据材料概括瞿秋白对中国革命的贡献,并以此为例说明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