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思想政治 /统编版(部编版) /必修4 哲学与文化 /第二单元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第四课 探索认识的奥秘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统编版2021-2022学年高中政治必修四4.2 在实践中追...

更新时间:2022-03-17 浏览次数:65 类型:同步测试
一、选择题 
  • 1. 人生有三重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依旧是山,看水依旧是水”。这体现的哲理是(    ) 
    A . 认识具有无限性 B . 认识具有反复性 C . 认识具有上升性 D . 认识是一种圆圈式的循环运动
  • 2. 在大数据人工智能的时代,人脸识别技术以其不可复制性、非接触性、可扩展性和快速性等特点在多种生物识别技术中脱颖而出。与此同时,这也把隐私与便利的冲突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人脸识别技术危害公民权利和公民自由的倾向大大超过了好处。人脸识别技术引发争议说明( )

     ①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真理与谬误是相伴而行的 

     ②认识受主体的立场、观点、知识水平等因素的影响 

     ③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包含着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 

     ④在同一条件下人们对同一对象的真理性认识并不只有一个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②④
  • 3.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首次把“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作为远景目标提出来。该目标的提出包含的认识论道理有(   ) 

     ①人们的认识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②真理总是在原有的正确认识中不断超越自身 

     ③任何真理都是主现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④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受到主客观条件的限制 

    A . ②③ B . ①④ C . ①③ D . ②④
  • 4. 随着气象卫星、大型高空气象观测无人机的应用,在2021年世界气象日当天,中国气象局首次面向公众发布未来11天到30天的《气候预测公报》,今后可以通过国家气候中心及各地气象局官方网站,查询未来一段时间的气候预测结果,这对持续提升我国气侯预测水平、更好地应对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气候预测表明(   ) 

     ①人们在意识的指导下通过实践能动地改造世界 

     ②科学理论的形成来源于认识的不断深化与积累 

     ③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能够促进认识的发展 

     ④认识客观规律就能够达到改造世界的目的 

    A . ①③ B . ①② C . ②④ D . ③④
  • 5. 中国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生物多样性保护已取得长足成效,但仍面临诸多挑战。为此,2021年10月,国家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材料主要体现了(   ) 

     ①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 

     ②真理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③实践有社会历史性特点 

     ④为实践服务是认识的目的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6. 元宇宙是基于VR和AR现实拓展技术提供沉浸式体验,将人的现实听觉、视觉、触觉和虚拟视觉、听觉和触觉综合起来拓展人的感官维度,启迪人的思维与智慧。元宇宙技术的运用(   ) 

     ①佐证了科学技术是助推人类认识发展的动力 

     ②意味着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界限被打破 

     ③反映了人类实践活动的目的性与创造性 

     ④将颠覆并推翻关于人类生存和感官维度的真理性认识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7. 对“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的理解正确的是(   ) 
    A . 在对同一对象的不同认识中,真理只有一个 B . 真理对任何人都是平等的 C . 任何人都必须承认认识的真理性 D . 在真理面前,任何人都是平等的
  • 8. 被子植物又称有花植物,是种子植物门物种多样化程度最高、分布最广、适应性最强的一个陆生植物亚门。近年来,被子植物演化研究取得了长足进展,但一些主要分支间的系统发育关系尚不清楚,极大地阻碍了人们对其进化和早期多样化的充分理解。近期,中外科学家通力协作,构建起了被子植物科级水平最为完整的“生命之树”,为未来被子植物的进化研究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材料体现了(   ) 

     ①客观事物的复杂性决定了人们认识的反复性 

     ②真理在发展中不断超越自身直至完美无缺 

     ③实践中的新要求推动人们进行新的研究 

     ④实践给自然界打上了深深的人的活动的烙印 

    A . ①③ B . ②③ C . ②④ D . ①④
  • 9. 我国外交部发言人就美国于2021年10月29日发布的新冠病毒溯源问题解密版报告答记者问时说,在美国情报部门8月发布的这份所谓溯源问题解密版报告摘要时,中方就表明了坚决反对的态度,谎言重复一千遍仍然是谎言。之所以说这份报告是谎言,是因为(   ) 
    A . 报告对中国没有积极意义,是错误的认识 B . 真理中包含了谬误的成分,所以是谎言 C . 报告不符合客观事实,缺乏科学性 D . 真理是客观的,该报告没有做到客观与主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 10. 三角形内角之和等于180度,这是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提出的定理。19世纪初,科学家罗巴切夫斯基提出:在凹曲面上,三角形内角之和小于180度。随后德国魏德曼指出:在球形凸面上,三角形内角之和大于180度,由此可见(   ) 

     ①事物的性质根本无法确定       

     ②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 

     ③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④真理和谬误没有明显界限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②④
  • 11. 古人发现火星呈红色认为它象征着灾祸,而2021年9月30日,我国“祝融号”火星探测器摄的照片均为戈壁,说明火星有生存的可能。近年来,科学家通过多种科学实践活动,不断探测火星的形貌、土壤、环境等,逐步加深了对火星的认识。材料表明(   ) 

     ①科学实践是人们了解火星相关知识的唯一途径 

     ②人类对火星的探索是一个从有限到无限的过程 

     ③对同一具体对象可能会产生不同的真理性认识 

     ④实践延伸了人类认识器官,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12. 人们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一些心理学家认为,当一个人的大脑回忆真实存在的事情时,眼睛会先向上、再向左转动。而如果去虚构一个画面,即说谎话时,眼球的运动恰恰相反,会先向上、再向右转动。所以,通过观察一个人的眼球运动往往可以判断一个人是否撒谎。但英国心理学家查德•威斯曼教授的研究团队开展的实验显示,通过眼睛来判断人们说谎与否的理论并不成立。这项研究实验佐证了(   ) 

     ①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要在实践中不断推动认识的深化 

     ②意识的能动作用在于能动地认识世界和直接改造客观世界 

     ③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世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 

     ④科学研究实验能成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新标准 

    A . ①② B . ②④ C . ①③ D . ③④
  • 13. 2021年5月15日7时18分,天问一号探测器经过漫长的过程终于成功着陆于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预选着陆区。天问一号探测器着陆火星,迈出了中国星际探测征程的重要一步,实现了从地月系到行星际的跨越,在火星上首次留下中国人的印迹,这对我国进一步研究火星和宇宙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天问一号”成功着陆火星蕴含的哲学道理(   ) 

     ①人类对火星的认识永远处于不断接近真理的过程 

     ②实践的发展能为认识深化提供新工具和新条件 

     ③人类对真理的追求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④探究精神是人类认识不断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③④
  • 14. 新型冠状病毒溯源研究工作一直受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流行病专家指出,从人类与传染病的抗争历史来看,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找到一个非常成功的溯源先例。不能期望我们的研究就能够解决溯源的所有问题,但是我们每一次的研究、每一个结论和报告的出现,都让我们更接近真相。这说明(   ) 

     ①人类追求真理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②真理性认识来源于无数次谬误的积累 

     ③受多种条件制约认识只能无限接近真理 

     ④人们在实践中不断深化对事物的认识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15. 科技部召开的国内顶级人工智能专家会议决定,人工智能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将围绕国家战略产业和模式行业加强研发,并加强发挥重大科学问题导向项目的作用。这体现了( )

    ①实践决定认识     ②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  
    ③认识具有反复性    ④认识具有无限性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6. 九霄逐梦再问天,阔步强国新征程。近年来我国航天事业迎来井喷式发展,嫦娥四号探测器实现人类探测器首次造访月球背面;嫦娥五号探测器从月球取回月壤;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成功造访火星;首颗太阳探测科学技术试验卫星“羲和号”正式踏上探日征程;神舟十二号、神舟十三号飞船相继将我国宇航员送入天和号核心舱太空实验室进行科学试验。从“探索认识的奥秘”的角度看,材料体现了(   ) 

     ①在实践中获得的理性认识是真理 

     ②以实践为基础的认识具有直接现实性 

     ③时代和实践为认识的发展提供了条件和需求 

     ④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③ D . ②④
二、非选择题 
  •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曾经热火朝天的校外培训行业,解决了小学放学和公司下班的时间断档问题,提供了多种多样的课外辅导服务,受到家长的追捧。但商家利用“内卷式”营销策略,不断推高家长和学生对校外培训的需求和依赖,使得不少学生失去童年、失去自主。面对中小学生负担过重,视力急剧下降,心理问题低龄化严重等问题,2021年7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即“双减”政策,重拳整治教育培训行业,全面规范校外培训行为。一方面,不允许教师布置太多的作业;另一方面,不允许校外出现学科内的培训机构。 

     结合材料,运用认识论的有关知识,谈谈如何看待“双减”政策的出台。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