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地理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人教版初中地理中考分类检测题(二十七)青藏地区

更新时间:2022-02-21 浏览次数:123 类型:一轮复习
一、单选题
  • 1. (2021·荆州) 青藏高原地势高耸,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是许多大江大河的发源地。下列河流源头均在青藏高原的一组是(   )

    ①长江②黄河③澜沧江④雅鲁藏布江⑤黑龙江

    A . ①②④⑤ B . ①②③⑤ C . ①③④⑤ D . ①②③④
  • 2. (2021·齐齐哈尔) 三江源地区中的“三江”分别是指(   )
    A . 黄河、黑龙江、珠江 B . 长江、黄河、黑龙江 C . 长江、黑龙江、珠江 D . 长江、黄河、澜沧江
  • 3. (2023八下·抚宁期末) 青藏地区发展农业生产最不利的条件是(   )
    A . 平原面积狭小 B . 灌溉水源稀少 C . 光照不足 D . 地势高,气温低
  • 4. (2019·日照) 读川藏铁路及沿线地形剖面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川藏铁路沿线(   )
      A . 地势起伏小 B . 沙漠广布 C . 风能最丰富 D . 跨越我国地势一二级阶梯
    2. (2) 图示区域(   )
      A . 信仰伊斯兰教 B . 蒙古族人口最多 C . 西北部人口密度小 D . 阿拉伯语为主
    3. (3) 三江源地区(  )
      A . 是黄河、长江、怒江的源区 B . 雪山和冰川融水是江河最初水源 C . 广泛种植青稞,放牧牦牛 D . 全面退耕可以彻底遏制环境恶化
  • 5. (2019·临沂)    2018年9月5日,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的首期研究成果在拉萨发布。据“青藏高原地区略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青藏高原被称为地球上除南、北两极之外的“第三极”,原因是(   )
      A . 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高原 B . 多大江大河,淡水资源丰富 C . 日照充足,太阳辐射强 D . 地高天寒,雪山连绵
    2. (2) 根据板块构造学说的观点,青藏高原隆起是由于(   )
      A . 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张裂运动 B . 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 C . 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碰撞挤压 D . 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的张裂运动
    3. (3) 青藏地区的雅鲁藏布江谷地和湟水谷地分布着河谷农业,主要原因是(   )
      A . 海拔较低,气温较高 B . 海拔较低,风力较小 C . 靠近河流,灌溉便利 D . 地势平坦,土壤肥沃
  • 6. (2018·威海) 2017年我国青海的“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获准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成为我国面积最大的自然遗地,读“青藏地区图”,完成下列各题。

    1. (1) 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申遗成功的优势是(    )

      ①位置偏僻,远离人口稠密区,原始生态环境保存良好

      ②生长着藏羚羊、藏野驴等多种高原特有野生动物

      ③湖泊、古冰川众多,科学考察价值高

      ④政府重视,政策支持

      A . B . ①② C . ①②③ D . ①②③④
    2. (2) 可可西里、三江源等重要的自然保护区都位于青藏地区。关于青藏地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因海拔高、气候干旱寒冷,形成典型的高寒气候 B . 雪山连绵,湖泊星罗,孕育了长江、黄河、珠江等众多大河 C . 农业主要分布在海拔较低的河谷地带 D . 空气稀薄,太阳能资源丰富
  • 7. (2018·潍坊) 三江源地区雪山连绵,沼泽密布,细草如毯,是野生动物的天堂。下图示意三江源地区山河分布,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面小题。

    1. (1) 图中序号与对应河流名称,正确的是(    )
      A . ①—黄河 B . ②—澜沧江 C . ③—怒江 D . ④—长江
    2. (2) 三江源地区成为“野生动物天堂”的主要原因是(    )
      A . 气候寒冷,缺少天敌 B . 气候温和,森林茂密 C . 高原湿地,人迹罕至 D . 地形平坦,草原辽阔
  • 8. (2017·东营)

    三江源是长江、黄河、澜沧江源区的总称,被誉为“中华水塔”。读图,完成以下问题。

    1. (1) “中华水塔”水量丰盈的时期,最可能在(  )

      A . 1 月 B . 4 月 C . 7 月 D . 11 月
    2. (2) 下列描述反映三江源地区景观的是(  )

      A . 雪山连绵,沼泽密布 B . 小桥流水,绿树成荫 C . 大漠孤烟,长河落日 D . 山高谷深,一山四季
  • 9. (2014·德州)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下列自然景观或人文活动与我国青藏地区不相符的是(  )

    A . 海拔高,气候寒冷,冻土广布,生态系统十分脆弱 B . 农业生产以畜牧业为主,具有“高原之舟”之称的畜牧是牦牛 C . 青藏铁路很多地方采用了“环保桥”,主要目的是节约土地资源 D . 日照强烈,太阳能资源丰富
  • 10. (2012·泰安) 某旅游团7月下旬准备到西藏地区旅游,旅行社宣传单提示:①早晚外套、棉衣;②准备遮阳伞、墨镜;③有心、脑、血液系统疾病者不宜去西藏旅游;④带好雨衣等。据此完成下题。

    1. (1) 上述提示与成因对应正确的是(  )

      ①—气温日较差大   ②—空气稀薄,光照强   ③—海拔高,气压较低  ④经常下雨。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④
    2. (2) 西藏旅行途中,旅行团成员可看到该地区的农作物主要分布在(  )

      A . 广阔的冲积平原上 B . 海拔较低的河谷地带 C . 水源较好的绿洲地区 D . 山间丘陵梯田
    3. (3) 该地区种植的青稞和小麦穗大粒饱的原因(  )

      A . 光照强,昼夜温差大 B . 二氧化碳浓度高 C . 气温较低,没有病虫害 D . 地势高,降水丰富
  • 11. (2017·青岛)

    读图“青藏地区略图”,完成以下问题。

    1. (1) 青藏地区南部地热资源丰富的主要原因是(  )

      A . 处于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 B . 降水少,气候干燥 C . 纬度低,太阳高度较大 D . 海拔高,光照强
    2. (2) 暑假中乘火车从青岛到拉萨旅游,出发前需要做的准备工作及理由,正确的是(  )

      A . 带上厚衣服—当地气温较低,气温日差较大 B . 了解当地风俗—观摩藏族传统的那达慕大会 C . 查铁路图—经过胶济—京沪—青藏铁路到达拉萨 D . 熟悉基督教的意义—尊重当地居民的宗教习俗
  • 12. (2021八下·阳东模拟)     三江源地区被称为“大河源头地区”,是我国重要的水源涵养地,也是我国最大的自然保护区。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纪念碑的碑体由56块花岗岩堆砌而成。

    读下图“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示意图及纪念碑”,完成下列各题。

    1. (1) “56”的寓意是,我国有( )
      A . 56 个民族 B . 56 条长短不同的河流 C . 56 条山脉 D . 56 种珍稀野生动物
    2. (2) 建立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主要目的有( )

      ①增加木材蓄积量

      ②保护长江、黄河和雅鲁藏布江源头

      ③保护大面积沼泽

      ④保护生物多样性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②③ D . ①④
  • 13. (2021·平原模拟) 读“三江源地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河水丰盈期最有可能出现在4月,雪山、冰川融水是江河的最初水源 B . 该地区位于西藏自治区,是长江、黄河和雅鲁藏布江的总称 C . 本区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都很大,适合发展河谷农业 D . 全球气候变暖是该地区冰川逐渐萎缩的主要原因
  • 14. (2021·峨山模拟) 青藏地区的农作物一般分布在地势较低的河谷地带,主要农作物有青稞、小麦等。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1. (1) 下列属于描述青藏地区的是(   )
      A . 大豆飘香,麦浪滚滚 B . 冰川广布,人烟稀少 C . 大漠孤烟,黄沙漫漫 D . 山清水秀,河网密布
    2. (2) 青藏地区种植的青稞、小麦等作物穗大粒饱、单产较高,其自然原因是该地区(   )

      ①光照强,日照时间长②农业科技水平高③气温低,病虫害少④昼夜温差大,养分积累多 ⑤纬度低,热量充足

      A . ①③④ B . ①②③ C . ②④⑥ D . ③④⑤
  • 15. (2021·德城模拟) 读青藏地区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关于图示地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拥有苍茫大漠和广阔草原 B . 盛产棉花、瓜果等特色农产品 C . 藏袍独特穿法与当地年温差大有关 D . 牦牛、藏绵羊是该地区的优良畜种
    2. (2) 下列有关图中阴影区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该地区被誉为“中华水塔”,河谷农业分布广泛 B . 位于青海省南部,是长江、黄河、澜沧江源区总称 C . 这里是野生动物的天堂,生物多样性集中,湿地面积广大 D . 对该地区的保护可采取退耕还草(林),全面禁猎等措施
二、综合题
  • 16. (2021·本溪)  2018年1月28日,国家发改委公布《三江源国家公园总体规划》,明确至2020年正式设立三江源国家公园;读我国青藏地区简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图中A代表的是铁路,它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铁路;河流③发源于我国的青藏高原,流入中南半岛后的河段称为河,是东南亚最大的河流。
    2. (2) 三江源地区位于我国地势的第级阶梯,该地居民以族为主。
    3. (3) 照片中三江源地区居民传统的服饰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体现出青藏地区突出的自然特征是
    4. (4)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是我国最大的高原湿地,“三江源”是图中河流__________的源头。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③④⑤ D . ①④⑤
  • 17. (2021·烟台)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被称为“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农业发展是怎样的呢?同学们搜集到如下青藏地区土地利用示意图,请你和同学们一起完成探究问题。

    目标1:认识自然环境

    1. (1) 气温:青藏高原大部分地区气温较低,最暖月平均气温仅在10-18℃之间,原因是
    2. (2) 降水:青藏地区森林主要分布在(方位)。根据青藏地区植被分布,推测其降水分布规律是,我们可以选择图来验证我们的推测。

      目标2:探究农业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3. (3) 农业部门与环境:青藏地区以(农业部门)为主,种植业主要分布在河谷地区。河谷地区发展种植业的优势是(说出两点即可)。
    4. (4) 农作物、畜种与环境:青藏地区的主要农作物有青稞和小麦,主要畜种有牦牛、藏绵羊和藏山羊,它们都有的特点。

      结论:

    5. (5) 根据以上探究,同学们对青藏地区农业发展提出以下观点,正确的是(   )(双项选择,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得分)
      A . 发挥草场优势,大力发展畜牧业 B . 为解决粮食问题,大力发展种植业 C . 保护森林资源,防止水土流失 D . 控制养殖数量,防止土地沙化
  • 18. (2021·岳阳) 川藏铁路全长1800多千米,建设难度最大的是雅安到林芝段。建设过程中,从两端向中间推进,先易后难。加快川藏铁路建设,不仅是西藏人民的期盼,也是全国人民的心愿。结合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川藏铁路连接的省级行政中心是
    2. (2) 该铁路跨越了我国地势第一级和第级阶梯,大部分位于四大地理区域中的地区。
    3. (3) 请你从自然和社会经济两方面归纳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4. (4) 假如你是这条铁路上的列车长,你会为旅客配备哪些主食?
    5. (5) 某同学说:“将来从岳阳乘火车去西藏旅游,进藏路线只选择川藏铁路。”你是否赞成?为什么?
  • 19. (2020·铁岭) 读“青藏地区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填出图中序号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山脉,②山脉,③山脉,④高原。

    2. (2) 图中的阴影部分是自然保护区,为了保护这里的生态环境,下列保护措施中,不正确的一项是。(填字母代号)

      A.实施天然林和天然牧场保护工程 

      B.全面禁猎

      C.退耕还林还草                 

      D.为增加牧民收入,鼓励过度放牧

    3. (3) 小明去西藏旅游,发现很多藏族小朋友脸上都有可爱的“高原红”(红脸蛋儿),主要原因是_____。
      A . 纬度低,气候湿热 B . 纬度高,空气干燥 C . 海拔高,空气稀薄,日照强烈 D . 海拔低,空气中氧气含量过高
    4. (4) 青藏地区是我国高寒牧区和河谷农业区。在本区的优良畜种中,被称作“高原之舟”的是;主要农作物有、小麦、豌豆等。
    5. (5) 2006年7月1日,从西宁到拉萨的⑤铁路全线正式通车运营,它密切了西藏与祖国内地的时空联系,拉动了青藏地区的经济发展,被人们称为发展路、团结路、幸福路。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