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项 |
物质 |
除杂试剂 |
操作方法 |
A |
NaCl (Na2CO3) |
氯化钙溶液 |
加入过量氯化钙溶液,过滤,蒸发,结晶 |
B |
CO2(HCl) |
氢氧化钠溶液 |
气体通过盛有浓氢氧化钠溶液的洗气瓶中 |
C |
MnO2 (KCl) |
水 |
加适量水溶解,过滤,干燥 |
D |
FeCl3溶液(CuCl2) |
铁粉 |
加入过量铁粉,过滤 |
①滤液中可能含有HCl
②滤液可能只含有1种溶质
③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加入CuSO4溶液,无明显现象,则滤液一定含2种溶质
④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加入NaOH溶液,无明显现象,则滤液中可能含有NaOH
Ⅰ.取少量固体于烧杯中,逐渐加水并不断搅拌,发现有白色沉淀产生;
Ⅱ.将烧杯中的混合物过滤,得到滤液和沉淀;
Ⅲ.向沉淀中滴加盐酸,沉淀质量与加入盐酸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NaCl②NaCl、NaOH③NaOH、BaCl2 ④Na2CO3、NaCl ⑤NaCl、BaCl2、Na2CO3
[实验目的]证明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发生化学反应。
[实验步骤]
步骤一:取一定量稀氢氧化钠溶液于烧杯中,滴加2滴酚酞试液,溶液呈红色。
步骤二:用胶头滴管吸取稀盐酸向烧杯中逐滴加入,边滴加边用玻璃棒搅拌,红色变浅直至消失。
步骤E:向溶液中继续滴加稀盐酸至溶液呈酸性,用玻璃棒蘸取其中溶液,在酒精灯上加热至蒸干,有白色固体产生。
[思维拓展]
a.酚酞试液在不同的pH时变化情况如下:
pH |
0~8.2 |
8.2~10.0 |
10.0~14.0 |
颜色 |
无色 |
粉红色 |
红色 |
b.氢氧化钠溶液的pH随浓度的降低而减小。
兴趣小组认为仅从上述步骤:二的现象,难以证明盐酸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据此设计了对比实验方案以排除干扰:用代替稀盐酸进行步骤二实验。
将白色固体溶于水形成溶液,均分成两等份 |
步骤. |
现象 |
结论 |
向其中一份滴加CuSO4溶液,振荡、静置 |
★ |
白色固体不是NaOH |
|
向另一份滴加AgNO3溶液,振荡、静置 |
出现白色沉淀 |
白色固体是NaCl |
请写出上表中“★"位置所对应的实验现象:。
电压表测量元件 |
电池组 |
小灯泡 |
滑动变阻器 |
开关 |
电压表示数/V |
6 |
0 |
6 |
0 |
实验次数 |
1 |
2 |
3 |
4 |
5 |
发光情况 |
很暗 |
较暗 |
较亮 |
亮 |
很亮 |
电压U/伏 |
1 |
2 |
3 |
3.8 |
4.5 |
电流I/安 |
0.2 |
0.22 |
0.25 |
0.30 |
0.34 |
由表中数据可得,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瓦。
当旋钮上的箭头指向图中位置D,金属滑片将1、2两触点接通,同时另一端也将3、4两触点接通。旋钮上的箭头指向A、B、C、D不同位置时,可以实现四档依次递增的加热功率。他设计的四档加热功率如下表所示:
温度挡位 | 低温 | 中温1 | 中温2 | 高温 |
加热功率/W | 264 | 440 | 660 | 1100 |
实验次数 |
一 |
二 |
三 |
四 |
所取样品质量(g) |
20 |
15 |
10 |
15 |
加入稀硫酸的质量(g) |
50 |
50 |
50 |
60 |
充分反应后剩余固体质量(g) |
14 |
9 |
a |
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