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地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河源市紫金县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

更新时间:2022-03-30 浏览次数:52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
  • 1. 下列少数民族与其传统节日搭配正确的是(   )
    A . 彝族—雪顿节 B . 回族—那达慕大会 C . 傣族—泼水节 D . 蒙古族—开斋节
  • 2. 下列地形区与其美称或别称,对应正确的是(   )
    A . 柴达木盆地——聚宝盆 B . 东北平原——塞上江南 C . 长江中下游平原——天府之国 D . 四川盆地——鱼米之乡
  • 3.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七普”)数据发布后,我国除西藏自治区以外都已进入人口低生育率阶段,无论是学界还是决策层都已开始思考如何提升生育率。中共中央政治局2021年5月31日召开会议,听取“十四五”时期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重大政策举措汇报。会议提出:“进一步优化生育政策,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有利于改善我国人口结构、落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保持我国人力资源禀赋优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下列关于材料中的“三孩”生育政策叙述错误的是(   )
      A . 我国的人口总量增长的势头正在减弱 B . “三孩”政策的目的是防止出生人口进一步下滑 C . 此项政策可以改善我国人口结构,缓解人口老龄化 D . 政策实施以后意味着人们可以全面放开生育
    2. (2)  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是____,相应的地理分界线是____。(   )
      A . 东南少、西北多秦岭—淮河 B . 东部多、西部少黑河—腾冲 C . 西南多、华北少秦岭—淮河 D . 西北多、东南少黑河—腾冲
  • 4. 下列省级行政区域的名称、简称、行政中心搭配正确的是(   )
    A . 辽宁—辽—沈阳 B . 四川—川—昆明 C . 贵州—桂—太原 D . 山西—豫—长春
  • 5. 2021年,某市的日最高气温为30℃,日最低气温为 , 1月平均气温为 , 7月平均气温为28℃。该市最有可能是(   )
    A . 哈尔滨 B . 拉萨 C . 广州 D . 南昌
  • 6.  《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策划了“三纵一横”四条寻访秋天的活动路线。新疆喀纳斯的秋天荣登《中国国家地理》“中国最美十大秋景”之首。如图为我国各地入秋时间和寻秋线路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四条活动路线中,能欣赏到“中国最美十大秋景”之首——新疆喀纳斯的是(   )
      A . B . C . D .
    2. (2)  四条活动路线中,穿越了我国地势三级阶梯的是(   )
      A . B . C . D .
  • 7. 下列关于我国自然环境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 我国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 B . 我国地形多种多样,以平原为主 C . 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 D . 我国大江大河大多滚滚东流
  • 8. (2020八上·昌平月考) 下列可以分别有效调控中国水资源空间和时间分布不均措施的是(   )
    A . 南水北调、节约用水 B . 南水北调、兴修水库 C . 兴修水库、节约用水 D . 兴修水库、南水北调
  • 9.  如图为我国三地多年平均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①②③三地纬度由低到高排列正确的是(   )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① C . ③①② D . ③②①
    2. (2)  下列关于①地气候类型判断正确的是(   )
      A . 温带大陆性气候 B . 温带季风气候 C . 热带季风气候 D . 温带海洋性气候
    3. (3)  下列关于①②③三地气候共同特点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 高温期和多雨期一致 B . 冬季都盛行东北风和西北风 C . 都属于季风气候 D . 年降水量都超过800毫米
  • 10. 下列干湿地区与植被景观对应正确的是(   )
    A . 湿润地区—森林 B . 半湿润地区—荒漠 C . 半干旱地区—森林、荒漠 D . 干旱地区—草原
  • 11. “中国龙”黄河哺育了灿烂的中华文明,但“中国龙”身上也存在多种“病症”(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黄河下游“脚肿”(地上河)形成的原因主要是(   )
      A . 上游兴修水电站 B . 中游水土流失 C . 黄河凌汛 D . 下游河流水量小
    2. (2)  医治黄河“腹泻”(水土流失)的最佳“药方”是(   )
      A . 植树种草 B . 修建水库 C . 加固大堤 D . 南水北调
    3. (3)  下列关于长江、黄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两河流都发源于青藏高原 B . 两河流都流经我国地势的第一、二、三级阶梯 C . 两河流都有结冰期,都有凌汛现象 D . 两河流的流向都是自西向东
    4. (4)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我国外流区河流的水源主要来自高山冰雪融水 B . 我国内流区河流的水量通常随夏季气温增高而增加 C . 黄河中游泥沙淤积造成了黄河凌汛 D . 长江中上游地区经济发展迅速,工厂排污严重
  • 12.  如图为我国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图中①②分别表示(   )
      A . 旱地水田 B . 林地旱地 C . 草地耕地 D . 林地水田
    2. (2)  下列关于图示土地利用类型说法正确的是(   )
      A . ①②分界线大致为干旱与半干旱的界线 B . ③主要土地利用类型为耕地 C . ③④分界线大致与秦岭—淮河线一致 D . ④主要土地利用类型为草地,是我国主要的牧区
  • 13. (2017八上·武威月考) 关于我国自然资源分布特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水资源﹣华北多,西南少 B . 草地﹣主要分布在东南部湿润地区 C . 林地﹣西北多,东北少 D . 耕地﹣南方以水田为主,北方以旱地为主
  • 14. 下列选项中,全部属于可再生资源的一组是(   )
    A . 阳光淡水煤 B . 耕地铁矿淡水 C . 土地淡水森林 D . 天然气野生动物海洋鱼类
  • 15. 下列关于我国海洋资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休渔制度的实施可以有效保护海洋鱼类资源 B . 舟山渔场是中国最大的渔场 C . 我国盐场都分布在南方,因为降水丰富 D . 我国海洋污染问题严峻
  • 16.  如表为我国某四地区典型农作物分布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地区

    主要粮食作物

    冬小麦

    春小麦

    水稻

    水稻

    主要经济作物

    棉花、花生

    亚麻、甜菜

    棉花、油菜

    甘蔗、茶叶

    1. (1)  乙所在的主要地形区是(   )
      A . 东北平原 B . 宁夏平原 C . 长江中下游平原 D . 东南丘陵
    2. (2)  下列关于四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甲地是华北平原,主要位于半湿润区 B . 乙地可最大限度开垦湿地,建设商品粮基地 C . 丙地农业限制因素是低温 D . 丁地黑土深厚,水分和热量短缺
    3. (3)  若要从丙地运输棉花到丁地,下列交通运输方式中最合适的是(   )
      A . 管道运输 B . 公路运输 C . 航空运输 D . 水上运输
  • 17.  粤港澳大湾区是世界第四大湾区。一般而言,湾区经济发展主要经历港口经济、工业经济、服务经济、创新经济四个阶段。如图为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我国四大工业基地中,位于粤港澳大湾区的是(   )
      A . 辽中南工业基地 B . 京津唐工业基地 C . 沪宁杭工业基地 D . 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2. (2)  粤港澳大湾区地区发展外向型经济的优势条件是(   )
      A . 能源矿产丰富 B . 综合性工业基地 C . 地理位置优越 D . 土地资源丰富
    3. (3)  下列铁路干线中,途径粤港澳大湾区的是(   )
      A . 陇海—兰新线 B . 京九线 C . 宝成—成昆线 D . 京沪线
  • 18. 干栏式民居俗称“吊脚楼”,大多是全木结构,其建筑造型为两层到三层,底层由木柱支撑架空,楼上住人。如图为某地干栏式民居景观图。该建筑景观可能位于____,该地的地理特征是____(   )

    A . 黄土高原植被稀疏,千沟万壑 B . 内蒙古高原河流稀少,草原广布 C . 华北平原冬冷夏热,地形平坦 D . 云贵高原降水充沛,地形崎岖
二、解答题
  • 1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我国国土面积广阔,地形复杂多样,主要呈现为山地多、平原少。如图为我国山脉分布示意图。

    1. (1) 图中,E是高原,F是四川盆地,两者之间的分界线(山脉)是
    2. (2) 世界平均海拔最高的高原是C青藏高原,该地是中国大江大河的发源地,其中有中国第一长河(河流),此河流又被称为“水能宝库”,其中水能最丰富的河段是
    3. (3) H为我国的省级行政区域,位于我国最大的岛屿。
    4. (4) F地的主要粮食作物是,主要土地利用类型是
    5. (5) J地的主要气候类型是,降水主要集中在季,此地的主要糖料作物是
  • 20.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我国国土面积辽阔,各工业基地之间相隔距离较远,铁路、公路、水运等运输方式连接了国内各地,便于物资、人员、信息的交流沟通。如图为我国某三大工业基地及相互连接的铁路线示意图。

    1. (1) 图中,南北走向的铁路干线连接了甲、丙两个重要的工业基地,此铁路干线是,甲是工业基地,此工业基地是以(填“轻工业”、“重工业”或“综合性工业”)为主的工业基地。
    2. (2) 若要直接从北京到上海,应选择的铁路干线是
    3. (3) 从干湿地区看,图中丙地所处的是区;从地形上看,丙位于我国的第阶梯。
    4. (4) 我国的西安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被列人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它们所在的省级行政区域是,简称是
    5. (5) 甲地是我国严重缺水区之一,原因是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