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生物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黑龙江省双鸭山市集贤县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

更新时间:2024-11-07 浏览次数:64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
  • 1. (2022高二上·集贤期末) 下图表示人体内的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Ⅰ、Ⅱ、Ⅲ、Ⅳ表示能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4种器官或系统,①、②是有关的生理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Ⅱ内的消化液属于细胞外液 B . 上图也可表示变形虫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 C . ②表示重吸收作用,Ⅳ表示的器官是皮肤 D . 内环境与Ⅰ交换气体都只需通过肺泡壁即可完成
  • 2. (2022高二上·集贤期末) 白蛋白是健康人血浆中含量最多的蛋白质,白蛋白在肝细胞内合成后,分泌进入血液循环而分布到身体各处.下列有关白蛋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 白蛋白增多,会引起组织水肿 B . 白蛋白减少,会使尿液量增多 C . 白蛋白减少,O2运输能力减弱 D . 白蛋白增多,机体免疫力增强
  • 3. (2022高二上·集贤期末) 某人在运动时血液中乳酸含量变化情况如下表,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时间/min

    0

    5

    10

    15

    20

    25

    30

    35

    血液中乳酸浓度(相对值)

    5

    5

    5

    38

    71

    90

    82

    61

    A . 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肌细胞的无氧呼吸在20~25min时开始明显增强 B . 肌细胞生成乳酸的场所是线粒体基质 C . 细胞中的乳酸进入血浆被缓冲物质CO32-中和以维持pH的稳态 D . 在这35min内,肌细胞生成ATP的场所有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 4. (2022高二上·集贤期末) 在人体内环境中可以发生的生化反应是(  )
    A . 组织液中某些蛋白质的合成 B . 麦芽糖的水解 C . 碳酸氢盐的形成 D . 丙酮酸的氧化分解
  • 5. (2022高二上·集贤期末) 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稳态及其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血红蛋白会出现在正常人的内环境中 B . 人手和脚上出现的“水泡”中的液体主要是细胞内液 C . 人体的脑组织细胞内液中O2与CO2的比值大于组织液中的 D . 人体的血浆中不可能出现淀粉、蔗糖等物质
  • 6. (2022高二上·集贤期末) 如图甲、乙、丙代表不同的种群,已知甲和乙原本属于同一物种,都以物种丙作为食物。由于地理隔离,且经过若干年的进化,现在不能确定甲和乙是否还属于同一物种。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若甲和乙在一起还能进行自由交配,则它们就一定不存在生殖隔离 B . 甲和乙的关系一定为竞争 C . 若甲和乙仍然为同一物种,则它们具有共同的基因库 D . 自然选择使甲、乙和丙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决定了进化的方向
  • 7. (2022高二上·集贤期末) 下列关于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小肠上皮细胞必须通过内环境才能获得所需的营养物质 B . 草履虫通过内环境与外部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C . 内环境稳态需依靠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等的活动来完成 D . 稳态是指内环境中氧和二氧化碳的浓度维持相对的稳定
  • 8. (2024高二上·长沙月考) 海蜗牛在接触几次电击后,能学会利用长时间蜷缩的方式保护自己;没有经过电击刺激的海蜗牛则没有类似的防御行为。研究者提取前者腹部神经元的RNA注射到后者颈部,发现原本没有受过电击的海蜗牛也“学会”了防御,而对照组则没有此现象。以下叙述不符合该实验的是(  )
    A . 有助于我们对动物记忆形成机制的研究 B . 本实验对照组的海蜗牛不需要注射RNA C . 不能说明RNA直接决定了动物记忆的形成 D . 说明特定的RNA可以使海蜗牛“获得记忆”
  • 9. (2022高二上·集贤期末) 饮酒过量的人表现为语无伦次、走路不稳、呼吸急促,与此相对应的三个结构依次是(   )
    A . 大脑、小脑、脑干 B . 大脑、脑干、脊髓 C . 小脑、脑干、大脑 D . 大脑、小脑、脊髓
  • 10. (2022高二上·集贤期末) 图为反射弧中神经—肌肉接头的结构(与突触类似)及其生理变化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Ach属于神经递质,其合成发生在突触小泡中 B . 神经冲动传至突触处,不会导致突触前膜电位变化 C . 骨骼肌细胞膜离子通道开放后,Na+、Cl-同时内流 D . 该结构为效应器的一部分,刺激后可引起肌肉收缩
  • 11. (2022高二上·集贤期末) 如图是缩手反射的反射弧结构简图,方框甲、乙代表神经中枢,分析正确的是(   )

    A . 图中e为感受器 B . 痛觉感觉中枢位于乙方框处 C . 受到刺激,神经纤维d处膜外的电位变化是由正电位变为负电位 D . 若正常成年人的M和N受到损伤,其缩手反射不会存在
  • 12. (2022高二上·集贤期末) 反射有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之分,下列有关它们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两者都有助于动物适应环境,而条件反射使机体具有更强的预见性、灵活性和适应性 B . 条件反射是建立在非条件反射基础上的 C . 条件反射是可以消退的,且消退是一个新的学习过程,而非条件反射一般是永久的、数量有限的 D . 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的形成都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
  • 13. (2021高二上·长岭月考) 下列对于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产生及传导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兴奋在反射弧中以神经冲动的方式双向传导 B . 细胞膜内外K+、Na+分布不均匀,是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基础 C . 神经细胞兴奋时细胞膜对Na+通透性增大 D . 兴奋部位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膜内为正、膜外为负
  • 14. (2022高二上·集贤期末) 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共同进化实质上是不同种群都向着适应环境的方向变异和进化 B .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自然选择导致基因型频率定向改变的结果 C . 基因库间的差异可能导致不同物种间生物的基因不能自由交流 D . 基因频率较大的基因所控制的生物性状在种群中所占的比例较高
  • 15. (2022高二上·集贤期末) 下列关于神经递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 有的神经递质需要血液的运输才能到达作用部位 B . 神经递质的合成与释放都需要经过核糖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等多种细胞器参与 C . 从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需经过组织液中的扩散过程才能作用于突触后膜 D . 神经递质发挥作用后不能及时分解或运走,会使突触后神经元持续兴奋
  • 16. (2022高二上·集贤期末) 如图表示神经纤维在离体培养条件下,受到刺激时产生动作电位及恢复过程中的电位变化,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 . ab段神经纤维处于静息状态 B . bd段主要是Na+外流的结果 C . 若增加培养液中的Na+浓度,则d点将上移 D . 若受到刺激后,导致Cl-内流,则c点将下移
  • 17. (2022高二上·集贤期末) 从神经系统的组成角度,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 . 中枢神经系统由大脑和脊髓组成 B . 支配躯体运动的全部神经就是外周神经系统 C . 自主神经系统是脊神经的一部分,包括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 D . 组成神经系统的细胞主要包括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
  • 18. (2022高二上·集贤期末) 下列有关学习和记忆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学习和记忆相互联系,不可分割,动物的大脑越发达学习和记忆功能就越强大 B . 人的新突触建立的越多,越可能形成长期记忆 C . 学习中要动用各种器官,通过不断的重复才能形成长久的记忆 D . 学习和记忆的中枢主要位于下丘脑
  • 19. (2022高二上·集贤期末) 下图为胰液分泌的调节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小肠通过分泌激素A可与胰腺细胞进行信息交流 B . 胰腺分泌胰液是神经—体液调节的结果 C . 能直接促进胰腺分泌胰液的信号物质有激素A和激素B两种 D . 促胰液素是第一个被发现的动物激素,参与激素调节
  • 20. (2024高二上·兰州月考) 在足球赛场上,球员奔跑、抢断、相互配合,完成射门。下列对比赛中球员机体生理功能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 自主神经系统不参与这个过程 B . 这些过程涉及一系列的反射活动 C . 在大脑皮层调控下球员相互配合 D . 球员在神经与肌肉的协调下起脚射门
  • 21. (2022高二上·集贤期末) 下列与人体神经调节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遇到寒冷刺激时,下丘脑冷觉感受器产生冷觉 B . 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通常共同调节同一内脏器官,且作用相反 C . 一般脑中的高级中枢受脊髓中相应的低级中枢的调控 D . 兴奋在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触结构可以双向传递
  • 22. (2022高二上·集贤期末) 图为从蛙后肢分离出坐骨神经的示意图,在电极a的左侧给一适当的刺激。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电流计指针会发生两次相反的偏转 B . 蛋白酶会影响受刺激后动作电位的产生 C . 刺激产生的电信号在ab间的传递方向为a→b D . 兴奋在神经纤维的传导方向与膜内侧电流方向相反
  • 23. (2022高二上·集贤期末) 给实验鼠静脉注射不同剂量的胰岛素,测得血糖的补充速率和消耗速率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 . 随着曲线a的下降,非糖物质向葡萄糖转化的速率加快 B . 曲线b的上升是胰岛素作用于肝、肌肉等细胞的结果 C . 当胰岛素浓度为40μU/mL时,在较长时间内血糖浓度会维持相对稳定 D . 高浓度胰岛素条件下,下丘脑中控制胰岛A细胞分泌的神经中枢处于抑制状态
  • 24. (2024高二上·北京市期中) 机体内各种激素彼此关联,相互影响,共同参与调节同一生理功能。下列对激素间相互关系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 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都对血糖的稳定起作用,二者为协同关系 B . 胰岛素可降低血糖,肾上腺素可使血糖升高,二者作用相抗衡 C . 雌激素和雄激素都抑制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二者为协同关系 D . 生长激素可促进生长,甲状腺激素可促进发育,二者作用相抗衡
  • 25. (2022高二上·集贤期末) 人体在剧烈运动、大量出汗后,因口渴而大量饮水。关于此间发生的内环境变化及调节过程,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 . 饮水后血浆渗透压下降、渗透压感受器抑制、抗利尿激素增加 B . 出汗时体温增高、冷觉感受器抑制、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减少 C . 口渴时血浆渗透压增高、抗利尿激素含量增加、皮层渴觉中枢兴奋 D . 出汗后体温下降、热觉感受器兴奋、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增加
  • 26. (2022高二上·集贤期末) 下图表示动物体温调节过程的部分示意图,图中①、②、③代表激素,当某人走出房间进入寒冷环境中,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血液中激素①、②、③的含量会增加 B . 骨骼肌受有关神经支配,不自主战栗 C . 激素①、②对垂体的作用效应都为促进 D . 该图表示体温调节的方式为神经—体液调节
  • 27. (2022高二上·集贤期末) 在生长素的发现过程中,由很多科学家进行了实验来探究生长素的成分和作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达尔文的实验证明了有某种化学物质从苗尖端传递到了下面 B . 鲍森·詹森的实验选择琼脂和云母片的原因是化学物质能透过琼脂却不能透过云母片 C . 温特的实验必须在单侧光下进行,否则不能得出支持达尔文假说的结论 D . 拜尔的实验证明,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因为生长素分布不均造成的
  • 28. (2022高二上·集贤期末) 图甲表示生长素浓度与作用效应的关系;图乙表示将一株燕麦幼苗水平放置,培养一段时间后的生长情况;图丙表示燕麦胚芽鞘。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由图甲可知,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同种器官可以发挥相同的作用效果 B . 由图甲可知,生长素浓度为10-8mol/L时,对根的生长没有促进作用和抑制作用 C . 图乙中根的b侧的生长素浓度小于a侧,茎的背地生长体现了生长素作用特点 D . 图丙A段产生的生长素可以向B段进行极性运输
  • 29. (2024高二上·宁乡市期末) 大面积烧伤的病人由于严重脱水,血钾含量升高,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此时血液中(  )
    A . 抗利尿激素浓度增加,醛固酮浓度降低 B . 抗利尿激素浓度降低,醛固酮浓度增加 C . 抗利尿激素浓度增加,醛固酮浓度增加 D . 抗利尿激素浓度降低,醛固酮浓度降低
  • 30. (2022高二上·集贤期末) 某人被确诊为淋巴肿瘤,这与该患者免疫系统某功能低下有关,这项功能是(  )
    A . 免疫识别 B . 免疫监视 C . 免疫防御 D . 免疫自稳
  • 31. (2022高二上·集贤期末) 抗体和细胞因子是由免疫细胞产生的免疫活性物质,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抗体与某病菌结合抑制该病菌的繁殖属于细胞免疫 B . 抗体、细胞因子、溶菌酶等物质都属于免疫活性物质 C . 抗毒素是一种抗体,是由浆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 D . 能够产生抗体的浆细胞可以和靶细胞接触,导致靶细胞裂解
  • 32. (2022高二上·集贤期末) 依据特异性免疫的基本过程,判断下列表述正确的(  )
    A . T细胞只参与细胞免疫,B细胞只参与体液免疫 B . B细胞只要接受了相应抗原的直接刺激就会分泌特异性抗体 C . 刚得了感冒又痊愈的人不会再患流感 D . 浆细胞分泌抗体,效应T细胞杀死受病原体感染的细胞
  • 33. (2024高二下·桐梓月考) B细胞,辅助性T细胞和细胞毒性T细胞的共同点不包括(  )
    A . 它们都有特异性 B . 受刺激后,都可以经历活化、增殖过程 C . 它们都来自骨髓的造血干细胞,并在骨髓里成熟 D . 它们的细胞表面都含有受体,可以识别相应的抗原
  • 34. (2022高二上·集贤期末) 美国科学家詹姆斯·艾利森和日本科学家本庶佑共同获得201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艾利森发现抑制CTLA—4分子能使T细胞大量增殖、攻击肿瘤细胞。本庶佑则在T细胞上首次发现了PD—1分子,PD—1和CTLA—4相似,抑制PD—1则能够活化T细胞,刺激生物体内免疫功能,从而达到治疗癌症的目的。研究进一步发现:CTLA—4与PD—1的联合疗法,能使末期转移性黑色素瘤患者的三年存活率达到约60%。可见,真正治疗人体疾病的有效手段是从根本上提高人体的免疫力。据此分析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由T细胞上有PD—1分子可知只有T细胞含有PD—1分子特有基因 B . T细胞大量增殖、攻击肿瘤细胞体现了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 C . 一个人是否会患癌症以及癌症治疗的效果如何都与人体免疫力有关 D . CTLA—4与PD—1的联合疗法的理论基础可能与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功能相关
  • 35. (2022高二上·集贤期末) 从某果蝇种群中随机抽取100只,若基因型AA,Aa和aa的个体分别为50、30和20只,则A,a的基因频率分别是( )
    A . 65%. 35% B . 62%、38% C . 80%. 20% D . 40%、60%
  • 36. (2022高二上·集贤期末) 某实验小组为探究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对某植物根和茎的作用效应,进行了相关实验,得到的结果如下图所示。据图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

    A . 生长素浓度为106mol/L时,抑制该植物根的生长 B . 促进该植物的茎和根生长的最适生长素浓度不同 C . 该植物的根和茎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不同 D . 相同浓度生长素溶液对根和茎的作用效果可能相同
  • 37. (2022高二上·集贤期末) 如图为人体体液免疫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具有增殖分化能力的是细胞② 、细胞③ 、细胞④和细胞⑤ B . 过程Ⅱ 、Ⅲ都需要细胞膜糖被的参与,过程Ⅶ主要发生在靶细胞内 C . 机体再次受到同种抗原刺激时,人体消灭该抗原主要依靠细胞⑤的增殖、分化 D . 细胞③的增殖、分化大多需要细胞②产生的细胞因子及抗原共同作用
  • 38. (2022高二上·集贤期末) 研究人员发现新冠肺炎病人往往不是死于病毒感染,而是死于肺部组织所形成的“细胞因子风暴”。细胞因子是细胞对刺激应答时分泌的物质,当受到严重的病毒感染时,机体可能会启动“细胞因子风暴”产生更多的细胞因子,促使更多免疫细胞产生并聚集到感染部位,造成肺损伤等不良影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应激状态下,机体通过神经、体液、免疫共同发挥作用 B . 长期大剂量使用糖皮质激素可能导致肾上腺分泌能力减弱 C . “细胞因子风暴”产生过程中免疫细胞和“细胞因子”之间存在正反馈调节,导致机体稳态失调 D . 病毒感染通过促进CRH的分泌作用于垂体,使肾上腺产生糖皮质激素增多,进而增强免疫系统的功能
  • 39. (2022高二上·集贤期末) 如图表示内环境稳态的部分调节机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若①表示免疫活性物质,则①包括抗体、细胞因子等 B . 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 C . 内环境稳态有利于新陈代谢过程中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 D . 人体内检测到病毒说明其内环境稳态被破坏
二、多选题
  • 40. (2022高二上·集贤期末) 如图为某反射弧结构示意图,其中a和b为电压计。皮肤受到适宜刺激后, 电压计a和b有电位波动,且肌肉收缩。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兴奋在A处的传递速度比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要快 B . 刺激b电压计右侧引起肌肉收缩,该过程属于反射 C . 刺激b电压计右侧引起肌肉收缩,a电压计无电位波动 D . 皮肤受到适宜刺激后,A处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化
三、综合题
  • 41. (2022高二上·集贤期末) 如图为人体组织局部示意图(②③④⑤属于人体体液的一部分),根据所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注:箭头表示血液流动方向)

    1. (1) ②为,④为
    2. (2) 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有多种,以氧气为例,氧从血液进入组织细胞的方式是;红细胞所携带的氧气至少需要经过层生物膜才能被组织细胞②利用。
    3. (3) ⑤中的化学组成中有HCO3、HPO42等物质,它们对于维持内环境的稳定有重要意义。目前普遍认为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4. (4) 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三者之间既有密切关系,又有一定区别。一般情况下,④与⑤成分上的主要区别是
    5. (5) 内环境的作用是机体内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和
  • 42. (2022高二上·集贤期末) 科学家发现,单独培养的大鼠神经元能形成自突触(见图甲)。用电极刺激这些自突触神经元的胞体可引起兴奋,其电位变化结果如图乙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是神经元产生和维持一68mV膜电位的主要原因,此时膜内的Na+浓度比膜外的(填“高”或“低)。
    2. (2) 胞体受刺激后,电位变化出现第一个峰值的原因是使兴奋部位膜内侧阳离子浓度高于膜外侧。此时产生的兴奋以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传导至轴突侧支的突触小体,然后引起,产生第二个峰值。
    3. (3) 谷氨酸也是一种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后,能使带正电的离子进入神经元,导致其兴奋。利用谷氨酸受体抑制剂(结合上述实验),证明大鼠自突触神经元的神经递质是谷氨酸。写出实验思路并预测实验结果。

      实验思路:

      预测结果:

    1. (1) 当你遇到一只大狗或一条蛇时,会感到毛骨悚然,甚至打寒颤、出冷汗。在上述过程中,自主神经系统中起主要作用的是,它使你的呼吸变得,心脏跳动,支气管。同时,你消化系统的各项功能将,肝细胞中肝糖原转化为葡萄糖加剧,因为皮肤毛细血管,所以被吓得脸色苍白;打寒颤使产热,同时汗腺分泌,为散热做准备。在动物体的各项生命活动中,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之间的联系可以概括为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另一方面,内分泌腺所分泌的激素也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如,如果缺乏这种激素,就会影响幼年动物大脑的发育。
    2. (2) 垂体和下丘脑发生病变都可引起甲状腺功能异常。现有甲、乙两人都表现为甲状腺激素水平低下,通过给两人注射适量的TRH,分别测定每个人注射前30min和注射后30min的TSH浓度来鉴别病变的部位是垂体还是下丘脑。测定结果如下表。

      组别

      TSH浓度(mU/L)

      注射前

      注射后

      健康人

      9

      30

      2

      29

      1

      2

      由上述结果可以推测甲发生病变的部位是,原因是,乙发生病变的部位是,原因是

  • 44. (2022高二上·集贤期末) 如图是人体感染H7N9流感病毒后机体通过调节清除体内病毒的过程。据图分析回答:

    1. (1) 人感染H7N9病毒后经常出现发热症状,原因之一是在细胞因子刺激下,有关腺体分泌的激素的量增加,从而使产热增加。
    2. (2) B淋巴细胞在辅助性T细胞、的刺激和的作用下,进行增殖、分化,大部分分化为细胞,小部分分化为细胞。
    3. (3) 当H7N9病毒侵入人体细胞时,机体消灭该病毒的免疫过程首先是,再次是。其中通过体液免疫产生的抗体对于这些病原体的作用意义是:抗体与病原体的结合可以,多数情况下,抗体与病原体结合后会发生进一步的变化,如形成沉淀等,进而被其他免疫细胞吞噬消化;在细胞免疫中,新形成的被细胞毒性T细胞在体液中循环,它们的作用是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