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宁波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语文期中试卷

更新时间:2022-05-25 浏览次数:42 类型:期中考试
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 1. (2021高一下·宁波期中)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不知中国画理,无以言中国园林。”中国山水画与古代园林建筑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绘画和建筑的关系在“界画”这里形成了一个微妙的交汇点。早期界画带有建筑草图的影子,它以描绘建筑物或者各种精致器物为艺术表现形式,绘制过程中通常需要用界尺来辅助画笔,勾勒建筑物或者器物的轮廓线。由于科学、形象地载录了以建筑及桥梁、舟车等为对象的古代生活原貌,早期界画的使用价值、档案价值更大于审美价值,一些早已消失于大火或历史云烟中的中国木质古建,得以如纸上纪念碑一样,被后世铭记、想象和怀念。据《历代名画记》记载,唐朝时官至工部尚书的阎立本既亲自参与设计图的绘制,又熟谙于山水。从他开始,建筑设计中的山水渐渐从原来的宫观效果图中独立出来,成为单纯的山水画。

    中国古典园林正是以山水的画境为骨架的。山水画与古典园林建造,都基于人们想要亲近自然的愿望。造园大师计成为高官严嵩修建别墅庭院“积香炉”时,把严大人扔给他的两句宋词“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筑出满目风情。唐代诗人王维,不仅创作了“画中有诗”的山水画、“诗中有画”的山水诗,还筑建了诗画结合的物质实体“辋川别业”,所谓“善画者善园,善园者善画”,山水画和园林在创作手法和思想上相互交织。中国园林重意境,重诗情画意,被称为“三维的中国山水画”,其美学境界与中国古代的文学、绘画、戏曲等艺术形态相契合。

    在传统山水画中,画面的主次关系是很讲究的,如果喧宾夺主,画面就会混乱、平板。因此,山水画在构图时,首先要找出有特色的山和树作为主体。如明代戴进《关山行旅图》,画家将主峰置于画面中心,以精细的笔法描绘出主峰挺拔陡峭、直入云天之势;把江渚、远山以及水景放在次要位置,画得简括、浅淡,烘托出主景的雄伟、挺拔。整幅作品近浓远淡,富有层次,工细之中见豪放,雄伟之中见秀气。

    古典园林的整体布局也很讲究建筑和空间的主从组合,通过对比实现主次分明、多样统一的效果。如北海公园琼华岛上的白塔,与其前面的琉璃佛殿,在色彩上形成洁白与金碧重彩的强烈视觉对比;塔的弧线造型和高居山顶的位置,更使其成为琼华岛乃至全园的主体建筑景观。颐和园中的佛香阁,则以其巨大体量与四周建筑物形成对比,成为全园布局的主体和重心。此外,形状对比也是园林布局的常见方式。

    中国传统山水画最忌将主题和盘托出,主张以含蓄的方式来表达画面的中心思想。要把握好这个火候,“藏”与“露”的拿捏非常重要。如元代王蒙所作《长松仙馆图》,画面下方近水的岩石与长松交错,松涛阵阵似可听闻,在郁郁葱葱的崇山峻岭中两处有藏有露的山居茅舍,传达了“善藏者未始不露,善露者未始不藏”的意趣。

    中国古典园林为表达园景意境的深邃,也会把某一景物通过山石、建筑、植物等遮掩一部分,使人看不到全貌,产生一种欲显而隐的含蓄美感。如苏州留园的石林小院,由于院墙、门窗遮挡了一部分山石,从院中看到的石林小景便呈现些许神秘感,表现出含蓄的审美情趣。苏州拙政园的花木隔、山石隔等更是运用这一造景手法的典范。

    (摘编自《中国画与古代建筑数千年来如何互鉴》,《文汇报》)

    材料二:中国古代园林建筑和山水画有着天然的密切联系,是中国山水画中不可或缺的“形象”,山水画的意境往往由园林建筑的“意象”带出,可谓画中的“点睛”。它与树石云水构成了中国山水画的经典图式。作为民族文化精神的体现,古典园林建筑和山水画都体证了中国传统的宇宙观、人文精神;在山水画发展的关键时刻,园林建筑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推动了山水画的成熟;古典园林建筑的形制所附有的丰富文化内涵及审美特征因其山水画的介入——同时转化成为中国山水画深厚文化和审美内蕴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古典建筑的形制及其所附有的文化的认知程度,影响和制约着山水画创作的广度和深度。

    (摘编自《概说中国古建筑与中国画之间的关系》,《中国美术学院》)

    材料三:随着传统文化的回归,中国古典园林艺术蕴含的东方审美重新引发建筑界关注,我国一批前卫建筑师及学者开始致力于将园林思维引入建筑设计中,力求将园林式审美意识及空间营构方法移植和转译到建筑创作领域,探索中国当代建筑的本土化实践。

    “篱苑书屋”位于北京郊区接近群山的地方,是一座方形建筑,以方钢作为主要构件。外围护材料使用钢化玻璃,玻璃外侧被4万余根长短一致、粗细相当的柴禾秆密密匝匝地包裹。从远处看,屋前水面、水边栈道、平铺的卵石路围护下的裹满禾秆的篱苑书屋,犹如生长在山谷中的巨型鸟巢。

    建筑内部唯一的隔断是混凝土大门处的玄关,浓缩的入口空间为接下来主要空间的呈现作了铺垫。书屋内部主体空间由大台阶及书架组成,书被摆在台阶下面,台阶成为主要的看书空间。书籍排布随意,读者可以任意抽取自己感兴趣的书,找到一个舒服的座位静心阅读。屋内没有人造光源,阳光透过夹在立面及屋顶玻璃当中的柴禾秆将斑驳的影子投射到室内空间,明亮而温和,读书人仿佛置身于自然。

    (摘编自李晓丹等人的文章)

    1. (1) 下列对材料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只有深刻地认识古典建筑的形制及其所附有的文化内涵,才能创作出既有广度又有深度的中国画作品。 B . 早期的“界画”带有建筑草图的影子,这有利于还原古代生活原貌,所以早期“界画”使用价值、档案价值更大于审美价值。 C . 中国传统山水画和古典园林都讲究整体布局,如颐和园的佛香阁就体现了形状对比的布局方式。 D . 中国古典园林艺术被引入现代建筑设计中,是传统文化回归的必然,也是探索中国当代建筑本土化实践的重要表现。
    2. (2) 下列对材料一论证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第一段是全文的中心段,作者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观点:中国山水画与古代园林建筑之间关系密切。 B . 第二段中列举《历代名画记》中记载的阎立本的事例,是为了说明建筑设计中的山水渐渐独立出来。 C . 第四段作者运用了正反对比、举例论证等手法,论证传统山水画特别注重画面的主次关系。 D . 从论述层次上看,四、五段是一个层次,六、七段是一个层次,和第二、三段构成了并列关系。
    3. (3) 根据材料,下列对文中所举园林建筑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积香炉庭院的例子说明园林设计可以借古典诗词造景。 B . 与北海白塔不同的是,佛香阁是颐和园的主体和色彩重心。 C . 苏州拙政园的含蓄美也是借鉴了中国传统的山水画藏与露的结合方式。 D . “篱苑书屋”和苏州留园石林小院在入口设计理念上是相同的。
    4. (4) 赏析材料三第二段的语言特色。
    5. (5) 请根据三则材料,简要概括中国古代园林与山水画有哪些相同点。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
  • 2. (2021高一下·宁波期中)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文后小题。

    《雷雨》(节选)

    曹禺

    周朴园   你是新来的下人?

    鲁侍萍   不是的,我找我的女儿来的。

    周朴园   你的女儿?

    鲁侍萍   四凤是我的女儿。

    周朴园   那你走错屋子了。

    鲁侍萍   哦。——老爷没有事了?

    周朴园   (指窗)窗户谁叫打开的?

    鲁侍萍   哦。(很自然地走到窗前,关上窗户,慢慢地走向中门)

    周朴园   (看她关好窗门,忽然觉得她很奇怪)你站一站,(鲁妈停)你——你贵姓?

    鲁侍萍   我姓鲁。

    周朴园   姓鲁。你的口音不像北方人。

    鲁侍萍   对了,我不是,我是江苏的。

    周朴园   你好像有点无锡音。

    鲁侍萍   我自小就在无锡长大的。

    周朴园   (沉思)无锡?嗯,无锡,(忽而)你在无锡是什么时候?

    鲁侍萍   光绪二十年,离现在有三十多年了。

    周朴园   哦,三十年前你在无锡?

    鲁侍萍   是的,三十多年前呢,那时候我记得我们还没有用洋火呢°

    周朴园   (沉思)三十多年前,是的,很远啦,我想想,我大概是二十多岁的时候。那时候我还在无锡呢

    鲁侍萍   老爷是那个地方的人?

    周朴园   嗯,(沉吟)无锡是个好地方。

    鲁侍萍   哦,好地方。

    周朴园   你三十年前在无锡么?

    鲁侍萍   是,老爷。

    周朴园   三十年前,在无锡有一件很出名的事情。

    鲁侍萍   哦。

    周朴园   你知道么?

    鲁侍萍   也许记得,不知道老爷说的是哪一件?

    周朴园   哦,很远了,提起来大家都忘了。

    鲁侍萍   说不定,也许记得的。

    周朴园   我问过许多那个时候到过无锡的人,我也派人到无锡打听过。可是那个时候在无锡的人,到现在不是老了就是死了。活着的多半是不知道的,或者忘了。不过也许你会知道。三十年前在无锡有一家姓梅的。

    鲁侍萍   姓梅的?

    周朴园   梅家的一个年轻小姐,很贤慧,也很规矩。有一天夜里,忽然地投水死了。后来,后来,——你知道么?

    鲁侍萍   不敢说。

    周朴园   哦。

    鲁侍萍   我倒认识一个年轻的姑娘姓梅的。

    周朴园   哦?你说说看。

    鲁侍萍   可是她不是小姐,她也不贤慧,并且听说是不大规矩的。

    周朴园   也许,也许你弄错了,不过你不妨说说看。

    鲁侍萍   这个梅姑娘倒是有一天晚上跳的河,可是不是一个。她手里抱着一个刚生下三天的男孩。听人说她生前是不规矩的。

    周朴园   (痛苦)哦。

    鲁侍萍   她是个下等人,不很守本分的。听说她跟那时周公馆的少爷有点不清白,生了两个儿子。生了第二个,才过三天,忽然周少爷不要她了。大孩子就放在周公馆,刚生的孩子她抱在怀里,在年三十夜里投河死的。

    周朴园   (汗涔涔地)哦。

    鲁侍萍   她不是小姐,她是无锡周公馆梅妈的女儿,她叫侍萍。

    (节选自《雷雨》)

    1. (1) 下面有关名著《雷雨》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鲁侍萍是一个旧中国劳动妇女的形象,其性格特征是善良、正直、刚毅顽强,她终于由一个幼稚无知的侍女成长为一个有骨气、有尊严、有觉悟的女人。 B . 鲁侍萍不止一次地说到命运,这说明她在苦难中挣扎,悲叹自己的“命苦”,她相信命运,但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对世道不公的愤懑与不平。 C . 周朴园认出鲁侍萍后,他半晌没有说话,表现了他在惶恐的沉思中寻找对策。 D . 《雷雨》的矛盾冲突是错综复杂的,但是,以周朴园为代表的资本家与以鲁侍萍为代表的下层劳动人民、以周朴园为代表的资本家与以鲁大海为代表的工人之间的阶级冲突,是最本质的冲突。
    2. (2) 下列对戏剧相关内容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戏剧以“雷雨”做标题,交代了整个作品的自然环境,暗示了剧情特点,也象征沉闷压抑的旧中国里,一场大变革即将来临。 B . 节选部分主要写鲁侍萍与周朴园过去的矛盾,鲁侍萍以叙述别人故事的口吻,诉说自己的悲惨遭遇,揭露周朴园的冷酷。 C . 鲁侍萍的行为多次出现悖谬,如与周朴园不期而遇时她欲去还留,对自己的身份始隐终露,体现她有破镜重圆的幻想。 D . 从节选部分可看出周朴园30年来确实对鲁侍萍怀有思念之情,但他怀念的是30年前的梅小姐,不会对他的地位和声誉造成威胁。
    3. (3) 下列对戏剧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作者巧妙地运用倒叙的方法,把现实和过去交织起来,推动剧情的发展,展示人物之间的多重关系。 B . 精彩的潜台词可展现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周朴园(抬起头来)“你姓什么?”,表现他对眼前之人身份的猜疑。 C . 好的戏剧就要写出人的多样变化。同一个人有时是恶棍,有时是天使;有时狠辣,有时脆弱。剧中周朴园虚伪,但也有人性的一面。 D . 人物交流和交锋的语言富有动作性,能推动或者暗示故事情节发展。如周朴园说提起来大家都忘了,鲁侍萍却说说不定,也许记得的。
    4. (4) 对鲁侍萍“很自然地走到窗户,关上窗户,慢慢地走向中门”这个动作应该如何理解?周朴园看她关窗门的动作为什么会“忽然觉得她很奇怪”,慌忙地问“你——你贵姓”?有什么作用?
    5. (5) 文中画线句中的两个“好地方”有什么差异?请简要分析。
    6. (6) 个性化的语言是《雷雨》中人物语言的一大特色,请举两例说明。
三、文言文阅读
  • 3. (2021高一下·宁波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 一 )

    夜缒而出,见秦 , 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弃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左传·烛之武退秦师》)

    ( 二 )

    四年,晋饥,乞籴于秦。穆公问百里奚,百里奚曰:“天灾流行,国家代有,救灾恤邻,国之道也。与之。”邳郑豹曰:“伐之。”穆公曰:“其君是恶,其民何罪!” 与粟,自雍属绛

    五年,秦饥,请籴于晋。晋君谋之,庆郑曰:“以秦得立,已而其地约。晋饥而秦粜我,今秦饥请籴,与之何疑?而谋之!”虢射曰:“往年天以晋赐秦,秦弗知取而贷我。今天以秦赐晋,晋其可以逆天乎?遂伐之。”惠公用虢射谋,不与秦粟,而发兵且伐秦。秦大怒,亦发兵伐晋。

    六年春,秦穆公将兵伐晋。晋惠公谓庆郑曰:“秦师深矣,奈何?”郑曰:“秦内君,君倍其赂;晋饥秦输粟秦饥而晋倍之乃欲因其饥伐之其深不亦宜乎晋卜御右,庆郑皆吉。公曰:“郑不孙。”乃更令步阳御戎,家仆徒为右,进兵。

    九月壬戌,秦穆公、晋惠公合战韩原。惠公马騺不行,秦兵至,公窘,召庆郑为御。郑曰:“不用卜,败不亦当乎!”遂去。

    (选自《史记 晋世家》)

    【注释】①代:交替、轮流  ②雍、绛:都是地名。③孙:通“逊”,谦逊、恭顺。④騺:马难起步貌。

    1. (1)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夫晋,何之有?            厌:满足 B . 因人之力而之             敝:伤害 C . 已而其地约             倍:加倍 D . 卒与粟,自雍属绛            卒:终于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伯”是春秋时期的爵位,春秋时期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 B . “执事”,指办事的官吏,文中是对对方的敬称。 C .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著作,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 D . “子”,这里是古代对男子的尊称,可以翻译为“您”
    3. (3)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晋饥秦输粟/秦饥而晋倍之/乃欲因其饥伐之/其深不亦宜乎/ B . 晋饥秦/输粟秦/饥而晋倍之/乃欲因其饥伐之/其深不亦宜乎/ C . 晋饥秦输粟/秦饥而晋倍之/乃欲因其饥/伐之其深/不亦宜乎/ D . 晋饥秦/输粟秦/饥而晋倍之/乃欲因其饥/伐之其深/不亦宜乎/
    4. (4)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 . 佚之狐的话“师必退”,表现了佚之狐对烛之武的了解与信任,使读者未见其人,先知其才,从反面表现了烛之武的才能。 B . 晋秦两国曾先后发生饥荒,在应对危机的时候,两国国君都向自己臣子询问该怎样渡过饥荒。 C . 晋国的虢射建议趁机攻打秦国,理由是去年上天把晋国赐给了秦国,它却没夺取晋国,如今上天把秦国赐给了晋国,不可违背天意,应该攻打秦国。 D . 晋国恩将仇报的行为激怒了秦国,秦国进攻晋国,庆郑向晋惠公提出,给秦国加倍提供财物,给的粮食比晋国饥荒时从秦得到的还要多。
    5. (5) 把文中的划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

      ②晋饥而秦粜我,今秦饥请籴,与之何疑?

四、古代诗歌阅读
  • 4. (2021高一下·宁波期中)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虞美人

    秦观

    碧桃天上栽和露,不是凡花数。乱山深处水萦回,可惜一枝如画为谁开?

    轻寒细雨情何限!不道春难管。为君沉醉又何妨,只怕酒醒时候断人肠。

    【注释】①秦观:“苏门四学士”之一,却不为世所用,一生仕途抑塞。

    1. (1) 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首句以“天上”一词先声夺人,写碧桃如同天上和露而种一般,不同凡响。上句正面见意,下句反面强调,正反相济,褒扬至极。 B . 过片细雨如烟,轻寒恻恻,这盈盈如画的花显得更加脉脉含情,无奈春光不由人遣,无法把留,叹息之中尽显伤春之情。 C . 末尾两句承上句春光易逝,便不免生出为花沉醉痛饮以排遣愁绪的想法,想沉醉又不能沉醉的矛盾以“何妨”二字委婉道出。 D . 全词情感发展万转千回,深沉蕴藉。每一份情感后都紧紧地跟随着对它的否定,最后,在“断人肠”的怨叹声中词情戛然而止。
    2. (2) “乱山深处水萦回,可惜一枝如画为谁开”两句描绘了碧桃怎样的特点?这样写有什么用意?请简要分析。
五、情景默写
  • 5. (2021高一下·宁波期中)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1) 孔子认为“礼”在国家治理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子路、曾暂、冉有、公西华侍坐》中,他嗤笑子路是因为子路“”。
    2. (2) 《登岳阳楼》中描写洞庭湖水势浩瀚,无边无际,承载万物的句子是“”。
    3. (3) 《念奴娇·过洞庭》中词人借明亮的月光和灿烂的银河,说自己“表里俱澄澈”的两个句子是“”。
    4. (4) 《桂枝香·金陵怀古》中词人感叹六朝的历史像流水一样逝掉,未曾给当朝的人留下什么教训和反思的句子是“”。
    5. (5) 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的两个句子是:“”。
    6. (6) 《赤壁赋》中概括了曹操军队在攻破荆州顺流而下的军容盛状的句子是“”。
六、选择题
  • 6.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 当历史的尘埃落定,许多暄(xuān)嚣一时的东西都会烟消云散,唯有优秀的文化会长留世间,给人以思想的启迪、心灵的温暖和精神的慰藉(jiè)。 B . 对于树,心中常生出一种怆(chuàng)然欲涕的感觉,瞻(zhān)仰它遗世独立的风姿时,既羡慕它的苍郁挺拔,又同情它的孤高寂寞。 C . 我推窗而望,蓦(mù)然发现到处都涣然一新,生机盎然。我徜徉在古城阙上,倚(yǐ)栏杆处,任那杨花柳絮纷纷扬扬随意拂面,静听春的旋律。 D . 濒危语言是所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亟(jí)待优先抢救与保护的。因为在语言丢失的同时,原来以这种语言为载(zǎi)体的文化也必然随之丧失。
七、选择+简答
  • 7. (2021高一下·宁波期中) 阅读方式在数字时代已发生变化,请按照要求回答相关问题。

    1. (1)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最近完成了“第九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请根据上面两个统计表简要说明调查结果。
    2. (2) 请结合自己的阅读经验,选取传统纸质媒介阅读和数字媒介阅读两种方式的一种,概括其特点并略作说明。
八、语言表达
  • 8. (2021高一下·宁波期中) 阅读下列材料,用四个短语概括“工匠精神”的内涵,不超过20字。

        瑞士手表誉满天下,畅销世界,堪称经典,这得益于瑞士制表工匠具有的“工匠精神”。具有这种精神的工匠有着精湛的技艺和高度的职业敬畏态度。在生产中,他们极度关注工作细节,严格依照操作流程,认真完成每一道生产工序,对每一个零件、每一个产品都精心打磨,专心雕琢。在工作中,他们不断追求产品的完美和极致。在中国制造升级换代之时,我们也应该大力弘扬这种工匠精神,使中国成为制造强国。

  • 9. (2021高一下·宁波期中)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5 个字)

    大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小到一个家庭、一个个体,,也需要良好的精神生活滋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很快,城市和发达地区文化活动、文化产品供给日益丰富,但在广大基层特别是农村地区,。这些地区的文化生活如果不能大步赶上,就。因此,推进面向这些地区的精准文化扶贫尤为迫切。

  • 10. (2021高一下·宁波期中) 给下面短文拟写一个标题。(12字以内)

        事实上,“一带一路”推动的不仅仅是经济上的合作,更是文明互通的基础建设,是连接世界上不同文明的“带”与“路”。它以文明对话为引领,强调不同文明的相互尊重、平等对话与交流融合,其路径很清晰:基础设施建设先行,贸易发展紧随,伴着人民交往、文化交流,逐渐实现沿线国家民众相互理解、相互包容、和平共处、共同发展,最终达至民心相通,文化相融。

  • 11. (2021高一下·宁波期中) 请筛选、整合下面文字中的主要意思,拟写一条“京剧脸谱”的定义。要求:语言简明,条理清楚,不超过60字。

    在京剧表演中,某些男性角色的脸部常有一种特殊的彩色化装,称之为“脸谱”。根据剧情和剧中人物的需要,演员用夸张、变形等手法在脸上勾画出不同颜色、不同图案、不同纹样的脸谱,用来表明戏中人物的面容、性格等特征,使观众能观其外表,知其心胸。例如,红色脸常用象征忠义、耿直、有血性等性格,以“三国戏”里的关羽为代表;白色脸则常用来表现奸诈多疑,以“三国戏”里的曹操为代表。京剧脸谱能够丰富舞台美术色彩,强化演出效果。

九、材料作文
  • 12. (2021高二下·嘉兴期中)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我们慢慢长大,从家到学校到社会,世界变得越来越大。

    于是,我们也慢慢发现,世界中的我们,变得越来越小。

    对此,你有怎样的体验和思考?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题目自拟,角度自选。②明确文体,但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少于6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