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

更新时间:2022-04-18 浏览次数:71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40分)
  • 1. 司马光编著的《资治通鉴》中提到:“炀皇帝上之下大业五年(公元609年)……是时天下凡有郡一百九十,县一千二百五十五,户八百九十万有奇。东西九千三百里,南北万四千八百一十五里。隋世之盛,极于此矣。”由此可见(    )
    A . 隋文帝励精图治,国家疆域辽阔,人口大幅增长 B . 隋炀帝统治初期,隋朝的综合国力达到本朝鼎盛 C . 隋朝史学家司马光歌功颂德,不遗余力粉饰太平 D . 公元六零九年是中国历史上国力最为强盛的年份
  • 2. 根据下图可知,隋朝完成了(    )

    A . 中央集权 B . 民族融合 C . 专制强化 D . 国家统一
  • 3. 大运河对于中国来说远比长城对于中国更重要。大运河连接黄河、长江流域,连接了两个文明。“鸿恩大德,前古未比。”那么,隋朝修建大运河所起的最重大的影响是(    )
    A . 满足隋炀帝游江都的愿望 B . 加强北部边防 C . 加强南北地区经济的交流 D . 巩固隋朝统一
  • 4. 中共中央发布了改进工作作风的八项规定,大力提倡勤俭节约。中国古代就有一位“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的皇帝,他在魏征劝谏后,即能身体力行,持之以恒。这位皇帝是(    )
    A . 唐玄宗 B . 宋太祖 C . 唐太宗 D . 明太祖
  • 5. 图中的《咏鹅诗》是骆宾王在7岁时创作的,这位小神童长大后在一次叛乱中名动大唐。《全唐文》收录了骆宾王的《为徐敬业讨武曌檄》,武则天曾读过这篇讨伐自己的檄文,读到“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何托?”一句时,振衣而起,说:“这么好的人才,没有得到重用,是宰相的过错!”由此可见,武则天这位皇帝(    )

    A . 重用酷吏残害宰相 B . 重视殿试考生文章 C . 残酷打击敌对官僚 D . 选拔人才不拘一格
  • 6. 诗人杜甫在《忆昔》这首诗中如此描述:“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狼,远行不劳吉日出。”这反映了唐玄宗在位的前期出现的兴盛的景象,历史上称为(    )
    A . 文景之治 B . 贞观之治 C . 开元盛世 D . 康乾盛世
  • 7. (2021七下·淮北月考) 唐太宗曾对大臣说:“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由此可见,唐太宗特别重视(    )
    A . 农业生产 B . 勤于政事 C . 发扬文化 D . 以民为本
  • 8. (2021七下·无为月考) 唐太宗牢记魏征的话:“君主似舟,人民似水,水能载舟,也能覆舟”,并以此告诫太子。唐太宗这么做的根本原因是(    )
    A . 认识到虚心纳谏的好处 B . 关爱百姓 C . 吸取隋亡教训巩固统治 D . 心地善良
  • 9. 唐朝时期著名画家阎立本的代表作——《步辇图》(下图)描绘的是唐太宗接见哪个少数民族政权的使者?(    )

    A . 突厥 B . 回纥 C . 南诏 D . 吐蕃
  • 10. 盛唐的开放,表现为很多,其实这种开放都是一种包容,一种打破禁地。根据这种的理解,你觉得以下不能明显成为唐朝开放的表现。(    )
    A . 科举制的实行 B . 武则天当皇帝 C . 清查土地和户口 D . 妇女骑马、打球
  • 11. 下图是绘制于盛唐时期的敦煌莫高窟第23窟的壁画《雨中耕作图》。该图主要的史学研究价值在于反映(    )

    A . 个体农业的形成 B . 耕作技术的进步 C . 农民生活的艰难 D . 自然经济的局限
  • 12. 文成公主入藏这段历史佳话,以戏剧、壁画、歌舞等形式在民间广泛传播。这次和亲,促进了哪一民族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
    A . 突厥 B . 回纥 C . 靺鞨 D . 吐蕃
  • 13. 直到17、18世纪时,日本药店的药袋上,还印着鉴真的图像。这最可能是因为鉴真在日本传授佛经的同时,还传播了中国的(    )
    A . 文学 B . 医药 C . 书法 D . 建筑
  • 14. 下图所示邮票中的两位人物的共同历史功绩是(    )

    A . 提高了中国的科技水平 B . 促进了中外友谊 C . 促进了文化的传播 D . 巩固了民族团结
  • 15. 唐朝的繁盛吸引了世界各地的人们漂洋过海、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唐朝也以博大的胸怀兼容并蓄外来文化的精华,中外文化双向交流、共享繁荣。下列事件能佐证这一现象的是(    )

    ①文成公主入藏    ②鉴真东渡    ③玄奘两行    ④新罗音乐传入中国

    A . ②③④ B . ①②④ C . ①②③ D . ①②③④
  • 16.   2019年6月2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大阪同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举行会谈。习近平强调,双方应该排除干扰,推动中日关系早日回到正常发展轨道。中日交往可谓是历史悠久,早在唐朝,中日交往便十分活跃。下列关于唐朝与日本交往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日本学习了唐朝的先进文化 B . 除了遣唐使还有留学僧和留学生来到中国 C . 唐朝时期有十几批遣唐使来华 D . 中国与日本相互学习,中国也向日本派遣留学僧
  • 17. 黄巢起义结束后,韦庄创作了描写战后长安民生百态的《秦妇吟》,其中写到:“出门惟见乱枭鸣,更欲东奔何处所?仍闻汴路舟车绝,又道彭门自相杀。野宿徒销战士魂,河津半是冤人血。”由此可见,黄巢起义对唐朝有什么影响?(    )
    A . 沉重打击了唐王朝的统治 B . 导致唐朝灭亡 C . 摧毁了唐都城长安的经济 D . 刺激唐朝振兴
  • 18. 唐朝灭亡后,我国历史再次进入一个大分裂、大动荡的时期——五代十国时期。这一时期,北方政权更迭,战事不断,政局动荡不安; 南方政局相对稳定。以下表述中,错误的一项是(    )
    A . 五代十国是唐末以来藩镇割据的延续 B . 五代十国的开国君主均为武将 C . 分裂中蕴含着统一的趋势 D . 五代在北方,十国在南方
  • 19. 下图反映了唐朝由兴盛到衰亡的过程。图中“▲”处应该填写(    )

    A . “文景之治” B . “贞观之治” C . “开元盛世” D . 安史之乱
  • 20. 下图反映五代十国时期历史的基本特征是(    )

    A . 国家基本统一 B . 政权更迭与分立 C . 中外交流频繁 D . 社会开放与繁荣
二、辨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12分)
  • 21. 声名显赫的唐朝在历史上影响深远。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并加以改正。
    1. (1) 626年,李渊称帝,建立唐朝,定都长安。
    2. (2) 唐高宗积极发展与少数民族的友好关系,被当时北方和西北地区的各族首领尊奉为“天可汗”。
    3. (3) 唐朝时期的社会风气比较开放,充满活力,人们显示出一种昂扬进取、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4. (4) 李白的诗飘逸洒脱,具有浓郁的浪漫情怀,后人称他为“诗圣”。
三、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满分32分)
  • 22. 运用史学方法解决问题是历史学习的重要内容。请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天下古今,从无同铸一型的史迹。读史者于同中观异,异中观同,则往往得新理解焉。

    ﹣﹣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

    材料二:

    唐太宗常说:人君好比是舟,人民好比是水;水能载舟,也能覆舟

    唐太宗认为“致安之本,唯在得人。”他曾问大臣魏征:“人主何为而明,何为而暗?”魏征答:“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摘自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她经常发布诏令劝课农桑,规定以农业政绩的好坏作为对地方州县官员升贬的标准

    天校元年(690)年),“策问贡人于洛城殿,数日方了,殿前试人自此始。”

    ﹣﹣摘自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他下令加强而且严格执行官吏的考选办法:并经常以有才识的京官外放为都督刺史,又以有政绩的地方调京任用,来增加他们的行政经验和办事能力。

    ﹣﹣摘自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据统计,玄宗执政期间,全国共建56个农田水利工程,相当于唐朝所修工程总数的20%以上。

    ﹣﹣摘自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材料三:

    1. (1) 根据材料一指出梁启超先生阐述的历史研究方法。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朝能够维持百年盛世的原因。
    3. (3) 诗中的“千里长河”此河在当时的分别连接抵达了南北的什么地方?是哪位皇帝下令开凿的?
    4. (4) 材料三中两位作者谁的观点更符合史实,请简要说明理由。
    5. (5) 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此河”的开通有哪些意义?
  • 23. 隋唐时期是中国古代繁荣与开放的时代,它经济繁荣、文化发达、声名远播四海,是中国历史上令人振奋的一段时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皮日休《汴河怀古》

    材料二:至(开元)十三年(725年)封泰山……自后天下无贵物,两京米斗不过二十文,面三十二文,绢一匹二百一十文。东至宋(今河南商丘南)汴(今河南开封),西至岐州(今陕西凤翔),夹路列店肆待客,酒馔丰小溢……南诣荆襄(今湖北荆州、襄樊),北至太原、范阳(今比京),西至蜀川(今四川成都)、凉府(今甘肃武威),皆有店肆,以代商旅,父远适数千里,不持寸刃。

    1. (1) 材料一中的“河”指什么河?此河开通后有什么作用?
    2. (2) 材料一中提到的隋亡原因是什么?你同意这个观点吗?说明理由。
    3. (3) 根据材料二归纳“开元盛世”时期的繁荣表现在哪些方面?(不得摘抄原文)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1小题,满分16分)
  • 24. “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阅读下列材料,探究相关问题。

    【唐朝缔结友谊桥梁】

    材料一:玄奘从天竺带回佛经657部,经过20多年的努力,共翻译出75部1 335卷,约1300多万字。唐太宗亲自为他写了《大唐三藏圣教序》。

    材料二:日本晁卿(阿倍仲麻吕)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

    ——李白

    材料三:

    【当代再创和谐外交】

    材料四:2016年8月24日,出席第八次中日韩三国外长会的中国外长表示,希望三国本着“正视历史、面向未来”的精神加强合作,为地区和平发展以及彼此关系的改善做出努力。

    1. (1) 材料一中的天竺指今天的什么地方?根据玄奘的口述,他的弟子写成一部书,这部书的名称是什么?
    2. (2) 根据三则材料及所学知识,回答唐朝和日本、天竺之间的交往史实有哪些。
    3. (3) 以上材料中的史实,对当时的社会发展所起的共同作用是什么?
    4. (4) 唐朝文化曾是世界文化发展的一个高峰。联系材料四,你认为中日双方应如何做才能让中日关系健康发展?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