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茂名市高州市8校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历史...

更新时间:2024-07-13 浏览次数:70 类型:月考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 1. (2022九下·高州月考) “在初春时期。(先人)将山间树木砍倒,然后在春雨来临前的一天晚上,放火烧光,用作肥料,第二天乘土热下种,以后不做任何田间管理就等收获了。”这段材料描述的是(    )的生产生活状况。
    A . 北京人 B . 山顶洞人 C . 河姆渡居民 D . 炎帝、黄帝
  • 2. (2022九下·高州月考) 我们的祖先顺应自然规律因地制宜,科学合理地建构房屋,走出洞穴盖房定居,使人类改了生存环境扩大了活动空间,提高了生活质量,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等。这段材料从根本上说明了(    )
    A . 生活条件的改善 B . 自然环境的改善 C . 生产力的提高 D . 农业生产的进步
  • 3. (2022九下·高州月考) “他因直言进谏而遭宫刑,却因此更加发愤著书,创作了名震古今中外的史学名著,为中国人民,为世界人民留下了一笔珍贵的文化遗产。”我们想研究“他”的思想主张,最好(    )
    A . 研读《论语》 B . 观看电视剧《大汉天子》 C . 看电影《魏征》 D . 研读《史记》
  • 4. (2022九下·高州月考) 历史文物是后人了解历史的第一手资料,如图中文物可以佐证(    )

      
    御史大夫                刺史印

    A .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B . 监察制度初步形成阶段 C . 中国文字的起源与发展 D . 皇权与相权之争的历程
  • 5. (2022九下·高州月考) 汉文帝时,贾谊鉴于淮南王、济北王的谋逆事件,曾在《治安策》中提出“众建诸侯而少其力”的建议。这一建议雷同于(    )
    A . 西周的分封制 B . 西汉的“推恩令” C . 秦朝的郡县制 D . 元朝的行省制
  • 6. (2022九下·高州月考) 列表格是学习历史常用的方法之一。阅读下列表格,其内容反映的是东晋南北朝时哪一方面的史实(    )
    农业 麦稻兼作,兴修水利
    手工业 丝织业技术进步
    青瓷烧制技术高超
    城市 建康城人口众多
    A . 江南经济发展的原因 B . 北人南迁的原因 C . 江南经济发展的表现 D . 淝水之战的背景
  • 7. (2024七下·雷州开学考) “他又特地为五个弟弟与汉族大姓联姻……通过这种两族大姓的频繁政治联姻,两族大姓之间的矛盾逐渐淡化了,政治利益日趋相同。”材料中的“他”最有可能(    )
    A . 创立皇帝制度 B . 实行盐铁官营 C . 释放大量奴婢 D . 迁都于洛阳
  • 8. (2022九下·高州月考) “前代选用,皆州郡察举……至于齐隋,不胜其弊……是以置州府之权而归于吏部。自隋罢外选,招天下之人,聚于京师春还秋在,乌聚云合。”“招天下之人”指的是(    )
    A . 察举制 B . 科举制 C . 分封制 D . 九品中正制
  • 9. (2022九下·高州月考) 五代十国是一个大混乱大破坏时期,上有暴君,下有酷吏,大小统治者激烈角逐,纷争不断,社会经济、文化受到颇大影响。但这一时期也有一个进步的趋势,那就是(    )
    A . 走向统一 B . 民族交融 C . 经济发展 D . 文化繁荣
  • 10. (2022九下·高州月考) 下面四幅关于中国古代历史上皇权势力消长的示意图,哪一幅是最准确的?(    )

    A . B . C . D .
  • 11. (2024·大埔模拟) 鸦片战争后,“像允许建立租界、让外国人担任海关总税务司、组织中外联防局等极为重要的决定,最初都是由地方(大员)做出的”,只是在成为既定事实后,才呈递给省和中央政府最终核准。由此可知,当时清廷(    )
    A . 积极推动地方政治革新 B . 从人治走向法治 C . 近代主权外交意识缺乏 D . 对地方管理失控
  • 12. (2022九下·高州月考) “它建立于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的工人运动的基础之上,同农民有着天然联系的中国工人阶级具有坚决而彻底的革命性。中国没有欧洲资本主义和平发展时期,也很少对资产阶级民主制度抱有幻想。”这反映出(    )
    A . 中国共产党成立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B . 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具有自身特点 C . 国共第一次合作是国共双方的选择 D . 中华民国的创建由当时社会决定
  • 13. (2022九下·高州月考) 有一部电视剧的主题歌为:“长枪大炮都已准备好,楚望台上旌旗飘!驱除鞑虏,还我中华!铁血男儿壮志冲九霄!长枪大炮都已准备好,楚望台上旌旗飘!吴楚英豪戈指日,江湖侠气剑如虹。”下列关于该内容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 表现出了黄花岗起义革命党人不屈不挠、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B . 武昌起义推翻了清朝统治,建立中华民国 C . 五四运动是一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D . 北伐战争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 14. (2023八上·武江期末) 下列表格中的内容是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的土地政策,这表明中国共产党(    )

    时期

    土地政策

    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打土豪,分土地

    全民族抗战时期

    地主减租减息

    解放战争时期

    没收地主土地,实行耕者有其田

    A . 不断扩大农村革命根据地 B . 逐步壮大解放区军事实力 C . 重视发挥农民的革命作用 D . 巩固抗日根据地民主政权
  • 15. (2022九下·高州月考) 邓小平说:“从我们党的历史来看,我们全党成熟的标志是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那是在一九四五年。我们从一九二一年建党,经过了二十四年,才成为一个成熟的党。当然,这是从全党来说。作为中央领导,可以说在一九三五年一月遵义会议……就成熟了,这也用了十三年半的时间。”中共两次走向成熟的关键在于(    )
    A . 坚持革命实践与反思 B . 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C . 毛泽东的正确领导 D . 接受共产国际指导
  • 16. (2022九下·高州月考) 有一首革命民歌写到“革命要有立足点,地是根来枪是胆。工友农友,团结一条心。且等烈火冲天起,一轮红日出东方。”这首民歌中,“革命”的第一个“立足点”是(    )
    A . 南昌 B . 瑞金 C . 延安 D . 井冈山
  • 17. (2023八下·成华期末) “新中国的成立,结束了一个旧时代,开始了一个新时代,中国的命运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这种根本性变化表现在(    )
    A . 民族振兴、国家富强 B . 全境解放、祖国统一 C . 经济繁荣、文化昌盛 D . 民族独立、人民解放
  • 18. (2024八下·鹤山期中) 当前,我国对外开放战略已从单纯的“卖产品”“引外资”“拼政策”,逐步提升到参与国际经济新秩序构建和全球经济关系治理上来。影响我国对外开放战略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 对外开放格局的转变 B . 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C . 国家综合国力的提高 D . 顺应全球挑战的需要
  • 19. (2022八下·青秀月考)   1937年4月清明节,国共两党派代表同祭中华民族始祖轩辕黄帝,林伯渠代表中共宣读毛泽东亲自撰写的祭文;2012年4月清明节前台湾当局领导人马英九率台湾官员在台北主持遥祭黄帝陵典礼,意欲凸显“慎终追远”“源远流长”等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是高于政治层次的文化历史层次。对两次祭奠黄帝陵共同传达的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
    A . 国共两党同宗同族 B . 文化认同提高了民族凝聚力 C . 救亡图存激发了民族认同感 D . 海峡两岸均认同“一个中国”
  • 20. (2024八下·崇左期末) 1950 年 2 月中国与苏联缔约谈判中,周恩来在一些重大问题上坚持中方立场让苏联代表“感到很惊讶”,他们甚至发出中苏“还算什么同盟者呢?”的质问。周恩来的坚持,表明新中国(   )
    A . 实行“一边倒”外交方针 B . 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C . 提出了“求同存异”方针 D . 建立了联合反霸统一战线
  • 21. (2022九下·高州月考) 如表为《十二铜表法》中第八表的部分规定。据此可知,《十二铜表法》(    )
    第九条 在夜间窃取耕地的庄稼或放牧的,如为适婚人,则处死以祭谷神。
    第二十三条 作伪证的,投于塔尔泊峨岩下摔死。
    A . 具有野蛮和严酷性 B . 重视维护平民利益 C . 调整罗马公民关系 D . 注重保护私有财产
  • 22. (2022九下·高州月考) 柏拉图在其《理想国》中指出,民主制是对大众自由的限制,实行民主制其实只是无政府状态,然后导致专制暴政。亚里士多德在其《政治学》中也指出,民主制远远不是城邦的最好治理方式,更谈不上是穷人的政治。他们的观点反映出(    )
    A . 雅典民主政治具有明显缺陷 B . 民主政治不适合雅典城邦 C . 民众希望扩大民主的社会基础 D . 雅典知识分子重视人的价值
  • 23. (2022九下·高州月考) 有人说,新航路的开辟并非皆大欢喜,而是“几家欢乐几家愁”。“愁”的国家最有可能是(    )
    A . 西班牙 B . 意大利 C . 葡萄牙 D . 英国
  • 24. (2022九下·高州月考) 达·芬奇说:“谁要靠引证权威来辩论,他就是没有运用理智。”运用自己的理智,运用自己的头脑,运用自己的判断力,而不是人云亦云,不加思考,把所谓神定论视为超越一切的绝对权威。这种现象体现的是( )
    A . 理性主义 B . 人文主义 C . 神权思想 D . 专制主义
  • 25. (2023九下·仙桃月考)

    构建知识结构是学习历史的一项基本技能,下图是学习主题为“资产阶级统治的巩固和扩大”的知识结构图,下列与图中数字编号相关的历史事件,完全对应恰当的是(  )

    A . ①殖民扩张②英国资产阶级革命③美国独立战争④法国大革命 B . ①殖民扩张②英国资产阶级革命③美国独立战争④日本明治维新 C . ①工业革命②法国大革命③美国独立战争④美国南北战争 D . ①工业革命②美国南北战争③俄国1861年改革④日本明治维新
  • 26. (2022·深圳模拟) 明治维新期间,日本一开始全面学习西方,从军事、技术、政治体制一直到生活习惯。后来,出现了许多矛盾,所以改革措施中又融入了大量日本本身的传统和文化因素。由以上可见,明治维新(   )
    A . 始终全盘西化 B . 彻底根除封建制度 C . 有选择地西化 D . 走上对外侵略道路
  • 27. (2022九下·高州月考) 1918年,美国驻北京公使芮恩施指出:“中国在威胁下被迫加强和扩充了日本在满洲和蒙古的特权地位,并且预先同意它在山东建立类似满洲的特权制度……现在当压力终于解除的时候,美国同欧洲各国一样必须面对这个已经造成的局面。”这表明美国( )
    A . 对战后东亚和平深表关切 B . 倾向于联合日本制衡欧洲 C . 意欲借中国问题遏制日本 D . 对日本在华现状表示不满
  • 28. (2024九下·武威模拟)   1941年9月,苏联对面包、糖和糖果施行食物购买证政策,城市居民分为有不同食品定额的个群体,其中航空、化工、煤炭、石油、电力、冶金行业的工人和工程技术人员比普通标准中的工人类别拥有较高的定量。这反映了当时苏联(    )
    A . 国民经济结构比例失调 B . 现代工业体系初步建立 C . 计划经济体制更加巩固 D . 反法西斯战争形势危急
  • 29. (2022九下·高州月考) 世界银行 2011 年 5 月 17 日发布的一份报告指出,到 2025 年,巴西、中国、印度、印尼、韩国和俄罗斯将占全球经济增长总量的一半以上,国际货币体系也不会再由单一货币主宰。这表明(   )
    A . 国际经济新秩序已建立 B . 世界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发展 C . 美国失去世界霸主地位 D . 发达国家主导了经济全球化
  • 30. (2022九下·高州月考) 20世纪以来,世界政治格局出现了三次大的演变。下列重大历史事件对世界格局影响的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
    A . 一战后,战胜国通过巴黎和会与华盛顿会议签订一系列条约: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形成 B . 德国、日本法西斯侵略扩张: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走向崩溃 C .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华沙条约组织的建立:二战后由美苏主导的世界两极格局形成 D .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形势趋向缓和,但局部地区仍然紧张,多极化格局形成
二、综合题。(31题14分,32题14分,33题12分。)
  • 31. (2022九下·高州月考) 都城是一定时期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的标志。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自东汉以后,坐北朝南成为中国都城,乃至官署、寺院、住宅、陵墓等几乎一切建筑类型布置的常规。由于中国中原地区地处北温带,地理气候条件决定了最佳建筑朝向,并且通过风水、阴阳等文化规则确立了“面南而尊”的观念,以后的都城多是坐北坐南(如东汉洛阳,北魏洛阳等)。

    材料二:隋唐长安城将宫城转移至郭城北部的中心,这种布局在建筑手法上就突出了宫城在全城的中心地位。皇城紧依在大城内宫城之南,外郭城则以宫城皇城为中心,分布于东、西、南三面。外郭地区,以东西中央的朱雀大街为中轴线,街东与街西地区的面积基本相等,朱雀大街的东西两侧,坊、市的数目、位置的排列及其相应面积的大小、形制的规划,都左右对称,相互均等,彼此相同。

    ——摘编自《隋唐长安城的规划布局与设计思想》

    材料三:中国历史上部分比较重要的迁都

    盘庚迁殷   平王东迁    秦迁咸阳    晋室南迁    孝文迁都  

    元迁大都   永乐北迁(明成祖迁都)  清迁北京    国府迁渝

    1. (1) 根据材料一,指出影响中国古代都城朝向的主要因素。
    2. (2) 根据材料二,提取其中可以相互印证的历史信息。
    3. (3) 根据材料三,任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迁都事件概括其共性,并结合史实加以说明。
  • 32. (2022九下·高州月考) 节约既是一种传统美德,又是一种创造财富的手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论语·学而篇》中说:“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司马光在《训俭示康》一文中说:“有德者皆由俭来也。夫俭则寡欲,君子寡欲,则不役于物,可以直道而行;小人寡欲,则能谨身节用,远罪丰家。”故曰:“俭,德之共也。”侈则多欲,君子多欲则贪慕富贵,枉道速祸;小人多欲则多求妄用,败家丧身,是以居官必贿,居乡必盗。故曰:“侈,恶之大也。”

    材料二:近代以来,中国人的消费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思想家严复提出:无享用则物产丰盈之后,民将缦然止步,而所以励其求益之情者,不其废乎。他认为“滞财之致贫,其害烈于侈靡。……今日之中国,害端在此。”谭嗣同鲜明提出:大富则为大厂,中富附焉,或别为分厂。富而能设机器厂,穷民赖以养,物产赖以盈,钱币赖以流通,己之富亦赖以扩充而愈厚。梁启超也曾言:“举国尚俭,则举国之地利日堙月塞,驯至穷蹙不可终日,东方诸国之瘠亡,盖以此也。”

    材料三:1978-2008年(我国)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支出增加近5番,增长了30.5倍,年均增长12.2%,扣除价格因素后年均实际增长6.4%,比1949-1978年的年均增速高2.7个百分点。

    ---2009国家统计局报告

    材料四: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公益广告。

    (材料四图)

    1. (1) 材料一中孔子和司马光分别从哪一方面论述节俭?试述中国古代倡导节俭观念的历史原因是什么?
    2. (2) 根据材料二,提炼维新派的主要观点并分析这一观点出现的时代背景。
    3. (3) 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1978年以来国家采取了哪些重大举措有利于促进农民消费支出的迅速增加?
    4. (4) 材料四是针对当今社会的什么现象?这反映了哪些方面的时代要求?
  • 33. (2022九下·高州月考) 通过表格出示的若干重大历史事件,找出2~3个相关的重大事件,提炼一个观点并进行论述。

    材料:世界近代史大事记(部分)

    时间

    事件

    18世纪中期

    英国工业革命开始

    1848年

    《共产党宣言》发表

    1861年

    俄国农奴制改革实施

    美国内战爆发

    1864年

    第一国际成立

    1868年

    日本明治维新开始

    19世纪60-70年代

    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

    1871年

    巴黎公社革命爆发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