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统编版(部编版) /必修 下册 /第三单元 /9 说“木叶”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人教统编版2021-2022学年高一必修下册语文第9课《说“...

更新时间:2022-05-13 浏览次数:20 类型:同步测试
一、基础知识
  • 1. 下列词语中加粗字的字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 . (lǎng)     (sī)杀     (shòu)猎     金榜(tí)名 B . (zhé)本       窸(sū) (ān)装          (shì)犊情深 C . (wéi)杆     (ruò)大     (zháo)陆     前(jù)后恭 D . 岿(kuī)然      (pí)邻       装(zhēn)     (jìn)若寒蝉
  • 2.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话空缺处的诗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菊花素有“珠蕊丹心耐寒侵,玉骨冰肌傲霜立”的品格,古往今来的文人墨客对菊花情有独钟,正所谓“________”。菊不畏寒,“季秋之月,菊有黄花”。白居易云:“________。”“堕地良不忍,抱枝宁自枯”说的是菊没有落花的凄凉,不像牡丹和桃花的花瓣大朵凋谢。南宋爱国遗民诗人郑思肖就是借咏菊自励节操:“________。”

    ①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②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

    ③家家争说黄花秀,处处篱边铺彩霞

    A . ①③② B . ③②① C . ②③① D . ①②③
  • 3.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这篇文章的作者以深厚的学养与丰富的想象,把“树”与“木”、“树叶”与“木叶”、“木叶”与“落叶”、“木叶”与“落木”所造成的诗的意境的差别,作出了极为精细的美学辨析。 B . 从长期的发展情况来看,中国诗一蹴而至崇高的境界 ,以后就逐渐腐化,而且缺乏变化。 C . 文学既然是语言的艺术,诗歌又是语言最精粹的一种文学体裁,那么,研究诗歌自然离不开对诗歌语言的研究,离不开对语义的研究。 D . 古往今来,青青翠竹吸引了无数诗人和画家,竹画成为我国诗画的传统题材,它象征了中华民族坚定顽强、不卑不亢的气概。
  • 4. 下列各句中加粗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作为学者,林庚先生是出类拔萃的;作为老师,林庚先生是平易近人的;作为人,他用自己的平凡表现出他做人的崇高境界。 B . 赵翼在《论诗》中提出了“李杜诗篇万古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的主张,其大气与狂放由此可见一斑 C . 妈妈语重心长地对娜娜说:“你也老大不小了,别总是得鱼忘筌 , 丢三落四的,凡事多考虑考虑,想得周全点儿。” D . “木”与“树”在概念上原是相去无几的,然而到了艺术形象的领域,这里的差别就几乎是一字千里。
  • 5.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1. (1) ①诗人们似乎都不再      文字洗练的问题,而是尽量争取通过“木叶”来写出流传人口的名句。
      ②也就是说,都在什么场合“木”字才恰好能构成      的诗歌语言?
      ③它仿佛本身就含有一个落叶的       , 这正是“木”的第一个艺术特征。
      ④自从屈原歌唱出这动人的诗句,它的鲜明的形象,影响了此后历代的诗人们,许多为人        的诗篇正是从这里得到了启发。
      A . 思索     精妙     要素     传颂 B . 考虑     精致     要素     传颂 C . 考虑     精妙     因素     传诵 D . 思索     精致     因素     传诵
二、阅读理解
  • 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对文学艺术创作者来说,或早或晚,都会遭遇到这个问题——为谁创作、为谁立言?习近平同志强调,“文学艺术创造、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首先要搞清楚为谁创作、为谁立言的问题,这是一个根本问题。人民是创作的源头活水,只有扎根人民,创作才能获得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

    目前,文艺界普遍认识到,只有与身处的时代积极互动,深刻回应时代重大命题,才会获得艺术创作的蓬勃生机。然而,在创作实践中,还有许多作家、艺术家困惑于现实如此宏大丰富,以至于完全超出个人的认识和表现能力。我们常常听到这样的说法:现实太精彩了,它甚至远远走到了小说家想象力的前面。是的,我们有幸生活在这样一个日新月异的时代,随时发生着习焉不察而影响深远的变化。这就为作家、艺术家观察现实、理解生活带来巨大困难。对于他们而言,活灵活现地描绘出生活的表象,大约是不难的,难就难在理解生活复杂的结构,理解隐藏在表象之下那些更深层的东西。那么,这“更深层的东西”是什么呢?

    去过天安门广场的朋友一定会对矗立在广场上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印象深刻,许多人都能背得出上面的碑文——“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今天,再次诵读这段话,我们就会意识到,这改天换地的宏伟现实是人民创造的,人民当之无愧是时代的英雄,是历史的创造者。只有认识到人民的主体地位,才能感受到奔涌的时代浪潮下面深藏的不竭力量,才有可能从整体上把握一个时代,认识沸腾的现实。

    认识人民创造历史的主体地位,是为了从理性和情感上把自己放到人民中间,是为了解决我是谁、我属于谁的问题。新文化运动以来,无论是经历革命与战争考验的现代作家,还是上世纪80年代那批经历了知青岁月的当代作家,他们内心其实都有一方情感根据地,都和某一片土地上的人民建立了非常深切的情感关系。这些作家是属于某个情感共同体的,这个共同体时刻提醒着他,他的生命和创作与这世界上更广大的人群休戚相关。一个普普通通的劳动者,或许并不是我们的读者,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将他以及他所代表的广大人民作为我们认识现实、理解时代的依据。

    以人民为中心,就是要坚持以精品奉献人民。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我国文化产品供给的主要矛盾已经不是缺不缺、够不够的问题,而是好不好、精不精的问题。诚然,娱乐和消费也是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要的一部分,但是,有责任感的艺术家会深深感到,我们就生活在那些为美好生活、为民族复兴而奋斗的人们中间,理应对我们的共同奋斗负有共同责任。我们有责任通过形象的塑造,凝聚精神上的认同。这种认同,是对国家和民族未来的认同,是与新时代伟大历史进程的同频共振,作者和艺术家只有把自己看成人民的儿子,积极投身于人们争取美好未来的壮阔征程,才有能力创造出闪耀着明亮光芒的文艺,照亮和雕刻一个民族的灵魂。

    (摘编自铁凝《照亮和雕刻民族的灵魂》)

    1.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作家树立了与时代积极互动的理念,在创作实践中就能做到以人民为中心。 B . 对人民的情感认同,是新文化运动以来很多作家创作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 C . 人民是认识现实、理解时代的依据,因为普通劳动者才是文艺最理想的读者。 D . 真正扎根时代、富有责任感的艺术家,无须考虑人民群众的娱乐和消费需求。
    2.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采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方式展开论证,在逻辑上也是逐层递进的。 B . 文章论证兼顾现实与历史,既有对当下创作的分析,也有对历史经验的总结。 C . 文章引用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内容,巧妙衔接了上下文,也有力支撑了论点。 D . 文章末段论证了正面人物的塑造是新时代文艺“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体现。
    3.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对于那些认为现实走在小说家想象力前面的作家而言,困难在于如何把握生活的复杂结构和本质内容。 B . 对艺术家而言,日新月异的变革时代,既意味着巨大挑战,也能激发创作热情。促使他们投身沸腾的生活。 C . 老舍曾说:“不去与劳动人民结为莫逆的好友,是写不出结结实实的作品的”,这与文中情感共同体的理念是相通的。 D . 我国当下文化产品供给的主要矛盾已经由量的问题转向质的问题,艺术家的创作也应少而精,凝聚共识。
  • 7.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题朱庆馀所居

    贾岛

    天寒吟竟晓,古屋瓦生松。

    寄信船一只,隔乡山万重。

    树来沙岸鸟,窗度雪楼钟。

    每忆江中屿,更看城上峰。

    [注]①朱庆馀:曾有“画眉深浅入时无”诗句,得张籍引荐,考取进士。②贾岛:范阳人。文宗时被排挤,贬长江主簿。

    1. (1)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首联描写朱庆馀居所,“古屋瓦生松”一句形象地描画出一幅冬晨老屋图景。 B . 颔联以一只寄信之船入笔,写诗人羁旅在外的愁苦,表达对遥远家乡的思念。 C . 贾岛在朱庆馀居所题诗,是希望自己能引起当权者的关注,得到引荐与重用。 D . 尾联刻画了一个遥看城外山峰,怅然回忆的人物形象,表现出难以言状的感叹。
    2. (2) 本诗颈联“树来沙岸鸟,窗度雪楼钟”,广受后世称道,请赏析其精妙之处。
三、综合表达
  • 8.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文艺批评理论在中国逐渐主导中国文艺批评的权威,掌握了很大程度上中国文艺批评的思维方式和话语实践。部分文艺批评工作者用从西方直接“拿来”的新奇概念和批评方法,导致中国本土文艺批评话语产生“失语”的焦虑。此类批评,(   ),是明显的逻辑谬误。

    中国文艺是中华民族生活思想、情感的经验书写和审美表达,任何脱离文艺现实土壤的文艺批评,只能是隔靴搔痒。文艺批评工作者需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深厚的文艺修养。然而,在当前的市场经济大潮中,部分文艺批评工作者在世界功利的驱使下失去了真诚。有的为了市场需要,穿凿附会,捕风捉影,哗众取宠。文艺批评的主要对象是文艺作品,任何脱离对象本体的文艺批评都是空洞无力的。然而,当前一些文艺批评常常表现出脱离对象本体的空泛化倾向。这类文艺批评往往下笔千言,离题万里,不知所云;从作品中某个不重要的细部出发,妄加演绎,以偏概全。抓住一点不及其余,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真正的文艺批评应该是及物的,紧紧围绕批评对象,在细读作品的基础上,按照文艺的特点与规律,进行美学的、历史的、客观的、科学的判断。

    1. (1)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从主观结论出发,违背了基本的逻辑规则,采取主观预设等方法和策略,侵袭了文艺理论及批评的本体性 B . 采取主观预设等方法和策略,从主观结论出发,侵袭了文艺理论及批评的本体性,违背了基本的逻辑规则 C . 从主观结论出发,采取主观预设等方法和策略,侵袭了文艺理论及批评的本体性,违背了基本的逻辑规则 D . 从主观结论出发,侵袭了文艺理论及批评的本体性,采取主观预设等方法和策略,违背了基本的逻辑规则
    2. (2) 下列各句中和文中“失语”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A . 倘使我能够相信真有所谓“在天之灵”,那自然可以得到更大的安慰,——但是,现在,却只能如此而已。 B . 包身工的身体是属于带工老板的,所以她们根本就没有“做”或者“不做”的自由。 C . 自从屈原以惊人的天才发现了“木叶”的奥妙,此后的诗人们也就再不肯轻易把它放过。 D . 自从给枪炮打破了大门之后,又碰了一串钉子,到现在,成了什么都是“送去主义”了。
    3. (3)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西方文艺批评理论在中国逐渐主导了中国的文艺批评,很大程度上支配了中国文艺批评的思维方式和话语实践。 B . 西方文艺批评理论在中国逐渐主导中国文艺批评的权威,很大程度上掌控了中国文艺批评的思维方式和话语实践。 C . 西方文艺批评理论在中国逐渐成为中国文艺批评的权威,很大程度上掌握了中国文艺批评的思维方式和话语实践。 D . 西方文艺批评理论在中国逐渐主导了中国文艺的批评,影响了很大程度上中国文艺批评的思维方式和话语实践。
  • 9. 下面是某校高三(3)班“爱心义卖”活动的构思框架图,请把这个构思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75字。

  • 10. 将下列一组句子变成一个单句,可以增删个别词语,但不能改变原意。

    ①林庚成了北大名师。

    ②林庚关于唐诗的“盛唐气象”“少年精神”之说,令人耳目一新。

    ③林庚关于唐诗的“盛唐气象”“少年精神”之说,使受教的学子们心悦诚服。

    ④林庚关于唐诗的“盛唐气象”“少年精神”之说,成为学子们的鲜活的精神思想营养。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