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统编版(部编版) /选择性必修下册 /第一单元 /3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部编版2021—2022学年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三课《蜀...

更新时间:2022-04-17 浏览次数:56 类型:同步测试
一、基础知识
  • 1.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是唐代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其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B . 《楚辞》收集战国时代楚国屈原、宋玉和汉代贾谊等人的诗赋,西汉刘向辑,这些诗歌运用楚地的诗歌形式、方言声韵,具有浓厚地方色彩,故名《楚辞》。 C . 王维,中唐著名诗人、画家,字摩诘,因笃信佛教,有“诗佛”之称。孟浩然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D . 《蜀相》“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澿”表现出诗人对诸葛亮献身精神的崇高景仰和对他事业未竟的痛惜心情。
  • 2. 下列对加线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 不久当归还,誓天不相        负:违背、背弃 B . 君安与项伯有                     故:名词,老朋友、老交情 C . 人之立志,不如蜀鄙之僧哉    顾:回头 D . 今已亭亭如矣                        盖:伞
  • 3. 对《蜀相》这首诗中词句的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蜀相”是蜀汉丞相诸葛亮。“锦官城”是成都的别称。“柏森森”即柏树茂盛的地方。 B . “映阶”二句是说祠堂内碧草空有春色,黄鹂徒有好音,却没有多少人去欣赏。 C . “频烦”即频繁,连续。“天下计”指统一中国、兴复汉室。“两朝”指东汉和蜀汉。“开”开创,“济”扶助。 D . “出师”指诸葛亮出兵伐魏。“英雄”指诸葛亮和千古以来为国为民的仁人志士,也包括诗人自己。
  • 4. 下列加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 著名歌唱家刘欢演唱的蜀军为诸葛武侯举哀时响起的那首《赞诸葛》真是长歌当哭 , 如泣如诉,让人潸然泪下。 B . 如果秦少游想步入仕途,为国出力,有的是机会与条件,因为远的不说,十分欣赏少游诗词的清正廉洁的王安石就曾数度为相,广有羽翼 , 政治人脉极旺。 C . "古来磨灭知几人,此老至今元不死。"文天祥就义虽已7个世纪有余,但他为国家社稷殒身不恤的品德,毁家纾难,九死不悔的精神,足以使他名垂万古。 D . 上午9时整,随着一声振聋发聩的巨响,巨型运载火箭喷射出一团橘红色的烈焰,托举着载人飞船拔地而起,直刺九霄……
  • 5. 选出对“堪”字解释错误的一项(     )

    A .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蜀相》(能) B . 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孔雀东南飞》(愿意) C . 不堪吏人妇,岂合今郎君《孔雀东南飞》(胜任) D . 有不堪之穷愁形于文字《与尹师鲁第二书》(忍受、经受)
  • 6. 下列对《蜀道难》文段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 开篇极言蜀道之难,以感情强烈的咏叹点出主题,为全诗奠定了人放的基调。 B . 诗人以夸张的笔墨描绘了自古以来秦蜀之间被高山峻岭阻挡的情形。由秦入蜀,必经太白峰,自古只有高飞的鸟儿能从其低缺处飞过。 C . 千里翱翔的黄鹤不能飞渡,轻疾敏捷的猕猴也不能攀援,不言而喻,人的行走就更难了。诗人的夸张、衬托之笔极写蜀道的高不可攀。 D . 青泥岭为唐人入蜀要道,诗人着重写其峰路的萦回和山势的峻危来表现人行其上的情状和畏惧心理,捕捉了手扪星辰、呼吸紧张、抚胸长叹等细节加以摹写,困危之状如在目前,是写实。
  • 7. 《蜀相》和《书愤》都有对诸葛亮的追怀,也都有作者因难以实现理想抱负的感慨,比较阅读,找出分析不当的一项(    )

    A . 蜀相前四句写景,由远而近,不写建筑而着眼草木,透落出诗人面对青草啼莺时感受到的寂寞和苍凉,从而形成了全诗的感情基调。 B . 《蜀相》中的诸葛亮不仅是作者的游祠时的瞻拜对象,更是他心仪已久的名臣楷模,遥想诸葛亮的伟业和早逝,同所有英难一样,杜甫早已涕泪似横。 C . 《书愤》的题义是书写愤懑,诗中虽无“愤”字却以愤贯穿始终,从早年的壮志难酬到暮年的报国无门,都表现了理想与现实冲突在诗人心中造成的创痛。 D . 与杜甫诗借景仰诸葛亮之情不同,陆游在《书愤》中以诸葛亮自况,意在借《出师表》之名发出师之呐喊,要求朝廷尽快整军北伐。
二、综合表达
  • 8. 阅读下文,《蜀相》的颔联自古为人所称道,请简要赏析。


    蜀相

    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 9.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开幕式上,中外艺术家联袂登台,奉献了一台美轮美奂的大型文艺晚会。《相约上海》用欢快的歌舞、款款的深情,________;《江河情缘》通过多瑙河与长江跨越时空的深情对话,表现了中国人民海纳百川的胸襟和朝气蓬勃的活力;《世界共襄》充满浓郁的异国情调,传递出世界各地人民对中国人民的真诚祝愿。

    1. (1) 画线的句子在语言表达方面存在错误,请找出并加以改正。

      改为

    2. (2) 填入上面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句是( )

      A . 描写了“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的真实故事 B . 营造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浓厚氛围 C . 吹响了“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的时代号角 D . 勾勒出“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的美妙景象
三、阅读理解
  • 10. 阅读宋词《破阵子》,回答(1)--(2)题。

    破阵子

    晏殊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

                                                         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疑怪昨宵春梦好,元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

    1. (1) 杜甫在《蜀相》中写道“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在晏殊的这首词中作者也写到了黄鹂鸟的声音——“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试结合原诗词,简要分析二者所表达的感情有何不同。

    2. (2) 词的下阕写人物,试简要分析青年女子是一个怎样的形象,并说说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刻画这一青年女子形象的。

  • 11. 阅读《武侯庙》,回答后面的题目。

    武侯庙

    佚名

    剑江春水绿法法,五丈原头日又曛。旧业未能归后主,大星先已落前军。

                                                                南阳祠宇空秋草,西蜀关山隔暮云。正统不惭传万古,莫将成败论三分。

    1. (1)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 (2) 清人沈德潜说,自古以来咏诸葛亮诗中以杨慎所引《武侯庙》诗“为最”。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请对比《蜀相》简要分析。

  • 1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问题。

    灯下草虫鸣                

    潘纤云

    ①倚灯夜读,有虫声从院角黄菊丛内传来,时停时续,忽高忽低,带点诗词里的平仄音律,不紧不慢地在秋夜里弹唱。“灯下草虫鸣”(王维《秋夜独坐》),想着这几个字,指尖慢慢滑过书页,伴着秋虫的浅吟读书,心里更觉温暖得很。

    ②古人说,春听鸟声,夏听蝉声,秋听虫声,冬听雪声。我觉得,这四种声音里,春的鸟声和夏的蝉声过于激烈,浮躁张扬了些,冬的雪声又过于清寂,单调孤寒了些。而端坐在秋虫声里,听虫们一唱三叹的唧唧声,不紧不慢,清越激昂,犹如诗人们的雅集聚会,内心不由自主地抒情起来,或捧卷展读,或邀友煎茶,才不负这诗意秋声。

    ③“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诗经》里描述了季节的转变。西风起,月冷霜寒,虫呜断续,伴着捣衣的砧声,夜风中的箫声,思妇远望征人,秋虫的低吟亦如她的心声:唧——唧唧,分明是“盼——盼啊”。她仰头观天,雁阵穿过暗夜的云朵长鸣而去;她俯首聆听,草丛里秋虫声声低语,天地间响彻它们的叫声。大雁知道南飞,蟋蟀知道归家,良人又在哪里?她的身影在秋灯里愈发孤凄。

    ④这种意象定格在诗书里,便是一幅幽凄伤情的画卷,极富文学里的抒情美,如叶圣陶所言,虫声会引起劳人的感叹,秋士的伤怀,独客的微喟,思妇的低泣,是无上的美的境界,让人回味有加。而常人世界里的秋虫声,又是另一首音韵动人的美好诗篇。幼时在乡下,跟着婶婶到田野里守秋。我们爬上木柱搭成的高高的草棚,田野里的作物尽收眼底。红薯、山药、玉米的藤蔓黑黝黝的,静静地伏在野地里。伴着习习的凉风,有新稻的清香从远处飘来。婶婶略有睡意,让我注意有无田鼠野獾出来偷食。我静静聆听,耳中灌满的却都是虫声,分不清哪是蟋蟀,哪是蚂蚱,哪是蝈蝈……有的若大提琴,有的若竖琴,有的若风笛,仿佛一场绝妙的交响曲,此起彼伏响个不停。当时头顶上有金黄的秋月,田野里有成熟的庄稼,草棚里有醒着的我,我们都是虫们肃穆的听众。那晚我着迷于这秋之天籁,到黎明方才睡去。

    ⑤有时觉得,尘世萧瑟的秋里,因了虫音而生动起来。一个秋夜经过小区的桂树下,听几个女子唱小曲。他们都是乡下来的保姆,夜晚得闲,唱一些做姑娘时的俚曲消磨时间。在桂花香的包围中,我坐在她们中间,陶醉地听。其中一个唱着唱着,却突然静默下来,我发现她眼里有泪花闪烁。问原因,她说,听到草丛里的虫子叫,想起年轻时一个秋天的晚上,和邻村的二牛哥在田埂头唱《摘石榴》,当时虫子就这样唧呀唧呀叫个不停。她的脸上闪过一丝羞涩笑意,又继续唱:“听说下扬州正中我心头,打一个包袱跟上你就走……”她有没有和她的二牛哥下扬州,我没有问;但阵阵虫鸣,让她记忆中的爱情倏然被唤醒,让她回到了曾经的某个美好时刻,已使得这个秋夜温馨满满。

    ⑥我钟情秋天的虫声,还因为它们谱在大自然的音符,更能令我内心充满宁静。我品味着刘墉的这句话:“秋虫声就是要这样聆听,在那细小的音韵中感触,即使到了极晚秋,只要以心灵触动,仍然可以感受到那微微的音响。”通常,在这样的细小音韵中,沏一杯滚烫的茶,捧一本心仪的书,窗前的灯影里,我在阅读,窗外的草丛里,秋虫们在吟唱。它们的话语和我心灵的声音汇合,那是无比美妙的体验。

    1. (1) 简要赏析第②段中加横线的句子。

    2. (2) 文章是从哪些角度表现“秋虫之声”充满诗意的?请结合全文简要概括。

    3. (3) 简要分析第⑤段文字在文中的作用。

    4. (4) 结合文本,谈谈本文以“灯下草虫鸣”为题有什么好处。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