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代 | 魏 | 西晋 | 东晋 | 隋 | 唐 | 北宋 |
比例 | 6% | 15% | 4% | 17.2% | 24.5% | 46.1% |
①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②风吹金榜落风尘,三十三人名字香
③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④朝为田舍郎,莫登天子堂
公务员考试是中国国家行政机关选拔录用公务员的一种特定的人才甄别方式。我国自隋唐时期就有类似的“公务员考试”制度。
材料一:“以试为选”大致确保了相对的社会公平。朝廷可得人才,士子可求机遇。
材料二:(隋唐时期)考试是选官的基本途径,考试的内容是儒家经籍与诗赋文章,普通人士只有通过寒窗苦读,才能实现跻身于社会上层的愿望,因此与考试相衔接的学校教育,在古代被看作是选拔人才的预备场所。
材料三:“考试的巨大活力大大推动了唐代文学的发展,诗、赋的繁荣无不与进士科重视文章辞彩有关,书法的繁荣也与以书取士相关。”
人物 |
措施 |
① |
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 |
隋炀帝 |
设置②,科举制度正式确立 |
③ |
增加科举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 |
④ |
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了⑤制度 |
材料一:唐取士制度大体沿袭隋朝。士的来源主要是从学校来的生徒和从州县来的乡贡……进士科主要考诗赋……思想较为自由,文士多愿应进士科,表现自己的才能,因此唐朝进士科特盛,名人多从进士科出。
——范文澜《中国通史》
材料二:“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材有甚于咸阳之郊所坑者四百六十余人也。
——顾炎武
材料一汉武帝在位期间,将“察举制”定为选官制度。察举制是由各郡国每年向朝廷推举有道德、有才能的人,经过考察,授予官职。
——《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材料二下面是东晋至北宋时期平民子弟在政府官员群体中所占比例示意图
材料三明朝提倡尊孔崇佛。明朝严格规定考试的题目必须来自“四书”“五经”。考试答卷的文体格式、段落划分,都有严格的规定,要求答卷由八部分组成,称为“八股文”。
——《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