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 序号 | 蜡块 | 干松木 | ||
体积V/cm3 | 质量m/g | 体积V/cm3 | 质量m/g | |
① | 10 | 9 | 10 | 5 |
② | 20 | 18 | 20 | 10 |
③ | 30 | 27 | 30 | 15 |
④ | 40 | 36 | 40 | 20 |
A.往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把矿石淹没,在水面到达的位置上作标记,然后取出矿石;
B.先往量筒装入200mL的水,然后将量筒的水缓慢倒入烧杯中,让水面到达标记处,量筒里剩余水的体积如图所示,用密度公式计算出矿石的密度ρ为g/cm3;
①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矿石的质量m1;
②将适量的水倒入烧杯并称出质量为m2;
③将矿石轻轻放入烧杯内,标记下此时水面的位置;
④矿石取出后,加水至标记处,称出此时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m3;
⑤由此可得到矿石的密度表达式为(水的密度用ρ水表示);
⑥若此实验中矿石拿出后带走了一部分水,此过程对实验结果(有/无)影响。
A.静止状态 B.匀速直线运动 C.两者皆可
不倒的奥秘
支持面上物体的稳定程度叫做稳度。小明观察到电风扇、落地灯等都有个大而重的底座,使它们不易翻倒。进而他提出两个猜想:①物体的稳定程度(稳度)可能与物体重心高低有关;②物体的稳度可能与接触面积大小有关。
为了验证猜想①,他将三块相同的橡皮泥分别固定在三个相同的圆柱体的底部、中部和顶部,其重心位置如图甲所示,然后小心地推翻圆柱体,观察圆柱体刚好翻倒转过的角度(如图乙)并记录在表中。
实验次数 | 1 | 2 | 3 |
重心高低 | 低 | 中 | 高 |
圆柱体刚好翻倒时转过的角度 | 大 | 较大 | 小 |
稳度 | 大 | 较大 | 小 |
在验证猜想②之前,他想到照相机的三脚架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不变,支得越开却越稳。于是,他调整思路,找来一块木板和四根相同的木棒,组成图丙所示装置,将四根木棒由内向外移动时,装置的稳度不断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