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汕头市龙湖实验中学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

更新时间:2022-05-23 浏览次数:98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6小题,每小题2分,共72分。在每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
  • 1. (2016·临沂) “他在位期间成功在统一了西晋末年以来近300年的分裂局面,改革制度,发展生产,注重吏治,国家安定,人民的负担较轻,经济繁荣.”他在1978年美国学者麦克•哈物所著的《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排行榜》中排行第82位,这位在西方人眼中影响深远的中国皇帝是(  )

    A . 秦始皇 B . 汉武帝 C . 隋文帝 D . 唐太宗
  • 2. 古代《谥法》:“好内远礼曰炀,去礼远众曰炀,逆天虐民曰炀,好大殆政曰炀,薄情寡义曰炀,离德荒国曰炀。”“炀”是古代中国最差的谥号了。隋炀帝得到这个谥号主要是由于(      )
    A . 修建大运河 B . 不恤民力,奢侈无度 C . 统一货币和度量衡 D . 渡江灭陈,完成统一
  • 3. “ 琼花缀玉扬州梦,稻米流脂汴水情。百里龙舟经过处,千年漕运赖通行。”这是对安润县的隋朝大运河遗址的抒怀,诗句体现出大运河的作用是( )
    A . 加速了当地造船业的发展 B . 有利于沿岸的科技进步 C . 促进了经济的交流与发展 D . 加强对流域水质的保护
  • 4. (2020七下·张掖期末) 钱穆在《国史新论》中写道“此项制度推行日久,平民社会,穷苦子弟,栖身僧寺,十年寒窗,也可跃登上第。”上文中的“此项制度”指的是(   )
    A . 分封制 B . 郡县制 C . 科举制 D . 行省制
  • 5. (2020七下·潜江期末) “隋炀帝暴虐,臣下钳口(闭口不语),卒令不闻其过,遂至灭亡。”针对隋亡的教训,唐 太宗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
    A . 虚心纳谏 B . 实施和亲 C .  减省刑罚 D . 开放政策
  • 6. 《旧唐书》称:武则天“制公卿之死命,擅王者之威力”(意为诛杀公卿,独断专权)。郭沫若称:武则天“政启开元治宏贞观,芳流剑阁光被利州”。肯定武则天的史学家主要是因为( )
    A . 她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B . 她执政时期社会经济持续发展 C . 她发展科举制度,创立殿试制度 D . 她不拘一格选拔人才
  • 7. (2020·广东模拟) 诗人刘得仁系皇亲国戚,其兄弟为达官显贵,而他“出入举场三十年,竟无所成”;唐宗室子弟李洞屡考不中,竟想去皇陵哭诉。两人的经历反映了唐代(    )
    A . 科举考试不重考生诗才 B . 选官制度阻断贵族入仕 C . 中央政府剥夺宗室特权 D . 科举取士体现公平公正
  • 8. (2022七下·泰州月考) 如图所示是1970年西安何家村中的唐代窖藏中出土的开元通宝。其中金质30枚,银质421枚。它们属于(    )

    ①实物资料    ②第一手资料    ③文献资料    ④第二手资料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9. “蕃人旧日不耕犁,相学如今种禾黍。……城头山鸡鸣角角,洛阳家家学胡乐”“女为胡妇学胡妆,伎进胡音务胡乐。……音胡骑与胡妆,五十年来竞纷泊”。这两首唐诗主要反映(    )
    A . 体现出唐朝兼容并包的社会风尚 B . 反映出唐朝时期经济繁荣的景象 C . 展现了唐朝社会安定政治清明 D . 说明唐政府迫使少数民族汉化
  • 10. 某班举办主题为“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图片展。下列工具中由唐代农民改进而成的是(    )
    A . 铁农具 B . 水排 C . 耧车 D . 曲辕犁
  • 11. “文皇南面坐,夷狄千群趋。咸称天子神,往古不得俱。献号天可汗,以覆我国都。兵戎不交害,各保性与躯。”西北各部首领,献号“天可汗”给唐太宗的原因是(    )
    A . 他主张对外开放 B . 他采取开明的民族政策 C . 他拥有强大的军事力量 D . 他认识到人民群众力量的伟大
  • 12. 有一首歌这样唱道:“……不知今宵是何时的云烟,也不知今夕是何时的睡莲,只愿能够化作唐宋诗篇。”那么“唐宋诗篇”中,以诗歌再现唐朝由盛而衰历史的诗人是(    )
    A . 李白 B . 杜甫 C . 白居易 D . 苏轼
  • 13.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日本在支援湖北高校捐赠物的包装箱上附了一句“山川异域,风月同天”,此诗句出自唐玄宗时期日本长屋亲王《绣袈裟衣缘》。当时唐朝一位高僧有感于长屋亲王的一片赤诚,毅然东渡日本,弘扬佛法,传大唐文化。这位高僧是(     )
    A . 玄奘 B . 鉴真 C . 蔡伦 D . 郑成功
  • 14. 19世纪末,英国考古学家在比哈尔邦发现了一处佛教遗址,通过比对《大唐西域记》等历史古籍,确定这里就是那烂陀寺遗址。这表明(    )
    A . 《大唐西域记》是研究古代印度的珍贵文献 B . 文献记载比考古发掘更重要 C . 玄奘西行的主要目的是研究古代印度的历史 D . 印度不重视历史文化的传承
  • 15. (2022·安丘模拟) “天宝年间,边镇兵力达50万。平卢、范阳、河东三地之间地域相连,兵力又于诸镇之中最强,拥兵20万,实力强大。相反,中央兵力则不满8万。”这反映了唐玄宗后期(    )
    A . 社会矛盾日益尖锐 B . 中央与边镇的力量失去平衡 C . 外戚宦官专权乱政 D . 边疆地区经济发展
  • 16. 如下图是现存放于陕西西安碑林博物馆的《大唐三藏圣教序碑》,序文中唐太宗高度评价玄奘法师取经和翻译佛经;碑文从王羲之书法中集字刻成。该石碑可以用来研究(   )

    ①中国书法艺术发展

    ②中印之间文化交流

    ③唐朝文化影响日本

    ④唐朝民族关系和睦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7. (2019·武威) 著名文化学者王立群这样评价古代一位帝王:“烽火燃,五十年,陈桥驿站披旗冕。披旗冕,定江山,杯酒之间销兵权……还一个,盛世繁华,文煌武烈。”他评价的是(   )
    A . 秦王嬴政 B . 汉高祖刘邦 C . 唐太宗李世民 D . 宋太祖赵匡胤
  • 18. 宋真宗准备让陈尧咨陪辽使射箭,并允诺授予他高级武官。但陈母杖责他:“你们父子均以文章立朝为名臣,你现在竟为了厚禄,使家族蒙受羞辱,忍心吗?”这反映出宋代社会 ( )
    A . 礼法兼顾 B . 重文轻武 C . 德才并举 D . 君弱臣强
  • 19. 《文献通考》记载:王安石改革后的熙宁十年(1077年),国家税收剧增到52101029石,即使与治平时相比也增长了4倍。中央积蓄的钱粟,“数十百巨万”,作为户部的经费,“可以支二十年之用”。这说明王安石变法 ( )
    A . 增加了北宋政府的财政收入 B . 使北宋彻底摆脱了财政危机 C . 造就了国富兵强的历史局面 D . 解决了北宋存在的内部危机
  • 20. 辽圣宗时,萧太后倚重的汉官韩德让,“为相以来结欢宋朝,岁时修睦,无少间”。这突出地说明了(      )
    A . 辽统治者重用汉人做官 B . 北宋对辽构成重大威胁 C . 辽与北宋之间已无矛盾 D . 辽与北宋关系逐渐缓和
  • 21. 《射雕英雄传》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全真七子之一丘处机为两个未出世的孩子取名郭靖和杨康,并各赠一剑。丘处机此举是让孩子们勿忘国耻,“国耻”是指(     )

    A . 金灭北宋 B . 辽灭北宋 C . 辽灭金 D . 蒙古灭南宋
  • 22. (2021七下·枣庄月考) 民族政权并立是两宋时期的重要特征。下列能正确反映北宋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示意图是(    )
    A . B . C . D .
  • 23. (2017七下·濮阳期中) “辽国号的意思是镔铁,显示它们的坚硬,但镔铁也会锈坏,只有金永不变质,我们国家就称大金吧。”你认为说这段话的人物最有可能是(    )

    A . 耶律阿保机 B . 阿骨打 C . 元昊 D . 赵构
  • 24. 南宋陆游在《诉衷情•当年万里觅诸侯》一词中写道:“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这里的“胡”是指 (      )
    A . 匈奴 B . 女真 C . 契丹 D . 党项
  • 25. “南海一号”古沉船为研究宋代历史提供了极其重要的材料。当年“南海一号”从广州出发前往海外贸易须提前办理手续,最有可能去的机构是 ( )
    A . 蕃坊 B . 市舶司 C . 蕃学 D . 知府衙门
  • 26. 下面是中国古代南北方人口总数及所占比例对照表,据该表可知 ( )

    朝代

    南方

    北方

    人口(户)

    占全国户口数比例

    人口(户)

    占全国户口数比例

    西汉

    2470685

    19.8%

    9985785

    80.2%

    唐代

    3920415

    43.2%

    5148529

    56.8%

    北宋

    11224760

    62.9%

    6624296

    37.1%

    A . 南方的生产技术比北方先进 B . 经济重心南移是历史发展的趋势 C . 北方人口增长率比南方高 D . 南方的丝织业发展胜过北方
  • 27. 元朝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做出了巨大贡献,表现在(   )

    ①设置宣政院,管辖西藏             

    ②创立行省制度,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辖

    ③结束分裂,实现大一统             

    ④各民族经济、文化的发展与交融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② C . ①②④ D . ③④   
  • 28. 元朝畏兀儿人贯云石在散曲中唱道:“江山富,天下总欣伏,大元至大古今无。”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在元朝时才融合形成的新民族是(   )
    A . 维吾尔族 B . 蒙古族 C . 藏族 D . 回族
  • 29. 下图为中国古代某朝代疆域图(局部),图中的行政制度出现于(     )

    A . 隋朝 B . 唐朝 C . 元朝 D . 宋朝
  • 30. (2019·山西) 《东京梦华录》记载:“街南桑家瓦子,近北则中瓦,次里瓦,其中大小勾栏50余座……瓦中多有货药、卖卦、饮食、剃剪、纸画、令曲之类。终日居此,不觉抵暮。”这一现象说明了宋代(   )
    A . 经济重心的南移 B . 达官贵人的需要 C . 城市商业的繁荣 D . 海外贸易的兴盛
  • 31. 对如下绘画作品解读正确的是(       )

    A . 作者是南宋画家张择端 B . 取材于清朝南京秦淮河沿岸风光 C . 折射出贵族文化的高雅 D . 描绘了北宋东京汴河沿岸的繁荣
  • 32. 假如你穿越时空来到两宋时期,可能经历的事情有(    )

    ①用“交子”在脚店换酒喝                

    ②在“瓦子”里听说书 

    ③在“苑囿”里赏花、喝茶,品茶          

    ④去“夜市”吃夜宵    

    ⑤在“勾栏”里听当时流行的散曲和看《窦娥冤》

    A . ①②④⑤ B . ①②③⑤ C . ①②③④ D . ②③④⑤
  • 33. 两宋之际的女词人李清照写有一首气贯长虹的诗--《夏日绝句》,诗为:“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对此理解合理的是( )
    A . 作品深受抗元背景的影响 B . 该诗是南宋豪放派代表作品 C . 不满宋朝统治者苟且偷生 D . 作品描写战乱伤离怨别心境
  • 34. 据统计,我国从西汉、东汉、三国晋、南北朝、隋唐直至五代,共出书二万三千多部,二十七万多卷,而宋代出书则达一万一千部,十二万四千多卷,相当于历代出书总数的将近一半。引起这一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
    A . 中外文化交流的活跃 B . 造纸术的改进和推广 C . 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D . 印刷术的革新和进步
  • 35. “从汗八里城(今北京市),有通往各省……的道路。每条路上,……按照市镇坐落的位置,每隔四十或五十公里之间,都设有驿站,筑有旅馆,接待过往商旅住宿,这些就叫做驿站或邮传所。”这段材料证明(    )
    A . 唐代水陆交通平衡 B . 宋代海外贸易发达 C . 元代交通四通八达 D . 明代重视民族团结
  • 36. 学会归纳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辽、宋、夏、金时期最显著的阶段特征是(   )
    A .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B . 民族政权并立 C . 诸侯争霸 D .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二、综合题(第37题13分,第38题13分,书写分2分,共28分)
  • 37. 民族和睦和中外友好交流促进国家发展。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①唐朝处于我国好建经济繁荣上升阶段,对外经济文化交流也大大发展,②例如,唐朝时期,日本来中国的遣唐使有十多批。③那时,对中日交往有突出贡献的人物有日本的古备真备。他年轻时,随日本遣唐使来长安留学,研习儒家经典、天文历算、军事等,④由阿拉伯商人撰写的《中国印度见闻录》记载了唐朝出口的丝绸质量很高,唐朝海船坚固庞大,可以从事远海航行,⑤唐朝允许外商长期在中国居住,和中国人通婚,在中国任官,⑥唐朝的对外交往极大地影响了日本等周边国家。

    ——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

    材料二   唐朝的民族政策,有利于唐政权与周边少数民族建立良好的关系,加速了民族交融。唐朝是民族交融的又一次高峰,而这首先表现为民族血缘的交融……唐朝皇室与少数民族联姻成为平常事。

    ——《中华民族精神》

    材料三   “凡四十年不识干戈,岁遗差优,然不足以当用兵之费百一二焉,则知澶渊之盟,未为失策,而所可痛者,当国大臣,论和之后,武备皆废。”

    ——《续资治通鉴长编》

    材料四   交流互鉴是世界文明发展的本质要求。“…应该是对等的、平等的、多元的、多向的,……我们应该以海纳百川的宽广胸怀打破中外文化交往的壁垒,以兼收并蓄的态度道取其他文明的养分,促进各国文明在交流互鉴中共同前进。

    ——习近平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

    1. (1) 历史史实是指已经发生过的客观存在:历史解释是对史实的分析或评判。请区分材料的资料类型,完成填空。(填序号,每空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历史史实:

      历史解释:

    2. (2) 例举材料二中“唐朝皇室与少数民族联姻”的历史事件。这体现了唐朝实行了怎样的民族政策?据材料,指出该政策的影响。
    3. (3) 材料三涉及的盟约是哪两个政权之间签订的?依据材料说一说作者怎样看待这一盟约的?
    4. (4) 依据材料四,思考在世界文明融合的浪潮中,怎样做才能使中华文明更放异彩?
  • 38. 阅读下列材料

    从历史上看,中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大一统”始终是传统中国政治思想和政治格局的主流,地域性“因俗而治”更是对政治传统的超越。

    1. (1) 将上述图片所反映的历史内容,按朝代顺序排列。

       

    2. (2) 以大一统国家的治理为研究主题,可用图片(填字母)反映中原王朝对西藏地区的管理。

      图片(填字母)反映的内容有助于了解中原王朝在经济方面的管理。

    3. (3) 图片可以印证古代王朝的方方面面。

      如:图E所示文物,既能证明新石器时代半坡人的彩陶制作水平,也能反映半坡人的生活状况。

      所示的文物,既能证明,也能反映

      所示的文物,既能证明,也能反映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