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科学 /浙教版(2024) /八年级下册 /第3章 空气与生命 /第6节 光合作用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教版科学八下第三章第4,5节 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综合培优卷

更新时间:2022-05-08 浏览次数:105 类型:单元试卷
一、单选题
  • 1. 分析图①~④,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图①表示树林里一天中CO2浓度变化的情况 B . 图②B点显示此时某绿色植物没有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C . 图③曲线A→B段表示肺完成一次呼气过程 D . 图④表示血液流经肺泡时血液中氧气含量变化
  • 2. 如表为某人平静呼吸时,吸入气(吸入的气体)、呼出气(呼出的气体)、肺泡气(肺泡内的气体)中O2、CO2两种成分的体积分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O2

    CO2

    吸入气

    21%

    0.04%

    呼出气

    16 %

    4.0%

    肺泡气

    14%

    5.5%

    A . 导致肺泡气与吸入气中O2体积分数差异的原因是肺毛细血管中O2通过扩散作用进入肺泡内 B . 此人平静呼吸时,一次吸入的气体不会全部进入肺泡,其中有部分留在了气管和支气管中 C . 若此人深呼吸一次,则吸入气中CO2体积分数将低于0.04% D . 肺泡气是吸入气与呼出气的混合气体,因此其CO2体积分数最高
  • 3. 图中模拟的是人体呼吸运动的过程,下列对该图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 . ②和④分别模拟肺和膈,①模拟的器官能使到达②的气体变得清洁 B . 乙图模拟吸气过程,膈肌收缩,肺内气压降低 C . 该装置可以验证吸气导致胸廓扩大 D . 甲图模拟吸气过程,膈肌舒张,肺内气压降低
  • 4. (2023七上·义乌期中) 海洋中有一种能把自己“吃成植物”的神奇动物,名叫绿叶海天牛,绿叶海天牛幼体通过吃一种藻类,将藻类中的叶绿体完整地保存在身体内。这样,它就能依靠体内的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则绿叶海天牛( )

    A . 体细胞一定有细胞壁 B . 所需的部分有机物由自身制造 C . 不需要进行呼吸作用 D . 不需要吸收外界氧气
  • 5. (2020八下·柯桥期末) 5月27日上午,2020 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成功登顶珠峰!在冲顶珠峰过程中,登山者要借助氧气瓶进行呼吸。根据人体气体交换示意图,以下选项正确的是(    )

    A .   甲图表示的过程为组织细胞处的气体交换 B . 乙图中气体交换后 D 处氧气浓度大于 C 处氧气浓度 C . 乙图中组织细胞内二氧化碳浓度最高 D . 吸气时,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
  • 6. (2019八上·慈溪期末) 夏季晴朗的一天,甲、乙两株同种植物在相同条件下CO2吸收速率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甲植株在a点开始进行光合作用 B . 乙植株在18时有机物积累量最多 C . 曲线b-c段和d-e段下降的原因不同 D . 两曲线b-d段不同的原因可能是甲植株气孔无法关闭
  • 7. (2019·余姚模拟) 每次呼吸时肺内气量会发生改变,同时肺内气压也会变化。肺内气压变化用曲线表示与下图相符的是( )

    A . B . C . D .
  • 8. (2022九下·舟山月考) 下图表示农作物种植密度与光合作用及呼吸作用强度的关系,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 随种植密度的增加,光合作用及呼吸作用强度均增强 B . 种植密度越大,农作物产量越高 C . 种植密度为 m2时,有机物积累最多 D . 种植密度在 m4之后,有机物积累继续增多
  • 9. 将生长旺盛的叶片剪成若干等大的小块,抽去叶内气体,平均放入两支试管中,如图处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甲内的叶片小块将先浮起来,因为叶内产生了较多的氧气 B . 甲内的叶片小块将先浮起来,因为叶内产生了较多的二氧化碳 C . 乙内的叶片小块将先浮起来,因为叶内产生了较多的氧气 D . 乙内的叶片小块将先浮起来,因为叶内产生了较多的二氧化碳
  • 10. 某科学兴趣小组在利用盆栽植物天竺葵进行“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时,对实验中的黑纸片进行了创意处理,即将黑纸片中间镂空形成各种图案(如图1为五角星图案),用这种镂空的黑纸片对植物叶片上下两面进行遮光处理(如图2所示),经过系列实验过程,结果如图3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实验前必须将盆栽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昼夜 B . 图2中叶片上的五角星图案部分能够进行光合作用 C . 图2中叶片的遮光部分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D . 在一定的光照强度范围内,光照强度越强,图3中五角星图案越明显
  • 11. 用新鲜的大豆叶片进行如图装置所示的实验,将其置于充足的光照下,分析D处的气体成分最可能是( )

    A . O2量多于B处 B . O2量与B处相等 C . 无CO2和O2 D . CO2量多于B处
  • 12. (2021八下·下城期末) 图示表示的是人体肺的结构及肺泡与血液间的气体交换,下列描述中错误的是(   )

    A . 肺泡壁很薄,仅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B . 每一个肺泡都被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包围 C . 氧气由肺泡进入毛细血管靠的是扩散作用 D . 人体吸入与呼出气体中CO2的浓度保持不变
  • 13. 如图所示,如果甲是H2O和CO2 , 那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乙是呼吸作用,丙是有机物和O2 , 丁是光合作用 B . 乙是光合作用,丙是有机物和O2 , 丁是呼吸作用 C . 乙是呼吸作用,丙是H2O和CO2 , 丁是光合作用 D . 乙是光合作用,丙是H2O和CO2 , 丁是呼吸作用
  • 14.

    如图所示的密闭装置,一株植物和一支蜡烛放在透明钟罩的底部,假如减少钟罩中的CO2 , 同时增加钟罩中的O2 , 点燃蜡烛,蜡烛燃烧了一分钟后自行熄灭。三天后,蜡烛被一个电装置重新点燃,并在熄灭前燃烧了一分钟。上述实验回答了下列问题中的(   )

    A . 是否植物所有的部分都吸收CO2 , 释放出O2 B . 植物是否需要阳光才吸收CO2和释放O2 C . 植物与燃烧的蜡烛对空气是否具有同样的效果 D . 植物吸收的CO2的数量是否大于释放的CO2的数量
  • 15. (2013·衢州)

    上个世纪,科学家希尔为了探究光合作用在哪里进行,曾经设计类似下图实验。把刚采摘的且生长旺盛的树叶捣碎,采用某种方法获得含有叶绿体的滤液,分成三等份。把其中两份直接放入A、B培养皿,第三份除去叶绿体后放入C培养皿。将三个培养皿置于同一地点,A、C培养皿接受光照,B培养皿遮光处理。一段时间后,观察到A培养皿中产生气泡,其中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B、C培养皿中未产生气泡。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判断下列叙述,其中不正确的是( )

    A . 培养皿A中气泡内的气体是氧气 B . 培养皿B中无气泡产生是因为缺乏二氧化碳 C . 通过比较A、C培养皿中的现象,可知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 D . 通过比较A、B培养皿中的现象,可知光照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
二、填空题
  • 16.

    如图是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物质交换示意图,据图完成下列问题:

     

    1. (1) 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进行物质交换时,血液处于血管中.

    2. (2) 通过你的观察发现,此处血管的特点是,判断的依据是

    3. (3) 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进行物质交换时,由血液进入组织细胞,从组织细胞进入血液.

    4. (4) 进入组织细胞内的氧气,最终在组织细胞的内被利用.

  • 17. (2020九上·长兴开学考) 新冠病毒给全球带来了重大的疫情

    1. (1) 新冠病毒主要损害人体的呼吸系统,该系统由和肺构成;
    2. (2) 如图甲是重型感染者出现胸部X片及CT影像学,上所说的“白肺”,这说明病毒已经严重损伤了肺的基本结构单位 ;
    3. (3) 如图乙是ECMO,中文名“体外膜肺氧合”,是一 种可代替心肺功能的生命维持设备。其中的中空纤维膜式氧合器的结构如图丙。工作时,将血液由人体静脉引出,从血液入口进入氧合器,血液经过由许多中空的、极细的纤维管构成的膜的外侧,从血液出口重回人体。同时向纤维管内通入气体,就能像正常人体内那样,使氧气、二氧化碳和血液在纤维膜的两侧通过作用进行交换。
  • 18. 研究人员发现菜豆种子在萌发成幼苗的过程中,体内储存的有机物会发生有规律的变化。以下是菜豆种子萌发成幼苗的各阶段示意图,请回答问题。

    1. (1) 图中A到D阶段,种子中的有机物
    2. (2) 以下哪幅图能表示图中A到F过程,有机物质量变化的情况____。
      A . B . C . D .
  • 19. (2021八上·宁波期末) 如图表示大棚内A、B两种植物的光合作用速率(用CO2吸收量表示)与光照强度的关系曲线。请分析回答:

    1. (1) 植物光合作用的场所是细胞质中的(填细胞内结构名称);要使植物A和B都能正常生长,大棚内的光照强度至少应大于点(选填:“c”“d”“f”)。
    2. (2) 若不考虑温度对呼吸作用的影响,则当光照强度为f时,单位时间内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植物A(填“多于”、“等于”或“少于”)植物B。
  • 20. (2020八下·吴兴期末) “咳嗽”是由于异物侵入呼吸道或呼吸道发生炎症,引起的保护性生理活动。咳嗽时会快速向外呼出气体,此时膈肌,肺内气压(“大于”、“小于”或“等于”)外界大气压。“喷嚏”指鼻黏膜受刺激,急剧吸气,然后很快地由鼻孔喷出并发出声音的现象,如图曲线中,符合打喷嚏时呼吸特点的曲线是

  • 21. (2020八下·柯桥期末) 新冠肺炎患者会出现呼吸困难导致缺氧,医院会采用呼吸机来缓解症状,分子筛制氧机供氧

    1. (1) 如图甲是新冠治疗时用的一款呼吸道正压呼吸机,呼吸机使气体压力增高,通过管道与患者呼吸道插管连接,气体经气管、支气管,直接流向肺泡,此时为吸气期;图乙中表示吸气期为段(选填“AB”或“BC”)。
    2. (2) 分子筛制氧机是采用物理变压吸附制氧技术,(如图丙)当空气进入装有分子筛的床层时,分子筛对(写化学式)的吸附能力较强,而氧气不被吸附,这样可以在吸附床出口端获得高浓度的氧气。结合题中内容可知氧气的用途之一是
  • 22. (2019八下·嘉兴月考) 小晨同学将一盆绿色植株密闭在锥形瓶内,如图甲所示。她将该装置放在太阳光照充足的地方,用氧气传感器探测并记录了从0时到24时锥形瓶内氧气浓度的变化情况(假设整个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结果如图乙所示。请据图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 (1) 开始进行光合作用的时间点是。(填图中A,B,C,D,E,F序号)
    2. (2) 光合作用速度与呼吸作用速度相等的时间点是。(填图中A,B,C,D,E,F序号)
    3. (3) 该植物24小时增加的有机物的量(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零。
三、实验探究题
  • 23. 我区某校兴趣小组对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展开了如图所示的探究。

    ①用铁丝将塑料杯悬挂于胶塞上,将胶塞安装在玻璃瓶上,玻璃瓶底注入50mL澄清的石灰水溶液。

    ②再取四套这种装置 ,将长势相同、叶片大小、数量相等的绿萝放于塑料杯中。

    ③按照图中所示的方法对五组装置进行16 小时处理。

    ④观察澄清石灰水的浑浊程度,用“+”表示浑浊,“-”表示澄清,记录在下表中。

    组别

    第1组

    第2组

    第3组

    第4组

    第5组

    实验结果

    --

    +++

    +

    -

    1. (1) 选择长势相同、叶片大小、数量相等的绿萝的原因是
    2. (2) 对比第1组和第2组的实验结果说明 。
    3. (3) 根据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原理,推测第3组的实验结果是(用“+”“-”表示)。
  • 24. 某科学兴趣小组为探究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 (1) 若要探究氧气是由绿色植物在光下产生的,应该选择的实验装置组合是
    2. (2) 甲装置试管中收集的气体可以使带火星的卫生香复燃,说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释放出
    3. (3) 有同学利用甲装置进行了进一步探究,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光源与试管的距离(厘米)

      10

      20

      30

      40

      50

      每分钟产生的气泡数(个)

      65

      35

      15

      6

      1

      据实验结果分析,若要提高大棚作物的产量,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4. (4) 利用丁装置探究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时,应对装置进行处理。一段时间后,玻璃管中的红墨水滴向(填“左”或“右”)移动。
    5. (5) 请你写出呼吸作用的反应式:
  • 25.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不断制造有机物,在满足植物自身需求的同时,也为生物圈中包括人类在内的其他生物提供了基本的食物来源,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 (1) 图甲是花生叶片的结构示意图,标号②细胞中有而①细胞中没有的结构是
    2. (2) 为了进一步探究花生幼苗的生理活动,兴趣小组设计了乙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实验过程如下:①首先关闭阀门,在黑暗处放置一段时间后,玻璃管中的红色小液滴会向移动。②将此装置在黑暗处放置一昼夜后,移到阳光下,打开阀门并移除氢氧化钠溶液,一段时间后取下叶片a,除去叶绿素后滴加碘液,实验现象是,原因是绿叶在光照下制造了淀粉。
  • 26. (2021八下·秀洲月考) BTB溶液是一种二氧化碳指示剂,相对于澄清石灰水能测出更低浓度的二氧化碳。往BTB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溶液颜色从蓝色变为黄色。小明想利用BTB溶液验证植物呼吸作用的产物是二氧化碳,于是设计了以下实验:

    步骤一:把数颗新鲜波菜装入黑色不透光塑料袋中,用绳子扎紧袋口,在暗处放置一个晚上。

    步骤二:挤压塑料袋,将袋中的气体通入BTB溶液中,如A组所示,观察溶液变化。

    步骤三:再取等量新鲜波菜用开水烫2-3分钟,重复上述步骤一、二,如B组,观察实验现象。

    1. (1) 实验中设置B组作为对照组的目的是
    2. (2) 若要得到”植物的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的实验结论。则实验中应该观察到的现象是.
    3. (3) 若将该不透光的装置放在阳光下重复实验,小明发现实验现象更明显,原因可能是.
  • 27. (2020·衢州) 科学家探索光合作用过程和本质经历了漫长的历程。我们知道绿色植物利用太阳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并释放氧气。H2O和CO2均含有O,那么O2中的O是来源于什么物质呢?

    资料一:19世纪末,科学家普遍认为:CO2在光的作用下被分解为CO和(O2。资料二:范?尼尔通过实验得出紫硫细菌合成有机物的反应式,与高等植物光合作用的反应式进行比较研究后,建立了猜想。

    紫硫细菌:CO2+2H2S (CH2O)(糖类)+2S+H2O

    高等植物:CO2+2H2O (CH2O)(糖类)+O2+H2O

    资料三:英国化学家希尔在一个密闭的装置中加入含叶绿体的悬浮液和高铁盐(作氧化剂,不产生氧气),并除去装置内的CO2 , 在光照下发现密闭装置中产生了O2

    资料四:美国科学家鲁宾、卡门给三组小球藻提供含有一定比例18O的水和碳酸氢盐(释放二氧化碳,其他条件均相同),光照相同时间后,分别检测小球藻释放氧气中18O的比例,实验结果如表所示。(18O是表示中子数为10的氧原子,可作为示踪原子)

    组别

    水中18O的比例(%)

    碳酸氢盐中18O的比例(%)

    释放的氧气中18O的比例(%)

    1

    0.85

    0.41

    0.84

    2

    0.85

    0.55

    0.85

    3

    0.85

    0.61

    0.85

    1. (1) 通过资料二中的比较分析,可以作出的猜想是
    2. (2) 希尔实验能否证明光合作用产生的O2全部来源于H2O?请作出判断并说明理由
    3. (3) 分析鲁宾、卡门的实验结果,可得出的结论及相应的依据分别是
  • 28. (2018·浙江模拟) 如图为探究绿色植物光合作用速率的两个实验示意图。结合下列实验并回答下列问题。

    (Ⅰ):甲装置中的NaHCO3溶液可维持瓶内的二氧化碳保持稳定的浓度(碳酸氢钠易分解产生二氧化碳)。甲装置放在20℃环境中,实验开始时,针筒的读数是0.2mL,毛细管内的水滴在位置X处。20min后,针筒的容量需要调至0.6mL的读数,才能使水滴仍维持在X的位置。

    (Ⅱ):乙装置的小烧杯内盛有一定足够浓度的NaOH溶液。将乙装置置于20℃、黑暗环境中,实验开始时,针筒的读数是0.2mL,毛细管内的水滴在位置X处。30min后,针筒的容量需要调至0.1mL的读数,才能使水滴仍维持在X的位置。

    1. (1) 两实验中都使水滴维持在X位置时才进行容量读数的目的是
    2. (2) 根据Ⅱ实验数据可测得呼吸作用(用消耗氧气量表示)的速率是mL/h。
    3. (3) 若以释放出的氧气量来代表光合作用速率,根据Ⅰ、Ⅱ实验数据可测得光合作用(释放氧气量表示)的速率是mL/h。
    4. (4) 如果在Ⅰ实验中只增加光照强度,为使水滴维持在X位置,针筒的容量仍需在0.6mL读数处。而在另一相同实验装置中,若只将温度提升至30℃,为使水滴维持在X位置,针筒容量需要调至0.8mL才能读数,比较这两个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5. (5) 若在甲装置的植物叶片上涂上一层凡士林,针筒处读数会(填“减小”、“不变”或“增大”)。
四、解答题
  • 29. (2020九下·宁波竞赛) 将某绿色植物的叶片放在特定装置中,研究在不同温度和光照条件下(图中的勒克斯是光照强度的单位)的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测得数据如图所示。


    1. (1) 从本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2. (2) 该叶片在20℃时的呼吸速率是10℃呼吸吸速率的倍;
    3. (3) 20℃、2万勒克斯光照时,叶片每小时通过光合作用产生氧气毫克。
  • 30. (2022九下·浦江月考) 植物的新陈代谢要受到外界环境因素(如光、水分)的影响.下图表示一株叶面积为10分米2的植物在一定光照和一定二氧化碳浓度的条件下吸收二氧化碳的速度(单位:毫克/(分米2•小时)).请回答:

    1. (1) B点表示的意义是
    2. (2) 如果白天光照强度为n1时,植物能不能正常生长?为什么?
    3. (3) 在光照强度为n3的情况下光照4小时,该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为毫克.
    4. (4) 植物发生光合作用生成葡萄糖的化学方程式6CO2 +6H2O--C6H12O6+6O2并根据此化学方程式计算在光照强度为n3的情况下光照4小时,该植物发生光合作用生成的葡萄糖的质量(结果保留2位小数)。
  • 31. (2019八下·滨江期末) 杭州市某郊区的一条小河,水体存在富营养化污染情况。下图是水质监测站在2019年 6月对此水体的一天中每升水中溶解氧气的质量进行监测,下表为不同温度溶解氧饱和值表:

    水温/℃

    25

    26

    27

    29

    31

    32

    34

    溶解氧饱和值/mg·L-1

    8.15

    8.00

    7.85

    7.65

    7.43

    7.30

    7.20

    请回答:

    1. (1) 水体中存在一种重要的物质循环——氧循环,水中的溶解氧会由于水生生物的  而减少,但又会由空气中的氧气溶解和水生植物的 而增加。
    2. (2) 在凌晨零点时,河水中的溶解氧仅为该温度下的溶解氧饱和值的75%~80%,原因是: ;但在午后,溶解氧的饱和度可高达110%,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除了上述原因外,还因为 。
    3. (3) 河水里的微生物使有机物(化学式以C6H12O6为代表)与溶解在水中的氧气作用而转化为CO2和H2O的过程(C6H12O6+6O2 6CO2+6H2O)中所需的O2的量叫做BOD(生化需氧量),BOD是衡量水体质量的一个指标,若水体的生化需氧量大于溶解氧饱和值,则不适合鱼类生存。当天测得河水中所含有机物的质量折合成C6H12O6为0.010gL-1 , 通过计算回答,该河段适合鱼类生存吗(设水温为25℃)?
    4. (4) 目前杭州市由于执行了严格的污水排放制度重建了水道体系和用专门船只向河流输送某种气 体等措施,河流水质已得到显著的改善。 这里的“某种气体” 是指        。
      A . 氢气 B . 氯气 C . 氧气 D . 二氧化氮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