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受工业革命影响,英国农村地区就出现了一大批新兴工业区。当时,不仅有奠定英国民族工业的毛纺织业,还有就地取材而发展起来的采矿、冶金、制盐、木炭、造纸等行业。其中冶铁和采煤业,经过工业革命之后,成为工业世界初期机械和能源的两大支柱。乡村织布业创造的“新毛呢”,以其质轻价廉的优势,一举击败行会控制下的城市呢布业,以致城市的工匠和资金纷纷涌向乡村,史称“二次城市兴起”。它绝非一个时期或一个行业的偶然起落,而是英国经济发展的一种新趋势。乡村工业一改旧格局,成为日后工业革命新的生长点。
——摘编自侯建新《社会转型时期的西欧和中国》
材料二:早在19世纪上半期,欧美丝织业的迅速发展带动了对中国生丝的需求。《南京条约》签订后,中国被迫对外贸易,进一步推动了中国市场体系的扩大。从规模和影响最大的蚕丝业和织布业来看,几个乡村工业核心区的形成和发展也都得益于于此。从19世纪、20世纪之交开始,在一些原始工业基础较好的地区,传统的乡村工业开始吸收现代工业文明的成果,在生产组织形式的演进方面,发生许多实质性的变化。不仅传统家庭经营组织的内涵发生改变,手工作坊和手工工场有了新的发展,而且包买商制度蓬勃兴起,各种类型的合作制也开始出现。
——摘编自于秋华(近代中国乡村手工业生产组织的变迁》
材料:20世纪初清政府内部矛盾重重。1901年清政府实行了“新政”。兴学堂、育人才是新政的核心内容。改书院为学堂,大力发展新式教育;广遣留学,借鉴外国先进经验,中国学子涌向日本,形成留日高潮。留学教育的发展推动了新学制的诞生。1902年清政府颁布张百熙拟定的《钦定学堂章程》,虽未实行,却是中国建立新学制的噶失。1904年清政府又颁布了张之洞拟定的《奏定学堂章程》,标志着中国近代学制的正式建立。1905年清政府在各方压力之下,废除了科举制度,封建旧教育在形式上彻底瓦解。待之而起的近代教育日趋完善。1905年中央设立学部,在地方设提学使司和劝学所等,建立起从中央到地方较为完整的教育行政管理体制。1906年学部颁定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教育宗旨,这是中国教育史上第一个有政府命令颁布的教育方针。清末教育初步完成了由古典向近代化的转型,但清末教育改革的研究当时并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
——摘编自刘建华(清末教育改革与中国教育的现代化》
材料:希特勒宣布毁约扩军后,准备重新武装莱茵区,以消除对外扩张的后顾之忧。1936年2月27日,法国众议院批准《法苏互助条约》。希特勒抓住机会,于3月7日采取行动,下令德军3万余人进驻莱菌非军事区。英国自20年代以来一直推行“扶德抑法”的均势外交,此时仍延续这一政策。1933年3月16日,首相麦克唐纳在裁军会议上提出一项被称为“麦克唐纳方案”的裁军公约草案,要求法、波、意三国各自把陆军从现有水平裁减到20万,允许德国陆军在5年内从10万扩充到20万。法国勉强接受该方案的原则。1933年10月14日,德国政府致电裁军会议主席,决定退出裁军会议。10月19日,德国又宣布退出国际联盟。1935年1月,萨尔区根据《凡尔赛条约》的规定举行公民投票,结果归属德国。同年3月,希特勒大受鼓舞,决定趁机迈出毁约扩军的第二步。航空部长宣布德国已经重建空军。3月16日德国颁布《国防法),宣布国防军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和平时期拥有12个军36个师,共约50万人。此举使得德国扩军备战公开化和合法化。
——摘编自王斯德《世界通史》
材料:姚崇(651~721年),唐代杰出的政治家,一生三次入相。696年契丹入侵河北,形势危急。武则天让朝臣上书,提应对策略。武则天在阅读群臣上书中发现姚崇对问题剖析周密,论理精到,破格提升姚崇为兵邮侍郎。后任武朝后期宰相,受到信任。武则天后期两个面首张易之,张昌宗兄弟权势膨胀,遭姚崇抵制。705年正月,宰相张柬之联合桓彦范、崔玄昧、敬晖、袁怒已,趁武则天病重之际发动军事政变,推翻了武则天,拥戴唐中宗复辟。姚崇是这场政变的重要幕后人,固定策有助被封为梁县侯。唐玄宗平定太平公主叛乱后,搞军事检阅,密诏姚崇,提出拜姚崇为相,姚崇向唐玄宗提出针对武则天以来的弊政及历史教训的十条建议,希望皇帝执行。唐玄宗全盘接受了。在任相的三年多时间内,他选贤任能、奖励清廉、厉行节俭、精简机构、惩治贪污、爱护百姓。史载唐玄宗时期“军国之务,咸访于崇”“玄宗悉从之,而天下大理”。
——据赵映林《姚崇:三起三落的宰相》等
材料:基于近代中国的救亡与民主问题,学者们进行了多层面的探索,出现了多个观点。第一种观点,把救亡与革命相混淆,认为民主革命破坏了中国现代化的进程,自由主义的改良才符合中国现代化的进程,这以李泽厚的“救亡压倒启蒙”和“告别革命”为代表。第二种观点,救亡实际上是针对作为一国而存在的民族国家存在的拯救,救亡就是要建立现代民族国家。丁耘认为:救亡与反帝、民族主义或爱国主义大体同位。高力克称这种救亡是一种“民主救亡”。第三种观点,从文化和文明的视野来解释救亡,对于民主的认识有一种世界主义的視角。救亡就是要拯救国家,而传统中国的本质是文化、文明。李杨认为:中国现代“救亡”史,是从文化主义向民族主义转化、从传统样式的文明向现代样式的民族国家转型的历史。
——摘编自刘永春(近代中国救亡与启蒙中的民主问题研究》
阅读材料,请围绕“近代中国的救亡与民主”这一主题对材料中的观点发表自己的看法或新增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阐述。(要求:看法明确,阐述须有史实依据,逻辑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