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刊 | 创刊时间 | 使用过的名称 |
(布尔塞维克) | 1927年 | 《新时代国语教科书》《中国文化史》《经济月刊》等 |
《列宁青年》 | 1928年 | 《美满姻缘》《青年杂志》《光明之路》等 |
《红旗周报》 | 1931年 | 《摩登周报》《佛学研究》等 |
据表1可知,这些报刊经常更改名称旨在( )
材料一:西汉自武帝时创立太学,所谓“太学”,其实质就是儒家式的大学,太学的教授是五经博士,教学内容是儒家经典。汉武帝采纳公孙弘的建议,在太学实行“设科射策,劝以官禄”的政策,下至郡太守卒吏,皆用通一艺(一经)以上者,形成了“公卿大夫士吏,彬彬多文学之士”的局面。西汉后期,五经博士增加至十几个,太学生也增加到几千个,太学成为全国文化学术的中心。
——摘编自毛礼锐《汉代太学考略》等
材料二:(东汉以后) 是以地方之大族盛门乃为学术文化之所寄托。中原经五胡之乱,而学术文化尚能保持不坠者,固由地方大族之力……故论学术,祗有家学之可言,而学术文化与大族盛门常不可分离矣。
——摘编自陈寅恪《崔浩与寇谦之》
材料一:英法用战争打破清王朝对《南京条约》“一劳永逸”的愿望,并且《天津条约》明确规定条约“以十年为限”,可以“酌量更改”。随着眼界的打开,清朝君臣对修约逐渐有了新认识。《马关条约》签订后,一些开明的官员纷纷上奏呼吁修约。1898年,总理衙门更是向英国提出“希望修改税则和条约中的通商各款”,虽未成功但迫使英国正面回应了中国的修约诉求。
-——摘编自李育民《晚清时期条约关系观念的演变》等
材料二:表2 中华民国时期废除不平等条约大事记
时间 |
事件 |
1924年下半年 |
中国国民党第一次明确提出取消所有不平等条约的宣言,全国各地掀起了一场群众性的反帝废约运动 |
1928年7-11月 |
南京国民政府发起一场同列强“改订新约”的运动,并先后签订《整理中美两国关税关系之条约》《中比发好通商条约》等 |
20世纪40年代 |
中国社会掀起一股要求立即废除不平等条约的热潮,国民政|府与英美分别签订了《关于取消美国在华治外法权及处理有关问题之条约》《关于取消英国在华治外法权及处理有关问题之条约》 |
——摘编自朱英《中国近代史十五讲》等
材料:
项目 | 时期 | 西方史学特点 |
第一次 | 公元前5世纪 | 史学“是人类历史的叙述,是人的事迹、人的目的、人的成功与失败的历史”,“希腊人虽不是记录人类历史的第一人,却是批判史实第一人” |
第二次 | 5世纪前后 | “历史不是归结于人的主观能动性,而是归之于早已命定的上帝的安排” |
第三次 | 15世纪 | “史学思想又一次把人放在它的画面的中心地位” |
第四次 | 19世纪至20世纪 | “史料至上”“如实直书”构成客观主义和实证主义史学的主要特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中的阶级斗争学说逐渐形成 |
第五次 | 20世纪50年代前后 | 有别于传统史学眼光,“从整体上研究人类历史”。“跳出欧洲,跳出西方,将视线投射到所有的地区与所有的时代” |
——摘编自张广智《西方史学通史》(第一卷)
针对部分或全部材料,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
材料:女真族的封建化, 始于金太宗时期,到世宗和章宗之际,金朝的封建化基本完成。原来使用奴隶生产的猛安谋克户,这时“往往以田租人”“取租而已”。泰和四年九月,又“定屯田户自种及租佃法”。金熙宗推行汉法,废勃极烈制,改革官制。在中央设尚书省,下设六部。又设御史台,监察官员活动。在地方沿袭宋朝的路、府、州、县制度。财政方面也仿照宋朝办法,对土地收二税,对人民按财产征物力钱。金太宗即位后,模仿辽、宋之制,设立科举制度以取士。完颜亮时,建国子监。金世宗时,又相继置太学和州学。女真、汉族和契丹族的知识分子进入政府机构。.
——摘编自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材料:日本1918年生活费指数和实际工资指数分别为1914年的174.3%和92.3%。农村分化十分严重,特大地主增加42%。1917年的大米产量比1916年下降6.6%,但城市人口比战前增加了20%。奸商进一步囤积居奇,哄抬米价。群众无法压抑的愤懑终被政府出兵西伯利亚的告示所触发,爆发了声势浩大的米骚动事件。1918年7月23日,富山县妇女自发发动了阻止将大米运往外地的斗争,揭开了米骚动事件的序幕。整个骚动历时2个多月,波及全国2/3地区。斗争矛头不仅对准奸商豪富,而且指向天皇和统治阶级,提出了打倒寺内内阁的口号。米骚动事件被镇压后,工农革命斗争继续高涨。1921年各种马克思主义小组在全国陆续成立。1922年4月还建立了日本第一个全国性农会一一“日本农民组合”。
——摘编自王斯德《世界现代史》
材料:姚莹(1785-1853年),字石甫,安徽桐城人。早在鸦片战争前夕,姚莹就已注意到时事与世界大势。鸦片战争期间,他任台湾道员,严禁鸦片入口,组织抗英斗争。鸦片战争的失败,对姚莹的思想产生了巨大的震动。他怀着悲愤的心情,努力寻求抵抗外国侵略之策。1845年,姚莹撰写的《康艏纪行》一书问世。该书不仅对西藏的地理、历史、政治、宗教、风俗习惯等作了考察,而且对英、俄等国的情况作了探讨,建议清政府加强沿海与边疆防务,以抵御外国侵略。“欲吾中国童叟皆习见闻,知彼虚实,然后徐图制夷之策。冀雪中国之耻,重边海之防,免胥沦于鬼域。”他很强调学习西方的自然科学,还介绍了英国的资产阶级议会政治。
——摘编自李侃《中国近代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