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体 |
沸点/℃(在标准大气压下) |
水 |
100 |
酒精 |
78 |
液态氧 |
-183 |
①近壶嘴的地方,我们什么也看不见。这是因为壶内水沸腾时产生了大量的水蒸气,在壶嘴附近由于温度比较,仍然保持状态;
②水蒸气离开壶嘴一段距离以后,,形成“白气”;
③“白气”进一步上升,到干燥的空气中,发生现象,我们又什么也看不见了;
物质 |
水银 |
酒精 |
甲苯 |
铅 |
萘 |
熔点/℃ |
-38.8 |
-117 |
-95 |
328 |
80.5 |
沸点/℃ |
357 |
78.5 |
111 |
1740 |
218 |
①弦乐器的音调跟弦的长短有关;
②乐器的音调跟弦的松紧有关;
③弦乐器的音调跟弦的粗细有关。
为了研究猜想①是否正确?小杰等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
如图所示,将一根胡琴弦的一端绕结在桌子的腿上,另一端绕过桌边的小滑轮,挂上几个砝码,使它在桌面上拉紧,并用A、B两个三角形柱状小木块将弦支起。用一把塑料尺弹拨弦的中部,就可以听见弦发出的声音。然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改变A、B间的距离进行了多次实验,发现A、B间的距离越长,音调越低。
他们通过分析归纳,总结得出弦乐器的音调跟弦长短之间的关系:
t/min |
0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T/℃ |
80 |
82 |
84 |
86 |
88 |
90 |
92 |
94 |
96 |
|
98 |
98 |
98 |
干爽与潮湿
水面上方同时进行着两种相反的过程:一方面,水分子从液面飞出来;另一方面,有的水分子撞到水面又回到水中。
一瓶矿泉水喝了一半后,把瓶盖拧紧,随着水的不断蒸发,水面上方的水分子数目不断增多,回到水中的水分子也逐渐增多。最后,当气态水分子的数量增大到一定程度时,在相同时间内回到水中的水分子数等于从水面飞出的水分子数,这时,水蒸气的密度不再增大,水蒸气产生的压强就不变,水也不再减少,水与水蒸气间达到平衡状态,蒸发停止。
处于平衡状态的水蒸气叫做水的饱和汽。在一定温度下,水的饱和汽的压强是一定的,这个压强叫做水的饱和汽压PS , PS随温度变化而变化,温度升高时,液体分子运动加剧,单位时间内从液面飞出的分子数增多,原来的平衡被破坏,液体继续蒸发,水蒸气的压强继续增大,直至达到新的平衡。
影响蒸发快慢以及人们对干爽与潮湿感受的因素,是空气中水蒸气的压强p1与同一温度下水的饱和汽压PS的比值。因此,人们用Rh=来描述空气的潮湿程度,Rh越小,人体表面的水分蒸发得越快,感觉干爽,Rh越大,人体表面的水分蒸发得越慢,人就感到潮湿。
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