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用 Giemsa 染料对复制后的染色体进行染色,DNA分子的双链都含有 BrdU 的染色单体呈浅蓝色,只有一条链含有 BrdU 的染色单体呈深蓝色。现将植物根尖放在含有BrdU的培养液中培养,取根尖用 Giemsa 染料染色后,观察分生区细胞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色情况。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
①赫尔希和蔡斯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
②富兰克林等拍摄的DNA分子X射线衍射图谱
③查哥夫发现的DNA中嘌呤含量与嘧啶含量相等
④沃森和克里克提出的DNA半保留复制机制
杂交组合 |
F2的表现形式及数量(株) |
|||
矮秆抗除草剂 |
矮秆不抗除草剂 |
高秆抗除草剂 |
高秆不抗除草剂 |
|
甲×乙 |
513 |
167 |
0 |
0 |
甲×丙 |
109 |
37 |
313 |
104 |
乙×丙 |
178 |
12 |
537 |
36 |
回答下列问题:
密码子序号 |
1…4…19 20…540 |
密码子表(部分): |
正常核苷酸序列 |
AUG…AAC…ACU UUA…UAG |
AUG:甲硫氨酸,起始密码子 |
突变①↓ |
||
突变后核苷酸序列 |
AUG…AAC…ACC UUA…UAG |
AAC:天冬酰胺 |
正常核苷酸序列 |
AUG…AAC…ACU UUA…UAG |
ACU、ACC:苏氨酸 |
突变②↓ |
||
突变后核苷酸序列 |
AUG…AAA…ACU UUA…UAG |
UUA:亮氨酸 |
正常核苷酸序列 |
AUG…AAC…ACU UUA…UAG |
AAA:赖氨酸 |
突变③↓ |
UAG、UGA:终止密码子 |
|
突变后核苷酸序列 |
AUG…AAC…ACU UGA…UAG |
…表示省略的、没有变化的碱基 |
据图回答:
为了研究疟原虫对青蒿素的抗药性机制,将一种青蒿素敏感(S型)的疟原虫品种分成两组:一组逐渐增加青蒿素的浓度,连续培养若干代,获得具有抗药性(R型)的甲群体,另一组为乙群体(对照组)。对甲和乙两群体进行基因组测序,发现在甲群体中发生的9个碱基突变在乙群体中均未发生,这些突变发生在9个基因的编码序列上,其中7个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序列发生了改变。
为确定7个突变基因与青蒿素抗药性的关联性,现从不同病身上获取若干疟原虫样本,检测疟原虫对青蒿素的抗药性(与存活率正相关)并测序,以S型疟原虫为对照,与对照的基因序列相同的设为野生型“+”,不同的设为突变型“-”。部分样本的结果如表。
疟原虫 |
存活率(%) |
基因1 |
基因2 |
基因3 |
基因4 |
基因5 |
基因6 |
基因7 |
对照 |
0.04 |
+ |
+ |
+ |
+ |
+ |
+ |
+ |
1 |
0.2 |
+ |
+ |
+ |
+ |
+ |
+ |
- |
2 |
3.8 |
+ |
+ |
+ |
- |
+ |
+ |
- |
3 |
5.8 |
+ |
+ |
+ |
- |
- |
+ |
- |
4 |
23. 1 |
+ |
+ |
+ |
+ |
- |
- |
- |
5 |
27.2 |
+ |
+ |
+ |
+ |
- |
- |
- |
6 |
27.3 |
+ |
+ |
+ |
- |
+ |
- |
- |
7 |
28.9 |
+ |
+ |
+ |
- |
- |
- |
- |
8 |
31.3 |
+ |
+ |
+ |
+ |
- |
- |
- |
9 |
58.0 |
+ |
+ |
+ |
- |
+ |
- |
- |
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分组 |
母本 |
父本 |
F1叶色 |
第1组 |
W |
X |
浅绿 |
第2组 |
W |
Y |
绿 |
第3组 |
W |
Z |
绿 |
第4组 |
X |
Y |
绿 |
第5组 |
X |
Z |
绿 |
第6组 |
Y |
Z |
绿 |
实验结果表明,W的浅绿叶基因与突变体的浅绿叶基因属于非等位基因。为进一步判断X、Y、Z的浅绿叶基因是否在同一对染色体上,育种人员将第4、5、6三组实验的F1自交,观察并统计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不考虑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和互换,预测如下两种情况将出现的结果:
①若突变体X、Y、Z的浅绿叶基因均在同一对染色体上,结果为。
②若突变体X、Y的浅绿叶基因在同一对染色体上,Z的浅绿叶基因在另外一对染色体上,结果为。
回答下列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