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江西省赣州市石城县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

更新时间:2022-06-25 浏览次数:37 类型:期末考试
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10分)
  • 1. 下列字形和划线字注音不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 (shài)     取谛      悲天人(mǐn)     心有灵犀 B . (xǐng)     拙劣      精竭虑(dān)     锐不可当 C . 噪(guō)     渺远      细心揣(mó)      销声匿迹 D . (sù)      幽邃       分离析(bēng)    接踵而至
  • 2. 下列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这些伪劣药品造成的危害真是骇人听闻 , 药品市场非整顿不可。 B . 这天气周而复始:昨天还骄阳似火、热浪扑人,今天就大雨倾盆、寒意逼人。 C . 这故事编得天衣无缝 , 谁听了都会以为是真的。 D . 老师的声音戛然而止 , 而同学们还沉醉在老师美妙的故事中。
  • 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虽然每个见过托尔斯泰的人都谈过这种犀利目光,却再好的图片都没法加以反映。 B . 学校新的领导班子健全并建立了一整套班级管理制度。 C . 这次会议规定每一位发言者的发言时间最多不能超过30分钟。 D . 从“死”的石头上,我们看到了地壳的活动。
  • 4. 下列句子排列顺序恰当的一项是(  )

    ①甚至酒糟也没有滤出,酒面上浮有一层淡绿色的糟沫。

    ②古代的酒颜色与现在相同,做法也基本一样,所不同的是,古代的酒酿得较为粗糙。

    ③就是这层糟沫,让美酒有了“绿酒”之称。

    ④我们在写文章或者说话时,常常用到“灯红酒绿”这个词,酒为什么是绿的呢?

    ⑤这层糟沫细碎,就像一层蚂蚁漂在上面,所以又以“绿蚁”或者“浮蚁”来代称“绿酒”了。

    A . ①②③④⑤ B . ④②①③⑤ C . ①③⑤④② D . ④③①②⑤
  • 5. (2011·营口)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短语,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爱雨的人是不想躲开雨的。让那清凉的雨丝,;让那安闲的雨丝,;让那多情的雨丝,;让那无声的雨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抹去你思维上的俗  ②诉说你心中的爱  ③洗去你心灵上的尘  ④拨动你心底的弦。

    A . ①②③④ B . ③①④② C . ③④①② D . ③①②④
二、古诗文阅读与积累。(20分)
  • 6.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问题。

    春光好

    欧阳炯

    天初暖,日初长,好春光。万汇此时皆得意,竞芬芳。

    笋迸苔钱嫩绿,花偎雪坞浓香。谁把金丝裁剪却,挂斜阳?

    【注释】①欧阳炯(896﹣971)益州(今四川成都人),在后蜀任职为中书舍人。②万汇:万物。③苔钱:苔点形圆如钱,故称“苔钱”。④雪坞:背阳处尚未消融的雪坡。⑤金丝:指柳条。

    1. (1) 下列对词的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 全词皆写春光,上片写特定环境的春景,下片写对春天总的印象。 B . “万汇此时皆得意,竞芬芳”写出了万物在春风的吹拂下争奇斗艳的景象。 C . “笋迸苔钱嫩绿”的意思是春雨之后新笋从点点如钱的绿苔地中迸发出来。 D . 词的下片后两句描绘了早春园林夕照的美景。
    2. (2) “谁把金丝裁剪却,挂斜阳?”这一句颇为后人称道,试做分析。
  • 7. 阅读下面文言短文,完成问题。

          吴起为魏武侯西河之守。秦有小亭临境,吴起欲攻之。不去,则甚害田者;去之,则不足以征甲兵。于是乃一车辕于北门之外而令之曰:“有能徙此南门之外者,赐之上田、上宅。”人莫之徙也。有徙之者,遂赐之如令。俄又置一石赤菽东门之外而令之曰:“有能徙此于西门之外者,赐之如初。”人争徙之。乃下令曰:“明日且攻亭,有能先登者,仕之国大夫,赐之上田宅。”人争之,于是攻亭,一朝而拔之。

    (选自《韩非子•内储说上》)

    【注释】①吴起(前440年﹣前381年),战国初期军事家、政治家、改革家,兵家代表人物。②小亭:小哨亭。③田者:种田的人。④徙:迁移。⑤赤菽(shū):赤小豆。

    1. (1) 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

       

    2. (2) 翻译下面的句子。

      明日且攻亭,有能先登者,仕之国大夫,赐之上田宅。

    3. (3) 本文在写攻亭之前写了吴起的哪两件事?吴起为什么要做这两件事?
  • 8. 古诗文名句积累,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1. (1) 俄顷风定云墨色,
    2. (2) 采菊东篱下,
    3. (3) 《桃花源记》中描述老人和小孩都自得其乐的句子是:
    4. (4) 生活中,有才能的人比比皆是,但是能慧眼识人才的人并不多。可见,世上不是缺乏人才,而是缺乏能发现人才、识别人才的人。这正如韩愈在《马说》中所说的“”。
三、现代文阅读。(30分)
  • 9.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

    看戏

    叶君健

    ①时间是晚上八点。太阳虽然早已落下,但暑气并没有收敛。没有风,公园里那些屹立着的古树是静静的。树叶子也是静静的。露天的劳动剧场也是静静的。

    ②但剧场里并不是没有人。相反地,人挤得非常满。每个角落里都是人,连过道的石阶上都坐着人:工人、店员、手艺人、干部、学生,甚至还有近郊来的农民——一句话,我们首都的劳动人民。从前面一排向后面一望,这简直像一个人海。他们所发散出来的热力和空中的暑气凝结在一起,罩在这个人海上面像一层烟雾。烟雾不散,海在屏住呼吸。

    ③舞台上的幕布分开了,音乐奏起来了,演员们踩着音乐的拍子,以庄重而有节奏的步法走到脚灯前面来了。灯光射在他们五颜六色的丝绣和头饰上,激起一片金碧辉煌的彩霞。这个迷蒙的海上顿时出现了海市蜃楼。那里面有歌,也有舞;有悲欢,也有离合;有忠诚,也有奸谗;有决心,也有疑惧;有大公的牺牲精神,也有自私的个人打算。但主导这一切的却是一片忠心耿耿、为国为民的热情。这种热情集中地、具体地在穆桂英身上表现出来。

    ④当这个女主角以轻盈而矫健的步子走出场来的时候,这个平静的海面陡然膨胀起来了,它上面卷起了一阵暴风雨,观众像触了电似的对这位女英雄报以雷鸣般的掌声。她开始唱了。她圆润的歌喉在夜空中颤动,听起来似乎辽远而又逼近,似乎柔和而又铿锵。歌词像珠子似的从她的一笑一颦中,从她的优雅的“水袖”中,从她的婀娜的身段中,一粒一粒地滚下来,滴在地上,溅到空中,落进每一个人的心里,引起一片深远的回音。这回音听不见,但是它却淹没了刚才涌起的那一股狂暴的掌声。

    ⑤观众像着了魔一样,忽然变得鸦雀无声。

    ⑥他们看得入了神,他们的思想情感和舞台上女主角的思想情感交融在一起。随着剧情的发展,女主角的歌舞渐渐进入高潮。观众的情感也渐渐进入高潮。潮在涨。没有谁能控制住它。这个一度平静下来的人海又忽然膨胀起来。戏就在这时候要到达顶点。我们的女主角也就在这时候像一朵盛开的鲜花,观众想要把这朵鲜花捧在手里,不让它消逝。他们都不约而同地从座位上起来,真像潮水一样,涌到我们这位艺术家的面前。观众和他打成一片。舞台已经失去了界限,整个的剧场就是一个庞大的舞台。

    ⑦我们的这位艺术家是谁呢?他就是梅兰芳同志。过了半个世纪的舞台生活以后,现在66岁的高龄,他仍然能创造出这样富有朝气的美丽形象,仍然能表现出这样充沛的青春活力,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这种奇迹只有在我们的国家才能产生——因为我们拥有这样热情的观众和这样热情的艺术家。

    1. (1) 第⑤自然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2. (2) 歌声是无形的,怎么能“像珠子似的”“一粒一粒地滚下来”?
    3. (3) 文章为什么把观众的表情写得具体详尽,而对剧情的描写却十分简略?
  • 10.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

    大连“小草”

    在报上读到一条短消息,怦然心动,陷入深思。消息连标点在内也不过二百字,题为《在生命的最后一分钟》,文章不长,谨录于后——

    一名公交车司机在行车的途中突然心脏病发作,在生命的最后一分钟里,他做了三件事。

    ——把车缓缓地停在马路边。并用生命的最后力气拉下了手动刹车闸;

    ——把车门打开,让乘客安全地下了车;

    ——将发动机熄火,确保车和乘客的安全。

    他做完了这三件事,安详地趴在方向盘上停止了呼吸。

    这名司机叫黄志全,终年四十五岁,是大连市公汽联营公司七O二路四二二七号双层巴士的司机。

    现在,所有的大连人都记住了他的名字。

    人总是要死的。但黄志全死在了岗位上,岗位特殊,关系到几十人的性命。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和平建设时期的黄志全同样面临了董存瑞、黄继光等无数英雄一样的“千钧一发”!黄志全选择了他的尽心尽职,选择了利民利国;在作出如此选择之后,也选择了他的归去——安详。美好的人生与人性的美好在黄志全的身上得到了诗意的表现与升华,令人揪心、动心、刻骨铭心。

    比起其他一些烈士,黄志全之死,显得平静,但它同样让人感到人生的价值,精神的可贵。

    我想起了大连那随处可见的小草。那是大连人民引以自豪之美啊!是的,大连美丽的小草成就了大连之美,或者说,构成了今日大连美的重要内容。小草之美,美在奉献。铺为草坪,由人踏青;连为草地,供人观赏。“零落成泥碾作尘”,初衷不改,依然“香如故”;春发夏长,默默在奉献着。当然,同时也成就了自身绿茵如毡的“生命之美”。大连黄志全,就是大连小草的化身罢;抑或,大连小草,便是大连黄志全人格的永恒塑形罢。

    1. (1) 消息中说,黄志全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做的第一件事是“把车缓缓地停在马路边”。“缓缓”这一词语在文中的作用是
    2. (2) 文中将黄志全与小草互比,是因为两者之间有相似之处。相似之处在于:
    3. (3) 议论文中的记叙要求“概括”“简明”,而本文在记叙黄志全的事迹时却全文引述了《在生命的最后一分钟》这则消息,甚至连黄志全驾驶的汽车路号、车号和车型及一些评述性语句也一一写明,并未加以“概括”而使之更加“简明”。说说你对这样的引述的看法。
  • 11.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

    常用词牌的统计分析

    填词,首要的是选定词牌。词牌有两个作用:一是明确调类,即音律特征;一是框定词类,即语言格律特征。词牌的原始涵义,既包括了音乐性,也包括了文学性,这是因为词是用来歌唱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词牌的音乐属性逐步淡化甚至退化,最后只剩下文学的特定格式了。

    原生态的词牌,就像现在流行歌曲的曲目一样,林林总总,数量繁多。其中好听的很多,流传甚广;一般的也不少,当时的人唱过也就淡忘了。《宋词全集》中共收词牌一千多个,《全宋词》中收录的更多,可见词牌浩繁。面对这么多的词牌,想要填词表意,不借助工具书是很难全都把握准确的。不过事实上,真正常用的词牌远没有那么多。所谓常用词牌,是指大多数词家喜欢使用的词牌,也就是在词著中出现频率最高的那些词牌。掌握了这些词牌,也就掌握了词的精华。

    《宋词全集》共录编宋代词作者202位,词牌1107个,收录作品14932首,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宋代词作面貌和宋词在文学艺术发展史上的价值。

    我们以《宋词全集》为样本,通过统计分析发现,在这一千多个词牌中,真正常用的词牌只有41个,只占词牌总数的3.7%。这些词牌出现的频率为全部词牌的50.32%,作品数占全部作品数的59.64%。这些词牌,在词史上出现过许多传颂千古的名篇,如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念奴娇•赤壁怀古》、岳飞的《满江红(怒发冲冠)》等。

    除此之外,还有22个词牌,也有不少名篇为人们所熟悉,如李清照的《声声慢(寻寻觅觅)》、苏轼的《行香子•过七里滩》、辛弃疾的《汉宫春•立春》等。这些词牌作品数量不是很多,但其名篇被引用和刻印的次数也非常多,因而令人印象深刻。这些词牌连同上面所说的41个常用词牌,可以称之为“多见词牌”。

    初学词的人,如果能够掌握这63个词牌的格律和其代表作,就可以基本掌握宋词的精华,对宋词的文化价值和格律规律有初步的了解了。

    1. (1)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推断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 . 随着词牌的音乐属性的退化,词逐渐变成了一种纯粹的文学体裁。 B . 原生态词牌数量繁多,其中一部分可能因艺术表现力平凡而消失。 C . 历朝大多数词家喜欢使用的、出现频率最高的常用词牌只有41个。 D . 要想学习了解宋词,可以从掌握多见词牌的格律及其代表作入手。
    2. (2) 从统计分析的结果看,多见词牌有哪些特点?请根据文意简要概括。
四、名著阅读。(10分)
  • 12. 选择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  )
    A . 《骆驼祥子》塑造了一位个性鲜明的女性形象——大胆泼辣而又有些心理扭曲的小福子。 B . “孙悟空从神仙口中得知弼马温是不入流的官职,很是愤怒,斥责玉帝不用贤,回花果山自封为齐天大圣”表现了孙悟空的自以为是。 C . “大海就是一切,它覆盖了地球表面的七分之一。大海纯净清新、大海充满了生命力、大海具有宽广的胸怀、大海就是永恒。”这句话是《海底两万里》阿龙纳斯说的。 D . 《昆虫记》作者法布尔对于昆虫的形态、习性、劳动、繁衍和死亡的描述,处处洋溢着对生命的尊重,对自然万物的赞美。
  • 13. 《傅雷家书》中傅雷在信中常以自己的经历为例教导傅聪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 14. 请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你从保尔身上汲取了什么样的精神?
五、写作(50分)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