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选项 | 实验操作和现象 | 结论 |
A | 向某钠盐粉末上滴加浓盐酸,产生的气体通入品红溶液中,品红溶液褪色 | 该钠盐为Na2SO3或NaHSO3 |
B | 向饱和FeSO4溶液中加入CuS固体,测得溶液中c( Fe2+)不变 | Ksp(CuS)<Ksp(FeS) |
C | 取某涂改液与KOH溶液混合加热,充分反应,取上层清液,加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 涂改液中存在含氯化合物 |
D | 取少量乙酰水杨酸样品,加入3 mL蒸馏水和少量乙醇,振荡,再加入1~2滴FeCl3溶液,溶液变为紫色 | 乙酰水杨酸样品中可能含有水杨酸 |
已知:①“沉铂”时发生的反应为[ PtCl6]2- +2 = (NH4)2PtCl6↓。
②隔绝空气“煅烧”时有两种单质生成,其中一种是 N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①1 mol该配合物中含有molσ键。
②中心离子杂化方式为(填标号)。
a.sp2 b.sp3 c.sp3d d.sp3d2
③Ti3+具有较强还原性的原因是。
①上图TiO2晶胞中钛原子占据个氧原子围成的八面体空隙。
②已知所有的Ti-O键键长为rpm,B点原子的分数坐标为( , , ),则A点原子的分数坐标为;晶胞中A、B间距离为pm;TiO2晶体密度为g·cm-3(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③TiO2-x Ny晶体中x=。
已知:①“浸取”后溶液中的阳离子主要是[ Zn( NH3)4]2+、[Cu(NH3)4]2+。
②25 ℃时Ksp(ZnS)= 1.6×10-24 ;深度除杂标准:溶液中回答下列问题:
[Cu(NH3)4]2+ +4H2O Cu2+ + K1=a
[Cu(NH3)4]2++S2- +4H2OCuS↓+ K2=b
(NH4)2S的加入量对锌的回收率及铜锌比的影响如图所示。
①当(NH4)2S加入量超过100%时,锌的回收率下降的可能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②(NH4)2S较为合理的加入量约为120%,理由是。
③室温下,向“浸取”液中加入一定量(NH4)2S固体,“深度除铜”后,测得溶液中 c(Cu2+)为1.0×10-8 mol·L-1 , 此时溶液中c(S2- )为mol·L-1(用含a、b的代数式表示,忽略S2-水解)。
回答下列问题:
步骤1:称取mg产品,加水溶解配成1 L溶液。
步骤2:量取25.00 mL上述溶液注入碘量瓶中加入V1mLc1 mol·L-1 I2的标准溶液及适量的NaOH溶液(2NaOH+I2= NaIO+NaI+H2O),于暗处放置10 min。
步骤3:加水及适量的稀硫酸,摇匀。
步骤4:加入少量淀粉溶液,用c2 mol·L-1 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剩余的I2(I2+2 Na2S2O3=2NaI+ Na2S4O6) ,滴定至终点时消耗Na2S2O3溶液V2 mL。
①“步骤2”中NaIO氧化硫脲生成尿素、硫酸和碘化钠的离子方程式为。
②“步骤4”滴定终点时的现象是。
③产品中CS( NH2 )2的质量分数为。
I.CH4(g)+H2O(g) CO(g)+3H2(g) △H1
II.CO(g)+H2O(g) CO2(g)+H2(g) △H2<0
III.CH4(g) +2H2O(g) CO2(g)+4H2(g) △H3>0
回答下列问题:
物质 | CH4(g) | CO(g) | H2O(1) |
/(kJ·mol-1) | -75 | -110.5 | -285.8 |
△H1=kJ·mol-1[已知:H2O(g)= H2O(1)△H= -44kJ·mol-1]。
已知:反应速率=正-逆=k正x(CO)·x(H2O)-k逆x(CO2)·x(H2),k正、k逆分别为正、逆向反应速率常数,x为物质的量分数。A、B、D、E四点中温度最高的是,在C点所示投料比下,当CO转化率达到40%时, =。
①遇FeCl3溶液显紫色
②苯环上有三个取代基
③核磁共振氢谱有5组峰且峰面积之比为9:6: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