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高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2022届高三下学期文综历史5月高考模拟检...

更新时间:2024-07-13 浏览次数:37 类型:高考模拟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要求的。
  • 1. (2022·定远模拟) 《荀子·儒效篇》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而西周统治者对分封制的设计还有所侧重,如封神农之后于焦(今河南陕县),封黄帝之后于祝(今江苏丹阳),封帝尧之后于蓟(今天津蓟县),封帝舜之后于陈(今河南淮阳),封大禹之后于杞(今河南杞县)。这样设计(    )
    A . 改变了中原地区的落后面貌 B . 有利于树立周王的贤明形象 C . 使最高统治者权力高度集中 D . 确立了王室贵族的特权政治
  • 2. (2022·定远模拟) 《通典·职官》记载:(汉武帝)“令诸侯十月献酎金,不如法者,国除,其县邑皆别属他郡。……自后诸侯王唯得衣食租税。”关于以上材料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执法不避皇亲国戚以警示贵族官僚 B . 改变汉初郡县制与封国制并存的格局 C . 加强中央对地方的严密控制 D . 创立诸侯只享用租税而无治民权并受所在郡监督的制度
  • 3. (2022·定远模拟) 唐代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普遍设立(羁縻)都督府、州、县,册封当地各族首领人物为都督、刺史、县令,实行世袭制,可按本族习俗执政,贡赋、版籍一般不纳人中央户部,但要执行朝廷命令,承办朝廷下达的“公务”,还要应朝廷征调派兵出征。据统计,全国共有800多个羁縻州、府。唐代这些举措(   )
    A . 冲击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体制 B . 促进了地方行政效率的提高 C . 受到了藩镇割据势力强烈影响 D . 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
  • 4. (2022·定远模拟) 下图是江苏省苏州市树山村大石山顶上镌刻的“唯和呈喜”四个字,已有几百年历史。四字合用中间一“口”,构思极其巧妙,具有很高的书法艺术价值,暗含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以下解读正确的是(    )

    A . 利用篆书形变组合,蕴涵着天人合一哲学思想 B . 将文字囊括于圆内,折射出儒家文化尚礼思想 C . 以圆形方孔图构字,反映出商品经济异常活跃 D . 四字合用一口构图,体现虚实挪让等艺术之美
  • 5. (2022·定远模拟) 1842—1852年期间,广州对外贸易进出口总值均处领先地位,但总体上呈下降趋势。与此同时,上海进出口贸易额及其在全国的对外贸易比重则呈迅猛上升之势,并最终于1853年超越广州,成为中国对外贸易的最大口岸。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在于(    )
    A . 中国经济重心的转移 B . 列强侵略的影响 C . 区域经济差异的扩大 D . 民族工业的兴起
  • 6. (2022·定远模拟) 孙中山在多次演说与撰写的论著中都说明“民生主义就是社会主义”。与此同时,其他许多革命党人也曾对民生社会主义进行过阐释,例如,黄兴曾说明:“国家社会主义,实于国民今日现状最为适当”;朱执信更是主张“财产归公”,即国家所有,提出了较为激进的民生社会主义思想。这表明当时(   )
    A . 社会主义思想广泛传播 B . 民生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焦点 C . 治国理念的趋同性明显 D . 对欧美资本主义进行了反思
  • 7. (2022·定远模拟) 毛泽东在其著作中指出,中国过去一切革命斗争成效甚少,其基本原因就是因为不能团结真正的朋友,以攻击真正的敌人。革命党是群众的向导,在革命中未有革命党领错了路而革命不失败的。我们的革要有不领错路和一定成功的把握,不可不注意团结我们的真正的朋友,以攻击我们的真正的敌人。这一言论有利于(    )
    A . 探索符合国情的革命道路 B . 推动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实现 C . 巩固中国的革命统一战线 D . 正确区分两类不同性质矛盾
  • 8. (2022·定远模拟) 1984年5月,国务院规定工业生产资料属于完成国家计划后的超产部分和企业自销部分。一般在不高于或低于国家定价的20%的幅度内,企业有权自行定价或由供需双方协商定价。这一规定(    )
    A . 旨在借助政策,调节市场份额 B . 表明国家仍固守计划经济体制 C . 意在通过调整,增强企业活力 D . 说明国家加强了对市场的控制
  • 9. (2022·定远模拟) 公元前5世纪40年代,公民修昔底德作为一个颇有实力的保守集团的领袖,提出让自己的支持者坐在一起,以便统一发言、统一投票。他的诉求没有被公民大会接受。其实雅典一贯反对这样的诉求。这表明(    )
    A . 雅典民主实为多数人剥夺少数人的民主 B . 公民言论自由受到公民大会的限制 C . 雅典对能操控民主权利的力量极为敏感 D . 修昔底德的实力威胁了雅典的民主
  • 10. (2022·济宁一模) 1824年,英国立法允许工会合法存在。1860年代和1880年代,德国、法国也制定工会合法存在的法律。这表明当时欧洲国家(   )
    A . 社会主义运动日渐深入 B . 工人阶级国际团结逐步加强 C . 政府借立法调和劳资矛盾 D . 议会在政治生活中的作用增强
  • 11. (2022·定远模拟) 有人认为,“赫鲁晓夫对斯大林的批判,客观上打破了对斯大林的迷信,也冲破了教条主义的禁锢,在一定程度上解放了人们的思想……解决粮食问题,具有相当的现实性。……在工业方面,他采取了一些下放权力、精简管理机构的措施,为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留下宝贵的经验。”上述观点表明赫鲁晓夫的改革(    )
    A . 彻底冲破了苏联原有模式 B . 完全抛弃了以计划经济为主的模式 C . 在一定程度上冲破了原有观念束缚 D . 明显增强了苏联的经济力量
  • 12. (2022·定远模拟) 七国集团2011年3月18日联手干预外汇市场,以遏制日本大地震后日元对美元急剧升值势头。分析人士指出,欧美应日本要求,一改对干预外汇市场惯常持有的谨慎姿态,宣布联手干预汇市,主要是出于担心日元进一步升值给日本经济及全球经济带来负面影响。这主要是由于

    A . 经济全球化使各国经济相互依赖加深 B . 日本大地震对日本经济造成了重创 C . 外汇市场的稳定关系到各国经济稳定 D . 各国自觉、主动地帮助日本抗震救灾
二、非选择题
  • 13. (2022·定远模拟)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战后,英国无力领导战后世界经济秩序的重建;美国虽然处于世界经济实力结构的顶端,但不愿承担稳定世界经济体系的责任;欧洲大陆国家为了恢复国内工业生产,纷纷采取不负责任的金融、贸易政策,使世界经济体系长期处于不稳定的状态。1929年世界性经济危机的爆发,进一步激起了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倾销战、关税战、贸易战,形成了几个相互竞争的贸易体系和货币体系,世界经济秩序进一步混乱。

    二战后,在资本主义世界中,美国工业生产占54.8%,黄金储备占48.5%,出口额占50%,成为最大的债权国,登上了资本主义世界霸主地位。为稳定汇率、扩大国际贸易、促进世界经济发展,1944年7月,44个国家在布雷顿森林召开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此次会议成立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连同1947年成立的关贸总协定,共同构筑了支撑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三大支柱,建立了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和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构建了战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主宰世界国际经济秩序的基本框架。

    ——摘编自曹广伟《世界经济秩序的历史变迁》

    1.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一战后世界经济秩序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世界经济秩序演变的看法。
  • 14. (2022·定远模拟)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近代以来由于列强的入侵,中国女性的价值取向开话与救亡图存相联系,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又有所不同。

    时期

    价值取向(目标追求)

    戊戌时期

    兴女学提高女性素质,非缠足强健女性体魄,使女性能完全胜任相夫教子之职责,抚育出适合时代需要的人才,达到强国保种的目的,国家民族才有希望。

    辛亥时期

    “一国之女子,一国国民之母也……是故男子当尽爱国之责任,女子亦当尽爱国之责任;男子当尽国民之义务,女子亦当尽国民之义务。女子者国中之一分子也”

    五四时期

    追求人格独立和个性自由,强调救亡图存的社会责任感;追求家庭生活的平等自由和社会生活的政治、经济平等和自由。

    ——据《论戊戌维新至五四时期的女性角色定位》整理

    比较中国近代不同时期的女性价值取向,任选两个时期分析其不同,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要求:明确写出比较的两个历史时期及女性价值取向的不同,说明要逻辑清晰,史论结合。)

  • 15. (2022·定远模拟)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20世纪80年代,为造应军队工作重点转移和军队建设指导思想实行战略性转变,人民解放军进行三次体制改革、精简整编。全军总员额由603万压缩到305万,大军区由11个调整合并为7个。20世纪90年代根据国际战略格局和中国国家安全环境的变化,军事战略方针的基点定位于打赢可能发生的现代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上。军队体制结构进行优化,专业技术兵种部队比例有所上升,全军总员额减少到250万人。进入21世纪,随着现代科技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发展,中央军委提出完成我军机械化和信息化建设的双重历史任务。全军总员额进一步下降为200万人,在领导管理体制、联合作战指挥体制、优化规模结构等方面改革取得重要成果。

    ——摘编自丁伟魏旭王巧伟《新中国国防和军队改革历程与启示》

    1.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国防和军队改革的背景。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国防和军队改革的意义。
  • 16. (2022·定远模拟) 【历史一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进入20世纪以来,对战争本身的态度反映了大多数政治家日益提高的觉悟:某些道德制约限制把战争用作外交政策的工具。政治家们公开谴责战争的蹂躏,有史以来,他们一直以自卫或宗教义务的理由来为自己的参战行为辩护。而避免战争本身-即避免任何战争-只是从20世纪开始才成为治国方略的一个目标。1899年和1907年两次海牙和平会议、1919年的国际联盟、1928年宣布侵略战争为非法的《白里安一凯洛格公约》以及我们时代的联合国,都把避免战争本身作为它们的最终目标。二战前,西方列强的政策受到不惜一切代价避免战争这种愿望的激励,而这在政治上和军事上对它们都是极其不利的。这种愿望压倒了国家政策的所有其他考虑。与此相似的是,在朝鲜战争中,所有大国无一例外地渴望把战争限制在朝鲜半岛内并防止其演变成第三次世界大战;而所有这些大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出现的许多国际危机中也都进行了自我克制。这些都是战争态度发生根本改变的突出例证。

    ——摘编自【美】汉斯·摩根索《国家间政治-权力斗争与和平》

    1.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以来战争态度发生改变的原因。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二战后大国在战争或国际危机中的“自我克制”有何影响。
  • 17. (2022·定远模拟) 【历史一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陈望道(1891—1977),浙江义乌人。1915年起赴日本留学,先后在东洋大学、早稻田大学、中央大学学习文学、哲学、法律等。在日留学期间他开始接触马克思主义,逐渐了解、熟悉并接受马克思主义。回国后,经受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洗礼使他进一步认识到“不进行制度的根本变革,一切改良措施都是徒劳无益的”。1920年2月,在浙江义乌的一间柴房里,他根据日文版同时与英文版相互对照翻译《共产党宣言》,于4月下旬完成译稿。

    《共产党宣言》出版后,立即受到工人阶级和先进知识分子的热烈欢迎,反响极为强烈,初版印了千余本很快销售一空。此后,《共产党宣言》经过多次重印,到1926年5月已经是第17版了。1936年,毛泽东同志在接受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采访时说:“有三本书对我的影响很大,深刻铭记在我的心中,建立起我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到了1920年的夏天,我已经在理论上或者在某种程度的行动上成为了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这其中就有陈望道先生翻译的《共产党宣言》。”从此以后,这本中文版全译本的《共产党宣言》照亮了中国革命的前程。

    ——摘编自梁凉《陈望道:〈共产党宣言〉首个中文全译本翻译者》

    1.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陈望道能够翻译《共产党宣言》并引起强烈反响的原因。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陈望道翻译《共产党宣言》的历史意义。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