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安徽省宣城市六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化学...

更新时间:2022-08-04 浏览次数:51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
  • 1. (2021高二上·宣城期中) 下列化学反应的△H<0的是(   )
    A . Ba(OH)2•8H2O晶体与NH4Cl晶体混合 B . 氯化铵分解得氨气 C . 实验室制备氢气 D . 碳酸钙分解得氧化钙
  • 2. (2021高二上·宣城期中) 热化学方程式中,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代表的意义是(   )
    A . 体积 B . 物质的量 C . 浓度 D . 个数
  • 3. (2021高二上·宣城期中) 在25℃和101kPa下,根据如图所示的H2(g)和Cl2(g)反应生成HCl(g)过程中能量变化情况,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1molH2和1molCl2的反应热△H=+183kJ•mol-1 B . 2mol气态氢原子结合生成H2(g)时,能放出436kJ能量 C . 断裂1molHCl分子中的化学键,需要吸收431kJ能量 D . 如图所示,该反应中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
  • 4. (2022高二上·武功期中) 固态或气态碘分别与氢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

    ①I2(?)+H2(g)2HI(g)       △H1=-9.48kJ•mol-1

    ②I2(?)+H2(g)2HI(g)       △H2=+26.48kJ•mol-1

    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 . ①中的I2为气态,②中的I2为固态 B . ②中反应物总能量比①中反应物总能量低 C . 1mol固态碘升华时将吸热35.96kJ D . 产物的热稳定性:反应①>反应②
  • 5. (2021高二上·宣城期中) 在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A与B反应生成C,其化学反应速率分别用v(A)、v(B)、v(C)表示。已知:2v(B)=3v(A),3v(C)=2v(B),则此反应可表示为(   )
    A . 2A+3B=2C B . A+3B=2C C . 3A+B=2C D . A+B=C
  • 6. (2021高二上·宣城期中) 硫代硫酸钠溶液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S2O3+H2SO4=Na2SO4+SO2+S↓+H2O。下列各项实验中,该化学反应的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

    实验

    反应温度/℃

    Na2S2O3溶液

    稀H2SO4

    H2O

    V/mL

    c/(mol•L-1

    V/mL

    c/(mol•L-1

    V/mL

    A

    10

    5

    0.2

    5

    0.1

    10

    B

    10

    5

    0.1

    5

    0.1

    10

    C

    30

    5

    0.1

    5

    0.1

    10

    D

    30

    5

    0.2

    5

    0.2

    10

    A . A B . B C . C D . D
  • 7. (2024高二上·济宁期末) 使用催化剂能加快反应速率的主要原因是(   )
    A . 加快了分子运动的速率 B . 降低了反应物分子的能量 C . 减小了活化分子的百分数 D . 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
  • 8. (2021高二上·宣城期中) 利用下列实验装置能完成相应实验的是(   )
    A . 该装置(秒表未画出)测定化学反应速率 B . 该装置制取HCl并吸收尾气 C . 该装置制备纯净的NH3 D . 该装置比较MnO2、Cl2、S的氧化性
  • 9. (2021高二上·宣城期中) 已知: , 则的反应热是(   )
    A . B . C . D .
  • 10. (2021高二上·孝感期中) 反应A+B→C分两步进行:①A+B→X,②X→C,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如图所示,E1表示反应A+B→X的活化能。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E2表示反应X→C的活化能 B . X是反应A+B→C的催化剂 C . 反应A+B→C的ΔH<0 D . 加入催化剂可改变反应A+B→C的焓变
  • 11. (2021高二上·宣城期中) 航天燃料从液态变为固态,是一项技术突破。铍是高效率的火箭材料,燃烧时放出巨大的能量,每千克固态铍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62700kJ,则铍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 . Be(s)+O2(g)=BeO(s)       △H=-564.3kJ•mol-1 B . Be(s)+O2(g)=BeO(g)       △H=-62700kJ•mol-1 C . Be(s)+O2(g)=BeO(s)       △H=+564.3kJ•mol-1 D . Be+O2=BeO       △H=-564.3kJ•mol-1
  • 12. (2021高二上·宣城期中) 金属插入CH4的C—H键形成高氧化态过渡金属化合物的反应频繁出现在光分解作用、金属有机化学等领域,如图是CH4与Zr形成过渡金属化合物的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整个反应快慢,由CH2—Zr···H2→状态2反应决定 B . Zr+CH4→CH3—Zr···H活化能为213.67kJ•mol-1 C . 在中间产物中CH3—Zr···H状态最稳定 D . Zr+CH4→CH—Zr···H3 ΔH=+39.54kJ•mol-1
  • 13. (2021高二上·宣城期中) 研究反应的速率影响因素,在不同条件下进行4组实验,起始浓度为0,反应物的浓度随反应时间(min)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比较实验②、④得出:升高温度,化学反应速率加快 B . 比较实验①、④得出:升高温度,化学反应速率加快 C . 实验③有可能使用了催化剂,催化剂加快正反应速率,对逆反应无影响 D . 在0~10min之间,实验②的平均速率
  • 14. (2021高二上·宣城期中) 分别在T1℃、T2℃、T3℃时,向三个500m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均充入1molN2和2.5molH2 , 发生反应:N2(g)+3H2(g)2NH3(g) △H<0。实验测得反应tmin时N2的体积分数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tmin时,Ⅱ和Ⅲ一定达到平衡 B . 2v(NH3)=3v(H2)时,三容器均达平衡状态 C . 平衡后容器Ⅰ中混合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最小 D . 已知tmin时,Ⅲ中c(N2)=1mol•L-1 , 此时反应平衡常数K=0.5
二、填空题
  • 15. (2021高二上·宣城期中) 化学发展的过程就是人类研究和利用化学反应的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 (1) 某一过程是放热还是吸热,取决于焓变(终态和始态的焓值差)。相同条件下1mol氢分子与2mol氢原子相比,焓更高的是
    2. (2) 实验室进行铁与硫反应的实验时,将硫研细再与铁粉混匀进行反应,这样做的目的是
    3. (3) 已知:稀溶液中H+(aq)+OH-(aq)=H2O(l)       △H=-57.3kJ•mol-1 , 稀硫酸与稀KOH溶液反应生成1mol水时放热等于57.3kJ,请解释:
  • 16. (2021高二上·宣城期中) 为了研究化学反应A+B=C+D的能量变化情况,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当向盛有A的试管中滴加试剂B时,看到U形管中甲处液面下降乙处液面上升。回答下列问题:

    1. (1) 该反应为(填“放热”或“吸热”)反应。
    2. (2) 反应物A和B的总能量比生成物C和D的总能量(填“高”或低”)。
    3. (3) 该反应过程中,物质中的能通过化学反应转化成能释放出来。
    4. (4) 该反应过程中,反应物化学键断裂吸收的能量(填“高”或“低”)于生成物化学键形成放出的能量。
    5. (5) 下列反应符合题中实验现象的是____(填标号)。
      A . 2Al+6HCl=2AlCl3+3H2 B . 2Na+2H2O=2NaOH+H2 C . NaOH+HCl=NaCl+H2O D . Na2O2+2CO2=2Na2CO3+O2
  • 17. (2021高二上·宣城期中) 白磷、红磷是磷的两种同素异形体,在空气中燃烧得到磷的氧化物,空气不足时生成P4O6 , 空气充足时生成P4O10。回答下列问题:
    1. (1) 已知298K时,白磷、红磷完全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

      P4(白磷,s)+5O2(g)=P4O10(s)       △H1=-2983.2kJ•mol-1

      P(红磷,s)+O2(g)=P4O10(s)       △H2=-738.5kJ•mol-1

      则该温度下,白磷转化为红磷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2. (2) 已知298K时白磷不完全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P4(白磷,s)+3O2(g)=P4O6(s)       △H=-1638kJ•mol-1。在某密闭容器中加入62g白磷和50.4L氧气(标准状况),控制条件使之恰好完全反应。则所得到的P4O10与P4O6的物质的量之比为,反应过程中放出的热量为kJ(保留2位小数)。
  • 18. (2021高二上·宣城期中) 有人利用碳还原法将氮氧化物(以NO为例)转化为无毒无害的气体。回答下列问题:
    1. (1) 碳还原法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s)+2NO(g)N2(g)+CO2(g)。能使化学反应速率加快的措施有(填序号,下同),其中属于增大活化分子百分含量的是

      ①增加C的物质的量②定容密闭容器中继续充入NO③在反应器中加入NaOH溶液④升高反应温度⑤缩小容器体积

    2. (2) 向某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活性炭和NO,在T1℃时,不同时间测得各物质的浓度如表所示:

      时间/min

      浓度/(mol•L-1)

      物质

      0

      10

      20

      30

      NO

      1.00

      0.68

      0.50

      0.50

      N2

      0

      0.16

      0.25

      0.25

      CO2

      0

      0.16

      0.25

      0.25

      ①10~20min内,N2的平均反应速率v(N2)=

      ②在30min时向容器中加入合适催化剂,v(正),v(逆)。(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 19. (2021高二上·宣城期中) 某同学用50 mL0.50 mol•L-1盐酸与50 mL0.55 mol•L-1NaOH溶液,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测定强酸与强碱中和反应的反应热。回答下列问题:

    1. (1) 图中有处必要的仪器或用品未画出,它是
    2. (2) 向小烧杯中倒入NaOH溶液的正确操作是(填标号)。

      a.沿玻璃棒缓慢倒入

      b.分三次少量倒入

      c.一次迅速倒入

    3. (3) 装置中加隔热层的目的是
    4. (4) 该同学实验记录的数据如表所示:

      实验次数

      起始温度/℃

      终止温度/℃

      温度差/℃

      HCl

      NaOH

      平均值

      1

      25.5

      25.0

      25.25

      28.63

      3.38

      2

      24.5

      24.2

      24.35

      27.74

      3.39

      3

      25

      24.2

      24.75

      28.15

      3.40

      表中记录的终止温度是指,根据上表数据计算中和反应的反应热△H=(近似认为实验所用盐酸和NaOH溶液的密度都是1 g•cm-3 , 中和后溶液的比热容c为4.18 J•g-1•℃-1)。

    5. (5) 若用1.1 g NaOH固体代替50 mL0.55 mol•L-1的NaOH溶液进行上述实验,放出的热量(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 20. (2021高二上·宣城期中) 我国天然气储量丰富,天然气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先与氧气转化为合成气再进一步可催化转化为甲醇和二甲醚。回答下列问题:
    1. (1) 甲烷转化为合成气的反应中能量变化如图1所示,某些化学键的键能数据如表:

      化学键

      O=O

      C-H

      H-H

      C≡O

      键能/(kJ•mol-1)

      498.8

      413

      436

      1072

      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2. (2) CO和H2合成二甲醚的反应为2CO(g)+4H2(g)CH3OCH3(g)+H2O(g),T2℃时,向5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CO(g)和2molH2(g),发生该反应,达到平衡时,测得容器内总压强为p,CO的体积分数为25%,则T2℃时,反应的平衡常数Kp=(用含p的代数式表示Kp , 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
    3. (3) CO和H2合成甲醇的反应为CO(g)+2H2(g)CH3OH(g) △H<0。若在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充入mmolCO和nmolH2 , (2m≠n)发生反应并达到平衡,CO的平衡转化率随温度(T)、压强(p)的变化曲线如图2所示。

      ①能判断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填标号)。

      a.密度不再变化

      b.H2的转化率和CO的转化率相等

      c.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

      ②比较p1p2(填“>”“<”或“=”),理由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