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河南省2022年中考语文真题试卷

更新时间:2022-07-20 浏览次数:123 类型:中考真卷
一、积累与运用(28分)
  • 1. (2022·河南) 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篆刻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艺术,它直渊源,常通书画之理,兼具镌刻技艺,内含着作者的人品性格和文学修养,从里到外都发着艺术的魅力,在方寸之间雕世间万物,以刀情笔趣载千秋讯息,zhāng显华夏民族的审美特质,诠释中华文化的审美内hán,是中国传统艺术瑰宝之一。

    1. (1) 依次给语段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 shuò   sān B . sù    sàn C . sù     sān D . shuò    sàn
    2. (2) 根据语境,写出下面词语中拼音所对应的汉字。

      zhāng显                         内hán

  • 2. (2022·河南) 古诗默写。

    在古代诗歌中,诗人常引“山”入诗,抒发情感。见南山,陶渊明借“山气日夕佳,”[《饮酒(其五)》]表现闲适恬淡的心境;望泰山,杜甫用“ ”(《望岳》)表现登上高峰的决心;登飞来峰,王安石用“,自缘身在最高层”(《登飞来峰》)表现无所畏惧的气概。都写到巴山,刘禹锡用“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表现遭受贬谪的辛酸和悲凉;李商隐用“ ”(《夜雨寄北》)想象未来重聚的期盼。

  • 3. (2022·河南) 名著阅读。

    阅读名著要有的思考和判断。在“名著人物大家谈”活动中,下面两个问题是同学们的争论,请选一个谈谈你的看法,并结合名著内容简述两点理由。

    ①(西游记)中的沙僧是一个才能平平的人吗?

    ②(水浒传)中的鲁智深是一个性情急躁的人吗?

  • 4. (2022·河南)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登封观星台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天文台。它是一座高大的青砖石结构建筑。                          ;                          , 也反映了我国古代天文科学发展的卓越成就。

    ①石圭用来度量日影长短,又称“量天尺”,圭面上刻有水槽和刻度

    ②它保存了我国古代圭表测影的实物

    ③由踏道环绕的台体和自台体北壁凹槽内向北平铺的石圭组成

    ④四壁用水磨砖砌成,向中心内倾

    ⑤台体呈方形覆斗状

    A . ②③①⑤④ B . ②③⑤①④ C . ③⑤④①② D . ③④①⑤②
  • 5. (2022·河南) 河南卫视传统文化创新节口引起了同学们的兴趣,班级围绕此话题开展语文实践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任务。
    1. (1) 在制作手抄报时,小文搜集并整理出以下两则材料,但他没有想出能够统领两材料的标题,请你帮他拟写一个恰当的标题。20字左右。

      标题:

      【材料一】2021年年初,河南卫视春晚节目《唐宫夜宴》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巧妙结合,“破圈”走红。紧接着,《元宵奇炒夜》《端午奇妙游》《中秋奇妙游》《重阳奇妙游》等“中国节日”系列节目相继播出,一次次掀起全网关注的热潮。

      【材料二】2022年,河南卫视继“中国节日”系列节目成功播出之后,对传统文化再挖掘,推出了“中国节气”系列节目。目前已播出的《春分奇遇记》《各雨奇遇记》《立夏记》等节目,均受到高度关注。

    2. (2) 《端午奇妙游》的开场节目《洛神水赋》刷屏,被评为全国“2021年十大文化创新事件”。请你根据下面材料写几句话,把《洛神水赋》推荐给同学们观看。60字左右。

      《洛神水赋》留言区

      留言1:我是看到神仙姐姐了吗?

      留言2:曹植笔下的洛神复活了!

      留言3:视听盛宴!美哭了!

      留言4:真的是翩若惊鸿,婉若游龙!

      留言5:水下舞蹈,飞天气势!

    3. (3) 此次活动引发了同学们对“如何弘扬传统文化”的热议。请从下面词语中任选一组词写一句话,谈谈你对这一问题的思考。

      科技  坚守  体验  创意  传承

二、现代文阅读(共27分)
  • 6. (2022·河南)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禁  足

    可可是某小学的五年级女生。2020年春节刚过,爸爸妈妈作为医院的骨干就同其他医护人员一起去武汉支援抗疫了,把她和她的小狗“木木”送到了爷爷家。

    过了两天,爸爸妈妈跟她和爷爷视频时,说武汉目前有很多人家缺口罩,如果家里有多的话,可以捐一些。家里并没有存多少口罩,可可想了想,拿出自己带来的口罩 说:“爷爷,我也捐一些吧。我粉尘过敏,同学们给我送过口罩,我不能只接受别人赠送却不关心别人。我可以两星期不出门,这样就能省下不少口罩了。“爷爷把可可抱在怀里说:“可可真是好孩子,能和爸爸妈妈一样为抗疫作贡献了。”从那天中午起,可可就开始了自我“禁足”。

    白天,爷爷去社区做志愿者,可可一个人在家,写写作业,逗逗“木木“,看看书. . . . 晚上,可可跟爷爷一起看看电视,听爷爷讲讲外面的事……三天很快过去了自己取得的“成绩”多少有点儿骄做了。

    但是,当第五天上午,可可面对的考验升级了。

    这一天,天气非常好,蓝天白云,风和日丽,像春天般暖和。她站在窗前,打开窗子,呼吸新鲜空气。突然,一个念头涌上来:“天气真好啊!下楼转转吧,就一会儿。”爷爷养的八哥“老八”在自说自话:“好球!好球!”“玩玩去厖玩玩去厖”“老八”的话让她难以抑制想出门的念头。“木木”听到“老八”的话兴奋起来,闹着要出门。可可想出去的愿望决了堤的河水,再难控制。“好吧,那就陪你出去走走。”

    “木本“已经把它的绳套叼到了门口,可可已经戴上了口罩,已经拿起了钥匙,已经站在门前了。就在这时,家里的电话响了,是班主任打来的。老师关切地询问了她的情况,还表扬了她。原来,可可把她捐口罩和自我“禁足”的事告了好朋友冉冉,冉冉又将这事告诉了老师。接完电语,可可缓缓地在椅子上坐下来,她有些不好意思。她想,仅仅为了在小区走一圈就用掉一个口罩,是不是太不什得了?

    午饭时,爷爷说:“可可,你已经五天没出门了吧?你不用对自己这么严格,也有小朋友在楼下玩,你如果非常想出去,用一个口罩也不算浪费。”“不全是浪费不浪费的事儿,我要把‘禁足’当成对自己意志力的锻炼。”可可说。

    那天中午,爸爸妈妈终于又有时间跟他们视频了,说大家捐给武汉的口罩怩开始向市民发放了。听到这消息,可可和爷爷都特别高兴。

    可可的心又平静了下来。她的生活里有了一些新的内容。她为“木木”洗了一次澡——以前,这都是在宠物店里完成的。她还成了“老八”的语言老师,教“老八”学会了新诗句,使它变得“腹有诗书气自华”了。

    第十天,可可的我意志力坚持到了极限。打末电视,她看到许多跟口罩有关的消息,好像全世界都急需口罩。这些消息让她有些恐慌——什么时候能买到口罩啊?家里并没有多少口罩可用厖她感到自己就快挺不住了。

    中午,爷爷比平时提前一小时回家,一进门就兴奋地说:“可可,好消息!上午区领导来视察防疫工作,说咱们国家已经能够充足地向医院供给医用口罩了。估计民间缺口罩的日子也快要结束了!”听了爷爷的话,可可不再那么担忧,意志力似乎也增强了。

    下午,冉冉打电话来,说她外婆在外省被确认了,进了抢救室。冉冉哭得很伤心,可可不知道该怎么安慰她,她从来没有经历过这样的事。介冉冉是自己最好的朋友,不会安慰也得安慰啊!从这天开始,可可坚持每天与冉冉通一次电话,想办法找开心的话题,跟她聊聊天,给她讲故事厖可可心里只有一个想法,那就是尽量使自己的好朋友不被突然而来的担忧“压扁”了,以至于她竟忘了“禁足”这样的事。日子呢,似乎也没有计数的必要了厖

    一天早上,爷爷笑着对可可说:“好孙女,你完成自己的目标了,真是了不起!从今天开始,你可以下楼玩一会儿了,相信过不了多久,买口罩困难的日子就过去了。”可可愣了片刻,突然哭了起来……

    (节选自《可可、木木和老人》有删减)

    1. (1) 在“禁足”过程中,可可曾有过两次动摇,是哪些事影响了她,让她坚持下来并最终完成了目标?请梳理相关内容,简要概括。
    2. (2) “木本“已经把它的绳套叼到了门口,可可已经戴上了口罩,已经拿起了钥匙,已经站在门前了。(四个“已经”连用有什么表达效果?)
    3. (3) 可可愣了片刻,突然哭了起来厖(“禁足“目际完成了,可可为什么要哭?)
    4. (4) 作者在小说中设计“木木“和“老八“这两个形象有什么用意?请结合相关内容简要分析。
    5. (5) 读完这篇小说,你也许会想到这些词语:成长、爱、参与、教育等。 请任选一个词语,结合小说内容简要分析,并谈谈你获得的启示。
  • 7. (2022·河南) 阅读下面两个文本,回答问题。

    【文本一】

    谈青年的贵任担当

    ①李大钊先生说过:“青年者,国家之魂。“青年是国家未来的主人,理应担当起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重任。

    ②青年要担当,就要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古人云,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青年处于人生的“拔节孕穗期”,理想信念是青年成长发展的精神动力。马克思青年时就立志为人类的解放事业而工作,并用一生来践行,正是这样的崇高理想成就了他的伟大事业。青年最有朝气,最肯学习,最具有创造未来的能力,早一点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就能早一点明确人生的方向,正如一首诗所写的那样:“理想是火,点燃希望的灯;理想是灯。照亮前行的路。“青年只有树立崇高理想,才能获得动力,激发潜能,“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

    ③青年要担当,就要有深厚的爱国情怀。爱国情怀能使人将个人的发展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鲁还先生便是在爱国情怀的指引下不断寻找救国道路的,他最初为实业救国而学洋务,转而为寻求救国道路远赴日本学医,后来意识到精神上的“愚弱“这比身体上的疾病更需要“疗救”,就弃医从文,用笔唤醒无数麻木的灵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青年作为社会的中坚力量,应把人生理想融入到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自觉地以爱国之情深化爱国之行,与时代同步伐,与祖国共命运,唯其如此,才能担当重任。

    ④青年要担当,就要锤炼过硬本领。“责重山岳,能者方可为之。”担当需要本领,本领源自学习。青春年华是学习的大好时光,青年要学以立德、学以增智,学以明道,知行合一,探求真学问,锤炼真本领。中国核潜艇之父彭士禄青少年时北立志向学,虽历经磨难,始终勤学不辍,刻苦钻研,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中国核动力的研究设计作出了开创性贡献。现在的中国青年处于好时代,读书资源丰富,环境优越。更应该珍惜学习条件,勤奋学习,增长本领,为青春远航蓄力。

    ⑤落实责任担当应该有方向、有情怀、有行动。青年只有肩负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才能在实现个人梦与“中国梦”、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的有机统一中,放飞青春梦想,谱写人生的壮丽篇章。

    (作者:张建林。有删改)

    【文本二】

    青春最美是担当

    ①“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强厖”《少年中国说)中这段让人热血沸腾的文字,一个多世纪以来澈励着一位又一位中国青年自觉地将国家前途和时代使命扛在肩上,在历史的画卷上留下了奋进的光辉的形象。

    ②步入新时代,中国青年继承了革命前辈敢于担当、善于担当的优良传统,奋斗业的第一线。在西气东输、南水北调等战略工程现场,在港珠澳大桥“华龙一号”组等标志性项目工地,都有“青年突击队”“青年攻坚组”的旗帜飘扬;在“天宫”“缔娥”等重大科技攻关任务中,在抗击疫情的最前沿,都有青年在担重任、挑大梁;2022年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的志愿服务中,在工厂车间、田间地头、大街小巷的无数平凡岗位上都有青春的笑睑在洋溢,青春的光彩在绽放。

    ③春之所以美丽,不仅是因为它本身就有着亮丽的底色,更是因为敢于担当、善于担当给它增添了约烂的色彩。青春因为担当而至美,人生因为担当而精彩。

    (作者:李锋。有删改)

    1. (1) 下列对文本一和文本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两个文本开篇都引用名言作为中心论点,具有权威性和感染力,令人信服。 B . 文本一第②段引用诗句来突出理想的作用,强调青年应早日树立崇高理想。 C . 文本一第④段用彭士禄的事例证明要有真本领,就应勤奋学习,知行合一。 D . 文本一主要采用道理论证与举例论证相结合的方法,文本二主要用举例论证明论点。
    2. (2) 请简要分析文本一第③段的论证思路。
    3. (3) 两个文本都围绕“责任担当”展开论述,但侧重点不同,请结合两个文本的内容简要分析。
三、古诗文阅读(共15分)
  • 8. (2022·河南) 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回答问题。

    【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乙】翊日,饭于林虑,亭午抵桃林村,乃山麓也。泉声央道,怪石奇花,不可胜数。山回转,平地数寻,曰槐林。坐石弄泉,不觉日将脯,憩环翠亭,四顾气象潇洒,恍然疑在物外,留连徐步。薄幕,至明教院,夜宿于连云阁。

    (节选自柳开《游天平山记》)

    【注释】林虑:今河南省林州市。晡(bū):申时,午后三时至五时。

    1. (1) 下列对两个文段中加点词语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水尤清冽”中的“清冽”是清凉的意思,写出了小石潭水的清澈寒凉。 B . “斗折蛇行”中的“斗”“蛇”指像北斗星、像蛇一样,表现溪流的曲折蜿蜒。 C . “明灭可见”中的“明灭”指忽明忽暗,写出岸边树影斑驳、明暗交错的景象。 D . “坐石弄泉”中的“弄”在这里有玩赏的意思,表现了作者的闲适愉悦之情。
    2. (2) 把甲文段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3. (3) 甲文段中作者的情感经历了由“乐”到“忧”的变化,“乐”和“忧”的原因分别是什么?请结合具体内容简要分析。
    4. (4) 游记一般采用“移步换景”和“定点观察”的写法。请根据两个文段的内容完成填空。

      甲文段以“定点观察”为主,作者立足小石潭,对潭中景物和进行了描绘。乙文段以“移步换景”为主,作者的游踪是:早上从林虑出发, ,后来途径槐林,,   夜宿于连云阁。

  • 9. (2022·河南) 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雁门太守行

    李  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1. (1)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将士们怎样的情感?
    2. (2) 这首诗中的“秋色”应该理解为绚烂的景象还是肃杀的景象?请结合诗歌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四、 作文(50分)
  • 10. (2022九上·登封月考) 请从下面两个写作任务中任选一个 , 写一篇作文。

    ⑴生活中,声音无处不在。它可以是我们听到的万物之声,也可以是我们听到或看到的各种信息。这些声音中,最令你难忘的声音是什么?

    请以“留在心底的声音”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

    ①表达意图明确,内容具体充实。

    ②600字左右。

    ③文中请回避与你有关的人名、校名、地名。
     

    ⑵信息时代,人人都可以是“发声器”,我们该如何发出自己的声音?该如何对待各种不同的声音?

    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简单的议论文,表达你的思考。

    要求:

    ①观点明确,有理有据。

    ②600字左右。

    ③文中请回避与你有关的人名、校名、地名。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