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项 |
物质 |
实验目的 |
实验操作 |
A. |
过氧化氢和水 |
鉴别 |
加入二氧化锰 |
B. |
CaO 中是否混有 CaCO3 |
检验 |
取样加足量稀盐酸 |
C. |
羊毛和棉 |
鉴别 |
燃烧 |
D. |
NaCl 固体中有少量泥沙 |
除杂 |
加入足量的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
选项 | 甲 | 乙 |
A | HCl CaCl2 | Na2CO3 NaCl |
B | HCl CaCl2 | HCl NaCl |
C | Ca(OH)2 CaCl2 | HCl NaCl |
D | HCl Ca(OH)2 | Na2CO3 HCl |
“缩手反射模型”简要说明:
①两块轻质铝材用轴承连,既牢固又灵活;
②“气动人工肌肉”通入高压空气可实现收缩;
③触碰感应装置后,控制系统能控制相应气动人工肌肉的收缩和舒张。
① 若溶液 C 中只含一种溶质,则样品中没有。
② 通过测氢气的质量,也可确定样品的成分,则 w 的值为(用 m 和 n 的代数式表示)。
步骤2:把弹簧拉伸到A点后放手,让钩码上下振动(如图甲所示);步骤3:测出振动30次所需的时间t,算出每振动一次所需的时间t/30;
步骤4:增加所挂钩码的个数,重复步骤2、步骤3;
步骤5:将数据采用描点法绘制出轻质弹簧a每振动一次所需的时
间(即振动快慢)与所挂重物质量的关系图像(见图乙中轻质弹簧a曲线);
步骤6:换用一条轻质弹簧b,重复以上实验,同理绘制出轻质弹簧b每振动1次所需的时间(即振动快慢)与所挂重物质量的关系图像(见图乙中轻质弹簧b曲线)”
根据以上实验过程回答如下问题:
【猜想与假设】木炭与Na2O2反应可能生成4种物质:CO、CO2、Na2O和Na2CO3。
【查阅资料】①氧化钠(Na2O)是白色固体,与H2O反应生成NaOH。
②氯化钯(PdCl2)溶液能检验CO的存在,向溶液中通入CO,产生黑色沉淀。
【进行实验】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部分夹持仪器已略去)。
实验记录如表:
序号 | 实验操作 | 主要实验现象 |
① | 检查装置气密性。向玻璃管中加入过氧化钠和过量木炭粉的混合物。打开弹簧夹a、b,关闭c,从装置左端通一段时间N2 | A中无明显变化,B中有大量气泡冒出 |
② | 关闭a,点燃酒精灯 | 试管中发生剧烈反应,产生火花,B中石灰水无明显现象 |
③ | 打开c,关闭b | C中PdCl2溶液没有明显变化 |
④ | 打开a,继续通N2 , 停止加热,待冷却后停止通N2。取出少量反应后固体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盐酸,迅速用带导管的橡胶塞塞紧试管口,导管另一端通入石灰水中 | 有气泡生成,石灰水变浑浊 |
【解释与结论】
工作电源总电压/V |
200 |
体积/m3 |
50 |
自身质量/kg |
2.2×104 |
最大下潜深度/m |
7000 |
最大速度/节 |
25 |
实验次数 |
第1次 |
第2次 |
第3次 |
第4次 |
第5次 |
第6次 |
加入CaCl2溶液的质量/g |
20.0 |
20.0 |
20.0 |
20.0 |
20.0 |
20.0 |
反应后溶液的总质量/g |
118.0 |
136.0 |
154.0 |
M |
191.0 |
211.0 |
请根据实验数据分析解答下列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