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3++ SO42-+ Ba2-+ 3OH-=Al(OH)3↓+BaSO4↓
粒子组 | 判断和分析 | |
A | Na+、Al3+、Cl-、NH3·H2O | 不能大量共存,因发生反应: Al3++4NH3·H2O = AlO +4NH +2H2O |
B | H+、K+、S2O 、SO | 不能大量共存,因发生反应: 2H++ S2O =S↓+SO2↑+H2O |
C | Na+、Fe3+、SO 、H2O2 | 能大量共存,粒子间不反应 |
D | H++ Na+、Cl-、MnO | 能大量共存,粒子间不反应 |
已知:①浸出液中含[Zn(NH3)4]2+、[Cu(NH3)4]2+、AsCl52- , 且存在[M(NH3)4]2+ M 2++ 4NH3(M为Cu或Zn);②“氧化除杂”的目的是将AsCl52-转化为As2O5胶体,再经吸附聚沉除去。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选项 |
实验操作 |
实验目的 |
A |
向乙二醇中滴加过量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
制备乙二酸 |
B |
向食盐水中通入过量的CO2 |
除去食盐水中的少量BaCl2 |
C |
将石蜡油蒸汽通过炽热的碎瓷片,再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溴水中 |
证明石蜡油的分解产物含不饱和烃 |
D |
常温下,用pH计分别测定等体积1.0 mol·L-1 CH3COONH4溶液和0.1mol·L-1CH3COONH4溶液的pH |
探究浓度对水解平衡的影响 |
]( )
请写出左侧烧杯中的电极反应式。
盐桥中的阳离子向(填“左侧”或“右侧”)烧杯中迁移。
[实验3]在试管2中加入5 mol 1.0 mol·L-1 FeCl3溶液,然后再滴加l mL 1.0 mol·L-1 Na2SO3溶液,溶液立刻变成红褐色。取出几滴混合液,加K3[Fe(CN)6】溶液,产生蓝色沉淀。
实验3中生成蓝色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
请设计实验证明SO 被氧化。
资料显示:H2SO3的Kal=1.7×10-2 Ka2=6.0 × 10-8;Fe(OH)3的Ksp=4 × 10-38;
反应2Fe3++ SO + H2O 2Fe2++SO + 2H+的平衡常数K= 1020.6。
反应2Fe3++ 3SO +6H2O 2Fe(OH)3↓+ 3H2SO3的平衡常数K的数量级为。由此可判断FeCl3溶液和Na2SO3溶液发生(填“互促水解”或“氧化还原”)反应的趋势更大。
已知:
Ⅰ.Re2O7是酸性氧化物,过铼酸(HReO4)是易溶于水的一元强酸,但不具有强氧化性。
Ⅱ.过铼酸铵(NH4ReO4)是白色片状晶体,微溶于冷水,溶于热水。
回答下列问题:
已知:①CO(g)+H2O(g) CO2(g)+H2(g) △H1=-40.9kJ·mol-1
②CO(g)+2H2O(g) CH3OH(g) △H2=-90.4kJ·mol-1
试计算制备反应的△H=。
·p(H2O)。其中k正、k逆分别为正、逆反应速率常数,p为气体分压(分压=物质的量分数×总压)。
在540K下,按初始投料比n(CO2):n(H2)=3:l、n(CO2):n(H2)=1:1、n(CO2):n(H2)=1:3,得到不同压强条件下H2的平衡转化率关系图:
①比较a、b、c各曲线所表示的投料比大小顺序为(用字母表示)。
②点N在线b上,计算540K的压强平衡常数Kp=(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计算)。
③540K条件下,某容器测得某时刻p(CO2)=0.2MPa,p(CH3OH)=p(H2O)=0.1MPa,
p(H2)=0.4MPa,此时v正:v逆=。
3CH3OH(g) C3H6(g)+3H2O(g),反应的Arrhenius经验公式的实验数据如下图中曲线a所示,已知Arrhenius经验公式为R lnk= (Ea为活化能,k为速率常数,R和C为常数)
①该反应的活化能Ea=kJ·mol-1。
②当使用更高效催化剂时,在图中画出R lnk与 关系的示意图。
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为材料验证了三维量子霍尔效应,并发现了金属-绝缘体的转换。回答下列问题:
①基态锌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原子中运动的电子有两种相反的自旋状态,若一种自旋状态用 表示,与之相反的用 表示,称为电子的自旋磁量子数。对于基态的锌原子,其价电子自旋磁量子数的代数和为。
②Cd与Zn同族,价电子数相同,若配离子[Cd(CN)x](x-2)-的中心离子价电子数与配体提供的电子数之和为18,则x=。
③碲和硫同主族,TeO32-的空间构型为,写出一个与TeO32-互为等电子体的分子。
下图4),氧化石墨烯中键角α(填“>”、“<”或“=”)键角β,原因是。
①分子结构中含六元碳环、甲基和酮羰基;②既能发生水解反应,又能发生银镜反应写出其中核磁共振氢谱有4组峰,峰面积比为4:4:3:1的结构简式。
的合成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