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统编版(部编版) /九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12 醉翁亭记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部编版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册语文第12课《醉翁亭记...

更新时间:2022-07-06 浏览次数:98 类型:同步测试
一、基础知识
  • 1. 下列划线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 (chú)    岩(xué)     琅(lángyá) B . (fēi)    明(mèi)     山(yáo) C . (sù)     者胜(yì)    阴(yì) D . 然(yì)     酒(liè)     饮少醉(zhé)
  • 2. 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本文围绕“乐”,写了山水之乐、宴酣之乐、乐人之乐,表达了作者随遇而安、与民同乐的旷达情怀。 B .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是全文的核心命意,为写景抒情定下了基调。“醉”是表象,“乐”是实质。 C .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采用动静结合的写作手法,表现出山林的热闹。 D . 本文语言极具特色,格调清丽,遣词凝练,音节铿锵,臻于炉火纯青之境,既有图画美,又有音乐美。
  • 3.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 亦无穷也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 B . 若夫日出而林开    若夫淫雨霏 C . 之者谁            有仙则 D . 临溪渔            不知人之乐
  • 4. 下列句子中“而”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 . 蔚然深秀 B . 溪深鱼肥 C . 泉香酒洌 D . 不知人之乐
  • 5. 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 . 课文第二段,依次抓住春夏秋冬的“香”“繁”“洁”“落”四个典型情景来写四季变化之美。 B . 课文包含了禽鸟之乐、游人之乐、太守之乐,其中太守之乐的境界最高。 C .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是作者被贬后政治上不得意、思想消沉的表现。 D . 课文第二、三、四段每段开头都有领起词语,引出下文,从“若夫”到“至于”到“已而”,展开了从景物到游乐到归来的一幅幅画卷。
  • 6. 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 有亭翼然临泉上者/太守与客来饮 B . 作亭谁/水落而石出 C . 僧曰智仙也/望蔚然而深秀者 D . 年又最高/若夫日出林霏开
  • 7. 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B .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C . 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D .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
  • 8. (2022九上·竞赛) 《醉翁亭记》的作者是,字,自号,晚年又号。宋代家。
  • 9. 指出下列句子中的词类活用并解释。

    ①山行六七里

    ②故自号曰醉翁也

    ③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④杂然而前陈者

  • 10. 解释下列划线词的意思。

    ①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②云归而岩穴

    ③野发而幽香

    ④临溪而

    ⑤杂然而前

    颓然乎其间

二、阅读理解
  • 11. (2019九上·肥西期中) 阅读选文,回答问题

        (甲)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乙)复西行约三里许,有泉泻出于两山之间,分流而下,曰让泉,潺潺清澈,可鉴毛发。傍岸有亭曰“渐入佳境”,今已废,惟四大字勒崖石间。沿溪而过薛老桥,入醉翁亭。

    (节选自宋濂《游琅琊山记》)

    1. (1) 解释下列划线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望之而蔚然深秀者     蔚然:

      ②有亭翼然于泉上者   临:

      ③饮少醉             辄:

      ④复西行约三里       许:

      ⑤可毛发             鉴:

    2. (2) 翻译下列句子。

      ①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②沿溪而过薛老桥,入醉翁亭。

    3. (3) (甲)(乙)两文都描写了泉水,都从两个方面描摹,而(乙)文还写到了泉水的特点。
    4. (4) 依据(甲)(乙)两文,说说琅琊山闻名天下的原因。
  • 1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谁?庐陵欧阳修也。

    (节选自《醉翁亭记》)

    【乙】

        己卯上元,余在儋州 , 有老书生数人来过,曰:“良月嘉夜,先生能一出乎?”予欣然之。步城西,入僧含,历小巷,民夷杂揉,屠沽纷然。归舍已三鼓矣。合中掩关熟睡,已再鼾矣。放杖而笑,孰为得失?问先生何笑,自笑也。然亦笑韩退之钓鱼无得,更欲远去 , 不知走海者未必得大鱼也。

    (选自《书上元夜游》)

    【注】①儋州:今海南省儋州市,苏轼于1097年被贬至此。②过:苏过,苏轼的小儿子。③韩退之钓鱼无得,更欲远去:韩愈《赠候喜》诗说“君欲钓鱼须远去,大鱼岂肯居沮洳(浅水处)”,韩愈作此诗时,仕途不甚得意,借钓鱼寄寓对人事的感慨。

    1. (1) 解释下列划线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醒能以文者

      ②太守

      ③予欣然

      自笑也

    2. (2)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②放杖而笑,就为得失?

    3. (3) 【乙】文苏轼“自笑”和“笑韩退之”的原因各是什么?从中可以看出苏轼与欧阳修的思想境界有何共同之处?请联系【甲】【乙】两文简要分析。
  • 13.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节选自《岳阳楼记》)

        【乙】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节选自《醉翁亭记》)

    1.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

      ①横无际涯         际涯:

      ②朝夕阴         晖:

      ③日出而林开     霏:

      ④佳木而繁阴     秀:

    2.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②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3. (3) 下列句子中停顿的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予观夫/巴陵胜状 B . 前人/之述备矣 C .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D . 朝/而往,暮/而归
    4. (4) 请从【甲】【乙】两段选文中各找出一个成语或常用的四字词语,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甲】;【乙】

    5. (5) 【甲】文写登楼所见,【乙】文写登山所见。除此之外,两段文字所写的景物还有哪些不同?
三、语言表达
  • 14. 读《醉翁亭记》,让我们对欧阳修的品质与修养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参照示例,结合文章内容与主旨,为欧阳修写一段100字左右的颁奖词。

    【示例】苏轼:他的文学成就举世无双,他的人生却充满坎坷,然而再多的挫折与磨难也没有将他打倒,他始终笑对生活中的无奈,过着属于自己的生活。他开创宋词豪放派的先河,影响了后世的词作……苏轼的贡献是无穷的,是伟大的!

  • 15. 阅读课文,完成下面的题目。
    1. (1) 醉翁亭依山傍水,景色千变万化,阅读课文第1段和第2段,说说作者是怎样安排写景的顺序的。
    2. (2) 阅读课文第3段,按要求完成题目。

      ①本段具体描写了、太守宴、四个场景。(用原文回答)

      ②选段中作者反复描写“乐”的场景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回答。

    3. (3)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醉翁之意仅在于山水之间吗?结合全文说说你对“醉翁之意”的理解。
    4. (4) 同样是被贬,《小石潭记》中柳宗元在自然美景面前未能释然,《醉翁亭记》中欧阳修拥有旷达的胸襟,《岳阳楼记》中范仲淹依然怀有忧国忧民之心,你更欣赏谁的人生态度?为什么?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