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统编版(部编版)(2024) /九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 /20 谈创造性思维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部编版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册语文第20课《 谈创造...

更新时间:2022-07-07 浏览次数:57 类型:同步测试
一、基础知识
  • 1.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yuān)博     压(zhà)        (qì)而不舍       怒不可(è) B . (jí)取       推(qiāo)       (xiān)为人知     根深(dì)固 C . (xiá)      (chuàng)意     (zī)孜不倦       (niān)轻怕重 D . (gōng)喜     (mú)式         不言而(yù)       义愤填(yìng)
  • 2. 下列词语中书写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 烙印    探求    一事无成    持之以恒 B . 依赖    频危    精巧绝伦    轻而易举 C . 萧索    鄙夷    行之有效    通霄达旦 D . 经典    尝试    粗制烂造    重蹈覆辙
  • 3. 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正确答案只有一个”这种思维模式,在我们头脑中已不知不觉地根深蒂固 B . 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 C . 今天两个老师都表扬了我,我心花怒放,快乐的滋味真是不可理喻 D . 面对困难我们只有锲而不舍地找寻战胜它的方法,才能获得成功。
  • 4. 下列带序号的句子依次填入横线处,使上下文语意连贯,正确的一项是(    )

    任何人都拥有创造力,首先要坚信这一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能做到这些,你一定会成为一个富有创造力的人。

    ①一旦产生小的灵感,相信它的价值,并锲而不舍地把它发展下去

    ②关键是要经常保持好奇心,不断积累知识

    ③不满足于一个答案,而去探求新思路,去运用所得的知识

    A . ①②③ B . ③①② C . ②③① D . ②①③
  • 5. 下列各句中,不属于事实论证的一项是(    )
    A . 谷登堡将原来毫不相关的两种机械——葡萄压榨机和硬币打制器组合起来,开发了一种新机械。 B . 罗兰·布歇内尔发明了交互式的乒乓球电子游戏。 C . 某心理学专家小组以实际从事创造性工作的人与不从事此类工作的人为对象进行了调查研究。 D . 非凡的灵感,往往产生于这样的过程:关注极其普通,甚至一闪念的想法,并对它反复推敲,逐渐充实。
  • 6.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一带一路”这个战略构想,举世瞩目,影响深远,实现它是中华民族兴衰的关键。 B . 通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昆明市交出了一份提升城乡人居环境满意的成绩单。 C . 据统计,地球上每天大约有2 000万公顷左右的森林被砍伐或毁坏。 D . 《红楼梦》高居“死活读不下去”的名著排行榜榜首的主要原因是学界对《红楼梦》汗牛充栋的研究和曲折探索太多了造成的。
  • 7.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正确答案只有一个”这种思维模式,在我们头脑中已不知不觉地根深蒂固。事实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正因为如此,如果你认为正确答案只有一个的话,当你找到某个答案以后,就会止步不前。

    ①生活中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非只有一个,而是多种多样

    ②麻烦的是

    ③若是某种数学问题的话,说正确答案只有一个是对的

    ④生活中大部分事物并不像某种数学问题那样

    ⑤由于情况的变化,原来行之有效的方法,到了现在往往不灵了

    A . ①②⑤③④ B . ③②④①⑤ C . ⑤③②①④ D . ③②⑤①④
  • 8. 选出依次填在横线上最恰当的一组词语( )

    ①因此,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________探求,这一点非常重要。

    ②创造性的思维,必须有________新事物并为此而活用知识的态度和意识。在此基础上,持之以恒地进行各种尝试。

    ③是否存在富有创造力的人和________创造力的人的区别呢?

    A . 放弃 探求 缺乏 B . 丢弃 探求 缺少 C . 抛弃 探究 缺乏 D . 放弃 探索 缺欠
  • 9. 选择恰当的词填在横线上。
    1. (1) 因此,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探求,这一点非常重要。(丢弃  放弃  抛弃)
    2. (2) 布歇内尔边看电视边这么想:“光看太没意思了。把电视接收器作为试验对象,看它产生什么。”(反映  反应)
    3. (3) 关注极其普通,甚至一闪念的想法,并对它反复推敲,充实。(逐渐  逐步)
    4. (4) 是否存在富有创造力的人和创造力的人的区别呢?(缺少  缺乏  缺欠)
二、阅读理解
  • 10.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读书箴言

    当我们不假思索拿书来读时,会觉得很轻松,而事实上我们的头脑已成为刷人思想的运动场了。这样,读书愈多,思维能力反而弱化,犹如时常骑马的人步行能力必定较差,道理是相同的。一条弹簧如果久受外物力压迫,会失去弹性。我们的精神也一样,如常受别人思想的压力,也会失去弹性而变得麻痹。

    以人的身体而论,我们所吃的东西并不能百分百被吸收,精神方面的营养亦同,身体靠食物维持健康,精神靠读物日渐丰富,但身体只吸收能吸收的东西。同样的道理,读书人也仅能记住他所感兴趣的东西,也就是适合于他的感想体系或吻合他阅读目的的那些东西。作家各有专擅,例如雄辩、豪放、简洁、优雅、轻快、诙谐、精辟、纯朴、文采绚丽、表现大胆等,然而这些特点并不是读他们作品就可学来的。如果我们自己天生就有着这些特质,也许可因读书而受到启发,发现自己的天赋,以此为榜样加以应用,这样我们才能有类似的优点。这样的读书可教我们如何发挥自己的天赋,也可借以培养写作能力,但须以和己有这些禀赋为先决条件。

    书籍中也有无数的坏书,像野兽伤害五谷,使它们枯死。读它们不但无益且危害甚大。因此,我们读书之前要慎重选择。一般人通常只读新出版的书,而不愿读前贤的睿智作品。有许多书,专门介绍或评论古代的大思想家,一般人喜欢读这些书,却不读那些思想家的原著。他们宁愿让它摆在书架上,太可惜了!因为他们只顾赶时髦,他们觉得那些浅薄无聊的话比大人物的思想更容易理解,没有别的事情比读名著更能给我们精神上的快乐,我们拿起一本这样的书来,即使只读半小时,也会觉得无比轻松、愉快、清净、超逸,仿佛汲饮清冽的泉水般舒适。这是由于古代语言之优美,更是因为作者的伟大和眼光之深远,其作品要历经千年,仍无损其价值。

    买书又有读书的时间,这是最好的,但是一般人往往是买而不读,读而不精,重要的书都应该再读一遍,一是因再读能更深入理解内容,再则是读第二次时,会有与第一次读时不同的情调和心境,犹如在不同的照明中看一件东西一样。

    (作者:德国 叔本华  有改动)

    1. (1) 本文围绕“读书”写了哪些方面的内容?
    2. (2) 简述本文首段论述的特点。
    3. (3) 文中画线语句写得入情入理,作者是如何做到这点的?
    4. (4) 以你读过的一部经典作品为例,说说它对你心灵世界产生了怎样的积极影响?
  • 11. 品读课内语段,回答问题。

    认为“我不具有创造力”的人当中,有的觉得创造力仅仅是贝多芬、爱因斯坦、莎士比亚他们的,从而进行自我压制。不言而喻,在创造的宇宙里,这些人是光辉灿烂的明星。然而在大多数情况下 , 即便是他们,也并非轻而易举就能获得如此非凡的灵感。相反,这种非凡的灵感,往往产生于这样的过程:关注极其普通,甚至一闪念的想法,并对它反复推敲,逐渐充实。

    1. (1) 文中画线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2. (2) 文中加点的“在大多数情况下”能否删去?为什么?
    3. (3) 语段以贝多芬、爱因斯坦、莎士比亚等名人为例,论证了什么?
  • 12.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灵感并不那么值钱

    万维钢

        ①人们对“创造性思维”的认识有三个迷信:创新的关键是某个绝妙的灵感,灵感非常难得,想法越离奇越有价值。其实,这些是不符合创造性思维的。

        ②据说阿基米德洗澡时福至心灵 , 想出了测量皇冠体积的方法,大喊“Eureka”(意思是“我发现了”,从此,有人把凡是通过神秘灵感获得重大发现的时刻叫作“尤里卡时刻”)。人们熟知:牛顿看到苹果落地发现万有引力;门捷列夫梦见蛇咬住自己的尾巴(另一个说法是梦见一张张扑克牌被放进一个大表中),醒来制成元素周期表…

        ③人们由此形成了对“创造性思维”的传统认识:创造性思维是一种神秘思维,其中,辛苦工作不重要,灵感才是关键。然而事实是,伟大的发现都是慢慢地得出来的。

        ④阿基米德的故事已不可考,牛顿的苹果故事完全是传奇。在他之前就有多人有过万有引力的设想,我们有充分理由推测牛顿的引力思想是“学”来的——借鉴了前人的想法,使用了前人的数据,然后做了无数计算验证。在门捷列夫制成元素周期表之前,给元素分类已是显学,英国化学家纽兰兹已经发现用原子量大小进行排序具有明显的周期性,把这种周期性称为“八音律”,这已经非常接近门捷列夫的周期表了。

        ⑤斯蒂芬·约翰逊在《好想法从哪里来?》中提出“慢直觉”的概念。他说,伟大的发现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系列小想法慢慢连接起来的结果,研究一个问题,开始有个模糊的直觉,选择一个方向往下走,随着研究深入,新想法连接起来,得到新事实支持,慢慢长大。由此看来,“尤里卡时刻”其实是慢直觉积累到一定程度导致突破的时刻。生物学家克里格·娄在他的《怎样成为成功的科学家:科学发现的战略思维》这本书中指出:不要指望灵感,要指望汗水。

        ⑥发明大王爱迪生的大部分工作是试错和积累经验,他的秘诀在于使用简单、步骤少、可以反复修改的方案,然后在实验室泡着,有庞大的助手团队帮着干。发现电磁感应的物理学家法拉第每周做好几十个实验,大部分想法被证明是错的,这没关系,架不住他做得多!不管做什么研究,都会产生各种想法,也许一百个想法里面只有一个最后被证明是有用的。只要愿意把想法一个个拿来尝试,失败就是常态,成功则是失败的副产品。

        ⑦从“想法——验证”这个策略来看,创造性思维虽然不怕离奇,但不应追求离奇,因为越是离奇,失败的可能性越大。但是离奇的灵感有更大的戏剧性,所以往往被人们记住,接着人们误以为一个想法如果不离奇就不配称为灵感,误以为要想创新,就必须刻意追求离奇的想法。真正的职业人员所做的大部分日常的创新,都是在当前基础上的改进。

        ⑧灵感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值钱。创造性思维必须“生之有根,长之靠谱”。所以,鼓励创造性思维应当鼓励尝试,鼓励失败,而不是鼓励妄想。

    (有删改)

    1. (1) 第②段画线句中“据说”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
    2. (2) 作者认为对“尤里卡时刻”的正确理解是什么?请用原文回答。
    3. (3) 作者用四个事例论述了“伟大的发现都是慢慢地得出来的”这一观点,请用简明的语言指出这四个事例。
    4. (4) 下列对原文内容和写法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辛苦工作不重要,灵感才是关键,这是人们对创造性思维的传统认识。 B . 作者有理有据地反驳了对创造性思维的错误认识,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C . 作者认为在创造性思维中,要想创新就必须刻意追求离奇的想法。 D . 作者认为鼓励创造性思维,不应该鼓励妄想,而应该鼓励尝试,鼓励失败。
  • 13. 现代文阅读

    逆向思维的力量

    陆明

        ①对于逆向思维这种方式,人们已经不陌生了,尤其是一些特殊问题。从结论往回推,倒过来思考,从求解回到已知条件,反过去想或许会使问题简单化,使解决它变得轻而易举,甚至因此而有所发现,创造出惊天动地的奇迹来。汤姆彼得斯说:“创造性思维为你提供了更多实现自我的机会。”所以说,善于发挥逆向思维的力量,常常能取得意想不到的结果。

        ②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通过逆向思维取得成功的例子。

        ③某时装店的经理不小心将一条高档呢裙烧了一个洞,其身价顿时一落千丈。如果用织补法补救,也许能蒙混过关,但那是在欺骗顾客。这位经理突发奇想,干脆在小洞的周围又挖了许多小洞,并精心装饰,还将其命名为“凤尾裙”。一下子,“凤尾裙”成了畅销货,该时装商店也因此出了名。逆向思维常常会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无跟袜”的诞生与“凤尾裙”异曲同工。因为袜跟容易破,一破就毁了一双袜子,商家运用逆向思维,试制成功无跟袜,创造了良好的商机。

        ④在创造发明的路上,逆向思维可以创造出许多意想不到的人间奇迹。

        ⑤洗衣机的脱水缸,它的转轴是软的,用手轻轻一推,脱水缸就东倒西歪。可是脱水缸在高速旋转时,却非常平稳,脱水效果很好。当初设计时,为了解决脱水缸的颤抖和由此产生的噪声问题,工程技术人员想了许多办法,先加粗转轴,无效;后加硬转轴,仍然无效。最后,他们来了个逆向思维,弃硬就软,用软轴代替了硬轴,成功地解决了颤抖和噪声两大问题。这是一个由逆向思维而产生创造发明的典型例子。

        ⑥多做逆向思维能使思维更加灵活,找到更多解决问题的途径。

        ⑦在传统的动物园内,无精打采的动物被关在笼子里让人参观。然而有人反过来想,把人关在活动的“笼子”里(汽车中),不是可以更真实地欣赏大自然中动物的面貌吗?于是,随着这种观赏猛兽动物方式的创新,野生动物园应运而生。

        ⑧在工作中如果能发挥逆向思维的力量,就会多一个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的方法。每一种文化、行业和机构都有自己看世界的方式。新的观念、好的主意常常来自拦腰截断那些习惯而成的思维疆界,把目光投向新的领域。正如新闻记者罗伯特怀尔特所说:“任何人都会在商店里看时装,在博物馆里看历史。但是具有创造性的开拓者却是在五金店里看历史,在飞机场上看时装。”

        ⑨世间万事万物都是相互联系的,人们掌握的知识也是多门类多学科的,因此,面对一个思维对象,不能,更不必仅仅局限于传统习惯;不能,更不必死守一个点。单兵作战毕竟力量太孤单,合力作战,不就威力强大了吗?逆向思维最宝贵的价值,是它对人们认识的挑战,是对事物认识的不断深化,并由此而产生“原子弹爆炸”般的力量。

    (选自《思维与智慧》,有删改)

    1. (1)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 (2) 第⑤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3. (3) 最后一段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4. (4) 本文与课文都启示我们在求知的时候要运用创造性思维,请联系你的生活体验,举一个具有创造性思维的事例。
三、语言表达
  • 14. 看下面的漫画,完成题目。



    1. (1) 为这幅漫画起一个名字。
    2. (2) 这幅漫画的寓意是什么?
  • 15. 围绕“换个角度看问题”的主题,仿写句子。

    例句:玫瑰虽美,但花下荆棘丛生。其实,换个角度也可看作:荆棘虽多,但棘上却盛开着美丽的玫瑰。

  • 16. 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

        在我们的心理习惯当中,与创新意识最有抵触的是什么呢?是“无争议陷阱”。中国民众长期以来愿意接受一种“无争议”的成果,一有“争议”,①。这一点,正好与创新意识水火不容。大家知道任何创新,必然是对既有成果的挑战,必然是对过往信条的否定,必然是对公众公认秩序的撼动,也必然是对原定规则的触犯。因此,也必然会引来一大堆争议,而且极有可能形成包围,构成围猎或者围啄。可以肯定地说,②

  • 17. 创意绘画课上,老师要求学生用黑板上给的六个图形拼成一幅作品,并对自己的作品进行介绍。请你仿照图一的介绍示例,对图二进行介绍。

    图一的介绍:我这幅画的名字是“青山绿水”。艳阳高照下,葱郁的山林,澄澈的湖水,令人心旷神怡。愿每个人都自觉爱护环境,美化家园,让地球永远山青水绿。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