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化学 /高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湖北省卓越千校联盟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终极押题卷...

更新时间:2022-08-16 浏览次数:50 类型:高考模拟
一、单选题
  • 1. 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通过科技助力,体现环保理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全部餐具均由可降解聚乳酸生物新材料制作,因其美观大方 B . 全部场馆首次采用绿色电力,所产生的碳排放量全部实现碳中和 C . 冬奥火炬外壳首次使用有机高分子的碳纤维材料制作,坚持绿色办奥 D . 国家速滑馆使用的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系统,与传统制冷剂氟利昂相比,更不环保
  • 2. 2021年我国在载人航天、北斗、探月、探火工程上取得重大进展,航天成就惊艳全球。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 长征五号火箭采用液氢作为燃料,其燃烧产物对环境无污染 B . “天问一号”火星车使用的保温材料一纳米气凝胶,具有丁达尔效应 C . 月壤中含有 , 其中子数为1 D . 宇航服“液冷层”所用的尼龙材料,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
  • 3. 设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羟基所含质子总数为 B . 标准状况下,中含有键的个数为 C . 与足量的反应,转移电子数为 D . 乙酸乙酯在碱性条件下水解,生成乙醇的分子数小于
  • 4. 下列实验设计能够完成且结论合理的是(   )
    A . 可用玻璃棒蘸取氯水点在试纸上,待变色后和标准比色卡比较测出氯水的 B . 悬浊液中滴2滴稀溶液,产生黑色沉淀,证明的溶解度大于 C . 溶液缓慢倒入盛有等量盐酸的烧杯中,记录温度可测定中和热 D . 将少量溴水滴加入苯酚溶液中,未见到白色沉淀,表明苯酚已经变质
  • 5. 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 . 用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 B . 向石灰石上滴加稀醋酸: C . 向氯化铝溶液滴加过量的氨水: D . 溶液中逐滴滴加溶液至中性:
  • 6. 一种光刻胶树脂单体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该有机物分子式为 B . 分子中存在3个手性碳原子 C . 与足量氢气加成,消耗 D . 该单体水解产物不能发生消去反应
  • 7.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反应1断裂氮氮键和氢氢键,形成氮氢键 B . 与反应1不同,反应2没有发生电子的转移 C . 催化剂a表面发生的反应不属于氮的固定 D . 在催化剂b表面形成氮氧键的过程是吸热过程
  • 8. 下列实验操作、现象、解释或结论都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

    解释或结论

    A

    用两支试管各取溶液,分别加入10滴(草酸)溶液,记录溶液褪色所需的时间

    后者褪色更快

    浓度越大,化学反应速率越快

    B

    透明玻璃注射器装有气体,发生反应达平衡,现压缩注射器体积

    颜色先加深后变浅

    加压,平衡正向移动

    C

    向苯酚浊液中滴加饱和溶液

    浊液变澄清

    酸性:苯酚>碳酸

    D

    分别在下,取溶液,向其中先加入的硫酸,再加入淀粉溶液、发生反应

    下,溶液更快出现蓝色

    温度越高,化学反应速率越快

    A . A B . B C . C D . D
  • 9. 催化某反应的一种催化机理如图所示,其中是氢氧自由基,是醛基自由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使用催化时,该反应的不变 B . 不是所有过程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C . 总反应为 D . 为中间产物之一,与中所含阴离子相同
  • 10. 利用氧化制备的装置如图所示(夹持装置略):

    已知:锰酸钾浓强碱溶液中可稳定存在,碱性减弱时易发生反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装置D中的试剂为氢氧化钠等碱性溶液 B . 若去掉装置B,可能会导致产率降低 C . B和D装置名称不一样,即使在没装试剂之前,二者位置也不能互换 D . 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11. 一种麻醉剂的分子结构式如图所示。其中,X元素是宇宙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元素Y、Z、W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都与X处于相邻周期;主族元素E的原子序数比W多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第一电离能: B . 原子半径: C . 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D . 分子中含有极性共价键和非极性共价键
  • 12. 已知NO能被FeSO4溶液吸收生成配合物[Fe(NO)(H2O)5]SO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该配合物中阴离子为平面正方形 B . 该配合物的配体为NO,配位数为1 C . Fe2+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3d54s1 , 易被氧化为Fe3+ D . H2O的VSEPR模型为四面体型,空间结构为V形
  • 13. 在气体分析中,常用的盐酸溶液吸收并定量测定CO的含量。某工艺通过如图流程制备氯化亚铜固体(已知容易被氧化):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步骤①中不可用稀硫酸代替稀盐酸,步骤②中作为氧化剂 B . 步骤③中用水溶液洗涤更有效,若洗涤液不含 , 则沉淀已洗净 C . 晶胞结构如图所示,每个氯离子周围与之距离最近的氯离子数目为4 D . 晶胞的参数为 , 则晶胞的密度
  • 14. 盐酸羟胺是一种常见的还原剂和显像剂,其化学性质类似。工业上主要采用图1所示的方法制备。其电池装置中含的催化电极反应机理如图2所示。不考虑溶液体积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电池工作时,含的催化电极是负极 B . 图2中,A为 , B为 C . 电池工作时,每消耗(标准状况下),左室溶液质量减少 D . 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正、负极附近溶液的均上升
  • 15. 时,向二元弱酸(简写成)溶液中加入固体或通入气体,调节溶液 , 混合溶液的的关系如图所示(忽略溶液体积变化和的挥发)。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已知:)(   )

    A . 曲线Ⅰ、Ⅱ分别代表的微粒为 B . C . 从a点到c点,水的电离程度先增大后减小 D . b点有关微粒浓度大小关系为
二、综合题
  • 16. 纳米氧化锌作为一种新型功能材料,在橡胶、涂料、陶瓷、防晒化妆品等领域广泛应用.以某烟道灰(主要成分为 , 另外含有少量等)为原料制备纳米的流程如图所示。已知常温时。回答下列问题:

    1. (1) 料渣Ⅱ的化学成分是
    2. (2) 调加入的X可能是,相关的离子方程式包括:① , ②
    3. (3) 写出氧化过程中生成的离子方程式:
    4. (4) 除铜原理为 , 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5. (5) 草酸锌晶体加热过程中固体质量随温度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

      ①图中A转化为B的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实验室中证明得到的是纳米材料的方法是

  • 17. 有机物H是某新型材料的重要中间体,其合成路径可能为:

    已知:RCHO+R´CH2CHORCH=C(R´)CHO

    试回答下列问题:

    1. (1) B的名称为,D的官能团名称为
    2. (2) C的结构简式为
    3. (3) 反应⑤的反应类型为,另一产物为
    4. (4) 反应⑥的化学方程式为
    5. (5) 化合物M是的同分异构体,符合下列条件的同分异构体有种,①能与碳酸氢钠反应产生气体;②能发生银镜反应;其中,核磁共振氢谱有3种峰,且峰面积之比为
    6. (6) 写出以为原料制备的合成路线流程图(无机试剂、催化剂任用,合成路线流程图示例见本题题干)
  • 18. 对氯苯氧乙酸是一个常用的植物生长调节剂,俗称“防落素”,可以减少农作物或瓜果蔬菜的落花落果,有明显的增产作用。其实验原理为:

    实验步骤:①在反应器中,加入氯乙酸和5mL水,开始搅拌,慢慢滴加饱和碳酸钠溶液,至溶液的为7~8,然后加入2.5g苯酚,再慢慢滴加35%氢氧化钠溶液至; 

    ②将反应器置于油浴中缓慢加热,维持此温度

    ③移去油浴,用浓盐酸调 , 析出固体,抽滤,水洗2~3次,再用乙醇溶液洗涤,得到粗产品;

    ④加入少量三氯化铁和浓盐酸,升温至 , 滴加双氧水,反应 , 升温使固体溶解,慢慢冷却,析出固体,抽滤,洗涤,重结晶。

    完成下列问题:

    1. (1) 装置中A的名称是,球形冷凝管的出水口是(填“a”或“b”)
    2. (2) 步骤②中采用油浴加热,不采用直接加热的原因是
    3. (3) 步骤④升温至 , 温度不宜过低也不宜过高的主要原因是
    4. (4) 用乙醇溶液洗涤粗产品的目的是
    5. (5) 步骤③和④均涉及抽滤,下列关于抽滤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

      A . 抽滤的主要目的是得到较多的沉淀 B . 滤纸的直径应略小于漏斗内径,又能盖住全部小孔 C . 图中没有明显出错 D . 抽滤结束,从吸滤瓶的支管口倒出滤液
    6. (6) 步骤④中加入浓盐酸的目的是,有时需要将“粗产品用沸水溶解,冷却结晶,抽滤”的操作进行多次,其目的是
  • 19. 以为原料可以制得淀粉,实现“喝西北风”吃饱;可在不同催化剂和反应条件下生成等多种化合物,在减少温室气体、减少化石能源使用、新能源开发利用等方面有重要的作用。
    1. (1) 单个分子与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历程如图甲所示:(吸附在催化剂表面的物质用·标注,如表示吸附在催化剂表面;图中Ts表示过渡态分子)。

      反应历程中活化能(能垒)最小的化学方程式为

    2. (2) 在某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如图乙所示:

      化学键

      键能

      436

      326

      803

      464

      414

      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体系达到平衡后,若要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可以改变的条件是(任写一种)

    3. (3) 在相同的恒容容器中,内三种不同的催化剂对反应的影响如图丙所示:

      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使用催化剂Ⅰ,反应转化率最高

      b. 由图得出此反应一定是放热反应

      c. 最佳催化剂是催化剂Ⅰ

      d. a、b、c三点的速率大小关系一定为:

      ②若此反应起始投料为 , 在10L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且反应时间足够长,得到上述关系式,则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K=(用分数形式表示),在催化剂Ⅰ作用下,从起始到a点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