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儿童”这一概念的发明并不是由生物学的发展而产生的,它是一种社会产物……中世纪晚期的西欧,无论是绘画、雕塑和艺术,还是读本文字,都很少能够见到一个真实的儿童,人们常用“小成年人”的形象来表达他们眼中的孩子,即“儿童”是未成型的“成人”。到近代早期,“小大人”的形象逐渐被一个个灵动活泼的世俗生活的儿童形象所取代。这种形象的前后变化体现了人们看待儿童的目光的转变。
——李霄卫《中世纪晚期到近代早期西欧儿童形象的变化》
材料二:1839年,英国工厂工人共有419560人,其中十八岁以下的少年和儿童即达192887人。为了扩大童工的来源,工厂、矿区和手工制造业等部门大量招收年幼童工,煤矿有时招收了年仅四岁或五、六岁的童工,六岁到七岁的也不少,经常是七至八岁,而最普遍的是八至九岁。由于童工劳动力价格极其低廉,因而很快地排挤了成年工人。
——摘编自庄解忧《英国工业时期童工的作用与地位》
材料三:1925年青岛(日商)大康纱厂5000多人罢工,其中3/5为童工。大康纱厂“主持罢工”的全是一般童工。各地纱厂、火柴厂青工童工的自发斗争,都是反抗情绪高涨之证明。除直接进行或参与罢工斗争外,童工也以消极怠工的方式反抗资本家的压迫、剥削。
——鲁运庚刘长飞《民国初年的童工研究》
材料四:经济大萧条对美国社会福利思想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从前人们认为社会福利主要依靠自救与互助的想法被抛弃,民众要求政府担责。1935年,美国《社会保障法》颁布,以法律的形式正式确立了对儿童权利的保护。
——满小欧等《美国儿童福利政策变革与儿童保护制度》
材料五:国际联盟1924年通过了《日内瓦儿童权利宣言》,首次在国际上提出了“儿童权利”概念;……1989年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以法定的形式使“最大利益”成为保护儿童权利的一项基本原则,儿童作为权利的主体拥有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和参与权。
——乔东平等《西方儿童福利理念和政策演变及对中国的启示》
材料六:新中国初期作为“社会需要”的儿童,这时候的儿童主要是“接班人”和“建设者”。到了“文化革命”时期,“政治化、成人化”是其主要价值取向,儿童被异化。改革开放以后,我们开始“重新”认识儿童,这种认识其实质是“发现”儿童和重新确立儿童本位论。21世纪以来的儿童观念是对改革开放以后“儿童本位论”的进一步深化与研究,表现为“解放儿童”和“向儿童学习”。
——陈乐乐《新中国70年儿童观的历史考察与反思》
中国外交在不同历史阶段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古代中国的强盛与外交的双向性;近代中国的衰落与外交的被迫性;当代中国的变革与外交的参与性;十八大以来中国的崛起与外交的共荣性。中国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实行不同的外交政策有着不同的原因。但不管其原因和特点的差异性有多大,其和平的本质却始终不变。
——摘编自吴慈仁《中国发展与外交政策的变化》
要求:①阐述材料的核心观点,选择符合不同阶段外交特点的具体史实六例(每个阶段至少一例)进行论述。②逻辑清晰,史论结合,字数不少于24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