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上海市现代音乐职业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语文期...

更新时间:2022-07-20 浏览次数:38 类型:期末考试
一、句子默写(5分)
  • 1. (2022高二下·上海期末) 默写下列诗歌。
    1. (1) 屈原在《离骚》中表达自己虽然遭到不公的待遇,但是为了自己心中追求的目标九死不悔的语句是
    2. (2)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李白《蜀道难》)
    3. (3) 女娲炼石补天处,。(李贺《李凭箜篌引》)
    4. (4) 出师未捷身先死,。(杜甫《蜀相》)
二、选择题(14分)
  • 2. (2022高二下·上海期末) 下列诗句中,与右图漫画的情境最吻合的一项是(    )

    A . 画里常写空山,一人观竹听风。人问空山何在,空山即是心中。 B . 风中孤雁南去,无端生出闲愁。秋山秋水伴我,何人在你心头? C . 秋水时深时浅,春色有淡有浓。年年来此树下,心情总是不同。 D . 关河万里萧索,心中三分寂寥闲看几枝新花,乱了一本芭蕉。
  • 3. (2022高二下·上海期末) 下列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以我贿迁(财物,这里指嫁妆) B . 尔偕老(和) C . 我愆期(不是) D . 女也不(好)
  • 4.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离骚》是战国时楚人屈原的作品。关于篇名,司马迁在《史记·屈原列传》中解释为“离忧”,就是遭遇忧愁的意思。 B . 《离骚》是中国古代诗歌史上最长的一首现实主义的政治抒情诗。表现了诗人坚持“美政”理想,抨击黑暗现实,不与邪恶势力同流合污的斗争精神和至死不渝的爱国热情。 C . 诗中大量运用了古代神话传说,以想象和联想的方式构成了瑰丽奇特的幻想世界,又以神游幻想世界的方式表现了诗人对理想的热烈追求。 D . 诗中大量地运用了“香草美人”的比兴手法,将深刻的内容借助具体生动的艺术形象来表现出来。
  • 5. (2022高二下·上海期末) 对下列四句诗艺术手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用了比和兴的手法,意指女子的憔悴和被弃。 B . “于嗟鸠兮,无食桑葚”:用了赋的手法,桑葚是甜,但多吃易醉,爱情是美好的,但太痴情易上当。 C . “夙兴夜寐,靡有朝矣:用了赋的手法,直接叙述自己多年的苦楚。 D . “淇则有岸,隰则有泮”:兴中有比,言下之意为水有岸,泽有边,我的痛苦为何没尽头。
  • 6. 下列句中“相”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 . 久久莫相忘 B . 仰头相向鸣 C . 嬉戏莫相忘 D . 还必相迎取
  • 7. 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危乎高哉        危:高 B . 开国何茫.然.    茫然:完全不知道或不知所措的样子 C . 以手抚膺坐.长叹    坐:徒然、空 D . 可以横绝.峨眉巅    绝:横越,飞越
  • 8. 下列关于戏剧知识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 戏剧的要素有戏剧冲突、人物台词等,舞台说明不是戏剧的要素之一。 B . 戏剧是一种综合性的舞台艺术,她借助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手段塑造舞台艺术形象,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现实生活。 C . 戏剧重视故事情节的完整,强调戏剧冲突,因此会淡化人物在戏剧中的个性表现力。 D . 戏剧的语言就是指戏剧演员的台词。
三、论述类文本阅读(11分)
  • 9. (2022高二下·上海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话说《诗经》之“风”

    风本是地球大气层内的空气涌动,它使地球上的万物能不断地接受到新鲜的空气而得以生存。那么,孔子在编集《诗经》时,为什么将一部分诗称为“风”呢?孔子自己有一段很好的解释: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这就是“风气”!孔子用很形象的语言形容它,风吹草伏,风往哪边吹,草就往哪边倒伏。所以,要建立和谐社会,关键在于领导人,也就是“上行下效”。由此也形象地说明了“风”的含义,也就是说,风俗、风情、风致等,无一不是指向社会行为规范和人们的行为方式的。

    换言之,《诗经》之“风”,即是各地区、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在一般的口语中,我们称为“风俗习惯”,在先秦时期的书面语言及理论中,“风”实际上就是“礼”,就是“社会行为规范”。《诗经》中的十五国风,各以其所在国家和地区得名,就 是记载了各地的风俗习惯、人们的行为方式,以及他们各自的价值观、思想感情。与此相印证,《周易》中有十五个卦牵涉到“风”,每个卦都对应着一种人生或社会现象。火风鼎,火下有风则上宜有鼎,而鼎凭三足,正立不倚,既强调合作,也预示持正守位,为人倚重;风火人家,以火在下而风行其上来表达一家人团聚的景象。……周文王用“风”的各种景象论述了人世间不同的社会情状。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每做一件事情,首先考虑的不是法律法规如何规定的,而是亲友们的看法!而这些所谓的“看法”,实际上就是一种社会行为规范。亲友们认同你这个行为,你就会大胆高兴地去做;否则,你就不会去做,或者只有偷偷摸摸去做。“风俗”因此会给人一种无形的束缚。这就是孔子为什么强调“礼”的作用的真正含意。孔子删诗书、定礼乐、系易辞、著春秋,把《诗经》作为教材, 是因为没有其他书籍了吗?不是,孔子是借《诗经》说明以及教育学生们要懂得各种各样的社会行为规范。孔子的中心思想是:人生若想追求到快乐与幸福,就要认识社会。社会是精彩的但更是复杂的,不认识社会就只能四处碰壁,最后落个失败的人生;能认识社会就能游刃有余,利用社会。

    风俗的形成,是经历了很长时间的,是大部分人“约定俗成”的,人们在实际生活、生产中,认识到只有这样做才能更好地生存,所以就形成了这样一个风俗习惯。但它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重读《诗经》,一是要了解古代人们的风俗习惯;二是可以借鉴和发扬一些好的风俗习惯,如春节团聚、清明祭祖等;三是创造我们今天的新风俗,使生活更加日新月异,更加幸福。我们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不可能都有法律约束和指导,而且人类社会的维持也不能完全依靠法律法规,那么还要依靠什么呢?就是风俗习惯、“礼”、“社会行为规范”等,依靠良好的社会风气,才能使社会肌体健康发展。一个国家或地区之所以出现混乱,一是由于法律法规不健全,第二个原因就是社会风俗混乱。一群人恣意破坏另一群人的风俗习惯,便会导致争斗打闹,甚而引发战争。所以,入乡随俗,懂得并调节自己去适应不同的风俗习惯,才能建立起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的关系。这或许便是孔子编集《诗经》的主要原因吧。

    1.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周文王用“风”的各种景象论述了人世间的社会情状,形成了《周易》中的十五个卦象,而这十五个卦象正与《诗经》中的十五国风相对应。 B . 孔子把君子之德喻为风,把小人之德喻为草。草随风动,强调百姓在领导者的影响下,自然会形成一种普遍的风气或社会风貌。 C . 《诗经》中的“风”,实际上就是“礼”,就是社会行为规范。它要求人们要懂得这些规范,并在这些规范的约束下从事社会活动。 D . 在自然界中,因为大气内空气涌动而形成的风使大地万物不断接受新鲜空气,从而保持生机;人类社会亦如此,没有正常风气,就没有美好生活。
    2. (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每做一件事往往把亲友们的看法放在优先考虑的位置,因为这些看法代表着一种社会行为规范;而不是先考虑符不符合法律法规。 B . 孔子强调“礼”的作用,正是要通过“风俗”给人设定一种无形的束缚,对人的行为提出要求,使之符合所有人约定俗成的规范。 C . 孔子把《诗经》作为教材,意在向学生表明这样的思想:社会是精彩的但更是复杂的,只有认识社会,做事才能游刃有余,追求到人生的快乐与幸福。 D . 而今,我们重读《诗经》,除了要了解古人的生活习惯以外,还要以此为借鉴,摒弃那些落后习俗,发扬和创造有利于我们今天生活的好习俗。
    3.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一种风俗习惯的形成,一要靠领导人的垂范和引领,二要靠长期的实践检验,三要获得民众的普遍认可,其目的是更好地生存。 B . 由于风俗习惯的冲撞而引发的摩擦甚至战争,在当今世界也并不鲜见,只有彼此尊重,互相适应,才能实现民族和解与世界和平。 C . 《左传》记载楚使言于齐师:“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这句话是指两国距离甚远,而非各自的风俗文化不同。 D . 法律法规和风俗习惯属于不同的层面,人类社会的维持除了依靠法律法规,还要依靠风俗习惯,有了这两方面的结合,人们就不敢做大家不认同的事。
    4. (4) 《氓》中女子的婚姻悲剧产生的原因是什么?谈谈你的思考。
四、古代诗歌阅读(10分)
  • 10.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静女①

    静女其姝②,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③,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④,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⑤女美。

    自牧归荑⑥,洵⑦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注】①静女:文雅的姑娘。②其姝(shū):姝,美丽。其,形容词词头。与下面“静女其娈”的“其”用法相同。③爱:同“薆(ài)”,隐藏,隐蔽。见:同“现”,出现。一说是看见。④娈(luán):美好。⑤说怿(yuè yì):喜爱。说,同“悦”,喜爱。⑥归荑(kuì tí):赠送荑草。归,同“馈”,赠送。荑,初生的茅草。⑦洵(xún):的确,确实。

    1. (1) 下面对此诗的赏析,错误的两项是(    )
      A . 此诗以第一人称“我”写男青年与恋人约会的情景。 B . 全诗三章,第一章重在写心理,第二章重在写场景。 C . 第一章写青年之真诚,第二章写青年之欢喜,第三章写青年之痴情。 D . 诗歌把人、物、情巧妙地融合起来,表现了男女青年热烈、纯朴的恋情。 E .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用借代的手法,以初生荑草白而柔嫩的特点,突出爱情的真诚和纯美。
    2. (2) 本诗中男女青年的形象是怎样的呢?通过哪些语句可以看出来?
五、文言文阅读(20分)
  • 11. 阅读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 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 日益骄固。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节选自杜牧《阿房宫赋》)

    [乙]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也。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锄耰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 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何也?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 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节选自贾谊《过秦论》)

    [丙]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之守宰,据天下之雄图,都六合之上游,摄制四海,运于掌握之内,此其所以为得也。不数载而天下大坏, 其有由矣:亟役万人,暴其威刑,竭其货贿,负锄梃谪戍之徒圜视而合从大呼而成群时则有叛人而无叛吏人怨于下而吏畏于上天下相合杀守劫令而并起咎在人   怨,非郡邑之制失也。秦之事迹,亦断可见矣:有理人之制,而不委郡邑,是矣。有理人之臣,而不使守宰,是矣。郡邑不得正其制,守宰不得行其理。酷刑苦役,而万人侧目。失在于政,不在于制,秦事然也。

    夫天下之道,理安斯得人者也。使贤者居上,不肖者居下,而后可以理安。今夫封建①者,继世而理;继世而理者,上果贤乎,下果不肖乎?则生人②之理乱未可知也。将欲利其社.稷.以一其人之视听,则又有世大夫世食禄.邑.,以尽其封略, 圣贤生于其时,亦无以立于天下,封建者为之也。岂圣人之制使至于是乎?吾固曰:“非圣人之意也,势也。”

    (节选自柳宗元《封建论》)

    [注]①封建:指三代和以后曾实行过的“封国土、建诸侯”的贵族领主制度。②生人:生民,这里指人类:以“人”代“民”,系避唐太宗李世民讳。

    1.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负锄梃谪戍之徒/圜视而合从/大呼而成群时/则有叛人而无叛吏/人怨于下而吏畏于上/天下相合/杀守劫令而并起 B . 负锄梃谪戍之/徒圜视而合从/大呼而成群时/则有叛人而无叛吏/人怨于下而吏畏于上/天下相合/杀守劫令而并起 C . 负锄梃谪戍之徒/圜视而合从/大呼而成群/时则有叛人而无叛吏/人怨于下而吏畏于上/天下相合/杀守劫令而并起 D . 负锄梃谪戍之/徒圜视而合从/大呼而成群/时则有叛人而无叛吏/人怨于下而吏畏于上/天下相合/杀守劫令而并起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山东”,战国、秦汉时指崤山以东的地方;战国时韩、赵、魏、齐、楚、燕在太行以东,故称“山东六国”。 B . “六合”,指上下和东西南北四方,泛指天下或宇宙;“以六合为家”是说秦始皇把天下当成了世袭的私有财产。 C . “社稷”,土地神和山神的总称;土地孕育五谷,山川指代大好江山。后来就用“社稷”代表国家。 D . “禄邑”:禄,古代官吏的俸给;禄邑犹食邑,君主分封给臣下的城邑,受封者在封地有收取赋税的权力。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甲]文通过夸张和比较写修建阿房宫的巨大的耗费,把始皇帝的横征暴敛、骄奢淫逸形象地描绘出来。 B . [乙]文叙中带议,句式整齐又错落有致,借“陈涉之微”表现秦朝的不堪一击, 点明秦朝之过在“仁义不施”。 C . [丙]文认为,郡县制强化了中央集权。有效控制了地方,但引发老百姓的怨恨的原因,并不在于制度。 D . [丙]文认为,分封制使世袭大夫世世代代统治他们的封地,占尽国土,很难产生贤能之人,圣人也无法立足。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②据天下之雄图,都六合之上游,摄制四海,运于掌握之内,此其所以为得也。

    5. (5) 结合选文简要说明秦朝灭亡原因。
六、材料作文(40分)
  • 12. (2022高二下·上海期末) 写作

    “善良”,《汉语大词典》中的解释为“和善,心地好”。网络上对该词则另有解释:①懦弱,愚昧;②以无须出力为条件而对别人怀有良好的愿望。

    人们对“善良”有着不同的理解。对此,你有怎样的认识?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

    要求:自拟题目,不少于8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