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江苏省泰州市泰兴市2022年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更新时间:2022-07-25 浏览次数:59 类型:中考模拟
一、单选题
  • 1. 2022年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制作过程中用到无定性热塑性材料——聚碳酸酯(PC),其具有耐热、抗冲击、阻燃性等特点。聚碳酸酯属于(   )

    A . 无机非金属材料 B . 合成材料 C . 复合材料 D . 金属材料
  • 2. 书法之美尽在“笔墨纸砚”之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笔尖羊毛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 B . 墨汁属于纯净物 C . 宣纸的主要成分称为无机化合物 D . 石材雕刻制砚台的过程是物理变化
  • 3. 下列图标表示“节水标志”的是(   )
    A . B . C . D .
  • 4. 下列有关构成物质的微粒说法正确的是(   )
    A . 金刚石是由金原子构成的 B . 氢氧化钠是由Na+和OH-构成的 C . 干冰是由水分子构成的 D . 稀有气体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 5. 硅是重要的半导体材料,元素在周期表中信息如题5图所示。下列有关硅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属于金属元素 B . 质子数是28.09 C . 元素符号是Si D . 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
  • 6.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吹灭蜡烛的灭火原理是降低着火点 B . 车船表面喷涂油漆可防止铁生锈 C . 蔗糖溶液中存在自由移动的分子易导电 D . pH试纸直接浸入溶液测酸碱度
  • 7. 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
    A . 不锈钢耐腐蚀,可用于制造医疗器材 B . 石墨质软,可用作电池的电极 C . 液态氧具有助燃性,可用作火箭的燃料 D . 熟石灰溶解度小,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 8. 柠檬酸亚铁(FeC6H6O7)是一种易吸收的高效铁制剂,其可用来治疗缺铁性贫血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柠檬酸亚铁是由20种元素组成 B . 防止缺铁性贫血症,可大量补充柠檬酸亚铁 C . 柠檬酸亚铁中氧元素质量分数为最大 D . 柠檬酸亚铁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6:6:7
  • 9. A、B、C、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不同类别纯净物。A俗称火碱;浓B能使蔗糖炭化;C为单质;C与E的反应称为“现代的湿法冶金的先驱”。它们的反应关系如图所示(“一”表示两物质间会发生反应,“→”表示一物质可一步转化为另一物质)。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E物质为CuSO4 B . A与B的反应是放热反应 C . C与E的反应说明Fe的金属活动性比Cu强 D . 若D与B反应生成E,则D一定为氧化物
  • 10. 下列有关图中实验的相关判断错误的是(   )

    A . T1<T2 B . 固体X可能是CaO C . 锥形瓶③中的溶液为不饱和石灰水 D . 锥形瓶①和③中Ca(OH)2的质量分数相等
二、选择题组
  • 11. 阅读下列资料,完成下面小题:化学链燃烧技术是利用载氧体(金属氧化物)将空气中的氧传输至燃料的新技术,该技术的开发和利用对“碳中和”具有重要意义,成为解决能源与环境问题的创新突破口。大气中的CO2还参与自然界中的许多变化,直接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1. (1) 下列措施对实现“碳中和”相违背的是(   )
      A . 采取低碳生活方式 B . 研发低碳清洁技术 C . 露天焚烧植物秸秆 D . 植树造林增加植被
    2. (2) 大气中的CO2越来越多,会导致产生的自然现象是(   )
      A . 温室效应 B . 酸雨 C . 赤潮 D . 水华
    3. (3) 利用化学链燃烧技术捕捉甲烷(CH4)燃烧所产生的CO2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天然气(主要成分为CH4)属于可再生能源 B . 空气反应器中的反应为 C . 化学链燃烧技术中只有CuO可循环使用 D . 化学链燃烧技术可实现低能耗获得高纯度的CO2
三、多选题
  • 12. 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
    A . 用红色石蕊试纸检验干燥氨气 B . 用氢氧化钠溶液除去CO2中的HCl C . 用分馏液态空气的方法可获得氮气和氧气 D . 用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
  • 13. 中国化学家研究的一种新型复合光催化剂【碳纳米点(CQDS)/氮化碳(C3N4)纳米复合物】,可以利用太阳光实现高效催化分解水,其反应历程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该反应中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 B . 反应Ⅱ属于化合反应 C . 水经过反应I和反应Ⅱ后,质量不变 D . 总反应为
四、综合题
  • 14. NaCl是一种重要原料,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在日常生产生活中有广泛应用。
    1. (1) 食盐在厨房中常用做。食盐易溶于水,难溶于植物油,这一事实表明固体物质的溶解能力与有关。
    2. (2) 粗盐(含Ca2+、Mg2+)制NaCl时,除杂试剂为BaCl2溶液、NaOH溶液、盐酸、Na2CO3溶液,除杂时试剂的滴加顺序可依次为过量的NaOH溶液、、盐酸。加热蒸发氯化钠溶液,用玻璃棒搅拌至出现时停止加热。
    3. (3) 用固体NaCl配制质量分数为0.9%的生理盐水1000g,主要步骤为计算、称量、溶解、转移、装瓶、,配制中需称取g的固体NaCl。
    4. (4) 工业上电解饱和食盐水制得NaOH、H2和Cl2 , 反应中Cl元素的化合价由变为0。
    5. (5) 侯氏制碱的原理为。结合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NH4Cl溶液中混有少量NaCl,可用方法提纯NH4Cl。

      ②60℃后,NaHCO3的溶解度无数据的原因可能是

  • 15. 学习化学需要进行化学实验。

    1. (1) 仪器名称:①;②
    2. (2) 实验室在装置C中用KMnO4制O2 , 装置中还需添加的实验用品是,反应方程式为;MnO2可作KClO3制O2的催化剂,其中MnO2没有发生改变的两个方面是;若装置D中装满水收集O2时,气体应从端口通入。
    3. (3) 实验室用装置A或B制CO2 , 反应方程式为;优先选用装置A的理由是
    4. (4) 若用久置空气中的生石灰【主要成分为CaO,还含Ca(OH)2和CaCO3】制备KClO3 , 制备流程如下图所示:

      已知:Ⅰ、“氯化”中Cl2与Ca(OH)2反应生成CaCl2和Ca(ClO32

      Ⅱ、20℃时,KClO3的溶解度为7.3g,CaCl2的溶解度为74.5g

      ①“打浆”的目的是

      ②“滤渣”的成分是(填化学式)。

      ③“转化”中发生复分解反应,则该反应方程式为

  • 16. Mg是一种重要金属,常用于制造各种材料。
    1. (1) 照明弹使用过程中镁粉燃烧时主要是将化学能转化为能。
    2. (2) 我国科学家研制出有储氢性能的新型镁铝合金(Mg17Al12)材料。在氩气保护下,将一定比例的Mg、Al单质在一定温度下熔炼可获得该合金。

      ①熔炼制备镁铝合金(Mg17Al12)时,用氩气保护的目的是

      ②镁铝合金硬度其纯金属的硬度(填“大于”或“小于”)。

    3. (3) CO2是常用的灭火剂,但金属镁着火却不能用CO2扑救,因为Mg可以在CO2中继续燃烧,生成MgO和C。从燃烧条件的角度分析,此事实说明
    4. (4) 探究Mg的有关性质:

      实验一:在观看镁条外观时,利用砂纸打磨镁条的目的是。将打磨后的镁条放入稀盐酸中,反应方程式为,所属基本反应类型为

      实验二:将打磨后的镁条放入滴有酚酞的蒸馏水中无现象,加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镁条表面产生大量气泡,溶液变为红色:经检验,气体具有可燃性。

      ①产生的气体为(填化学式)。

      ②溶液变为红色,说明溶液中含有(填化学符号)离子。

      实验三:将打磨后的镁条放入pH=12,质量分数为5%的NaCl溶液中,镁条的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查阅资料】

      Ⅰ、反应中Mg条表面会生成Mg(OH)2

      Ⅱ、溶液中Cl-对Mg(OH)2膜有破坏作用

      【原因分析】

      ①前1小时,镁条的反应速率较快。主要原因是因为反应开始时,生成的Mg(OH)2膜很薄,溶液中存在的大量CI-能及时破坏Mg(OH)2膜,有利于镁条与水接触继续发生反应。

      ②1小时~3小时之间,镁条的反应速率却急剧变慢。试分析导致反应速率急剧变慢的主要原因是

  • 17. 绿矾(FeSO4·7H2O)是自然界存在的一种矿石,翠绿如宝石。

    材料一:《唐本草》《天工开物》中都记载中国很早就能焙烧“绿矾”制备“铁红”(主要成分是Fe2O3),“铁红”颜色鲜艳,稳定无毒,是中国传统红色颜料的重要着色剂。

    材料二:公元8世纪,阿拉伯炼金家查比尔曾提出,把“绿矾”焙烧可以蒸馏出“矾精”,它具有比较大的溶解力,“绿矾”焙烧是一种生产硫酸的古老方法。另外,《徐光启手迹》中还记载利用“矾精”与硝酸钾反应制备硝酸的工艺。

    1. (1) 材料一中“绿矾”焙烧反应为 , X的化学式为,生成的SO2气体可以用试剂来检验,大量的SO2进入大气后可形成型酸雨。
    2. (2) ①某学生设计如下实验方案验证材料二中的“矾精”是硫酸溶液:取少量“矾精”置于试管中,滴入(填试剂名称),若溶液呈红色,说明“矾精”中含有H+;若要检验“矾精”中含有 , 则检验的具体实验操作步骤为

      ②《徐光启手迹》中制备硝酸的工艺如图所示:

      【查阅资料】硫酸沸点:338℃;硝酸沸点:85.5℃制备反应为 , 结合“查阅资料”分析,该工艺的制备原理是

    3. (3) 某工厂计划用“绿矾”焙烧工艺生产高纯度“铁红(Fe2O3)”640kg。

      已知:绿矾(FeSO4·7H2O)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78,则计算理论上所需绿矾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