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 | 全国 | 甲 | 乙 | 丙 | 丁 | |
人口增长幅度(%) | 3.4 | -1.7 | 4.5 | 2.6 | 4.2 | |
三次产业结构(%) | 第一产业 | 7.2 | 13.2 | 4.6 | 8.2 | 11.0 |
第二产业 | 39.1 | 34.4 | 38.9 | 41.8 | 37.9 | |
第三产业 | 53.7 | 52.4 | 56.5 | 50.0 | 51.1 |
①劳动力的数量②石油资源分布③交通运输成本④城市人口和市场
跨省流入地 |
NO.1 |
NO.2 |
NO.3 |
|||
流出地 |
占比% |
流出地 |
占比% |
流出地 |
占比% |
|
甲(浙江) |
贵州 |
44.37 |
湖南 |
18.73 |
云南 |
12.71 |
乙 |
广西 |
50.52 |
湖南 |
16.32 |
贵州 |
14.76 |
丙(西藏) |
甘肃 |
65.57 |
四川 |
11.79 |
青海 |
9.91 |
丁(新疆) |
甘肃 |
44.14 |
宁夏 |
31.43 |
青海 |
6.31 |
①经济因素②空间距离③风俗习惯④群体集聚
白鲟是中国最大的淡水鱼类,成鱼和幼鱼均以鱼类为主食。它是,回游性鱼类,春季前往水流湍急、水质良好、底质多为岩石的河段产卵,在古代,体型庞大的白鲟曾经分布于各大河流中,周朝已有捕猎白鲟的记录。《诗经》中的诗句“有缠(zhan)有多有(w&D)中的“鮪”,便是指的白鲟。近代以来,白鲟只在长江中被发现。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2020年初白鲟被宣布彻底灭绝。下图为长江流域图。
材料一 乌江年径流量与黄河相当,全长1 037千米,干流总落差达到2 124米。整个乌江流域还有丰富的磷、煤、铁等多种矿产资源。“乌江兴,贵州兴”,乌江流域的开发,成为盘活贵州省经济的命脉。
材料二 下图为乌江水电开发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