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生物 /北师大版(2019) /必修1 分子与细胞 /第四章 细胞的代谢 /第四节 光合作用 /一 光反应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高中生物学北师大版2019必修一同步练习4.4.1 光反应

更新时间:2022-07-21 浏览次数:38 类型: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 1. (2022高一上·鞍山期末) 叶绿素主要吸收的光是(  )
    A . 蓝紫光和红光 B . 红光 C . 蓝紫光 D . 红外光
  • 2. (2022高三上·呼玛开学考) 在实验室中,如果要测定藻类植物是否完成光反应,最好是检验其(       )
    A . 氧气的释放量 B . ATP的生成量 C . 二氧化碳的消耗量 D . 葡萄糖的合成量
  • 3. (2022高一上·乾安期末) 下图是某学生用新鲜菠菜叶进行“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时,得到的结果。下列有关这一结果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 在研磨时加入了过量的无水乙醇 B . 滤液细线触及到了层析液 C . c代表的光合色素呈蓝绿色 D . 研磨时没有加入碳酸钙
  • 4. (2022高一上·鞍山期末) 下列关于光反应阶段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能形成还原型辅酶Ⅱ B . 能形成ATP C . 能形成糖类 D . 能形成氧气
  • 5. (2022高三上·宝应开学考) 如图表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中的光反应,字母A、B、C表示物质。下列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 物质B既能供氢,又能供能 B . 图中H+从上侧到下侧的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 C . 图中产生的ATP用于细胞的各项生命活动 D . 该图是类囊体膜部分结构,水的光解使类囊体内腔pH下降
  • 6. (2022高三上·湖北开学考) 在离体叶绿体的悬浮液中加入铁盐或其他氧化剂(悬浮液中有H2O,没有CO2),光照条件下可以释放出O2 , 该反应称为希尔反应。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希尔反应悬浮液中铁盐或其他氧化剂相当于光合作用中的NAD+ B . 提供水、光合色素和酶,在适宜光照条件下,也可产生O2 C . 希尔反应可证明ATP的合成和水的光解有关 D . 希尔反应不可证明水的光解产生的O2中氧全部来自水
  • 7. (2022高一上·沈阳期末) 下列关于探索光合作用原理的部分实验叙述,错误的是(   )
    A . 希尔反应实验的悬浮液中有H2O无CO2 , 表明水的光解与糖的合成不是同一反应 B . 鲁宾和卡门用同位素18O同时标记CO2和H2O,证明光合作用释放的O2来自水 C . 阿尔农发现在光照下叶绿体中合成ATP的过程,总是与水的光解相伴随 D . 卡尔文用14C标记14CO2 , 探明了CO2中碳转化为有机物中碳的途径
  • 8. (2022高一上·鞍山期末) 下列有关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叙述错误的是(  )
    A . 可以用无水乙醇提取绿叶中的色素 B . 层析液液面应高于滤液细线 C . 加入碳酸钙可防止研磨中色素被破坏 D . 加入二氧化硅有助于充分研磨
  • 9. (2021高一上·丹东期末) 苋菜叶片细胞中除了叶绿体含有色素外,液泡中也含有溶于水但不溶于有机溶剂的花青素(呈现红色)。某探究小组用无水乙醇提取苋菜叶片中的色素,然后用层析液分离。层析结束后滤纸条上色素带由上到下,叙述正确的是(   )
    A . 第二条色素带对应的色素主要吸收蓝紫光 B . 第四条色素带对应的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最大 C . 第三条色素带对应的色素是呈现黄绿色的叶绿素b D . 如果采用圆形滤纸法分离色素,则最外一圈的颜色为红色
  • 10. (2021高一上·大连期末) 下列有关中学生物学实验中实验现象或实验材料的叙述,错误的是(       )

    选项

    实验名称

    实验现象或实验材料

    A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

    加入斐林试剂后无需加热即可出现砖红色沉淀

    B

    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的流动

    宜选择黑藻叶片做实验材料

    C

    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不宜选择过氧化氢作为底物

    D

    提取和分离绿叶中的色素

    不宜使用定性滤纸过滤研磨液

    A . A B . B C . C D . D
  • 11. (2022高一上·乾安期末) 恩格尔曼将载有水绵和好氧细菌的临时装片放在没有空气的黑暗环境中,进行局部照光处理,照光的部位聚集大量的好氧细菌。这个实验不能证明(  )
    A . 光合作用需要光 B . 产生氧需要光 C . 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来自于水 D . 光合作用中氧由叶绿体释放
  • 12. (2020高一上·深圳期末) 如图是光合作用的光反应示意图,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由图可知 PSⅠ和 PSⅡ位于类囊体薄膜上 B . 从物质的变化角度分析,光反应为碳反应提供了ATP、NADPH C . 如图可知光反应涉及电子(e)的一系列变化,电子(e)的最初供体为 H2 O D . 从图中ATP 的产生机制可判断膜内H 浓度小于膜外浓度
  • 13. (2021高一上·长春期末) 下图是纸层析法分离叶绿体中色素的装置图,层析后得到不同的色素带,能主要吸收红光的色素带是(    )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④
  • 14. (2021高一上·长春期末) 下列关于高等植物叶绿体中光合色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提取色素研磨时加入少许CaCO3 , 可防止叶绿素被破坏 B . 叶绿体中的色素能够溶解在有机溶剂乙醇中 C . 利用纸层析法可分离4种光合色素 D . 植物呈现绿色是由于叶绿素能有效地吸收绿光
  • 15. (2021高一上·双鸭山期末) 下列关于“绿叶中色素的提取与分离”实验,叙述正确的是(   )
    A . 叶绿体中的色素可溶解在有机溶剂中 B . 充分研磨叶片后加入碳酸钙,防止色素被破坏 C . 分离色素时滤液细线可触及层析液 D . 叶绿素a的色素带最宽且在层析液中溶解度最大
  • 16. (2021高一上·龙江期末) 在科学家对生命科学的探索历程中,下列哪一项叙述不准确(  )
    A . 希尔发现离体叶绿体在适当条件下,可以发生水的光解并产生氧气 B . 阿尔农发现光合作用中叶绿体合成ATP总是与水的光解相伴随 C . 恩格尔曼以水绵为实验材料,证明光合作用产生了淀粉 D . 巴斯德和李比希的观点既有积极意义,又有其局限性
  • 17. (2021高一上·龙江期末) 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人体骨骼肌细胞中,线粒体基质是产生CO2的唯一场所 B . 叶肉细胞中吸收光能的色素分布于叶绿体和液泡中 C . DNA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实现了核质之间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 D . 细胞间传递信息的分子都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
  • 18. (2021高一上·牡丹江期末) 选用菠菜叶片做叶绿体中色素分离的实验,下图所示结果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 19. (2021高一上·哈尔滨期末) 下列是关于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的几种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
    A . 色素提取的原理是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 B . 研磨叶片时加CaCO3的作用是使研磨更加充分 C . 色素分离的结果是扩散速度最快的是叶绿素a D . 含有色素的滤液细线不能触及层析液
  • 20. (2021高一上·新泰期末) 某研究组获得了小麦的叶黄素缺失突变体。将其叶片进行了红光照射光吸收测定和色素层析条带分析(从上至下),与正常叶片相比,实验结果是(   )
    A . 光吸收差异不显著,色素带缺第2条 B . 光吸收差异显著,色素带缺第2条 C . 光吸收差异显著,色素带缺第3条 D . 光吸收差异不显著,色素带缺第3条
二、实验探究题
  • 21. (2020高一上·南岸期末) 下图表示某生物兴趣小组利用韭菜宿根进行相关实验流程,请分析回答:


    1. (1) 提取色素和分离色素所用的试剂分别是
    2. (2) 纸层析法分离色素的“结果①”如图2所示,其中共有的色素带的颜色是 ,据此能得出的结论是
    3. (3) 纸层析法分离色素的原理是
    4. (4) 将等量刚制备的韭菜和韭黄色素滤液放在阳光与三棱镜之间,“结果②”吸收光谱最明显的差异出现在光区域。将制得的韭菜滤液在强光下曝光1~2h,再重复上述实验,其结果与韭黄滤液的实验结果基本一致,其原因是
    5. (5) 每分子叶绿素含有一个Mg2 , 可被H、Cu2等替换。韭菜滤液用5%的HCl处理一段时间后,其颜色与研磨时未加 的颜色相似,呈现黄褐色。实验室常用含Cu2的试剂处理叶片,可形成铜代叶绿素,能长时间保持叶片标本的绿色,其原因是
三、综合题
  • 22. 叶绿素是植物细胞内参与光合作用的重要色素,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 (1) 叶绿素等光合色素分布在叶绿体的上,与糖类相比,叶绿素分子中特有的元素是

    2. (2) 将绿叶中提取的色素溶液放在光源和分光镜之间,在光谱中可以看到明显变暗的区域是。分离色素所依据的原理是,使用的方法是

    3. (3) 植物种子在黑暗中萌发形成的幼苗,节间特别长,叶子很小,呈黄色或黄白色,即“黄化现象”。从光合色素形成所需要的环境条件进行分析,“ 黄化现象”说明了

  • 23. 光质(不同波长的光)会影响叶绿素a、叶绿素b对于光的吸收,从而影响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某生物小组为检测光质对金鱼藻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利用提供不同光源的40W的灯泡数个,试管数支、金鱼藻、NaHCO3溶液等实验材料,1小时后测定记录数据如下,

    组别

    1

    2

    3

    4

    5

    6

    7

    8

    9

    光质

    自然光

    红光

    蓝光

    橙光

    紫光

    黄光

    靛光

    绿光

    无光

    O2相对变化量

    +18

    +15

    +13

    +11

    +12

    +3

    +8

    -1

    -4

    注:O2相对变化量,+ 表示增加,— 表示减少,

    1. (1) 叶绿体中色素的功能是。实验中加入NaHCO3溶液的作用是,无关变量有

    2. (2) 在绿光条件下,金鱼藻叶肉细胞产生ATP的场所有,消耗[H]的场所是

    3. (3) 下图为叶绿素a和叶绿素b的吸收光谱(暗带部分表示被吸收的光线),已知在漫射光环境中,光线以较短波长的光占优势,与阳生植物相比,推测阴生植物叶绿体中色素含量较高。

    4. (4) 在红光条件下,该植物经过2小时光合作用,产生氧气总量相对值是

    5. (5) 根据实验结果,推测在大棚种菜时,为提高产量需要用的玻璃。

  • 24. (2021高三上·唐山期中) 下图为类囊体薄膜上发生的光反应示意图,PSⅠ和PSⅡ分别是光系统Ⅰ和光系统Ⅱ,是叶绿素和蛋白质构成的复合体,能吸收利用光能进行电子的传递。PQ、Cytbf、PC是传递电子的蛋白质,其中PQ在传递电子的同时能将H+运输到类囊体腔中。图中实线为电子的传递过程,虚线为H+的运输过程。ATP合成酶由CF0和CF1两部分组成,在进行H+顺浓度梯度运输的同时催化ATP的合成。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分析图中电子传递的整个过程可知,最初提供电子的物质为,最终接受电子的物质为
    2. (2) 光反应产生的氧气被用于有氧呼吸,且在(场所)被消耗。图中用于暗反应的物质是
    3. (3) 合成ATP依赖于类囊体薄膜两侧的H+浓度差,图中使膜两侧H+浓度差增加的过程有
    4. (4) 由图可见,光反应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完成了光能转变成能,进而转变成能的过程。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