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生物学 /北师大版(2019) /选择性必修1 稳态与调节 /第1章 机体的内环境 /第一节 内环境的稳态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高中生物学北师大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同步练习1.1 内环境...

更新时间:2022-07-21 浏览次数:87 类型: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 1. (2024高二上·泸县月考) 在2022年的北京冬奥会上,我国运动健儿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在运动员的科学训练和比赛期间需要监测一些相关指标,下列指标中不属于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
    A . 血红蛋白 B . 血糖 C . 肾上腺素 D . 睾酮
  • 2. (2022高二下·赣州期中) 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组织液中的pH是相对稳定的 B . 内环境是细胞进行正常代谢的场所 C . 生长激素只通过血浆运输到靶细胞 D . 淋巴细胞是内环境的组成成分
  • 3. (2022高二下·赣州期中) 人体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下列不属于内环境稳态失调的是(  )
    A . 长期处于高温环境出现中暑症状 B . 血液中钙盐不足,引起肌肉抽搐 C . 剧烈运动后,人体体温略有升高 D . 流感病毒感染人体后,引起机体发热
  • 4. (2022高三下·金华模拟) 人们部分皮肤裸露在外,易被开水,油等烫伤,而出现水疱,有些水疱一段时间后可自行消失,有些水疱会转变为脓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水疱的成分中不含有蛋白质 B . 化脓的水疱中不含有细胞成分 C . 水疱是由血浆中的水扩散到组织液形成的 D . 水疱自行消失主要原因是其中的液体渗入了细胞内液
  • 5. (2022高三下·嘉兴模拟) 下列关于细胞和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心肌细胞内的O2浓度高于其生活的组织液 B . 内环境中含有葡萄糖、氨基酸和蛋白质等物质 C . 免疫细胞从血浆进入组织液,导致内环境稳态失调 D . 肌肉细胞的厌氧呼吸过程中,丙酮酸在组织液中转化成乳酸
  • 6. (2022·柯桥模拟) 下列属于正常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   )
    A . 血红蛋白 B . 尿素 C . 丙酮酸 D . 胃蛋白酶
  • 7. (2022·张家口模拟) 下列关于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草履虫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B . 人体饥饿时,血液流经胰岛A细胞后,血糖浓度会下降 C . 内环境成分和理化性质的恒定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D . 人体的内环境中含有葡萄糖、麦芽糖、氨基酸等各种营养物质
  • 8. (2022高二下·河南期中) 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与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毛细血管壁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是血浆 B . 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血浆蛋白 C . 成熟红细胞呼吸产生的CO2通过自由扩散进人血浆 D . 在生命系统的各个层次上,都普遍存在着稳态现象
  • 9. (2020高一上·大庆期中) 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成分归类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 免疫物质类,如抗体、淋巴因子、溶菌酶等 B . 营养小分子类,如葡萄糖、氨基酸、脂肪酸等 C . 有机大分子类,如血浆蛋白、mRNA,胰岛素等 D . 细胞代谢废物类,如尿素、二氧化碳等
  • 10. (2019高一上·蚌埠开学考) 血液循环过程中,静脉血变成动脉血的部位是(    )
    A . 全身各处的毛细血管 B . 心脏 C . 肺部的毛细血管 D . 肝脏
  • 11. (2019高一上·蚌埠开学考) 在血液循环中,能保证血液按一定方向流动而不会倒流的原因是(    )
    A . 血液的惯性作用 B . 心脏和血管内瓣膜的作用 C . 血管壁的弹性作用 D . 心脏收缩和舒张的结果
  • 12. (2019高一上·吉林期末) 图是细胞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示意图,①处的箭头表示血液流动的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③④中的蛋白质可以通过毛细淋巴管壁相互交换 B . 长期营养不良将导致⑤增多 C . 若②为胰岛A细胞,则①处的葡萄糖浓度低于⑤处 D . 若②为肝脏细胞,则①处的氧气浓度高于⑤处
  • 13. (2019高一上·吉林期末) 血浆中的水来自(    )
    A . 组织液 B . 组织液、消化液 C . 淋巴、组织液 D . 消化道、组织液、淋巴
  • 14. (2016高二上·松原期中) 人体内环境中所含物质的种类繁多,下列不属于人体内环境中的物质是(  )
    A . 营养物质类,包括水、无机盐、氨基酸、葡萄糖等 B . 信号分子类,包括激素、神经递质、组织胺、抗体等 C . 代谢产物类,如二氧化碳、尿素、尿酸等 D . 大分子蛋白质类,如呼吸氧化酶、唾液淀粉酶、胃蛋白酶等
  • 15. (2015高一上·孟津期末) 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及其稳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 剧烈运动时大量乳酸进入血液,血浆会由弱碱性变为弱酸性 B . 人体内任一组织细胞生活的内环境都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组成 C . 当人体蛋白质长期供应不足时,血浆的渗透压会降低从而引起组织水肿 D . 血浆渗透压与蛋白质含量有关,与无机盐离子含量无关
  • 16. (2015高一上·孟津期末) 下列属于人体内环境的组成成分是(  )

    ①血液、组织液和淋巴  ②血浆蛋白、O2和葡萄糖  ③葡萄糖和CO2    ④递质小泡和氨基酸

    ⑤喝牛奶,进入胃中    ⑥口服抗菌药物         ⑦肌肉注射青霉素 ⑧精子进入输卵管与卵细胞结合.

    A . ②③⑦ B . ①②③⑦ C . ①②③⑦⑧ D . ①②③⑥⑦⑧
二、综合题
  • 17. (2017·新课标Ⅰ) 血浆渗透压可分为胶体渗透压和晶体渗透压,其中,由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形成的渗透压称为胶体胶体渗透压,由无机盐等小分子物质形成的渗透压为晶体渗透压.回答下列问题:

    1. (1) 某种疾病导致人体血浆蛋白含量显著降低时,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水分由进入组织液,可引起组织水肿等.

    2. (2) 正常人大量饮用清水后,胃肠腔内的渗透压下降,经胃肠吸收进入血浆的水量会,从而使血浆晶体渗透压

    3. (3) 在人体中,内环境的作用主要为:①细胞生存的直接环境,②

  • 18. (2022高二上·虎林期末) 上体育课时,某学生由于运动过度,脚上长了水泡。甲图是此学生血浆中部分成分含量,乙图是此学生身体内一部分的大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物质 含量(mmol/L) 正常含量范围(mmol/L)
    M 4.2 3.9~6.1
    — — a
    — — b
    2.9 2.2~2.65

     
    1. (1) M最可能是,ab(填>,<或=)。此学生还可能出现症状。
    2. (2) 此学生水泡形成的主要原因是脚部分组织细胞代谢增加,导致,水从引起水泡形成。水泡内液体主要是
    3. (3) 乙图中涉及的系统是,A处与B处相比,营养物质A处B处(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氧气从红细胞到达组织细胞被利用一共穿过层磷脂分子。
    4. (4) 乙图中除了涉及血浆和组织液,还有(填内环境成分)。
  • 19. (2021高二上·天津期中) 图为体内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示意图,图中①、②、③、④代表液体,⑤代表结构,A、B箭头代表血流方向。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⑤生活的具体环境是(填数字),图中液体含量最多的是(填数字),CO2浓度最高的液体是(填数字)。
    2. (2) 血浆中的氧进入组织细胞的途径是(用数字和箭头表示);血浆中红细胞所携带的氧气至少需要经过层生物膜才能被①利用
    3. (3) 在一些病理条件下,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液三者的量都可能发生变化。请举出由于病理引起③增多的一个实例
三、实验探究题
  • 20. (2020高二上·金台期中) 如图为体内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Ⅰ.此图表示细胞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图中的(填序号)构成内环境,其中毛细血管壁细胞生活的具体内环境是(填序号),是细胞外液理化性质的三个主要方面。
      Ⅱ.图中能直接相互交换物质的细胞外液是(填序号)。
      Ⅲ.如果该图为肝脏组织局部结构模式图,则与A端液体相比较,B端明显减少的物质有等。
    2. (2) 正常人②内的pH通常维持在7.35—7.45之间,为验证人体血浆pH的相对稳定是由于血浆中存在着缓冲物质,试设计如下实验,请将下列实验中的相关内容补充完整。
      Ⅰ.实验材料和用具:家兔血浆(适量)、蒸馏水、预先配制的缓冲液、量筒、试管若干支、Na2CO3、乳酸、pH试纸、滴管等。上述实验材料和用具中,用于模拟可能会导致人体血浆内pH变化的物质有
      Ⅱ.实验步骤:
      ① 取6支试管均分两组,分别编号A、B。
      ② 向A组中的3支试管分别加入,再依次滴入等量乳酸,测量pH并记录结果。
      ③向B组中的3支试管分别加入等量的蒸馏水、缓冲液、家兔血浆,再依次滴入,测量pH并记录结果。
      Ⅲ.结果预测:
      A组:加入的试管pH变化明显,pH明显降低,另外两支试管pH变化不明显。
      B组: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