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科学 /浙教版(2024) /九年级上册 /第2章 物质转化与材料利用 /第5节 物质的转化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教版科学九上2.5物质的转化探究题专项练习

更新时间:2022-07-27 浏览次数:54 类型:同步测试
一、实验探究题
  • 1. (2021九上·余姚期中) 某固体可能含有Ca(NO32 , Na2SO4 , Na2CO3 , FeCl3 , KCl中一种或几种,现对其进行如下实验:

    ①取少量固体于试管中,加适量蒸馏水,固体完全溶解成无色透明溶液。

    ②取少量上述溶液,加过量稀硫酸,有气泡产生。

    ③取②中所得溶液少量,滴加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分析上述现象,对原固体组成的推断正确的是         

    A . 肯定有Na2CO3 , Na2SO4 , 一定没有FeCl3 , Ca(NO32 B . 肯定有Na2CO3 , Na2SO4 , 一定没有FeCl3 C . 肯定有Na2CO3 , 一定没有FeCl3 , Ca(NO32 D . 肯定有Na2CO3 , 一定没有FeCl3 ,   KCl
  • 2. (2021九上·余姚期中) 某校实验室的废液缸中收集了同学们在实验室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制取CO2后残留的废液(假设石灰石中的其它杂质不与盐酸反应也不溶于水)。小红、小刚和小明想探究废液中溶质的成分,请你一同参与探究并回答下列问题.

    Ⅰ.定性探究

    【提出问题】废液中的溶质是什么物质?

    【作出猜想】小红认为废液中溶质只有CaCl2

    小明认为废液中溶质是CaCl2和HCl

    【查阅资料】CaCl2溶液呈中性;Ca(OH)2微溶于水

    【实验与结论】小红从废液缸中取少许上层清液(下称“废液”),滴入1-2滴无色酚酞试液,酚酞试液不变色。

    小明也取少许废液,向其中加入少量的氧化铜粉末,充分反应,看到的现象是溶液从无色变为蓝色,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综上所述,结论:的猜想是正确的.

    在交流与讨论后,小明又取少许废液,向其中逐滴滴加碳酸钠溶液,并不断振荡,反应现象是

    A.只看到有大量气泡冒出   B.只有白色沉淀析出

    C.开始出现白色沉淀,后冒气泡   D.开始冒气泡,后出现白色沉淀

  • 3. (2021九上·余姚期中) 为鉴别CuSO4、KOH、BaCl2、NaCl四种失去标签的溶液,做如下实验。
    1. (1) 通过观察就可以鉴别出CuSO4溶液,依据是
    2. (2) 将剩余三种溶液分别取样,滴加酚酞溶液,变红的是
    3. (3) 取鉴别出的CuSO4溶液,依次加入到使酚酞溶液不变色的剩余二种溶液中。依据出现的现象:,鉴别出BaCl2溶液,至此溶液鉴定完毕。
  • 4. (2021九上·温州期中) 工业烧碱具有较好的杀菌消毒作用且廉价易得,但工业烧碱中常含有杂质碳酸钠。联盟科学

    兴趣小组同学围绕工业烧碱样品纯度测定问题,展开了讨论与探究。

    【原理思路】利用Na2CO3与稀H2SO4反应产生CO2 , 通过CO2质量的测定来确定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从而计算样品纯度。

    【实验方案】小联同学根据以上思路,设计了如图甲的实验方案(固定装置省略)。

    【交流讨论】小盟认为图甲实验方案的设计有缺陷,该缺陷会导致CO2质量测量结果如何变化并请阐述理由

    【方案改进】该小组同学根据以上讨论对图甲方案进行改进,设计了如图乙的实验方案(固定装置省略)。

    为减少误差,使CO2质量的测定更准确,应在何时鼓入空气为宜

    【拓展提高】已知Na2CO3溶液与稀硫酸反应先生成NaHCO3 , 当Na2CO3全部转化为NaHCO3后,生成的NaHCO3能继续与稀硫酸反应生成CO2。相关化学方程如下:

    2Na2CO3+H2SO4=2NaHCO3 + Na2SO4 , 2NaHCO3+H2SO4=Na2SO4 +2H2O+2CO2↑。现向样品中加一定量的稀硫酸,反应后产生无色气体并得到X溶液。请分析推断反应后所得X溶液的溶质,其所有的可能组成

  • 5. (2021九上·绍兴期中) 小金利用干燥的H2和CO混合气体以及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如下实验。

    Ⅰ.验证H2和CO的还原性

    1. (1) 装置的正确连接顺序是(按顺序填字母,每套装置限用一次);能证明H2具有还原性的实验现象是
    2. (2) 有人质疑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不一定是CO2 , 也有可能是CO或H2;因此提出CO和2在与氧化铜反应前应先通入澄清石灰水加以检验。小金认为从实验操作角度分析,没有必要补充上述检验,理由是
    3. (3) 小乐在实验前后对B、C装置(硬质玻璃管和内部药品)进行了质量的测定,假设B、C装置中完全反应,则2和CO的质量比为

      装置

      实验前

      实验后

      B

      100.8g

      102.6g

      C

      65.6g

      62.4g

  • 6. (2021九上·杭州期中) 某实验小组同学用氢氧化钙溶液和盐酸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时,向烧杯中的氢氧化钙溶液中加入稀盐酸,一会儿后,发现忘记了滴加指示剂。于是,他们停止滴加稀盐酸,并对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成分进行了探究。提出问题:该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

    猜想假设:猜想一:可能是CaCl2和Ca(OH)2

    猜想二:可能是CaCl2和HCl;猜想三:可能是(填化学式);查阅资料:氯化钙溶液呈中性。

    进行实验:实验步骤1:取少量烧杯内溶液于试管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振荡,实验现象。结论:猜想一不正确。

    实验步骤2:取少量烧杯内溶液于另一支试管中,逐滴加入碳酸钠溶液至过量。实验过程中测得溶液的pH随滴入碳酸钠溶液质量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则实验中出现的现象是 。结论:猜想二正确。

    反思拓展:证明酸碱发生化学反应时常选用无色酚酞试液而不选紫色石蕊试液,其原因是

  • 7. (2021九上·杭州期中) 如图装置可以做CO还原Fe2O3的实验并检验该反应的气体生成物。已知由一氧化碳发生装置得到的CO中混有杂质CO2和H2O。

    1. (1) 写出B装置玻璃管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 (2) 若没有A装置,则该实验不能达到检验气体生成物的目的,请说明原因
    3. (3) 5.6克铁粉样品(含有杂质铝或铜中的一种)与足量的盐酸反应产生0.19克氢气,则该样品的组成为,将一定量的该样品加入到硝酸镁和硝酸银的混合溶液中,待反应结束后,过滤在残渣中加入适量的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 8. (2021九上·杭州期中) 某校甲、乙两个兴趣小组对实验室一瓶敞口放置的氢氧化钠固体进行探究:

    探究一:氢氧化钠固体是否变质:兴趣小组同学取少量氢氧化钠固体样品于试管中,加适量水溶液,滴加稀盐酸,产生大量气泡。回答下列问题:

    1. (1) 根据以上实验现象可判断该样品变质(填“有”或“没有”)。
    2. (2) 氢氧化钠在空气中变质的原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 (3) 探究二:氢氧化钠固体变质程度

      【查阅资料】:

      ①碱石灰是NaOH和CaO的固体混合物,能吸收水和二氧化碳

      ②标准状况下,二氧化碳的密ρ=1.977g/L

      ③碳酸钠溶液与氢化钙溶液能发生反应:Na2CO3+CaCl2=CaCO3↓+2NaCl

      【设计实验】:甲、乙两兴趣小组同学分别称取2g氢氧化钠样品与足量稀盐酸反应,通过测定产生二氧化碳的量进行计算。甲小组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方案一测定二氧化碳的质量。(注:不考虑稀盐酸中HCl气体的挥发)

      【交流讨论】

      乙小组同学认为方案一的C装置气管水面上应覆盖一层植物油,防止二氧化碳溶于水;

      甲小组同学认为方案二的装置中存在缺陷,会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请你指出产生影响的原因:

      (写一点)。

    4. (4) 【拓展探究】:经过交流讨论,甲乙、两小组同学共同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方案来测定固体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

      “操作Ⅰ”的名称是

    5. (5) 如果沉淀N没有经过洗涤,就直接烘干称量,则导致测得的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 9. (2021九上·萧山期中) 实验课上,同学们发现一瓶久置空气中的氧化钠固体的瓶口有白色粉末。在老师指导下,同学们对该白色粉末的成分进行了讨论。

    (猜想与假设) 猜想 I:白色粉末是碳酸钠猜想 II:白色粉末是氢氧化钠

    猜想 III:白色粉末是    

    (实验探究)取白色粉末溶于水形成溶液 A,设计如下实验:

    1. (1) 猜想 III:白色粉末是,由上述实验可知,猜想肯定不成立。
    2. (2) 若操作①滴加过量稀盐酸有气体 B 产生,而滴加少量稀硫酸可能没有气体 B 产生。其可能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回答)。
    3. (3) 适合操作③的 X 溶液是    (填字母序号)。
      A . CaCl2 溶液 B . Ca(OH)2 溶液 C . 稀盐酸
    4. (4) 操作⑤可以用什么试剂
  • 10. (2021九上·萧山期中) 如图所示装置可以检验某混合气体(无色无味)是否含有 CO2 和 CO.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A 装置中的试剂是(写名称,下同);B 装置中的试剂是足量的,其目的是
    2. (2) 证明原混合气体中 CO2 存在的实验现象是; 实验后确定有 CO 的依据
    3. (3) 若 C 管中氧化铁全部还原成铁,冷却后称量铁的质量比反应前氧化铁的质量减少了2.4g,则加入 C 管中的氧化铁的质量是g。
  • 11. (2021九上·杭州期中) 一包白色粉末,由CuSO4、CaCO3、BaCl2、Na2SO4和NaOH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为探究其组成,进行如下实验:   
    1. (1) 取少量白色粉末,加入足量的水,充分搅拌后过滤,得到白色沉淀和无色滤液。则原白色粉末中一定不含有。   
    2. (2) 取(1)滤出的白色沉淀,加入足量的盐酸,沉淀全部溶解,并产生无色气体。根据上述实验,如果原白色粉末中含有Na2SO4 , 则白色粉末的组成是  或者 .
    3. (3) 为进一步确定原白色粉末中是否同时含有BaCl2和NaOH,在(1)的滤液中加入一种能一次性鉴别出来的试剂,这种试剂可能是。           

      A.CO2         B.H2SO4       C.CuSO4          D.FeCl3

  • 12. (2021九上·台州期中) 氯化钡是一种可溶性重金属盐,广泛应用于化工领域,其水溶液呈中性。工业上用毒重石(主要成分是 BaCO3 , 所含杂质难溶于水,不与酸反应)制备氯化钡晶体。实验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室中制备氯化钡晶体的流程。
    1. (1) 步骤①中产生的气体A 为
    2. (2) 滤液Ⅱ是 30  ℃时氯化钡的溶液(选填“饱和”或“不饱和”)。
    3. (3) 关于上述实验方案的相关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选填字母序号)。
      A . 氯化钡是一种有毒的重金属盐,使用时应注意安全 B . 步骤②将滤渣进行水洗,既能提高氯化钡晶体的产率,又能减少Ba2+对环境污染 C . 可用重晶石(主要成分是BaSO4)代替该实验流程中的毒重石,制备氯化钡晶体
    4. (4) 滤液Ⅰ中还有过量的盐酸,为防止浓缩时产生HCl气体造成污染,需要对滤液Ⅰ 处理后再浓缩。处理滤液Ⅰ中过量的盐酸的方法:加入适量的(填一种物质)。
  • 13. (2021九上·湖州月考) 实验室有瓶标签残缺(如图)的试剂,实验员告诉小明,这瓶试剂可能是氢氧化钠、氯化钠、硫酸钠、碳酸钠溶液中的一种,为确定试剂成分,小明进行如下实验:

    步骤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用干燥洁净的玻璃棒蘸取试剂滴在pH试纸上,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照

    pH=7

    另取5毫升试剂于B试管中,滴入几滴氯化钡溶液

    溶液中出现白色沉淀

    1. (1) 根据步骤①现象,小明得出了该试剂不可能为
    2. (2) 若某溶液为碱性,在测定该试剂pH时,pH试纸先用蒸馏水润湿了,则测得的pH会(选填“偏大”、“偏小”、“无影响”)
    3. (3) 由步骤①②可确定该试剂为溶液.
  • 14. (2021九上·湖州月考) 有一包白色固体,可能含有NaCl、Na2SO4、CaCl2、CuSO4、Na2CO3和CaCO3 , 将固体放入水中,经搅拌后为无色溶液,在溶液里加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盐酸,沉淀全部消失并有气体放出,由此推断:
    1. (1) 原固体肯定有
    2. (2) 原固体肯定不存在
    3. (3) 为了确定可能存在的物质,还需进行的实验是

  • 15. (2021九上·宁波月考) 有一包固体物质,可能含有硫酸钠、碳酸钠、氯化钙、氯化钾、氯化铁和氢氧化钠中的一种或几种。为探究其组成,进行如下图实验:

    1. (1) 取少量固体按图甲实验,根据步骤①可知固体中一定不含有
    2. (2) 取白色沉淀B于烧杯中并逐滴加入稀硝酸,烧杯中的沉淀质量随滴加稀硝酸质量的变化如图乙所示。则可确定原固体中一定含有、。
    3. (3) 取无色溶液C向其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产生白色沉淀,无色溶液C中一定含有的离子是_____。
      A . NO3-、OH-、Na+         B . Ba2+、 NO3-         C . NO3-、OH-、Ba2+         D . Ba2+、NO3-、OH-、Na+
  • 16. (2021九上·义乌月考) 现有盐酸、氢氧化钠、氢氧化钙三瓶遗失标签的溶液,为了鉴别这些溶液, 将它们编号为A、B、C,并按下图步骤进行实验,观察到以下现象:

    1. (1) 写出试剂的名称

      ①    是;②是  

    2. (2) 写出A、B溶液的化学式:A 、B
  • 17. (2021九上·余姚期中) 某化学学习小组的同学对一瓶久置的氢氧化钠的化学成分产生了兴趣,他们根据自己已学的知识进行如下探究,请你共同参与并填空
    1. (1) 【猜想假设】猜想一:只有氢氧化钠;猜想二:是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物;

      猜想三:

    2. (2) 【查阅资料】⑴BaCl2溶液显中性;    ⑵Na2CO3溶液与BaCl2溶液能反应产生白色沉淀。

      【实验探究】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⑴用小试管取少量固体样品加水完全溶解,再滴加过量BaCl2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猜想不正确

      ⑵取(1)中的少量上层清液于试管中,滴加酚酞溶液

      猜想二正确,猜想三不正确

    3. (3) 【实验结论】该氢氧化钠样品已部分变质,其化学成分是NaOH与Na2CO3的混台物,引起NaOH变质的化学方程式为
    4. (4) 【反思交流】①某同学认为用Ba(OH)2溶液代替BaCl2溶液也可以得到同样的结论,你认为该同学的说法是否正确?(填“正确”直“不正确”)。

      ②另一同学认为上述实验步骤可以先滴酚酞,再加过量BaCl2溶液,也可以得到正确结论。你是否同意(?

  • 18. (2021九上·萧山月考) 科学兴趣小组进行了如图所示实验,他们观察到U型管左侧产生白色沉淀,右侧产生气泡。实验后,充分振荡U形管,发现管内仍有白色固体残留,将U形管内的白色物质过滤后,他们对滤液成分进行了进一步探究。

    【问题】滤液中可能含有哪些溶质?

    【猜想】猜想一:溶质为NaCl;             猜想二:溶质为NaCl和BaCl2

    猜想三:溶质为NaCl、BaCl2、HCl; 猜想四:溶质为

    【分析】根据已学知识,可判断猜想三是不合理的,理由是

    实验过程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有气泡产生

    你的猜想是正确的

    【实验】接着他们取部分滤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少量的Na2SO4溶液,观察到无明显现象,为验证猜想,他们进一步实验,实验设计如表,请你帮他们补充完整。

    【交流】通过上述实验我们能够总结出在确定化学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成分时,除了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要考虑

  • 19. (2021九上·萧山月考) 为探究盐酸的化学性质,某化学小组做了如下实验:

    1. (1) 上述反应中无现象的为(填字母序号,下同),B试管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试管中发生的现象是
    2. (2) 将反应后D和E试管中的废液倒入一个洁净的烧杯中,观察到烧杯中先有气泡产生,后有白色沉淀出现。将烧杯中的混合物过滤,得到白色沉淀和无色滤液。同学们对滤液中溶质的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滤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假设与猜想)猜想一:NaCl猜想二:NaCl和CaCl2猜想三:NaCl、Ca(OH)2和HCl猜想四:

      (讨论与交流)经讨论同学们一致认为猜想是错误的。

      (实验与结论)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适量碳酸钠溶液

      无现象

      猜想四成立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适量

    3. (3) 稀盐酸和稀硫酸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因为它们的溶液中都存在
  • 20. (2021九上·兰溪月考) 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从实验室收集到一桶含有FeSO4、CuSO4的废液,他们想从中回收金属铜和硫酸亚铁晶体,设计了如下操作方案,结合方案回答下列问题:

    1. (1) 固体A中含有
    2. (2) 步骤①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 (3) 操作a的名称为
    4. (4) 理论上所得硫酸亚铁晶体的质量(填“>”“<”或“=”)原废液中硫酸亚铁的质量。
  • 21. (2021九上·金华月考) 在实验室,老师为同学们准备了三瓶没有贴标签的试剂:稀 H2SO4、NaOH 溶液和 BaCl2溶液,已知 BaCl2 溶液呈中性。同学们进行探究实验。小凡同学的实验过程如下:

    将三瓶试剂分别标记为 A、B、C,两两混合,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如图甲、乙、丙。

    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可知:A和B发生了化学反应,但不能肯定C与A,C与B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

    1. (1) C 中溶质的化学式是
    2. (2) 为验证C分别与A、B是否发生化学反应,实验操作和现象如图丁,实验结论:试剂X的名称是, C  与(填 A 或B)发生了化学反应。
    3. (3) 实验结束后,将实验甲、乙、丙三支试管中的物质倒入同一个烧杯中,充分搅拌、静置、过滤, 所得滤液中肯定含有的溶质是(填化学式)。
  • 22. (2021九上·温州月考) 探究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实验中,小明同学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将氢氧化钠溶液装入分液漏斗中,先打开阀门K1 , 等氢氧化钠溶液完全进入广口瓶之后立即关闭K1 , 充分反应后,打开止水夹K2 , 观察到注射器中的酚酞自动喷出,U型管右侧液体变红。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若能证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还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2. (2) 实验结束后,小明将广口瓶中的沉淀滤去后的废液和U型管中的液体一起倒入同一个烧杯中,产生了白色沉淀,上层为红色液体。

      为了探究该红色液体中的溶质成分,完成了如下实验过程:

      ①取红色液体样品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

      ②观察到有气泡冒出,且红色消失;

      ③分析确定红色液体中的溶质除了酚酞之外一定还含有

  • 23. (2021九上·吴兴月考) “低钠盐”可以控制钠的摄入量从而防治高血压等疾病,制备“低钠盐”在食盐中用NaCl中按照配方比例添加食用KCl,国内某些生产厂家为改变“低钠盐”口味还会加入少量镁盐(仅限MgSO4或MgCl2).为探究某“低钠盐”样品b中是否添加镁盐,以及添加的是何种镁盐(MgSO4或MgCl2中的一种).请设计实验方案,完成下列表格.限选试剂:BaCl2溶液、NaOH溶液、AgNO3溶液、蒸馏水

    实验操作

    预期现象级结论

    步骤1:取少量样品b于烧杯中,加入适量水

    样品溶解,形成无色溶液.

    步骤2:取少量步骤1形成的溶液于试管中,再滴加少量NaOH溶液,振荡.

    ,说明样品b中添加了镁盐.

    步骤3:取少量步骤1形成的溶液于试管中,再滴加少量的⑵溶液振荡  

  • 24. (2021九上·绍兴月考) 某兴趣小组同学在实验室将一定量的稀盐酸加入到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未看到明显的现象。部分同学产生疑问:酸和碱到底能否发生反应?
    1. (1) 该小组同学又重做上述实验,其实验如下: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向滴有酚酞溶液的稀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中,逐滴加入稀盐酸,并振荡。

      观察到溶液由 色变为无色。

      氢氧化钠和盐酸发生了反应。

    2. (2) 同学们对(1)实验后溶液中的溶质组成展开探究,做出如下猜想:

      猜想一:只有NaCl;

      猜想二:有NaCl和NaOH;

      猜想三:有NaCl和HCl;

      经过讨论后认为猜想二不合理,理由是

    3. (3) 小明完成了下面的实验得出了余下两种猜想的结论,请你在横线上填写小明加入的符合要求的药品。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1)实验后溶液少量于试管中,加入药品

      没有明显现象

      猜想一是正确

    4. (4) 通过以上探究可知在分析反应后所得物质的成分时,除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考虑
  • 25. (2020九上·杭州期末) 如图所示为气体X(纯净物)与氧化铜反应制取铜的实验装置。回答问题:

    1. (1) 在对A中氧化铜进行加热前,需要先通一段时间的气体X,其目的是
    2. (2) 若实验中,观察到A中黑色氧化铜粉末变红,B中无水硫酸铜无明显现象,C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通入的气体X为
    3. (3) 查阅资料得知:①气体X与氧化铜反应除生成铜外还可能生成氧化亚铜(Cu2O) ;

      ②铜和氧化亚铜均为不溶于水的红色固体;③Cu2O+H2SO4=CuSO4+Cu+H2O

      小乐为了探究反应所得红色固体的成分,进行了如下实验: .

       

      实验操作

         

      步骤一

      取20g红色固体于烧杯中,加入足量稀硫酸

      红色固体可能是氧化亚铜,也可能是铜和氧化亚铜

      步骤二

      将步骤一反应所得的混合物经过滤、洗涤、干燥并称量剩余红色固体质量

      剩余红色固体质量为12g

      20g红色固体中,铜和氧化亚铜的质量比为

  • 26. (2020九上·余杭期末) 实验室有三瓶失去标签的溶液,它们分别是稀盐酸、氯化钡溶液、碳酸钠溶液。为了给三种溶液重新贴上标签,某实验小组按两种实验方案进行实验,请你一起参与完成。

    实验内容

    观察到的现象

    A+B

    有气泡产生

    A+C

    有白色沉淀生成

    1. (1) 方案一:不用其它试剂进行鉴别。将三瓶无色溶液任意编号为A、B、C,各取少量进行实验,实验记录见表。请写出A与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 (2) 方案二:只选一种试剂进行鉴别。

      ①用三支试管分别取少量三种无色溶液;

      (请完成实验步骤②。实验室提供的试剂有:紫色石蕊试液、CaCl2溶液、NaOH溶液);

      ③观察现象:

      ④得出结论。

  • 27. (2020九上·嘉兴期末) 在一次实验中,有同学不小心将三个分别盛有KCl溶液、KOH溶液、K2SO4溶液滴瓶中的三支滴管混用,这种不规范的操作会导致滴瓶中的试剂受到污染。学习小组就盛有KCl溶液的滴瓶是否被另外两种试剂污染进行了如下探究。

    猜想一:溶质成分只有KCl; 猜想二:溶质成分为通

    猜想三:溶质成分为KCl,K2SO4; 猜想四:溶质成分为KCl,KOH,K2SO4

    实验探究:为证明猜想,同学们设计了如下探究方案,请你一起完成: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或解释

    ⑴取该滴瓶内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向试管中滴加适量B aCl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⑵将上述反应后的混合液过滤,取滤液于另一支试管中,向该试管中滴入酚酞试液

    酚酞试液变红

    含有KOH

    上述探究说明

  • 28. (2020九上·滨江月考) 已知在不同的温度下,CO与铁的氧化物反应能生成另一种铁的氧化物(或铁单质)和CO2。现利用下图1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反应过程中管内的固体质量随温度的变化曲线如图2。

    注:图1中的仪器甲是一种加热仪器,图2中A、B点的固体组成分别是铁的氧化物中的一种。

    1. (1) 查阅资料发现,酒精灯加热时玻璃管的受热温度是400~500℃,酒精喷灯加热时玻璃管的受热温度是800~1200℃。实验室要利用图1来制取金属铁,仪器甲应选用的加热仪器是(填“酒精灯”或“酒精喷灯”);图l装置明显存在的不足之处是
    2. (2) 利用图2显示的相关信息,回答如下问题。

      ①在0~400℃温度范围内,管内固体质量不变,其原因是

      ②图中x=g。

  • 29. (2020九上·拱墅月考) 某CuO粉末中混有少量Cu2O,现有一课外活动小组利用下图所示装置测定其中Cu2O的含量,请根据图示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 (1) X是常见还原性气体CO、H2中的一种,请根据组合装置判断X的化学式为
    2. (2) 已知Cu2O在加热的条件下也能被X气体还原为Cu,反应前CuO和Cu2O的总质量为m1 , 完全反应后U型管内物质的质量增加了m2(损失忽略不计),则原混合物中Cu2O的质量为
    3. (3) E装置的作用是
    4. (4) 若进入C中的气体换成两种气体中的另外一种,同样要求用该装置完成Cu2O含量的测定实验,则D中的药品应改换为
  • 30. (2020九上·椒江月考) 反应物的质量比不同可能会影响生成物的种类,为探究碳和氧化铜反应生成的气体种类,小乐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和方案(B、C装置中药品足量,且所有反应均充分进行):

    【提出问题】碳和氧化铜反应生成的气体是什么?

    【作出猜想】猜想①:CO;猜想②:CO2;猜想③:CO和CO2

    从定性观察角度判断

    1. (1) 实验时,若A处黑色粉末变红,则说明碳具有(填写性质);
    2. (2) 若观察到(填写现象),则可排除猜想①。

      从定量计算角度判断

      用电子天平测定表格中的四个数据:

      反应前的质量

      反应后的质量

      A(试管+固体)

      m1

      m2

      B+C(广口瓶+溶液)

      m3

      m4

    3. (3) 若猜想②成立,则理论上(m4-m3(m1-m2)(选填“<”“>”或“=”),此时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