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人教版 /九年级全册 /第十三章 内能 /第2节 内能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13.2内能 同步练习

更新时间:2022-07-27 浏览次数:75 类型: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 1. (2021九上·江都月考) 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物体的温度越高,含有的热量越多 B . 热量总是从内能多的物体转移到内能少的物体 C . 温度高的物体内能大,温度低的物体内能小 D . 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加,温度不一定升高
  • 2. (2022九上·花都期末) 物体M和N是同种物质,已知M的温度为0℃,N的温度为﹣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M的内能为0 B . M和N之间不会发生热传递 C . M的分子运动比N更剧烈 D . M的内能一定大于N的内能
  • 3. (2021九上·泗阳期末) 如图所示,2021年5月17日,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返回舱进入大气层,在进入大气层过程中因摩擦而燃烧。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这个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内能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的 B . 减少的重力势能全部转化成内能 C . 动能和重力势能都增加 D . 机械能保持不变
  • 4. (2021九上·信都期中) 关于下面四幅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甲图:活塞压缩空气,硝化棉燃烧,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B . 乙图:瓶内空气推开瓶塞,瓶中出现了白雾,说明瓶内空气内能减少,温度降低 C . 丙图:抽出玻璃板,下瓶中出现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表明气体间可以发生扩散现象 D . 丁图:悬挂重物不能把两块铅块分开,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没有斥力
  • 5. (2022九下·武功月考) 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 物体的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 B . 60℃的水比30℃的水所含有的热量多 C . 热量总是自发地从温度低的物体向温度高的物体传递 D . 0℃的水内能为零
  • 6. (2021九上·通榆期末) 下列生活实例中,属于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A . 冬天用热水泡脚变得暖和 B . 医生用冰袋给发烧的病人降温 C . 用手反复弯折铁丝,弯折处发热 D . 冬天人们在室外晒太阳感觉暖和
  • 7. (2021九上·防城期末) 下列现象中,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是(   )
    A . 燃料燃烧 B . 水力发电站 C . 钻木取火 D . 水沸腾时,把壶盖顶起
  • 8. (2021九上·崇左期末) 下列实例中,改变内能的方式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是(   )
    A . 两只手互搓会感到暖和 B . 把铁丝反复弯折时弯折处变热 C . 返回舱经大气层时温度升高 D . 冬天摸户外的东西感觉凉
二、填空题
  • 9. (2022九下·武功月考) 当火灾、地震等灾害出现时,总有消防战士的身影。如图所示为一名消防队员进行模拟演习训练时,沿着竖立在地面上的竹竿匀速下滑,以地面为参照物消防队员是(选填“静止”或“运动”)的;他的机械能(选填“减小”、“增大”或“不变”),他与竹竿之间的摩擦是摩擦(选填“滚动”或“滑动”)。在下滑过程中,他感到手心发烫,这是通过的方式使其内能增加。

  • 10. (2022九下·武功月考) “激光橡皮”:在激光的照射下,纸张上的黑色碳粉直接(填物态变化名称)为高温碳蒸气,在这个过程中,碳粉是通过(填“做功”或“热传递”)的方式来改变内能的。
  • 11. (2022九下·南雄开学考) 煎鸡蛋时,能闻到鸡蛋的香味儿,这是现象。蛋液粘在锅壁上,是因为分子间有。煎鸡蛋是通过的方式增大了鸡蛋的内能。
  • 12. (2021九上·环江期末) 如图是探究做功改变内能的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如图甲所示,在空气压缩引火仪的玻璃筒底部,放入一小团干燥的棉花,用力将活塞迅速下压,玻璃筒内的空气温度升高,空气的内能,空气的内能是通过方式改变的;
    2. (2) 如图乙所示,在气缸A中密封有压缩空气,B是一个被销钉K锁住的活塞,C是个温度计。若活塞与气缸壁间没有摩擦,当把销钉拔出后,活塞将向运动,温度计的示数将,该实验说明气体膨胀推动活塞对外做功时,内能减少。
  • 13. (2021九上·中山期末) 如图所示是栗子在微波炉中加热时爆炸后的状态,因为板栗的外壳延展性不够好,板栗在受热时,能增大,温度升高,里面膨胀,散热的空间不够,能转化为,导致爆炸。

  • 14. (2021九上·宜州期末) “钻木取火”是利用方法增加物体的内能;冬天用热水袋取暖是采取的方法增加物体的内能。
  • 15. (2021九上·揭西期末) 新冠病毒疫情防控期间,街道上通过雾炮车喷洒消毒剂后会闻到一股刺鼻的气味,这是典型的现象;新冠病毒可通过飞沫传播,飞沫传播的方式与花香飘散的方式(填“相同”或“不同”);感染新冠病毒后通常会出现发热症状,如果使用冰袋暂时进行物理降温,这是通过方式改变了病人身体的内能(填“做功”或“热传递”)。
  • 16. (2021九上·崆峒期末) 食物也是一种“燃料”,营养成分在人体细胞里与氧结合,为维持人的体温提供所需的能量,这个过程中化学能转化为能,一盒标有“能量328kJ/100mL”的牛奶,其中“能量”的含义跟(填“内能”、“热量”或“热值”)相似。
  • 17. (2021九上·富裕期末) 如图所示,用气筒向装有少量水的瓶里打气,当瓶塞从瓶口跳出时,看到瓶中出现了白雾。在“瓶塞跳出,出现白雾”这个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这个现象说明了物体对外做功内能

  • 18. (2021九上·集贤期末) 美食节目《舌尖上的中国》深受观众喜爱,铁锅炒鱼这道菜更是鱼鲜味美,刚刚出锅的青鱼满屋飘香,这属于现象;炒鱼过程中青鱼的内能(选填“增加”、“减少”或“不变”)。
三、实验探究题
  • 19. (2021九上·和平期中) 晓松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利用气压式喷雾器和数字式温度计验证“做功与物体内能变化关系”(如图)喷雾器中装一定量的水。

    1. (1) 先安装好器材,关闭喷雾器的阀门,用数字温度计测出喷雾器内空气的温度,如图(a),手压活塞快速打气,如图(b)。实验现象:,这个实验说明:
    2. (2) 然后,打开喷嘴处的阀门,迅速放出喷雾器内的气体,如图(c)实验现象数字式温度计示数变小,这个实验说明:(c)瓶与(b)瓶比较,水的 (选填“分子动能”或分子势能”)变 (选填“大”或“小”)。
    3. (3) (a)、(b)、(c)三瓶中的水内能最大的是 瓶。
  • 20. (2021九上·于洪期中) 如图所示,是我们在学习热学知识时做过的一些实验。

    图甲:玻璃板的下表面接触水面,向上提起玻璃板时发现拉力大于玻璃板的重力。

    图乙:大口玻璃瓶内装有一些水,用瓶塞将瓶口塞紧用打气筒给瓶中打气,瓶塞跳起。

    图丙:将两个底面干净,平整的铅块紧压在一起,网个铅块就会结合在一起,下面吊一个较重的物体也不会将它们拉开。

    图丁:在厚壁玻璃筒中放入一小团硝化棉,用力迅速压下活塞,可以观察到小棉团燃烧。请回答:

    1. (1) 图甲和图两个实验现象产生的原因相同;
    2. (2) 图乙所示实验,当瓶塞跳起时,可以观察到瓶内出现了
    3. (3) 图乙和图丁两个实验均可说明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 21. (2021九上·盐湖月考) 实验探究和推理都是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比如科学猜想,往往是以一定的事实和已有知识为依据。通过推理而提出来的。
    1. (1) 请你根据内能的概念结合所学知识,就“影响物体内能大小的因素”提出合理猜想,给出推理性结论并说明推理依据(参照示例):

      示例:①物体内能的大小可能与物体的温度有关;

      推理依据: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分子动能越大,物体内能越大;

      ②物体内能的大小还可能与物体的 有关;

      推理依据:

    2. (2) 如图所示,甲、乙、丙、丁四杯水,其中甲中的水较少,其他三杯水质量相同。根据上述的猜想,再次推测哪杯水的内能最大: ;依据是 两杯中水的内能大小不好进行比较。

四、简答题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