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生物 /沪科版(2019) /必修1 分子与细胞 /第五章 细胞经历从生到死的生命进程 /第四节 细胞凋亡是自然的细胞死亡方式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高中生物学沪科版2019必修一同步练习5.4 细胞凋亡是自然...

更新时间:2022-07-28 浏览次数:38 类型: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 1. (2022高一上·浙江月考) 细胞凋亡表示细胞像秋天的树叶一样凋落的死亡方式,由此推断(  )
    A . 细胞凋亡等同于病变导致的病理性死亡 B . 细胞凋亡是由基因突变引发的 C . 细胞凋亡不会发生在正常的组织中 D . 细胞调亡时不会引起炎症,
  • 2. (2022高一上·松原期末) 下列关于细胞凋亡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 . 细胞凋亡受细胞自身基因的调控 B . 细胞凋亡有助于机体维持自身的稳定 C . 胚胎细胞中存在与细胞凋亡有关的基因 D . 放疗、化疗等手段必然导致癌细胞凋亡
  • 3. (2022高一上·乾安期末) 如图是某动物神经细胞的衰老和凋亡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神经细胞凋亡由基因控制 B . 神经细胞凋亡时有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C . 衰老神经细胞体积增大,染色质收缩 D . 某个神经细胞衰老并不意味着动物个体衰老
  • 4. (2021高一上·哈尔滨期末) 细胞的衰老和死亡是普遍的生命现象,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细胞衰老时多种酶的活性降低,细胞凋亡时有些酶的活性升高 B . 细胞的坏死对生物个体的生命活动有积极意义 C . 细胞凋亡由基因控制,细胞自噬一定不会诱导细胞凋亡 D . 自由基会攻击磷脂分子,但不会攻击DNA和蛋白质分子
  • 5. (2021高一上·天津期中) 通俗地说,细胞自噬就是细胞通过溶酶体“吃掉”自身的结构和物质,其局部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由图可知,细胞自噬在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中均可发生 B . 自噬体的外层膜结构来源于高尔基体 C . 在营养缺乏的条件下,细胞通过自噬可以获得维持其生存所需要的物质和能量 D . 经细胞自噬后的产物全部以残余体的形式排出细胞外
  • 6. (2021高一上·营口期末) 下列有关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细胞坏死是不利因素影响导致细胞正常代谢活动受损或中断引起的 B . 细胞分化的程度越高,表现出来的全能性就越强 C . 衰老细胞的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质收缩、染色加深 D . 高度分化的细胞有可能永远失去增殖的能力
  • 7. (2021高一上·厦门期末) 秀丽线虫整个身体呈透明状,易于观察,在发育成熟的过程中,该线虫有131个细胞被去除。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细胞更新完成正常发育 B . 是一种自然的生理过程 C . 由于不利因素导致细胞坏死 D . 由基因所决定的程序性死亡
  • 8. (2021高一上·房山期末) 细胞自噬普遍存在于真核细胞中。溶酶体在细胞自噬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溶酶体与自噬体融合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 B . 溶酶体中可以合成多种水解酶 C . 溶酶体最可能来源于高尔基体的囊泡 D . 溶酶体主要分布在动物细胞中
  • 9. (2020高一上·达县期末) 在个体发育过程中既有细胞分化又有细胞调亡。下列不属于细胞凋亡的是(   )
    A . 被新冠病毒“COVID-19”侵染的肺泡细胞的清除 B . 人皮肤细胞的自然更新 C . 寒冷的冬季银杏树的部分树枝枯死 D . 脊椎动物神经发育过程中,神经元数目的减少:落叶杉的叶子在秋天凋落
  • 10. (2020高一上·嘉兴期末) 在蝌蚪发育成蛙的过程中,蝌蚪的尾会逐渐消失,这一现象与发育过程中的细胞凋亡有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细胞凋亡受细胞自身基因的调控 B . 细胞凋亡也称为细胞编程性死亡 C . 胚胎发育过程中不发生细胞凋亡 D . 发育成蛙后还存在细胞凋亡
  • 11. (2020高一上·广州期末) DNA损伤时,核蛋白多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PARP)在核内积累,可引起细胞凋亡,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 . 产物ADP-核糖的组成元素有5种 B . DNA损伤后,细胞能量供应减少导致自身死亡 C . PARP在核糖体合成后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 D . 细胞质NAD+浓度下降,影响有氧呼吸三个阶段[H]的形成
  • 12. (2020高一上·咸阳期末) 下列不属于细胞凋亡的是(    )
    A . 蝌蚪在个体发育过程中尾消失 B . 人体皮肤表皮细胞脱落 C . 某人部分脑细胞由于缺氧而死亡 D . 人体红细胞每时每刻都在死亡
  • 13. (2018高一上·黄陵期末) 下列有关细胞增殖、分化、衰老、癌变和凋亡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体内正常细胞的寿命受分裂次数的限制,细胞增殖受环境影响 B . 衰老细胞具有细胞内水分减少、代谢速率减慢、色素积累等主要特征 C . 衰老细胞与正常细胞的遗传物质相同 D . 细胞凋亡时,细胞内所有酶的活性均下降
  • 14. (2017高一上·吉林期末) 细胞凋亡是细胞的一种重要的生命活动.下列关于细胞凋亡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 细胞凋亡就是组织、器官坏死 B . 细胞凋亡导致细胞死亡,因而对生物体有害 C . 细胞凋亡在生物个体发育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D . 细胞凋亡受环境影响大,机体难以控制
  • 15. (2015高一上·澄海月考) 与人体衰老细胞的清除和蝌蚪尾巴的退化密切相关的细胞器是(  )
    A . 线粒体 B . 溶酶体 C . 核糖体 D . 细胞核
二、综合题
  • 16. 200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3位科学家,这3位科学家发现了在器官发育和“程序性细胞死亡”过程中的基因规则。这项工作对人类战胜疾病将发挥重大作用。请完成下面的问题。
    1. (1) 细胞凋亡是指。由于受到严格的遗传机制的调控,这些细胞死得有规律,似乎是按编好了的“程序”进行的,所以又被称为,控制细胞凋亡的遗传物质主要位于

    2. (2) 人的胚胎发育初期是有尾的,但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失去尾,这是由于

    3. (3) 细胞凋亡的重要意义是

    4. (4) 如果该死亡的细胞没有死亡,不该死亡的细胞大批死亡,人就会患病,如癌症、艾滋病等。请你对未来癌症、艾滋病的治疗进行大胆的设想。

  • 17. (2022高一下·衢州期末) “抗蛇毒血清”的生产过程是将减毒处理的蛇毒注射至马的体内,重复几次后,从马的血清中获得“抗蛇毒血清”,中和蛇毒的物质主要是抗体。图1为免疫细胞内“抗蛇毒血清”抗体的合成及分泌过程,图2为免疫细胞内损伤的线粒体和错误折叠的蛋白质降解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 (1) “抗蛇毒血清”中的抗体化学本质是,该类物质可用试剂鉴定。抗体合成和分泌依次经过哪些细胞结构:核糖体→(用序号和箭头表示)
    2. (2) 由图1可知,细胞内存在丰富的膜结构,共同构成细胞的,细胞内各组分间可以通过相互转化,体现了生物膜的结构特点是。抗体从④处分泌到细胞外(需要/不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
    3. (3) 据图2分析,损伤的线粒体和错误折叠的蛋白质会被包裹形成,该结构再与溶酶体融合,溶酶体中的将吞噬泡中的物质降解。细胞在溶酶体的参与下降解自身物质的过程称为自噬。自噬体内物质被降解后,可为细胞维持生存提供基本原料和能量,由此推测当细胞内养分不足时,细胞的“自噬作用”会(填“增强”或“减弱”)。
  • 18. (2016高一上·泰州期中) 2016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日本科学家大隅良典,以表彰他在细胞自噬机制研究中取得的成就.自噬实则是细胞通过降解自身的非必需成分来提供营养和能量,也可以降解一些毒性成分以阻止细胞损伤和凋亡.上世纪90年代初,大隅良典通过利用常见的酵母进行一系列实验后,发现了对细胞自噬机制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因.基于这一研究成果,他随后又阐明了自噬机制的原理,并证明人类细胞也拥有相同的自噬机制.在适应饥饿或应对感染等许多生理进程中,细胞自噬机制都有重要意义.此外,细胞自噬基因的突变会引发疾病,因此干扰自噬过程可以用于癌症和神经系统疾病等的治疗.

    酵母菌是一种单细胞真菌,其结构简单,是研究生命科学的理想微生物.细胞内受损后的线粒体释放的信号蛋白,会引发细胞非正常死亡.如图表示酵母菌中线粒体发生的“自噬”现象,细胞通过“自噬作用”及时清除受损线粒体及其释放的信号蛋白的过程.

    据以上材料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线粒体增大膜面积的方式是 , 从代谢的角度分析,其现实意义是
    2. (2) 受损线粒体的功能逐渐退化,会直接影响 . 细胞及时清除受损的线粒体及信号蛋白的意义是
    3. (3) 与溶酶体产生直接相关的细胞器是 , 图中水解酶的合成场所是 , 自噬体内的物质被水解后,废物排出细胞外,对细胞有用的物质则在细胞内再利用,由此推测,当细胞养分不足时,细胞“自噬作用”会(增强/减弱/不变).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