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统编版(部编版) /必修 上册 /第七单元 /16 /16.2 *登泰山记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16.2 《登泰山记》基础训练

更新时间:2022-07-31 浏览次数:88 类型:同步测试
一、     
  • 1. 给下列加点的词语注音:
    1. (1) 泰山之阳,水西流
    2. (2) 道皆砌石为
    3. (3) 稍见云中白若樗蒱
    4. (4) 绛皓驳色,而皆若
  • 2. 下列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 . 泰山之(山之南)  泰山之(山之北) B . (山坡)  石(缝隙) C . 西谷(沿着行走)  绛皓色(错杂) D . 天南(照)  戊申(农历每月最后一天)
  • 3.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以”字与例句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余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

    A . 余始循 B . 吾郡之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 C . 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 D . 余与四人拥火 E . 秦昭王四十八年正月生于邯郸
  • 4. 比较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①亭东自足下皆云  

    ②其远古刻尽

    ③与子颍日观亭,待日出

    ④项王则受璧,置之

    A . 两个“漫”相同,两个“坐”不同 B . 两个“漫”相同,两个“坐”相同 C . 两个“漫”不同,两个“坐”相同 D . 两个“漫”不同,两个“坐”不同
  • 5.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山的南面、水的北面为“阳”;山的北面、水的南面为“阴”。 B . 城墙有内外之分,里边的一道为“城”,外边的一道为“郭”。“望晚日照城郭”一句中,“城郭”泛指城墙。 C . 农历每月初一为“朔”,十五为“望”,最末一天为“晦”。 D . “桐城姚鼐记”,以“桐城”标明自己所属文学流派。
  • 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1) 《登泰山记》中描写太阳将出时的景色是“”,这是说,在天地相接的地方,有一线云层,显现出奇异的颜色,霎时间成为五彩缤纷。
    2. (2) 《登泰山记》中“”两句把泰山的水景由两条河铺开成面写去,点出了山南山北众多支流纵横交叉、终归一河的景色。
  • 7. 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阳谷皆入汶,阴谷皆入济。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最高日观峰,在长城南十五里。

    1. (1) 比较下列每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泰山之谷皆入汶

      ③其 , 济水东流④谷皆入济

      A . 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 B . ①与②相同,③与④相同 C . 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 D . 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不同
    2. (2) 找出与“济水流”中加点字用法相同的一项( )
      A . 苍山负雪,明天南 B . 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 C . 沛公霸上 D . 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叱之
    3. (3) 选出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 )
      A . 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 B . 大王来何操 C . 宋何罪之有 D . 苟富贵,毋相忘
  • 8. 选出纪年、纪月、纪日方法不同的一项( )
    A .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 B . 是月丁未 , 与知府朱孝纯子颍由南麓登 C . 戊申晦五鼓,与子颍坐日观亭,待日出 D . 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三月之望
  • 9. 选出下列加点词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 )
    A . 古今 B . 六王毕,四海 C . 四十五里,道皆砌石为磴 D . 用心
  • 10. 选出下列句子中含有词类活用的一项( )
    A . 四十五里,道皆砌石为磴,其级七千有余 B . 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 C . 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 D . 石苍黑色,多平方,少圜
  • 11. 选出下列句式中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 )
    A . 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 B . 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 C . 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 D . 稍见云中白若樗蒱数十立者,山也
  • 12. 选出对下列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 )
    A . 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
    译文:等到已登上山顶,(放眼望去)青山覆盖着白雪,明亮的烛光照亮了南面的天空。
    B . 四十五里,道皆砌石为磴,其级七千有余。
    译文:四十五里的路程,路上都是石块砌的石阶,那石阶共有七千多级。
    C . 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或曰:此东海也。
    译文:太阳升起来了,像朱砂那样鲜红,下面有红光荡漾承托着它,有人说,这就是东海。
    D . 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译文:眺望远处,傍晚的夕阳斜照城郭,大汶河、徂徕山美丽如画,半山腰上停留的云雾好像飘带一样轻柔。
  • 13. 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山多石,少土。石苍黑色,多平方,少圜。少杂树,多松,生石罅,皆平顶。冰雪,无瀑水,无鸟兽音迹。至日观数里内无树,而雪与人膝齐。

    1. (1) 找出对下列加点字的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 )

      ①山石,土。

      ②石苍黑色,平方,圜。

      杂树,松。

      ④生之者甚 , 而靡之者甚

      A . 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B . ①②③相同 C . ②③相同,①④相同 D . ①②③④都相同
    2. (2) 找出对“至日观数里内无树”翻译正确的一项( )
      A . 从山顶到日观峰之间有几里之内,没有树。 B . 冬日这一天,几里内看不清树。 C . 从日观峰的下面到日观峰的几里之内,没有树。 D . 从山脚下,到日观峰其间有几里内,没有树。
  • 14. 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千山

    程启充

    千山在辽阳城南六十里,秀峰叠嶂,绵亘数百里。东引瓯脱 , 南抱辽阳,蓊郁而时有佳气。予丙申迁盖州,道出辽阳,乃与同志徐、刘二子游焉。

    南折入山,数里,抵祖越寺。路颇峻,稍憩于寺之禅堂,乃登万佛阁。阁在山半,缘崖旋转,越飞梁而入。凭栏四望,天风泠然,因宿于寺。时戊子日也,循东山,望螺峰,附太极石,入岩涧。俯看万佛阁,已在下方矣。自一览亭迤西而北,入龙泉寺。晡时,往香岩寺,乱溪而东,岩壑窈窕。

    明晨,寺僧设斋,乃行,憩大树下。人境空寂翛然,有遗世之想。东峰危险,徐、刘二子浮白引满,其间适有吹者,声振林樾,闻之愀然。自龙泉至此,二十余里,陡绝洿陷,悬崖怪石,后先相倚,抚孤山,瞰深壑,奇花异卉,杂然如绣。

    翼日,晴霁,登中峰,顾瞻京国,远眺荒徼,山海混茫无际。数息,抵仙人台,峭壁断崖,北隅以木梯登望之,股栗。健者匍匐而上,有石枰,九仙环弈焉。自仙人台寻中会寺,入溪,穿石,荆棘塞路,不可杖,径仅容双趾。以匹布缚胸使人从后挽之扶滕侧足盘跚而步危甚刘子先之徐子与余相去数步 , 摘山花以诗赠余,余亦倚声和之。坐石上,一老进麦饼。值饥,食之厌,问其姓氏,笑而不答,乃至寺。行几二十里,因惫,坐僧房。久之,乃自中会反祖越。

    回望诸峰,如在天上矣。兹山之胜,弘润秀丽,磅礴盘结,不可殚述。使在中州 , 当与五岳等;僻在东隅,高人、游士罕至焉。物理之幸不幸,何如也?昔柳州山水以子厚显,予之劣陋,弗克传其胜,姑撮其大概如此。

    (选自《古今图书集成·山川典》,有删改)

    【注释】 ①程启充:明代正德进士,曾任御史、江西按察使,后被人诬告,贬戍抚顺、盖州等处十六年。②瓯脱:泛指边界。③浮白:满饮。

    1. (1) 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以匹布缚胸/使人从后挽之扶滕/侧足盘跚/而步危甚/刘子先之徐子/与余相去数步 B . 以匹布缚胸/使人从后挽之/扶滕侧足/盘跚而步/危甚/刘子先之/徐子与余相去数步 C . 以匹布缚胸使人/从后挽之/扶滕侧足/盘跚而步/危甚/刘子先之徐子/与余相去数步 D . 以匹布缚胸使人/从后挽之扶滕/侧足盘跚/而步危甚/刘子先之/徐子与余相去数步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游记:顾名思义,指记述游览经历的文章。游记有带议论色彩的,如范仲淹的《岳阳楼记》、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有带科学色彩的,如郦道元的《三峡》;有带抒情色彩的,如柳宗元的《小石潭记》、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丰乐亭记》、袁宏道的《满井游记》。 B . 笳:中国古代北方民族的一种吹奏乐器,似笛,通常称“胡笳”,在汉时流行于塞北和西域游牧民族中,善于表现凄怆、哀怨的情感,富有悠远的穿透力,很符合那些边远游牧民族英勇剽悍的个性及牧马吹奏的特色。 C . 中州:又名中土、中原、中国,黄河中下游河南的古称,意为国之中、华夏之中。古代分中国为九州,中州为其中之一。其他八州是冀、兖、青、徐、扬、荆、豫、益。 D . 五岳:中国五大名山的总称,是古代民间山神崇拜、五行观念和帝王巡猎封禅相结合的产物,后为道教所继承,被视为道教名山。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 . 千山毗邻辽阳城,地处边界,山中草木繁盛,作者携下属徐、刘二人取道辽阳上山。 B . 位于龙泉寺的万佛阁,从半山腾空而出,气势磅礴,游人凭栏远望,顿觉寒风四起。 C . 作者用移步换景的手法,描述游览千山的全过程,突出了千山“险峻秀丽”的特点。 D . 作者运用平实质朴的笔法,细致地描绘了千山的自然之美,抒发了个人的豪情壮志。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其间适有吹笳者,声振林樾,闻之愀然。

      ②使在中州,当与五岳等;僻在东隅,高人、游士罕至焉。

  • 15. 古人云:“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苏轼游赤壁抒发了人生感悟,姚鼐登泰山赞美了大好河山。请仿照示例,另写两个句子。

    面对泰山,杜甫写下“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抒发了作者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登临黄山,徐霞客。

    漫步西湖,苏轼。

  • 16. 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60个字。

    2019年11月3日,纽约林肯艺术中心剧院座无虚席。一束光波伴着袅袅烟雾倾泻而下,照亮了舞台上席地而坐、身披铠甲的将军。悠远的古琴声拉开芭蕾舞剧《花木兰》的序幕。芭蕾舞剧《花木兰》凭借唯美浪漫的色彩、精湛曼妙的舞姿、跌宕起伏的剧情,将中国传统英雄故事与西方经典技术完美融合,征服了纽约的观众。美国观众从中可以看到,今天的中国接续历史又承接当代,因而更加自信也更加开放。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