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期 | 概括 |
高祖、太宗时期 | 设立文学馆、弘文馆等学士,备君主顾问 |
高宗、武后时期 | 学士开始参与决策事务 |
玄宗时期 | 开元初,设翰林待诏,后改为翰林学士,建立学士院, 专掌最机密的诏令起草,正式参与朝政决策 |
材料一:棉花种植,最早出现在四五千年前的印度河流域文明中。在棉花传入中国之前,中国只有可供充填的枕褥的木棉,没有可以织布的棉花。一般认为棉花是从南北两路向中原传播的。南路最早出现棉花的地区是海南和澜沧江流域,之后传到闽、粤、川等地区;北路始于西北地区。宋元之际,棉花从南北两路传播到长江和黄河流域广大地区。到13世纪,北路棉花已传到陕西渭水流域。唐宋以后,人们越来越看出棉花作为絮衬和纺织原料的优越性。《农书》说棉花“比之桑蚕,无采养之劳,有必收之效……免绩缉之功,得御寒之益,可谓不麻而布,不茧而絮”,“又兼代毡毯之用,以补衣褐之费”。元以后的历代统治者都极力征收棉花棉布,出版植棉技术书籍,劝民植棉。到了明代,棉花已超过丝、麻、毛,成为主要的纺织原料,“棉布寸土皆有”“织机十室必有”。
——摘编自于峻极《棉花加工工业发展历史》等
材料二:鸦片战争前,中国的棉花和棉布不仅自给,还输出到欧洲、美洲、日本和东南亚地区。美国商人到中国来贩运货物,以贩运土布为主,贩运的土布不仅销到美国,还转销到中、南美洲乃至西欧。19世纪初30年间,从广州运出的土布平均每年在100万匹以上,最多的一年(1819年)曾经达到330万匹。英国也曾经大量销用中国土布。而两次鸦片战争后,“中国进口洋布每年约1500万匹,值银3000万两……岁进口之纱,至值银1390万两”。1871一1873年洋纱进口185万千克,到1909-1911年增长到6600万千克。1894一1913年的20年中,土布生产中使用洋纱的比重已经高达73%(包括国内生产的机纱)。“民间之买洋布、洋棉者,十室而九。由是江浙之棉布,不复畅销。商人多不贩运,而闽产之土布土棉,遂因之壅滞,不能出口。”
——据方显廷《中国之棉纺织业》等整理
材料:中华民族有五千多年的文明历史,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为人类作出了卓越贡献,成为世界上伟大的民族。鸦片战争后,中国陷入内忧外患的黑暗境地,中国人民经历了战乱频仍、山河破碎、民不聊生的深重苦难。为了民族复兴,无数仁人志士不屈不挠、前仆后继,进行了可歌可泣的斗争,进行了各式各样的尝试,但终究未能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在中国人民反抗封建统治和外来侵略的激烈斗争中,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过程中,一九二一年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从此,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斗争就有了主心骨,中国人民就从精神上由被动转为主动。
结合材料与所学相关知识,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材料:张仲景,名机,东汉南阳郡涅阳县(今河南南阳)人,生活于东汉末年,当时战乱频繁,疫祸不断,据史书记载,东汉末年,南阳地区接连发生瘟疫,大量人口死于伤寒症。面对瘟疫的肆虐,张仲景同情百姓,痛下决心,一定要制服伤寒症这个瘟神。从此,他“勤求古训”,刻苦研读《素问》《灵枢》等古代医书,继承《内经》等古典医籍的基本理论,经过数十年含辛茹苦的努力,终于写成了《伤寒杂病论》《五藏论》《评病药方》等著作,他所确立的辨证论治原则,是中医临床的基本原则。在方剂学方面,《伤寒杂病论》创造了很多剂型,记载了大量有效的方剂,受到历代医学生和临床大夫的高度推崇。
清代医家张志聪说:“不明四书者不可以为儒,不明本论(《伤寒论》者不可以为医。”张仲景也因其对医学的杰出贡献被后人尊称为“医圣”。
—一摘自许敬生《中原历代医药名家文库.古代卷》等